CN218194127U -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4127U
CN218194127U CN202222315559.6U CN202222315559U CN218194127U CN 218194127 U CN218194127 U CN 218194127U CN 202222315559 U CN202222315559 U CN 202222315559U CN 218194127 U CN218194127 U CN 218194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grinding
driving
guide pulle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55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any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any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any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any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55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4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4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4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包括机体、均设置于机体的定位机构以及研磨机构,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棒料,研磨机构用于研磨定位机构所定位的棒料,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抵触机构、导轮驱动机构以及传动导轮,抵触机构用于使棒料抵靠传动导轮,导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导轮转动,传动导轮用于与抵触机构所夹持的棒料抵触,并在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棒料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抵触机构对棒料进行定位后,由传动导轮通过摩擦的方式带动棒料转动,由于实际使用时不需要其他过多部件进行刚性配合,因此减少了对于部件的损耗,达到了减少更换次数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微小直径的棒料加工(如PCB刀具加工)通常需要利用夹头夹住棒料,马达驱动夹头转动,从而带动刀具进行转动,再配合外部砂轮对棒料进行加工。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实现对于棒料的夹持:
一、利用夹头夹住棒料,夹头的顶开机构是设置在轴承后端,每次顶开夹头时,工作头内的轴承也将承受顶开的力,使用过一点时间后,轴承的精度将会变差,需定期更换精密轴承。夹头也同样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是无法修复的,也将需要进行更换。
二、采用轴承的方案,物料至于两个轴承中间,压轮压住物料。这种技术的进度虽然能达到微小直径棒料的精度要求。但是轴承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磨损,轴承磨损后物料至与轴承的稳定性将很难控制。
采用轴承的方案,PCB微针外圆加工是通过将棒料放置在轴承上,然后压轮压住棒料,压轮旋转,带动棒料转动,在棒料的头部,有一个V块相抵,在V块的另一侧,砂轮移动进行磨削。V块的作用在于砂轮在磨削棒料时,棒料的头部会产生震动。而V块抵住棒料,在砂轮磨削时可保证棒料磨削出来的精度。而V块的架设很困难,操作不仅需要借助CCD镜头放大,且十分的繁琐。在做不同尺寸规格的棒料小,需要更换不同的V块,而棒料是放置在轴承上,然后压轮压住棒料,压轮旋转,带动棒料转动。这种方式,轴承的使用寿命不长,在实际应用中,每隔2至3天就需要更换轴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能够减少对于部件的损耗,从而减少更换次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包括机体、均设置于机体的定位机构以及研磨机构,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棒料,研磨机构用于研磨定位机构所定位的棒料,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抵触机构、导轮驱动机构以及传动导轮,抵触机构用于使棒料抵靠传动导轮,导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导轮转动,传动导轮用于与抵触机构所夹持的棒料抵触,并在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棒料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结构以及精密轴承,驱动电机经传动结构驱动连接传动导轮,传动结构安装于精密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压轮机构,压轮机构包括限位座、限位驱动组件以及限位压轮,限位压轮用于与棒料抵触并把棒料压向传动导轮,限位压轮安装于限位座,限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限位座靠近或远离抵触机构所定位的棒料。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驱动组件包括限位压轮气缸以及压轮支撑座,限位座设置的一端设置有气缸孔,限位座的非两端位置设置有转轴孔,限位压轮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活动轴,活动轴活动设置于气缸孔内,压轮支撑座的转轴安装于转轴孔。
