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3941B -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3941B
CN113803941B CN202111157903.7A CN202111157903A CN113803941B CN 113803941 B CN113803941 B CN 113803941B CN 202111157903 A CN202111157903 A CN 202111157903A CN 113803941 B CN113803941 B CN 1138039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channel
air inlet
bypas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79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3941A (zh
Inventor
何腾宗
肖福佳
谢斌斌
徐豪昌
张俊生
卢扬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1579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3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3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3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3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3/00Stationary devices, e.g. cold-rooms
    • F25D13/02Stationary devices, e.g. cold-rooms with several cooling compartments, e.g. refrigerated locke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置,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化霜时冷库内存储温度不稳定,难以维持低温的技术问题。该风道结构包括连接在蒸发组件的第一进出风道、连接在冷凝组件的第二进出风道、连接在第一进出风道上的第一旁通风道、连接在第二进出风道上的第二旁通风道、设置在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上以控制气流流向的换向件;制冷机组,包括蒸发组件、冷凝组件、与蒸发组件和冷凝组件连接的风道结构;蒸发组件和冷凝组件一体设置均位于室外。本发明在化霜过程中能够将化霜产生冷空气输送到冷库中继续维持冷库所需的正常的低温环境温度,防止库温波动,防止能耗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冷冻冷藏行业中,冷库降温手段通常是将制冷设备的内机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库内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和内机中的蒸发器多次接触循环从而实现库内温度降温;通常冷库环境温度要求较低,冷库内制冷设备的蒸发器翅片上很容易结霜,翅片表面结霜会影响空气的流动,导致蒸发器换热效率降低,因此很难维持冷库所需的低温环境,进而影响了冷库货物的存储品质。
为维持存储空间的低温环境,需对蒸发器翅片表面进行周期除霜,而目前主要采用热水化霜、电热化霜、热氟化霜的方式;就热氟化霜方式而言,在除霜时,将库内制冷设备的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由于库内制冷设备大都采用开放式的形式,在除霜过程中,融霜的热量会扩散到冷库中,导致库温上升,引起库温波动大的问题;库温波动将严重影响货物的存储品质,例如药品、疫苗类对存储的环境温度要求较高的货品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化霜时冷库内存储温度不稳定,难以维持低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道结构,包括连接在蒸发组件的第一进出风道、连接在冷凝组件的第二进出风道、连接在所述第一进出风道上的第一旁通风道、连接在所述第二进出风道上的第二旁通风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和所述第二旁通风道上以控制气流流向的换向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进出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和第一出风道,所述第一进风道和所述第一出风道一端均与待冷房间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蒸发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包括第一旁通进风道和第一旁通出风道,所述第一旁通进风道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旁通出风道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蒸发器和第一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进出风道包括第二进风道和第二出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道一端均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冷凝组件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包括第二旁通进风道和第二旁通出风道,所述第二旁通进风道一端与待冷房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旁通出风道一端与待冷房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冷凝器和第二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件为风阀,当所述风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和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关闭,所述第一进出风道和所述第二进出风道开启;当所述风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和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开启,所述第一进出风道和所述第二进出风道关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机组,包括蒸发组件、冷凝组件、与所述蒸发组件和所述冷凝组件均连接的所述风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组件和所述冷凝组件一体设置,安装在室外。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对所述制冷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启动制冷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或化霜模式;
步骤200、当制冷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时,换向件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关闭,蒸发组件通过第一进出风道向待冷房间内提供持续冷量;
步骤300、当制冷机组处于化霜模式时,换向件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开启,冷凝组件通过第二进出风道向待冷房间内提供持续冷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运行时,能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是在制冷机组热氟化霜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通过设置旁通风道和换向件,并在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时风道装置的换向件不工作,降低能耗,使制冷机组处于正常制冷模式;当制冷机组启动化霜模式时,风道结构中的换向件开始工作,然后通过控制换向件关闭蒸发组件和冷凝组件中的进出风道,开启旁通风道从而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此时制冷机组在化霜过程中产生冷空气输送到冷库中继续维持冷库所需的正常的低温环境温度;当化霜完成后,制冷机组运行回到制冷模式,换向件不工作;通过此方式,能够在机组化霜期间充分利用化霜过程的能耗为冷库提供正常的低温冷风来维持冷库所需的低温环境温度,防止库温波动,防止能耗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制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冷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冷机组处于化霜模式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风道;2、第一出风道;3、第一旁通进风道;4、第一旁通出风道;5、蒸发器;6、第一风机;7、第二进风道;8、第二出风道;9、第二旁通进风道;10、第二旁通出风道;11、冷凝器;12、第二风机;13、风阀;100、冷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连接在蒸发组件的第一进出风道、连接在冷凝组件的第二进出风道、连接在第一进出风道上的第一旁通风道、连接在第二进出风道上的第二旁通风道、设置在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上以控制气流流向的换向件。
