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2137U - 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82137U CN218182137U CN202222256171.3U CN202222256171U CN218182137U CN 218182137 U CN218182137 U CN 218182137U CN 202222256171 U CN202222256171 U CN 202222256171U CN 218182137 U CN218182137 U CN 218182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 spring
- static
- contacts
- frame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动簧组件包括两沿Y向排列并沿X向延伸的动簧片,每个动簧片上均沿Y向排列有两动触点,两所述动触点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一静触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动簧片上均平行设置两个独立的动触点,可在继电器内部形成两个并联电路,能够降低零件自身的接触电阻,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自身电压损耗的目的;通过在每组静触点之间设置两个动触点,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继电器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可满足各种小结构电子产品的使用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自动化控制电路中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起到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电路的作用,在机电一体化和各种用电设备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在继电器内部,一般都设有一组匹配的动触点与静触点,但在实际应用和测试过程中发现,在一些小电流的工作环境中,继电器自身的电压损耗相对工作电路的电压来说占比较大,这也导致了工作电路的实际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可在继电器内部形成两个并联电路,能够降低零件自身的接触电阻,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自身电压损耗的目的,且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可满足各种小结构电子产品的使用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其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电磁组件、动簧组件和静簧组件;所述动簧组件设在所述电磁组件的X向一侧,包括两沿Y向排列并沿X向延伸的动簧片,每个所述动簧片的一端部均设有沿Z向延伸的动簧脚,另一端部均沿Y向排列有两动触点;所述静簧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在所述电磁组件Y向两侧并沿Z向延伸的静簧,每组所述静簧均包括沿X向排列的下静簧和上静簧,每个所述下静簧的端部均延伸到一所述动触点的下方,每个所述上静簧的端部均延伸到一所述动触点的上方,每个所述下静簧和每个所述上静簧上均设有一静触点。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动簧片的一端部中间均设有沿X向延伸的切槽,两所述动触点对称设在所述切槽的Y向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静触点均设在每组所述静簧上朝向所述动簧片的一侧壁上,且每个所述静触点均设在两所述动触点的Z向上方或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动触点和每个所述静触点均为方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一沿X向延伸空心的骨架,所述骨架的外围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一设在所述骨架上并沿Z向延伸的C脚电性连接,所述骨架的空心内设有铁芯,所述铁芯的一端部与设在所述骨架外侧的轭铁固定连接,所述轭铁的一端部沿X向延伸并设在所述骨架与所述动簧片之间;所述骨架的外围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沿Z向延伸并贯通的孔槽,若干所述孔槽与动簧脚、下静簧和上静簧均一一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簧组件包括设在所述铁芯X向端部的衔铁,所述衔铁的一端部沿X向延伸至所述轭铁的上方,其上设有推板,所述推板设在与所述动簧片的下方,所述衔铁的另一端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匹配嵌设在所述基座的X向端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板铆压在所述衔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所述C脚、两所述动簧脚、两所述下静簧和两所述上静簧的一端部均延伸到所述外壳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每个动簧片上均平行设置两个独立的动触点,可在继电器内部形成两个并联电路,能够降低零件自身的接触电阻,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自身电压损耗的目的;通过在每组静触点之间设置两个动触点,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继电器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可满足各种小结构电子产品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动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静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21、骨架;22、线圈;23、C脚;24、铁芯;25、轭铁;26、基座;261、孔槽;31、动簧片;311、切槽;32、动簧脚;33、动触点;34、衔铁;35、推板;36、定位板;41、静簧;411、下静簧;412、上静簧;42、静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4所示,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包括外壳10和装设在其内的本体,本体包括电磁组件、动簧组件和静簧组件;动簧组件设在电磁组件的X向一侧,包括两沿Y向排列并沿X向延伸的动簧片31,每个动簧片31的一端部均设有沿Z向延伸的动簧脚32,另一端部均沿Y向排列有两动触点33;静簧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在电磁组件Y向两侧并沿Z向延伸的静簧41,每组静簧41均包括沿X向排列的下静簧411和上静簧412,每个下静簧411的端部均延伸到一动触点33的下方,每个上静簧412的端部均延伸到一动触点33的上方,每个下静簧411和每个上静簧412上均设有一静触点42。
具体的,如图5所示,每个动簧片31的一端部中间均设有沿X向延伸的切槽311,两动触点33对称设在切槽311的Y向两侧。
具体的,如图6所示,每个静触点42均设在每组静簧41上朝向动簧片31的一侧壁上,且每个静触点42均设在两动触点33的Z向上方或下方。