进一步的,所述抵触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机体的后定位机构与定位导板,后定位机构用于与棒料的尾端抵靠,定位导板设置有用于在传动导轮棒料抵触的定位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后定位机构包括主体以及后定位杆,主体设置于机体,后定位杆安装于主体,后定位杆用于与棒料的尾端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定位机构位于两个研磨机构之间,两个研磨机构配合用于对棒料进行研磨。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座、研磨砂轮、研磨砂轮驱动件、来回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以及第一百分表,研磨砂轮和研磨砂轮驱动件均设置于研磨座,研磨砂轮驱动件用于驱动研磨砂轮转动,来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研磨砂轮靠近或远离棒料,前后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研磨座沿着棒料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第一百分表用于反馈研磨砂轮前后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百分表,角度调节机构用于控制研磨座相对棒料以竖直线为轴进行转动,第二百分表用于反馈研磨砂轮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修整机构,修整机构设置于研磨座,修整机构用于在研磨砂轮需要修整时靠近并修整研磨砂轮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抵触机构对棒料进行定位后,由传动导轮通过摩擦的方式带动棒料转动,由于实际使用时不需要其他过多部件进行刚性配合,因此减少了对于部件的损耗,达到了减少更换次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轮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轮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抵触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磨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隐去限位驱动组件、限位压轮与修整机构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定位机构,3—研磨机构,4—抵触机构,5—导轮驱动机构,6—传动导轮,7—压轮机构,8—棒料,31—研磨座,32—研磨砂轮,33—研磨砂轮驱动件,34—来回驱动机构,35—前后驱动机构,36—第一百分表,37—角度调节机构,38—第二百分表,39—修整机构,41—后定位机构,42—定位导板,43—定位斜面,44—主体,45—锁紧螺丝,46—夹块,47—后定位杆,51—驱动电机,52—传动结构,53—精密轴承,71—限位座,72—限位驱动组件,73—限位压轮,74—限位压轮气缸,75—压轮支撑座,76—气缸孔,77—转轴孔,78—活动轴,351—调节手柄,352—限位挡块,353—滑动座,371—角度调节轴,372—角度调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包括机体1、均设置于机体1的定位机构2以及研磨机构3,定位机构2用于定位棒料8,研磨机构3用于研磨定位机构2所定位的棒料8,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抵触机构4、导轮驱动机构5以及传动导轮6,抵触机构4用于使棒料8抵靠传动导轮6,导轮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传动导轮6转动,传动导轮6用于与抵触机构4所夹持的棒料8抵触,并在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棒料8转动。
工作时,由工作人员/机械手把棒料8安装至抵触机构4中,由抵触机构4把保持棒料8抵靠传动导轮6;随后由导轮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传动导轮6与棒料8抵触并进行转动,传动导轮6通过摩擦力带动棒料8转动,使得传动导轮6与棒料8的转动方向彼此相反,随后由研磨机构3对棒料8进行研磨。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无需采用部件对棒料8进行夹持即可带动棒料8转动,而通过摩擦传动的方式会让棒料8无需保持高速旋转也能够稳定转动,因此减少了对于传动导轮6以及其他部件的损耗,即提升了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轮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传动结构52以及精密轴承53,驱动电机51经传动结构52驱动连接传动导轮6,传动结构52安装于精密轴承53。该传动结构52优选为一根杆,或者由减速器与杆构成,通过驱动电机51对传动结构52进行传动,从而带动传动导轮6转动,而精密轴承53起到支撑杆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棒料8转动速度不大时依然可通过摩擦力保持棒料8位置的稳定,因此对于精密轴承53的磨损小,达到了无需频繁更换精密轴承53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2还包括压轮机构7,压轮机构7包括限位座71、限位驱动组件72以及限位压轮73,限位压轮73用于与棒料8抵触并把棒料8压向传动导轮6,限位压轮73安装于限位座71,限位驱动组件72用于驱动限位座71靠近或远离抵触机构4所定位的棒料8。