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结构,是在制冷机组热氟化霜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通过设置旁通风道和换向件,并在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时风道装置的换向件不工作,降低能耗,使制冷机组处于正常制冷模式;当制冷机组启动化霜模式时,风道结构中的换向件开始工作,然后通过控制换向件关闭蒸发组件和冷凝组件中的进出风道,开启旁通风道从而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此时制冷机组在化霜过程中产生冷空气输送到冷库中继续维持冷库所需的正常的低温环境温度;当化霜完成后,制冷机组运行回到制冷模式,换向件不工作;通过此方式,能够在机组化霜期间充分利用化霜过程的能耗为冷库提供正常的低温冷风来维持冷库所需的低温环境温度,防止库温波动,防止能耗浪费。
具体的,第一进出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1和第一出风道2,第一进风道1和第一出风道2一端均与待冷房间连接,另一端均与蒸发组件连通;第一旁通风道包括第一旁通进风道3和第一旁通出风道4,第一旁通进风道3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进风道1连通;第一旁通出风道4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风道2连通。
其中风道结构分别与一体式制冷机组的风口对应装配固定,固定可以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待冷房间为冷库100,以下均以冷库100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进一步的,蒸发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蒸发器5和第一风机6。气流经进口进入到蒸发组件中,然后经与蒸发器5换热后,由第一风机6吹出。
进一步的,第二进出风道包括第二进风道7和第二出风道8,第二进风道7和第二出风道8一端均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均与冷凝组件连通;第二旁通风道包括第二旁通进风道9和第二旁通出风道10,第二旁通进风道9一端与冷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风道7连通;第二旁通出风道10一端与冷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风道8连通。
冷凝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冷凝器11和第二风机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换向件为风阀13,当风阀13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关闭,第一进出风道和第二进出风道开启;当风阀13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开启,第一进出风道和第二进出风道关闭。具体的,风阀13实际上起到一个三通阀的作用,通过控制风阀13状态,使得气流经正常进出风道流通或者通过旁通风道流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机组,包括蒸发组件、冷凝组件、以及与蒸发组件和冷凝组件均连接的上述风道结构。
进一步的,蒸发组件和冷凝组件为一体设置结构,组成一体式制冷机组,在该制冷机组上设置四个风口,风道结构连接在该四个风口上;且蒸发组件和冷凝组件均设置在室外。
制冷机组还包括图中未注明的机组壳体、压缩机、机组附属管路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对上述的制冷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启动制冷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或化霜模式;
步骤200、如图2所示,当制冷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时,换向件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关闭,蒸发组件通过第一进出风道向待冷房间内提供持续冷量;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12开始工作,四个风阀13不工作(常闭状态),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在第二风机12的作用下经第二进风道7进入机组换热腔中与冷凝器11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风在第二风机12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出风道8然后排到自然环境中;而冷库环境中的空气在第一风机6的作用下经第一进风道1进入机组换热腔中与蒸发器5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风在第一风机6的作用下进入第一出风道2进入冷库;在机组不断的运行下,冷库中的环境空气在第一风机6的作用下不断进行热交换循环,库内环境温度不断降低并达到目标库温环境温度;
步骤300、如图3所示,当制冷机组处于化霜模式时,换向件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开启,冷凝组件通过第二进出风道向待冷房间内提供持续冷量。当制冷机组长时间运行后,机组的蒸发器翅片上出现结霜的现象,翅片结霜厚度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影响空气的流动,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达不到应有的制冷能力,为维持存储空间的低温工况,需对蒸发器表面进行除霜;本发明中用热氟化霜的方式进行化霜,在化霜模式下,第一风机6、第二风机12开始工作,四个风阀13也即是四个电动三通阀通电开始工作(常开状态),此时的冷凝器变为蒸发器,而蒸发器变为冷凝器,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在第一风机6的作用下经第一旁通进风道3、第一进风道1进入机组换热腔中与换热器(蒸发器5)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风在第一风机6的作用下进入第一出风道2、第一旁通出风道4然后排到自然环境中;而冷库环境中的空气在第二风机12的作用下经第二旁通进风道9、第二进风道7进入机组换热腔中与换热器(冷凝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风在第二风机12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出风道8、第二旁通出风道10进入冷库100;在机组运行化霜模式下,产生的冷风继续输送到冷库中,防止库温波动。当化霜完成后,机组运行回到图2中的制冷模式,四个风阀13不工作(常闭状态)降低能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内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运行时,能实现控制方法功能。