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2483U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62483U CN217562483U CN202221205991.3U CN202221205991U CN217562483U CN 217562483 U CN217562483 U CN 217562483U CN 202221205991 U CN202221205991 U CN 202221205991U CN 217562483 U CN217562483 U CN 2175624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patterns
- coil
- leading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多个线圈插片端子、一动簧插片端子和一静簧插片端子;所述继电器主体具有至少两组触点和多个线圈引出脚,每组触点分别具有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所述电路板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图形和第二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动簧引出脚和所述动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静簧引出脚和所述静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线圈引出脚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一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个继电器主体实现了两组触点并联连接,从而提高单个继电器主体的载流能力,使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较大负载电流环境中,同时确保整体体积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外壳、底座、继电器主体、电路板和以及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多个插片端子,继电器主体的各引出脚分别通过电路板与插片端子电性连接,外壳与底座卡扣配合,继电器主体、电路板固定在外壳与底座之间。所述继电器主体本身带有外壳,加上最外层的外壳,构成双层外壳,因此,继电器主体的工作噪音通过两个外壳震动传播而衰减,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为了提高触点的载流能力,一般体积较大的继电器或者采用两个继电器主体,每个继电器主体分别具有一组触点,两个继电器主体结合电路板、插片端子实现并联连接。然而,这种方式使整个继电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且体积与仅有单个继电器主体的电磁继电器相比增大了将近一倍,这就非常不利于继电器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其通过对继电器主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使得本实用新型既能提高触点的载流能力,又能确保整体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多个线圈插片端子、一动簧插片端子和一静簧插片端子;所述继电器主体具有至少两组触点和多个线圈引出脚,每组触点分别具有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所述电路板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图形和第二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动簧引出脚和所述动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静簧引出脚和所述静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线圈引出脚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一一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绝缘的多个第三导电图形,该多个第三导电图形相互绝缘;所述第三导电图形与所述线圈引出脚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线圈引出脚分别与对应的线圈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三导电图形。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引出脚位于所述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之间,所述静簧插片端子位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与动簧插片端子之间;所述动簧插片端子、静簧插片端子的宽度分别比动簧引出脚、静簧引出脚的2倍还大。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还具有绝缘板,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导电图形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上下相对应;所述动簧引出脚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所述动簧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所述第二导电图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电图形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上下相对应;所述静簧引出脚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所述静簧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第三导电图形共有两组,每组包括所述多个第三导电图形,两组第三导电图形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线圈引出脚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上、下两个第三导电图形,所述线圈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上、下两个第二导电图形。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采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结构相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采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结构相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设置多个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一部分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其余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分别包括位于相应的通孔中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呈四周封闭且上下贯通的中空状,和/或,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由同一种导电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动簧引出脚、动簧插片端子、静簧引出脚、静簧插片端子、线圈引出脚、线圈插片端子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内设置四周封闭且上下贯通的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或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或上下对应的两个第三导电图形电性连接;所述动簧引出脚、动簧插片端子、静簧引出脚、静簧插片端子、线圈引出脚、线圈插片端子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导体内,并与对应的第二导体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和第三导电图形由同一种导电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主体具有两组线圈,所述线圈引出脚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线圈引出脚为与两组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的公共端,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与两组线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且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之间电性连接有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分别位于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沿继电器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为电阻,和/或,