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0281U -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 Google Patents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0281U
CN217900281U CN202221698503.7U CN202221698503U CN217900281U CN 217900281 U CN217900281 U CN 217900281U CN 202221698503 U CN202221698503 U CN 202221698503U CN 217900281 U CN217900281 U CN 217900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side plate
temperatur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85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伟
张强
廉锋
谢玉刚
刘煜森
赵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85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0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0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0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柜口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口框和第二口框,所述第一口框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四个侧壁,所述第二口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口框的结构设计,可以延长冷气自卧式冷柜中向外界扩散的路径,从而减少冷气自卧式冷柜中的溢出量,提高了气密性,节约了能耗。

Description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和食材的种类越来越多,制冷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商场、超市以及家庭中,甚至出现了针对不同种类食材分温区保存的制冷装置,这样的制冷装置设置有具有不同温区的多个储物间室。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制冷装置中,具有较低温区的储物间室的密封性差,容易导致漏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以解决现有卧式冷柜中具有较低温区的储物间室的密封性差、容易漏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柜口,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口框和第二口框,所述第一口框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四个侧壁,所述第二口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口还包括横向延伸的基板,所述基板开设有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口框和所述第二口框分别与所述基板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口框围绕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口框围绕所述第二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四者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四者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均为α,且α=12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四者的下端到所述基板下端的距离相等,且四者的下端到所述基板下端的距离d1大于所述侧壁的下端到所述基板下端的距离d2。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卧式冷柜,包括如上所述的柜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卧式冷柜还包括柜体、以及横向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一口框相配合,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二口框相配合,所述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门盖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门盖下端的第一门衬,所述第二门体包括第二门盖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门盖下端的第二门衬,所述第二门衬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四者与所述第二门盖之间的夹角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四者与所述第二门盖之间的夹角均为β,且β=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门衬的下端到所述第一门盖下端的距离d3小于所述第二门衬的下端到所述第二门盖下端的距离d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通过第二口框的结构设计,可以延长冷气自卧式冷柜中向外界扩散的路径,从而减少冷气自卧式冷柜中的溢出量,提高了气密性,节约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冷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冷柜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冷柜的柜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卧式冷柜的门体和柜口的剖视图,其示意了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均处于关闭状态;
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参看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冷柜1000,其制冷系统采用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100,具体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
结合图3至图5,卧式冷柜1000还包括柜体200、第一门体300、第二门体400和柜口500,柜体200中具有储物间室,第一门体300、第二门体400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不同的储物间室,制冷系统设于柜体200中并向储物间室供冷。
为便于描述,定义卧式冷柜1000中,自柜体200朝向第一门体300的方向为上,其反方向为下,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即为横向。
在本实施例中,柜体200中具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第一门体300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储物间室,第二门体400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储物间室,第一储物间室可以为冷藏间室或冷冻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可以为变温间室或深冷间室。
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为第二储物间室供冷为例展开描述。当然,二者也可以互换。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除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之外的其它储物间室。
参看图2,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包括高温级压缩机11、高温级毛细管16、高温级蒸发器15和蒸发管12,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内流通有第一制冷剂。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低温级压缩机22和冷凝管21,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内流通有第二制冷剂,流经冷凝管21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蒸发管12的第一制冷剂换热。蒸发管12和冷凝管21统称为蒸发冷凝器,且二者贴靠设置。
这样,第一制冷剂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中流通时,高温级蒸发器15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流经蒸发管12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冷凝管21的第二制冷剂换热,蒸发管12内的第一制冷剂可以吸收流经冷凝管21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冷凝管21中的第二制冷剂的温度,为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预冷,从而使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实现更低的温度。
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可为相同的制冷剂,也可以为不同的制冷剂。
另外,“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中的“高温”和“低温”是相对而言的,相对而言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内所流经的第一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高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内所流经的第二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高温级蒸发器15设于高温级毛细管16和蒸发管12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蒸发管12设于高温级毛细管16和高温级蒸发器15之间。
柜体200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第一内胆围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内胆围出所述第二储物间室。
参看图4,柜口500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口框51和第二口框52,第一口框51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四个侧壁511,第二口框5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侧板521、第二侧板522、第三侧板523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521和第三侧板523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第二侧板522和第四侧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
这样,通过第二口框52的结构设计,可以延长冷气自卧式冷柜中向外界扩散的路径,从而减少冷气自卧式冷柜中的溢出量,提高了气密性,节约了能耗。
具体地,第一口框51装配于第一内胆的上方,第二口框52装配于第二内胆的上方,由于第一内胆围出的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温度相对比第二内胆围出的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温度高,这样,第一口框51的结构可以有效扩大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容积,而第二口框52的结构可以更大程度减少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中冷量的溢出,提高密封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柜口500还包括横向延伸的基板53,基板53开设有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口框51和第二口框52分别与基板53的下端连接,且第一口框51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口框52围绕所述第二开口。