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朝向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向外”是远离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蒸发组件的第一进出风道、连接在冷凝组件的第二进出风道、连接在所述第一进出风道上的第一旁通风道、连接在所述第二进出风道上的第二旁通风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和所述第二旁通风道上以控制气流流向的换向件;所述第一进出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道和第一出风道,所述第一进风道和所述第一出风道一端均与待冷房间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蒸发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包括第一旁通进风道和第一旁通出风道,所述第一旁通进风道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旁通出风道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出风道包括第二进风道和第二出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道一端均与外界环境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冷凝组件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包括第二旁通进风道和第二旁通出风道,所述第二旁通进风道一端与待冷房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旁通出风道一端与待冷房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蒸发器和第一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冷凝器和第二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件为风阀,当所述风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和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关闭,所述第一进出风道和所述第二进出风道开启;当所述风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和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开启,所述第一进出风道和所述第二进出风道关闭。
5.一种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组件、冷凝组件、与所述蒸发组件和所述冷凝组件均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风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和所述冷凝组件一体设置,安装在室外。
7.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如权利要求5-6中任一所述制冷机组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启动制冷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或化霜模式;
步骤200、当制冷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时,换向件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关闭,蒸发组件通过第一进出风道向待冷房间内提供持续冷量;
步骤300、当制冷机组处于化霜模式时,换向件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开启,冷凝组件通过第二进出风道向待冷房间内提供持续冷量。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运行时,能实现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控制方法功能。
CN202111157903.7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03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7903.7A CN113803941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7903.7A CN113803941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3941A CN113803941A (zh) 2021-12-17
CN113803941B true CN113803941B (zh) 2022-06-07

Family

ID=7889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7903.7A Active CN113803941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39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20220960A1 (en) * 2022-09-06 2024-03-07 Autostore Tech As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air from an evaporator unit associated with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0636A (en) * 1987-09-10 1989-03-16 Toshiba Corp Air-conditioning machine
JPH07108813A (ja) * 1993-10-15 1995-04-25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4418874A1 (de) * 1994-05-30 1996-03-21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Steuereinrichtung zum Betrieb eines Kühl- oder Gefriergerätes
JP2002213832A (ja) * 2001-01-18 2002-07-31 Sharp Corp 冷却装置
CN1427233A (zh) * 2001-12-18 2003-07-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可连续致冷的冰箱
KR100560561B1 (ko) * 2004-09-17 2006-03-14 주식회사 헬쯔테크 연속 운전식 쇼케이스
EP3076094B1 (en) * 2011-06-08 2018-06-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7797489U (zh) * 2018-01-29 2018-08-31 北京冰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蒸发器除霜的冷库系统
CN108562094A (zh) * 2018-06-26 2018-09-21 山东滨州冰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速冻机
CN110448106A (zh) * 2019-07-04 2019-11-15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式风冷冷冻展示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3941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826B (zh) 风冷冰箱及其除湿方法
CN103175368B (zh) 冰箱
CN113803941B (zh) 一种风道结构、制冷机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120216554A1 (en) Intelligent energy-saving air conditioner
JP3452781B2 (ja) 冷蔵庫
CN109813010A (zh) 蒸发器和冰箱
CN212778129U (zh) 冰箱
JP4155334B2 (ja) 自動販売機
JP2004324902A (ja) 冷凍冷蔵庫
CN109883126B (zh) 风冷冰箱的制冷系统及风冷冰箱
CN212378323U (zh) 冰箱
CN212778128U (zh) 冰箱
JP2004333092A (ja) 冷凍冷蔵庫
CN212778127U (zh) 冰箱
JP4429960B2 (ja) 冷却加温システムを有する自動販売機
CN113865139A (zh) 空调系统
CN210980490U (zh) 一种储能式风冷无霜冰箱
JP4444146B2 (ja) 冷却加温システムを有する自動販売機
JP2012032094A (ja) 冷凍冷蔵庫
CN206890905U (zh) 一种空调及其循环系统
CN221055341U (zh) 一种风冷式冰箱
CN216204445U (zh) 空调系统
CN218599883U (zh) 一种一体化冷冻站
CN218179338U (zh) 卧式冷柜
WO2021218344A1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