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9338U - 卧式冷柜 - Google Patents

卧式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9338U
CN218179338U CN202221693238.3U CN202221693238U CN218179338U CN 218179338 U CN218179338 U CN 218179338U CN 202221693238 U CN202221693238 U CN 202221693238U CN 218179338 U CN218179338 U CN 218179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cycle
diapire
moun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32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伟
张强
廉锋
张书锋
孙永升
刘煜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32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9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9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9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冷柜,包括柜体和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柜体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第一内胆包括第一底壁,第二内胆包括第二底壁,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冷凝器和低温级毛细管,蒸发冷凝器设于第一底壁的下方且与第一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蒸发冷凝器包括贴靠设置且互相换热的蒸发管和冷凝管,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蒸发管位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中,冷凝管位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中,低温级毛细管设于第二底壁的下方且与第二底壁之间具有空隙。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卧式冷柜中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将多根管路全部布置在柜体的侧壁内而导致内胆或柜体拉伸变形。

Description

卧式冷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和食材的种类越来越多,具有不同温区的制冷装置开始出现在商场、超市以及家庭中,卧式冷柜就是其中一种。
然而要实现不同温区需要采用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该系统的管路较多且较为复杂,难以在卧式冷柜内进行合理有效地排布,容易造成各管路之间的交缠和热影响,影响制冷效果,甚至容易对柜体造成拉伸变形,影响其外观和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冷柜,以解决现有卧式冷柜中管路多且复杂而影响制冷效果和外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卧式冷柜,包括柜体和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所述柜体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包括第一底壁,所述第二内胆包括第二底壁,所述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冷凝器和低温级毛细管,所述蒸发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蒸发冷凝器包括贴靠设置且互相换热的蒸发管和冷凝管,所述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所述蒸发管位于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级毛细管设于所述第二底壁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具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式冷柜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下表面,且二者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底壁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多个,所述蒸发冷凝器包括间隔并排设置的多个直管段和分别配置成连接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直管段的多个弯管段,每个所述弯管段位于与其连接的两个所述直管段的同一侧,每个所述弯管段的至少部分插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管和所述冷凝管贴靠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低温级压缩机、低温级蒸发器、所述低温级毛细管以及与所述低温级毛细管贴靠设置的第一回气管段,所述第一回气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蒸发器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式冷柜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和所述第四安装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壁的下表面,且二者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底壁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低温级毛细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装配槽中,所述第一回气管段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装配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级毛细管设于所述第一回气管段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互相贴靠设置的第二回气管段和放热管段,所述第二回气管段设于所述第一回气管段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所述放热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和所述冷凝管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安装块和所述第四安装块朝向彼此的一端还分别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位于所述装配槽的下方且与所述装配槽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回气管段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放热管段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插接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热管段设于所述第二回气管段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冷柜,通过柜体中的结构设置和管路布局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卧式冷柜中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将多根管路全部布置在柜体的侧壁内而导致内胆或柜体拉伸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冷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冷柜去除柜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冷柜1000,其制冷系统采用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100,具体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
参看图2,卧式冷柜1000还包括柜体200和门体300,柜体200中具有储物间室,门体300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制冷系统设于柜体200中并向储物间室供冷。
为便于描述,定义卧式冷柜1000中,自柜体200朝向门体300的方向为上,其反方向为下,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即为横向。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200中具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第一储物间室可以为冷藏间室或冷冻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可以为变温间室或深冷间室。
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为第二储物间室供冷为例展开描述。当然,二者也可以互换。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除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之外的其它储物间室。