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焊接在所述电路板面向所述继电器主体的一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和底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底端连接底座,二者围成一容纳腔,所述继电器主体、电路板位于该容纳腔中,所述线圈插片端子、动簧插片端子和静簧插片端子分别向下穿过所述底座;所述电路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的长度,所述电路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的宽度,使所述电路板能支撑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主体具有至少两组触点,所述电路板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图形和第二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动簧引出脚和所述动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静簧引出脚和所述静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形,使得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个继电器主体与通过电路板、动簧插片端子、静簧插片端子的配合即可实现两组触点并联连接,从而可以提高单个继电器主体的载流能力,使原本负载电流为15A提高至负载电流为30A的环境中,同时能够确保整体体积的小型化。
2、所述线圈引出脚位于所述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之间,所述静簧插片端子则位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与动簧插片端子之间,能够确保静簧插片端子所在的第二导电图形的面积较大,从而提高第二导电图形的载流能力和散热效果。
3、各导电图形(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和第三导电图形)采用上下分布的双层形式,能够提高各导电图形的载流能力和散热效果。
4、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结构的设置,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的载流能力,还能够实现上下两个第一导电图形/上下两个第二导电图形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特别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分别包括位于相应的通孔中的第一导体,且所述第一导体呈四周封闭且上下贯通的中空状,不仅使得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结构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还能利用第一导体呈上下贯通的中空状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上下两个第一导电图形/上下两个第二导电图形的散热效果。
5、所述线圈引出脚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之间电性连接有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使得继电器主体的线圈在断电瞬间,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之间产生的很大的反向高电压(为自感电动势)可以通过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进行释放。特别的,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焊接在所述电路板面向所述继电器主体的一面,使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工艺更为简单,且不需要经过两次回流焊(如果放在反面,则需要过两次回流焊),从而可以节省工艺成本。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优选电阻,成本较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一(不含最外层外壳、底座);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主体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主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焊接各插片端子后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主体与电路板组合在一起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二(含最外层外壳、底座);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请参见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1、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多个线圈插片端子5、一动簧插片端子3和一静簧插片端子4;所述继电器主体1具有至少两组触点和多个线圈引出脚13,每组触点分别包括动簧片、设置在动簧片上的动触点和设置在动簧片上的动簧引出脚11,以及静簧片、设置在静簧片上的静触点和设置在静簧片上的静簧引出脚12,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对应配合,以实现触点吸合或断开。所述电路板2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图形21和第二导电图形22,每组触点的动簧引出脚11和所述动簧插片端子3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21,每组触点的静簧引出脚12和所述静簧插片端子4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形22;所述线圈引出脚13 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5一一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主体1具体具有两组触点,但不局限于此,两种触点的动簧片一体成型,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主体1具有两组线圈,并共有三个线圈引出脚13,其中一个线圈引出脚为与两组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的公共端,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与两组线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图2中的数字2、6、1示意三个线圈引出脚13,且6示意的线圈引出脚为所述公共端,2、1示意的线圈引出脚分别为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图2 中的数字3示意两组触点的动簧引出脚11,数字4、5示意两组触点的静簧引出脚12。所述继电器主体1具体为磁保持继电器,但不局限于此,分别对数字1、2的线圈引出脚通电,进行控制触点通断。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主体为非磁保持的电磁继电器。如图3 所示,所述继电器主体1包括机芯部分15、壳体14和底盖,机芯部分15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等,接触部分即包括所述两组触点。所述电路板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14的长度,所述电路板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14的宽度,使所述电路板2能支撑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14。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路板2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21、第二导电图形22绝缘的多个第三导电图形23,该多个第三导电图形23相互绝缘;所述第三导电图形 23与所述线圈引出脚13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线圈引出脚13分别与对应的线圈插片端子5 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三导电图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引出脚13位于所述动簧引出脚11 和静簧引出脚12之间,所述静簧插片端子4则位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5与动簧插片端子3 之间。本实用新型将静簧插片端子4与静簧引出脚12在高度方向上错开较大的空间后,第二导电图形22的面积明显增大很多,甚至比第一导电图形21的面积还大,如此,能够确保静簧插片端子4所在的第二导电图形22的面积足够大,从而能够提高第二导电图形22的载流能力和散热效果,避免第二导电图形22面积很小而导致载流能力不足、散热效果较差。由于所述继电器主体1具有两组线圈,并共有三个线圈引出脚13,因此,所述多个第三导电图形23具体为三个第三导电图形23。所述第一导电图形21、第二导电图形22沿电路板 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三个第三导电图形23沿电路板2的宽度方向分布。