具体的,每个动触点33和每个静触点42均为方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动触点33均焊接在动簧片31上,每个静触点42均焊接在下静簧411或上静簧412上。
具体的,如图4、7所示,电磁组件包括一沿X向延伸空心的骨架21,骨架21的外围缠绕有线圈22,线圈22的两端分别与一设在骨架21上并沿Z向延伸的C脚23电性连接,骨架21的空心内设有铁芯24,铁芯24的一端部与设在骨架21外侧的轭铁25固定连接,轭铁25的一端部沿X向延伸并设在骨架21与动簧片31之间;骨架21的外围设有基座26,基座26上设有若干沿Z向延伸并贯通的261,若干孔槽261与动簧脚32、下静簧411和上静簧412均一一适配。
具体的,如图5所示,动簧组件包括设在铁芯24的X向端部的衔铁34,衔铁34的一端部沿X向延伸至轭铁25的上方,其上设有推板35,推板35设在与动簧片31的下方,衔铁34的另一端部设有定位板36,定位板36匹配嵌设在基座26的X向端部。
具体的,推板35铆压在衔铁34上。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C脚23、两动簧脚32、两下静簧411和两上静簧412的一端部均延伸到外壳10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动簧片31上均平行设置两个独立的动触点33,可在继电器内部形成两个并联电路,能够降低零件自身的接触电阻,从而达到降低继电器自身电压损耗的目的;通过在每组静触点42之间设置两个动触点33,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继电器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可满足各种小结构电子产品的使用需要。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其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电磁组件、动簧组件和静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组件设在所述电磁组件的X向一侧,包括两沿Y向排列并沿X向延伸的动簧片,每个所述动簧片的一端部均设有沿Z向延伸的动簧脚,另一端部均沿Y向排列有两动触点;所述静簧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在所述电磁组件Y向两侧并沿Z向延伸的静簧,每组所述静簧均包括沿X向排列的下静簧和上静簧,每个所述下静簧的端部均延伸到一所述动触点的下方,每个所述上静簧的端部均延伸到一所述动触点的上方,每个所述下静簧和每个所述上静簧上均设有一静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动簧片的一端部中间均设有沿X向延伸的切槽,两所述动触点对称设在所述切槽的Y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静触点均设在每组所述静簧上朝向所述动簧片的一侧壁上,且每个所述静触点均设在两所述动触点的Z向上方或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动触点和每个所述静触点均为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一沿X向延伸空心的骨架,所述骨架的外围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一设在所述骨架上并沿Z向延伸的C脚电性连接,所述骨架的空心内设有铁芯,所述铁芯的一端部与设在所述骨架外侧的轭铁固定连接,所述轭铁的一端部沿X向延伸并设在所述骨架与所述动簧片之间;所述骨架的外围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沿Z向延伸并贯通的孔槽,若干所述孔槽与动簧脚、下静簧和上静簧均一一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组件包括设在所述铁芯X向端部的衔铁,所述衔铁的一端部沿X向延伸至所述轭铁的上方,其上设有推板,所述推板设在与所述动簧片的下方,所述衔铁的另一端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匹配嵌设在所述基座的X向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铆压在所述衔铁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C脚、两所述动簧脚、两所述下静簧和两所述上静簧的一端部均延伸到所述外壳外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56171.3U CN218182137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56171.3U CN218182137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82137U true CN218182137U (zh) | 2022-12-30 |
Family
ID=84620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56171.3U Active CN218182137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82137U (zh) |
-
2022
- 2022-08-26 CN CN202222256171.3U patent/CN2181821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04549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8182137U (zh) | 一种双组转换触点继电器 | |
EP2765587A1 (en)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
CN201072732Y (zh) | 小型单组常闭式继电器 | |
CN205984822U (zh) | 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 |
CN209859881U (zh) | 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217955756U (zh) | 一种大功率双脚输出继电器 | |
CN218826863U (zh) | 一种小型带有快插端子结构的继电器 | |
CN213936052U (zh) | 一种新型继电器 | |
CN212136353U (zh) | 扁平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 | |
CN219677147U (zh) | 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 |
CN213815989U (zh) | 一种安装稳定型继电器 | |
CN216597427U (zh) | 一种可提升过流能力的双脚输出继电器 | |
CN112820586A (zh) | 高耐电压电磁继电器 | |
CN218182138U (zh) | 一种信号传输稳定的超小型继电器 | |
CN220120120U (zh) | 一种三位一体智能传感器 | |
CN217562483U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215527615U (zh) | 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动片定位结构 | |
CN219497633U (zh) | 一种磁控开关组件 | |
CN211208342U (zh) | 一种高稳定性的双触点磁保持继电器 | |
CN217690977U (zh) | 一种新型磁保持继电器 | |
CN221447075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9286323U (zh) | 一种空气开关的铁芯 | |
CN221783139U (zh) | 抗短路电流的电磁继电器 | |
CN218730668U (zh) |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