参看图1,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包括高温级压缩机11、高温级毛细管 16、高温级蒸发器15和蒸发管12,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内流通有第一制冷剂。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低温级压缩机22和冷凝管21,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内流通有第二制冷剂,流经冷凝管21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蒸发管 12的第一制冷剂换热。蒸发管12和冷凝管21统称为蒸发冷凝器,且二者贴靠设置。
这样,第一制冷剂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中流通时,高温级蒸发器15 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流经蒸发管12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冷凝管21的第二制冷剂换热,蒸发管12内的第一制冷剂可以吸收流经冷凝管21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冷凝管21中的第二制冷剂的温度,为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预冷,从而使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实现更低的温度。
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可为相同的制冷剂,也可以为不同的制冷剂。
另外,“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中的“高温”和“低温”是相对而言的,相对而言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内所流经的第一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高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内所流经的第二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高温级蒸发器15设于高温级毛细管16和蒸发管12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蒸发管12设于高温级毛细管16和高温级蒸发器 15之间。
参看图3至图5,柜体200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胆201和第二内胆202,第一内胆201围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内胆202围出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第一内胆201包括第一底壁2011,第二内胆202包括第二底壁 2021,蒸发冷凝器设于第一底壁2011的下方且与第一底壁2011之间具有间隙,低温级毛细管23设于第二底壁2021的下方且与第二底壁2021之间具有空隙。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卧式冷柜1000中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将多根管路全部布置在柜体200的侧壁内而导致内胆或柜体200拉伸变形。
参看图4,进一步地,卧式冷柜1000还包括第一安装座203,所述第一安装座203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块2031和第二安装块2032,所述第一安装块2031和所述第二安装块203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壁2011的下表面,且二者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槽2033,所述安装槽20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底壁2011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安装槽2033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将蒸发冷凝器固定于第一内胆201的下方,而且使蒸发冷凝器与第一内胆201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了蒸发冷凝器与第一内胆201的热交换,而影响第一间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2033设置有多个,所述蒸发冷凝器包括间隔并排设置的多个直管段和分别配置成连接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直管段的多个弯管段,每个所述弯管段位于与其连接的两个所述直管段的同一侧,每个所述弯管段的至少部分插置于所述安装槽2033中。这样有利于对蒸发冷凝器的固定,并且不影响其散热。
优选地,蒸发管12设于冷凝管21的上方,也即蒸发管12相对于冷凝管 21更靠近第一底壁2011设置,以免影响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
参看图1,进一步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还包括高温级回气管13,高温级回气管13设于高温级压缩机11的回气口的上游,流经高温级毛细管 16内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高温级回气管13内的第一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利用高温级回气管13中的第一制冷剂给高温级毛细管16中的第一制冷剂降温,增大制冷量,并提高高温级压缩机11的吸气温度,使其升温至环温左右,提高高温级压缩机11的制冷效率,提高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的工作效率。这样,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可以实现-30~-10℃的温度范围。
高温级毛细管16与高温级回气管13通过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的方式热连接,以利于二者中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低温级毛细管23、低温级蒸发器24和第一回气管段25,冷凝管21设于低温级压缩机22与低温级毛细管23之间,第一回气管段25设于低温级蒸发器24与低温级压缩机22之间。
进一步地,流经第一回气管段25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低温级毛细管 23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使流经第一回气管段25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流经低温级毛细管23内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提高流向低温级压缩机22吸入口的第二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低温级压缩机22的吸气温度,而且提高了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整个卧式冷柜1000 的能效。
具体地,第一回气管段25与低温级毛细管23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以利于二者中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卧式冷柜1000还包括第二安装座204,所述第二安装座204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安装块2041和第四安装块2042,所述第三安装块2041和所述第四安装块204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壁2021的下表面,且二者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装配槽2043,所述装配槽204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底壁2021 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低温级毛细管23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装配槽2043中,所述第一回气管段25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装配槽2043 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将低温级毛细管23和第一回气管段25固定于第二内胆202的下方,而且使低温级毛细管23与第二内胆202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同时使第一回气管段25与第二内胆202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了低温级毛细管23、第一回气管段25与第二内胆202的热交换,而影响第二间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低温级毛细管23设于第一回气管段25的下方,从而可以使温度更高的低温级毛细管23距离第二内胆202的第二底壁2021更远,避免影响第二间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第二回气管段26和放热管段 27,第二回气管段26设于第一回气管段25和低温级压缩机22之间,放热管段27设于低温级压缩机22和冷凝管21之间,流经第二回气管段26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放热管段27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使流经第二回气管段26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放热管段27内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提高低温级压缩机22的吸气温度,并且降低了自放热管段27流向冷凝侧的第二制冷剂的冷量,使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实现更低的温度,而且提高了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整个卧式冷柜1000的能效。