由抵触机构4、压轮机构7配合把棒料8限位至与传动导轮6抵靠,即在研磨棒料8时,由抵触机构4、压轮机构7与传动导轮6三者对其在三个方向上进行抵靠,达到了三点定位的效果,以保证棒料8在被研磨时不会发生偏移,从而提升研磨的稳定性,且让棒料8研磨的外径与其圆心对应,保证了研磨的精度。
具体的,所述限位驱动组件72包括限位压轮气缸74以及压轮支撑座75,限位座71设置的一端设置有气缸孔76,限位座71的非两端位置设置有转轴孔77,限位压轮气缸74的活塞杆连接有活动轴78,活动轴78活动设置于气缸孔76内,压轮支撑座75插设于转轴孔77内以作为限位座71的转动中心。
实际使用时,该限位压轮气缸74与压轮支撑座75起到调整作用:在安装棒料8时,可让限位压轮气缸74复位而带动限位座71以压轮支撑座75为轴转动而远离抵触机构4;在抵触机构4具有棒料8以后,由限位压轮气缸74的活塞杆伸出而带动限位座71以压轮支撑座75为轴进行转动,从而让限位压轮73转动至抵靠棒料8并把棒料8推动至与抵触机构4可靠抵触的位置,保证了限位压轮73对于棒料8的抵压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触机构4包括均设置于机体1的后定位机构41与定位导板42,后定位机构41用于与棒料5的尾端抵靠,定位导板42设置有用于在传动导轮6棒料8抵触的定位斜面43。即在定位导板42、传动导轮6以及压轮机构7对棒料8进行三点定位后,在传动导轮6转动而带动进行转动在棒料8转动过程中,由第二传动导轮46会带动其进行边转边后退,直至与后定位机构41抵靠后即停止后退,达到了后定位效果。
具体的,所述后定位机构41包括主体44以及后定位杆47,主体44设置于机体1,后定位杆47安装于主体44,后定位杆47用于与棒料8的尾端抵触。
实际使用时,主体44具有两个夹块46和锁紧螺丝45,两个夹块46均设置于主体44的同一端,两个夹块46间隔设置且分别设置有固定孔,两个夹块46彼此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夹持槽,两个夹持槽之间夹持有后定位杆47,锁紧螺丝45用于插入固定孔内以控制两个夹块46彼此靠近。
该后定位杆47用于与棒料8的尾端抵触,由于外界的机械手把棒料8放入本实用新型时其精度也会有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后定位杆47作为抵触点,即当棒料8被抵触机构4、压轮机构7与传动导轮6进行三点定位后,传动导轮6在带动棒料8转动的过程中,会施加一个力给棒料8而使得棒料后退,直至棒料8后退至与后定位杆47抵靠后方不继续后退,从而达到了对于棒料8在长度方向的定位效果,有利于让外界机械手上料时不需要把棒料8送到特别高精度的位置,从而让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更强。
而传动导轮6带动棒料8后退的方式,可采用两者之间呈一定夹角或者其他常规的动作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定位机构2位于两个研磨机构3之间,两个研磨机构3配合用于对棒料8进行研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个研磨机构3,因此在磨削时,两个研磨机构3同时向棒料8进给同时磨削,当研磨机构3在接触棒料8时,另一个研磨机构3抵消掉前一个研磨机构3磨削时的径向力,从而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顶杆的作用,在物料规格更换时也不需要重新调试,且加工出来的品质比单研磨机构3加工出来的更好,产品的精度、光泽度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机构3包括研磨座31、研磨砂轮32、研磨砂轮驱动件33、来回驱动机构34、前后驱动机构35以及第一百分表36,研磨砂轮32和研磨砂轮驱动件33均设置于研磨座31,研磨砂轮驱动件33用于驱动研磨砂轮32转动,来回驱动机构34用于驱动研磨砂轮32靠近或远离棒料8,前后驱动机构35用于驱动研磨座31沿着棒料8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第一百分表36用于反馈研磨砂轮32前后移动的距离。
具体的,来回驱动机构34由电机与丝杆结构构成,属于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而前后驱动机构35则是由调节手柄351、限位挡块352以及滑动座353构成,研磨砂轮32与研磨砂轮驱动件33安装在滑动座353上,其具体连接结构可从图7中获知,即通过在需要前后移动以调整棒料8的位置时,控制调节手柄351转动,通过调节手柄351与滑动座353之间的螺纹连接而实现带动滑动座353移动,由限位挡块352实现对滑动座353进行限位以保证滑动座353沿着直线滑动。
具体的,所述研磨机构3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37以及第二百分表38,角度调节机构37用于控制研磨座31相对棒料8以竖直线为轴进行转动,第二百分表38用于反馈研磨砂轮32的转动角度。
该角度调节机构37可由角度调节轴371和角度调整座372构成,即角度调整座372通过角度调节轴371转动设置于滑动座353,而此时角度调整座372设置在滑动座353上,研磨砂轮32与研磨砂轮驱动件33设置在角度调整座372上,角度调整座372与滑动座353之间由螺丝进行锁住,当需要调节时,只需要拧松螺丝后,即可直接控制角度调整座372进行绕角度调节轴371转动,达到了角度调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百分表36和第二百分表38的设置,能够准确反馈调节前后位置的区别,从而让工作人员能够精确调整研磨机构3与棒料8的相对位置,保证对于研磨的棒料8的精度。