优选地,第一口框51、第二口框52和基板53一体设置,从而方便柜口500的装配,并且提高柜口500的密封性。
优选地,第一口框51的四个侧壁511的上端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四个边,第二口框52的第一侧板521、第二侧板522、第三侧板523和第四侧板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四个边。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521、第二侧板522、第三侧板523、所述第四侧板四者与基板53之间的夹角相同,从而便于生产和装配。
优选地,第一侧板521、第二侧板522、第三侧板523、所述第四侧板四者与基板53之间的夹角均为α,且α=125°。这样既可以有效延长冷气向外界扩散的路径,而且可以保证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具有足够的容积。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521、第二侧板522、第三侧板523、所述第四侧板四者的下端到基板53下端的距离相等,且四者的下端到基板53下端的距离d1大于侧壁511的下端到基板53下端的距离d2,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冷气向外界扩散的路径,减少冷量的溢出。
第一门体300和第二门体400间隔并排设置,第一门体300与第一口框51相配合,第二门体400与第二口框52相配合,第一门体300包括第一门盖31和连接于第一门盖31下端的第一门衬32,第二门体400包括第二门盖41和连接于第二门盖41下端的第二门衬42。
参看图3,与第二口框52相对应地,第二门衬4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侧面421、第二侧面422、第三侧面423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421和第三侧面423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第二侧面422和所述第四侧面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通过第二门衬42与第二口框52之间的配合,可以提高第二门体400和第二口框52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第一侧面421、第二侧面422、第三侧面423、第四侧面四者与所述第二门盖41之间的夹角相同,从而便于生产和装配。
更优选地,第一侧面421、第二侧面422、第三侧面423、第四侧面四者与第二门盖41之间的夹角均为β,且β=α。这样可以提高第二门体400和第二口框52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第一门衬32的下端到第一门盖31下端的距离d3小于第二门衬42的下端到第二门盖41下端的距离d4,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冷气向外界扩散的路径,减少冷量的溢出。
进一步地,第二门衬42的上端的面积小于第二门盖41的面积,从而可以使第二门体400关闭时,第二门盖41的下表面和第二口框52的上表面之间有部分重叠,从而可以进一步延长冷气向外界扩散的路径,并且使冷气向外界扩散的路径出现了转折,从而进一步减少冷量的溢出。
进一步地,第一门衬32的上端的面积小于第一门盖31的面积,从而可以使第一门体300关闭时,第一门盖31的下表面和第一口框51的上表面之间有部分层叠,从而可以提高密封性和保温效果。
参看图2,进一步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还包括高温级回气管13,高温级回气管13设于高温级压缩机11的回气口的上游,流经高温级毛细管16内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高温级回气管13内的第一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利用高温级回气管13中的第一制冷剂给高温级毛细管16中的第一制冷剂降温,增大制冷量,并提高高温级压缩机11的吸气温度,使其升温至环温左右,提高高温级压缩机11的制冷效率,提高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的工作效率。这样,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可以实现-30~-10℃的温度范围。
高温级毛细管16与高温级回气管13通过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的方式热连接,以利于二者中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低温级毛细管23、低温级蒸发器24和第一回气管段25,冷凝管21设于低温级压缩机22与低温级毛细管23之间,第一回气管段25设于低温蒸发器与低温级压缩机22之间。
进一步地,流经第一回气管段25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低温级毛细管23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使流经第一回气管段25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流经低温级毛细管23内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提高流向低温级压缩机22吸入口的第二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低温级压缩机22的吸气温度,而且提高了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整个卧式冷柜1000的能效。
具体地,第一回气管段25与低温级毛细管23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以利于二者中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第二回气管段26和放热管段27,第二回气管段26设于第一回气管段25和低温级压缩机22之间,放热管段27设于低温级压缩机22和冷凝管21之间,流经第二回气管段26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放热管段27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使流经第二回气管段26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放热管段27内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提高低温级压缩机22的吸气温度,并且降低了自放热管段27流向冷凝侧的第二制冷剂的冷量,使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实现更低的温度,而且提高了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整个卧式冷柜1000的能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柜口500和卧式冷柜1000,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二口框52的结构设计,可以延长冷气自卧式冷柜中向外界扩散的路径,从而减少冷气自卧式冷柜中的溢出量,提高了气密性,节约了能耗。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柜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口框和第二口框,所述第一口框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四个侧壁,所述第二口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口还包括横向延伸的基板,所述基板开设有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口框和所述第二口框分别与所述基板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口框围绕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口框围绕所述第二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四者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四者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均为α,且α=1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四者的下端到所述基板下端的距离相等,且四者的下端到所述基板下端的距离d1大于所述侧壁的下端到所述基板下端的距离d2。
6.一种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柜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柜体、以及横向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一口框相配合,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二口框相配合,所述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门盖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门盖下端的第一门衬,所述第二门体包括第二门盖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门盖下端的第二门衬,所述第二门衬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自上而下逐渐朝向彼此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四者与所述第二门盖之间的夹角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四者与所述第二门盖之间的夹角均为β,且β=α。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衬的下端到所述第一门盖下端的距离d3小于所述第二门衬的下端到所述第二门盖下端的距离d4。
CN202221698503.7U 2022-06-30 2022-06-30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Active CN217900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8503.7U CN217900281U (zh) 2022-06-30 2022-06-30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8503.7U CN217900281U (zh) 2022-06-30 2022-06-30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0281U true CN217900281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8503.7U Active CN217900281U (zh) 2022-06-30 2022-06-30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0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731B (zh) 冰箱
US9239182B2 (en) Refrigerator
AU2018425106A1 (en) Refrigerator
WO2020147168A1 (zh) 移动空调及其制冷方法
CN112944770B (zh) 冰箱及其制冷系统
CN204176983U (zh) 空调的储液罐和空调
CN217900281U (zh) 柜口及具有其的卧式冷柜
CN21220524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6308333U (zh) 冰箱
CN201373644Y (zh) 一种节能型冷冻柜
CN21595187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3803941B (zh)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12778133U (zh) 冰箱
CN212778128U (zh) 冰箱
CN212778127U (zh) 冰箱
CN212390681U (zh) 一种高稳定性立式冷冻玻璃门柜
CN21220524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096781U (zh) 卧式冷柜
CN210832700U (zh) 冰箱
CN210050932U (zh) 一种封闭空间制冷结构
CN218179338U (zh) 卧式冷柜
CN212157807U (zh) 一种冷链物流保温寄存箱
CN218096772U (zh) 制冷装置
CN220669886U (zh) 冰箱
CN210602407U (zh) 一种大跨度冷藏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