进一步地,第三安装块2041和第四安装块2042朝向彼此的一端还分别设置有插接槽2044,插接槽2044位于装配槽2043的下方且与装配槽2043 上下间隔设置,第二回气管段26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插接槽2044中,放热管段27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插接槽2044中。从而可以使第一回气管段 25和第二回气管段26邻近设置,避免管路过长,也有利于合理利用柜体200 中的空间。
优选地,放热管段27设于第二回气管段26的下方。从而可以使温度更高的放热管段27距离第二内胆202的下表面更远,避免影响第二间室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高温级蒸发器15盘绕于第一内胆201的侧壁的外表面,从而有利于高温级蒸发器15给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
进一步地,柜体200还包括柜壳205,第一内胆201和第二内胆202设于柜壳205内,高温级冷凝器14盘绕于柜壳205的侧壁内侧。
进一步地,低温级蒸发器24盘绕于第二内胆202的侧壁的外表面,从而有利于低温级蒸发器24给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供冷。
进一步地,柜体200还包括柜口206,第一内胆201和第二内胆202分别与柜口206相连接,且三者一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冷柜1000,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柜体200中的结构设置和管路布局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卧式冷柜1000 中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将多根管路全部布置在柜体200的侧壁内而导致内胆或柜体200拉伸变形。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冷柜,包括柜体和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包括第一底壁,所述第二内胆包括第二底壁,所述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冷凝器和低温级毛细管,所述蒸发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蒸发冷凝器包括贴靠设置且互相换热的蒸发管和冷凝管,所述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所述蒸发管位于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中,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级毛细管设于所述第二底壁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具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下表面,且二者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底壁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蒸发冷凝器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多个,所述蒸发冷凝器包括间隔并排设置的多个直管段和分别配置成连接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直管段的多个弯管段,每个所述弯管段位于与其连接的两个所述直管段的同一侧,每个所述弯管段的至少部分插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和所述冷凝管贴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包括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低温级压缩机、低温级蒸发器、所述低温级毛细管以及与所述低温级毛细管贴靠设置的第一回气管段,所述第一回气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蒸发器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和所述第四安装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壁的下表面,且二者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底壁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低温级毛细管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装配槽中,所述第一回气管段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装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毛细管设于所述第一回气管段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互相贴靠设置的第二回气管段和放热管段,所述第二回气管段设于所述第一回气管段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所述放热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和所述冷凝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块和所述第四安装块朝向彼此的一端还分别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位于所述装配槽的下方且与所述装配槽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回气管段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放热管段的相对两端分别插置于所述插接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管段设于所述第二回气管段的下方。
CN202221693238.3U 2022-06-30 2022-06-30 卧式冷柜 Active CN218179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3238.3U CN21817933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卧式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3238.3U CN21817933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卧式冷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9338U true CN218179338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3238.3U Active CN21817933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卧式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9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0042B1 (ko) 냉장고
CN110411070B (zh) 蒸发单元和具有蒸发单元的冰箱
CN112944770B (zh)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
US20160290689A1 (en) Refrigerator and heat exchanger used therein
CN212778129U (zh) 冰箱
CN218179338U (zh) 卧式冷柜
US20230251005A1 (en) Refrigerator
US20050247077A1 (en) Evaporator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218096781U (zh) 卧式冷柜
CN113803941B (zh)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4238182A (ja) 冷蔵庫
CN212778133U (zh) 冰箱
CN212778127U (zh) 冰箱
CN212778128U (zh) 冰箱
CN21220524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0050932U (zh) 一种封闭空间制冷结构
CN210832700U (zh) 冰箱
CN217900281U (zh)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CN218895569U (zh) 卧式冷柜
KR100439326B1 (ko) 냉장고
CN212157807U (zh) 一种冷链物流保温寄存箱
JP2014013111A (ja) 冷蔵庫
CN218096772U (zh) 制冷装置
CN215951905U (zh) 制冷设备
CN214892052U (zh) 蒸发器及单系统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