具体的,所述研磨机构3还包括修整机构39,修整机构39设置于研磨座31,修整机构39用于在研磨砂轮32需要修整时靠近并修整研磨砂轮32的侧边。即当研磨砂轮32因研磨而导致外侧面凹凸不平时,通过让修整机构39靠近研磨砂轮32后,由研磨砂轮32转动而不断与修整机构39发生研磨,达到了修整研磨砂轮32的效果。该研磨机构3属于常规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包括机体、均设置于机体的定位机构以及研磨机构,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棒料,研磨机构用于研磨定位机构所定位的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抵触机构、导轮驱动机构以及传动导轮,抵触机构用于使棒料抵靠传动导轮,导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导轮转动,传动导轮用于与抵触机构所夹持的棒料抵触,并在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棒料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结构以及精密轴承,驱动电机经传动结构驱动连接传动导轮,传动结构安装于精密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压轮机构,压轮机构包括限位座、限位驱动组件以及限位压轮,限位压轮用于与棒料抵触并把棒料压向传动导轮,限位压轮安装于限位座,限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限位座靠近或远离抵触机构所定位的棒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驱动组件包括限位压轮气缸以及压轮支撑座,限位座设置的一端设置有气缸孔,限位座的非两端位置设置有转轴孔,限位压轮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活动轴,活动轴活动设置于气缸孔内,压轮支撑座的转轴安装于转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机体的后定位机构与定位导板,后定位机构用于与棒料的尾端抵靠,定位导板设置有用于在传动导轮棒料抵触的定位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定位机构包括主体以及后定位杆,主体设置于机体,后定位杆安装于主体,后定位杆用于与棒料的尾端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定位机构位于两个研磨机构之间,两个研磨机构配合用于对棒料进行研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座、研磨砂轮、研磨砂轮驱动件、来回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以及第一百分表,研磨砂轮和研磨砂轮驱动件均设置于研磨座,研磨砂轮驱动件用于驱动研磨砂轮转动,来回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研磨砂轮靠近或远离棒料,前后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研磨座沿着棒料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第一百分表用于反馈研磨砂轮前后移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以及第二百分表,角度调节机构用于控制研磨座相对棒料以竖直线为轴进行转动,第二百分表用于反馈研磨砂轮的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修整机构,修整机构设置于研磨座,修整机构用于在研磨砂轮需要修整时靠近并修整研磨砂轮的侧边。
CN202222315559.6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Active CN218194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5559.6U CN218194127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5559.6U CN218194127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4127U true CN218194127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2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5559.6U Active CN218194127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4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0857B (zh) 用于对尖顶之间的轴部件进行外磨削的方法和系统
CN107363691B (zh) 一种利用自制磨床实现调心滚子两端面同时磨削的方法
CN201881243U (zh) 凸轮仿形加工装置
CN103029027B (zh) 球面轴承滚子超精机
CN105437075A (zh) 工具磨床夹持辅助机构
CN218194127U (zh) 一种微小棒料的研磨机构
JP3984804B2 (ja) 棒状工作物のセンタレス研削方法およびセンタレス研削装置
KR100862716B1 (ko) 브로치 커터의 연마 장치
CN211841257U (zh) 一种可用于精密研磨的中心孔研磨机
CN209140526U (zh) 一种用于棒料外圆精加工的磨床
JP2003205458A (ja) 穴研磨方法および穴研磨装置
CN215880763U (zh) 一种自动定位的铣刀加工驱动中心机构
CN205043592U (zh) 段差研磨机
KR20030081071A (ko) 원통형 연삭기
KR100893296B1 (ko) 와이어 방전기의 급전 다이스용 가공장치
CN210360781U (zh) 一种自动化打磨设备
CN209737192U (zh) 一种无心磨床
JP2005118981A (ja) 円形研削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CN220313030U (zh) 一种打印机轴芯打磨定位装置
CN219465642U (zh) 一种外圆磨床顶尖夹具
CN220427972U (zh) 数控抛光机磨头
CN214920814U (zh) 包覆锭杆的j形连接槽加工装置
CN216178998U (zh) 一种用于磨削长轴的装置
CN207824680U (zh) 一种用于电机轴承抛光机的圆锥面抛光机构
CN214392679U (zh) 一种内螺纹磨床自动摆角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