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电路板2还具有绝缘板24,所述第一导电图形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2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上下相对应;所述动簧引出脚11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所述动簧插片端子 3也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所述第二导电图形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2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上下相对应;所述静簧引出脚 12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所述静簧插片端子4也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所述第三导电图形23共有两组,每组包括所述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 第三导电图形,两组第三导电图形23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2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线圈引出脚13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上、下两个第三导电图形,所述线圈插片端子5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上、下两个第二导电图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之间除了通过所述动簧引出脚11、动簧插片端子3形成导电通路,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还进一步采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结构相电性连接。同理,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之间除了通过所述静簧引出脚12、静簧插片端子 4形成导电通路,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还进一步采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结构相电性连接。如此,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电图形21/第二导电图形22的载流能力,还能实现上下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上下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所述电路板2设置多个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25,一部分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其余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分别包括位于相应的通孔中的第一导体27。所述第一导体27呈四周封闭且上下贯通的中空状,且所述第一导体27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21、第二导电图形22由同一种导电材质制成。每两个第一通孔25中的第一导体27与下述的第二通孔26的第二导体28形成上下两个第一导电图形或上下两个第二导电图形并联连接,多个第一导体、第二导体28形成多次并联,实现分流,降低热量产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所述电路板2上与所述动簧引出脚11、动簧插片端子3、静簧引出脚12、静簧插片端子4、线圈引出脚13、线圈插片端子5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26,该第二通孔26内设置四周封闭且上下贯通的第二导体28,该第二导体2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21或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22或上下对应的两个第三导电图形23电性连接;所述动簧引出脚11、动簧插片端子3、静簧引出脚12、静簧插片端子4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导体28内,并与对应的第二导体28通过锡膏29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导体28、所述第一导电图形21、第二导电图形22和第三导电图形23由同一种导电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簧插片端子3、静簧插片端子4的宽度较大,具体,动簧插片端子 3、静簧插片端子4的宽度分别比动簧引出脚11、静簧引出脚12的2倍还大,以确保载流能力,为了确保焊接后的牢固性,动簧插片端子3与第一导电图形21焊接的部位设有两个焊脚31,同理,静簧插片端子4与第二导电图形22焊接的部位也设有两个焊脚,如图1所示。所述动簧插片端子3、静簧插片端子4靠近其焊脚的部位设有模具的带料导头孔32,用于模具冲压的定位,放在此位置可以减小带料宽度。所述两个焊脚的设置,使焊接更牢固、载流能力更好。
本实施例中,各引出脚(即动簧引出脚11、静簧引出脚12、线圈引出脚13)、各插片端子(即动簧插片端子3、静簧插片端子4和线圈插片端子5)与对应的第二导体的焊接方式相同。具体,以静簧插片端子4与第二导体28的焊接方式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静簧插片端子4的焊脚插入第二导体28中,且静簧插片端子4的焊脚与第二导体28之间填充锡膏29,并进行回流焊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13之间电性连接有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导电图形21、第二导电图形22分别位于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沿继电器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该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具体为电阻6,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为二极管等。所述电阻6具体焊接在所述电路板2面向所述继电器主体1的一面,使电阻6的连接工艺更为简单,且不需要经过两次回流焊从而可以节省工艺成本。具体,所述电阻6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13对应电性连接的两个处于上层的第三导电图形23,如图1所示。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即电阻6)的设置,使得继电器主体1的线圈在断电瞬间,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13之间产生的很大的反向高电压(为自感电动势)可以通过电阻6进行释放。
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座8和底端开口的外壳7,外壳7底端与底座8卡扣连接,且二者围成一壳腔,该壳腔将所述继电器主体1、电路板2包容于其中,所述线圈插片端子5、动簧插片端子3和静簧插片端子4分别向下穿过所述底座8。如此,所述继电器主体1的工作噪音能通过壳体14、外壳7震动传播而衰减,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继电器主体1实现了两组触点并联连接的形式,每组触点能够载流15A,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30A的较大负载电流环境中。其各导电图形(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第三导电图形)采用上下分布的双层形式,使上、下两层导电图形能实现并联分流,各插片端子连接上下两层导电图形,可载流30A,如图6所示,图中箭头示意电流方向。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个继电器主体,通过电路板与插片端子的配合实现两组触点并联连接,可提高单个继电器主体的载流能力,使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较大负载电流(30A)环境中,同时能够确保整体体积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多个线圈插片端子、一动簧插片端子和一静簧插片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主体具有至少两组触点和多个线圈引出脚,每组触点分别具有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所述电路板具有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图形和第二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动簧引出脚和所述动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每组触点的静簧引出脚和所述静簧插片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线圈引出脚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一一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绝缘的多个第三导电图形,该多个第三导电图形相互绝缘;所述第三导电图形与所述线圈引出脚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线圈引出脚分别与对应的线圈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第三导电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引出脚位于所述动簧引出脚和静簧引出脚之间,所述静簧插片端子位于所述线圈插片端子与动簧插片端子之间;所述动簧插片端子、静簧插片端子的宽度分别比动簧引出脚、静簧引出脚的2倍还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具有绝缘板,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导电图形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上下相对应;所述动簧引出脚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所述动簧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所述第二导电图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电图形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上下相对应;所述静簧引出脚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所述静簧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第三导电图形共有两组,每组包括所述多个第三导电图形,两组第三导电图形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线圈引出脚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上、下两个第三导电图形,所述线圈插片端子电性连接于对应的上、下两个第二导电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采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结构相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采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结构相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置多个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一部分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其余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分别包括位于相应的通孔中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呈四周封闭且上下贯通的中空状,和/或,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由同一种导电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动簧引出脚、动簧插片端子、静簧引出脚、静簧插片端子、线圈引出脚、线圈插片端子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内设置四周封闭且上下贯通的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图形或所述两个第二导电图形或上下对应的两个第三导电图形电性连接;所述动簧引出脚、动簧插片端子、静簧引出脚、静簧插片端子、线圈引出脚、线圈插片端子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导体内,并与对应的第二导体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和第三导电图形由同一种导电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主体具有两组线圈,所述线圈引出脚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线圈引出脚为与两组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的公共端,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分别与两组线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且所述其余两个线圈引出脚之间电性连接有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导电图形、第二导电图形分别位于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沿继电器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为电阻,和/或,所述抑制瞬态电流电子元器件焊接在所述电路板面向所述继电器主体的一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底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底端连接底座,二者围成一容纳腔,所述继电器主体、电路板位于该容纳腔中,所述线圈插片端子、动簧插片端子和静簧插片端子分别向下穿过所述底座;所述电路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的长度,所述电路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的宽度,使所述电路板能支撑所述继电器主体的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05991.3U CN217562483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电磁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05991.3U CN217562483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电磁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62483U true CN217562483U (zh) | 2022-10-11 |
Family
ID=83499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05991.3U Active CN217562483U (zh) | 2022-05-19 | 2022-05-19 | 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62483U (zh) |
-
2022
- 2022-05-19 CN CN202221205991.3U patent/CN2175624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42778B1 (en) |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 magnetic devices | |
KR20010061996A (ko) | 열 확산 단자를 구비한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 |
US5929734A (en) | Coil former for a flat coil | |
JP2020057788A (ja) | プリント回路板及びそれを含むモータ | |
US20130037401A1 (en) | Switch device and connector | |
JPH1012454A (ja) | トランスの巻線構造 | |
CN217562483U (zh) | 电磁继电器 | |
JP2001203490A (ja) | 外部からケースに接続され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電気配線のためのフィルタ装置 | |
CN219393276U (zh) | 一种提高耐压性能的继电器 | |
EP1826785B1 (en) | Transformer and circuit comprising said transformer | |
JP2002052780A (ja) | 高圧電源装置の導通接続構造 | |
JP2006523001A (ja) | 電磁リレー | |
CN114823226A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214101927U (zh) | 叠层母排结构及大功率电力变换装置 | |
CN215266735U (zh) | 接线端子及电力电子设备 | |
CN214588637U (zh) | 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 |
JP2001110646A (ja) | 変圧器 | |
CN112509783B (zh) | 一种功率电感及其制备方法、系统级封装模组 | |
CN100511677C (zh) | 接触装置 | |
KR200227957Y1 (ko) | 연결단자를 갖는 인쇄회로기판 적층 정션박스 | |
WO2024152511A1 (zh) | 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及电磁继电器 | |
CN219842936U (zh) | 簧片结构及继电器 | |
CN217333809U (zh) | 一体成型芯片电感及dc-dc电路 | |
CN218070278U (zh) |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 |
CN210984504U (zh) | 变压器的电磁屏蔽结构改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