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5218U -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5218U
CN218175218U CN202221853678.0U CN202221853678U CN218175218U CN 218175218 U CN218175218 U CN 218175218U CN 202221853678 U CN202221853678 U CN 202221853678U CN 218175218 U CN218175218 U CN 218175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sh plate
air inlet
a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536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伟
顾奕
李江平
豆昌永
周志浩
黄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onfluence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onfluence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onfluence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onfluence Chemical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536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5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5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5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包括设置在纺丝箱体上部前侧位置的热风进风室、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上部后侧位置的热风回风室,所述热风进风室上设置有进风网孔板,所述热风回风室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所述热风进风室通过所述进风网孔板与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相连通,所述热风回风室通过所述回风网孔板与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相连通,所述进风网孔板和回风网孔板上分别密布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如下: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直径越大,或者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分布密度越密。本实用新型了干法纺丝的可靠性和干法纺丝的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纶纺丝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氨纶纺丝的干法纺丝工艺过程中,通常采用方甬道侧吹风的热风烘干模式。工作时,纺丝液(含36%聚合物+64%DMAC)从纺丝箱体顶部的喷丝板组件中喷出液体丝束,然后进入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中向下行进,在纺丝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热风侧吹装置,热风温度260℃左右,热风气流以垂直于丝束行进方向进行水平烘吹,使得丝束中的DMAC溶剂挥发出来,从而形成干丝;干丝通过收卷装置进行收卷,形成氨纶纺丝成品。
上述干法纺丝工艺还存在以下问题:目前的甬道吹风窗孔板(网孔板)上的孔是整块板均匀分布的,孔大小和孔间距都一样,实际运行过程中是吹风窗中部的风速低、吹风窗边上的风速高,通过纺丝箱体上部的观察视窗可以看到氨纶丝的丝束呈现弧形分布(如图5所示)。氨纶纺丝丝束的弧形分布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由于纺丝甬道中丝与丝之间的间距很小,容易造成并丝的情况,随着氨纶纺丝甬道越来越大,喷丝板生头数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越发明显。
2、吹风窗边侧风速高的地方,DMAC挥发快,吹风窗中部风速低的地方,DMAC挥发慢,造成氨纶丝的均匀性不一致,对氨纶丝的品质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提高干法纺丝的可靠性和干法纺丝的成品质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包括设置在纺丝箱体上部前侧位置用于为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提供烘干热风的热风进风室、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上部后侧位置用于将进入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的烘干热风排出的热风回风室,所述热风进风室上设置有进风网孔板,所述热风回风室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所述热风进风室通过所述进风网孔板与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相连通,所述热风回风室通过所述回风网孔板与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相连通,所述进风网孔板和回风网孔板上分别密布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如下:
布置结构之一: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直径越大,越是远离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直径越小;
布置结构之二: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分布密度越密;越是远离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分布密度越稀;
其中,所述布置结构之一和所述布置结构之二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
上述通过改变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孔径大小或分布密度,使得热风通过所述网孔板上各部位的阻力大小不同,且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左右两侧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大,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小。由此可以改善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中不均衡气流的流场,达到对于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中丝束排列位置的纠偏作用,使得甬道内各丝束的排列趋向于一直线排列,从而提高干法纺丝的可靠性和干法纺丝的成品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布置结构之一的优选方案,当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单独采用所述布置结构之一时,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间隔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布置结构之二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单独采用所述布置结构之二时,各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进风网孔板在所述热风进风室上可拆卸设置,所述回风网孔板在所述热风回风室上可拆卸设置,以方便试验和更换。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外部热风进风均匀稳定,所述热风进风室的中间设置有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将所述热风进风室分隔为进风分配室和进风静压室;其中,所述进风静压室位于所述蜂窝板与所述进风网孔板之间。
为了使得出风均匀稳定,所述热风回风室的中间设置有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将所述热风回风室分隔为出风分配室和出风静压室;其中,所述出风静压室位于所述蜂窝板与所述回风网孔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纺丝箱体上部的左侧或右侧位置设置有玻璃观察窗,所述玻璃观察窗的外部设置有射向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的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风进风室与所述热风回风室之间设置有热风烘干循环管道,所述热风烘干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溶剂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纺丝箱体的上端口部设置有喷丝板组件,所述喷丝板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所述喷丝板组件维护清理的移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大型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的纠偏。优选的,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沿丝束排列方向的开档尺寸大于500mm。
优先的,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分布密度或孔径大小可进一步通过试验获得。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为了方便网孔板的制造,所述网孔板由若干数量的长条形网孔板所组成,所述若干数量的长条形网孔板按照左右位置进行排列并安装在框架内,同一长条形网孔板上的通孔直径相同,不同长条形网孔板上的通孔直径可以不同,各长条形网孔板组合拼装后整体上形成不同分布密度或不同孔径大小的通孔,从而使得热风通过所述网孔板上各部位的阻力大小不同,且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左右两侧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大,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小,从而改善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中不均衡气流的流场,达到对于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中丝束排列位置的纠偏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对甬道热风吹风用的网孔板孔径大小和孔间距进行重新排布设置,使得越是靠近网孔板左右两侧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大,越是靠近网孔板中轴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小,从而可以纠正大型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的纺丝丝束因气流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丝束呈弧形排列的弊端,从而将纺丝丝束通过纠偏在一直线上,由此提高了纺丝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涉及纺丝箱体上部的左视图(剖视图);
图3是在图2中的网孔板(进风网孔板、回风网孔板)中,其上面的通孔在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之一的示意图;
图4是在图2中的网孔板(进风网孔板、回风网孔板)中,其上面的通孔在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之二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某大型纺丝箱体内部甬道内的纺丝丝束在热风作用下形成弧形排列的示意图(俯视图)。
图中:1、纺丝箱体,2、内部甬道,3、热风进风室,4、热风回风室,5、进风网孔板,6、回风网孔板,7、通孔,8、蜂窝板,9、进风分配室,10、进风静压室,11、出风分配室,12、出风静压室,13、玻璃观察窗,14、热风烘干循环管道(进风管),15、热风烘干循环管道(回风管),16、喷丝板组件,17、移位装置,18、丝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的实施例,包括设置在纺丝箱体1上部前侧位置用于为所述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提供烘干热风的热风进风室3、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1上部后侧位置用于将进入所述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的烘干热风排出的热风回风室4,所述热风进风室3上设置有进风网孔板5,所述热风回风室4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6,所述热风进风室3通过所述进风网孔板5与所述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相连通,所述热风回风室4通过所述回风网孔板6与所述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相连通,所述进风网孔板5和回风网孔板6上分别密布有通孔7,且所述通孔7在所述网孔板5、6上的布置结构如下:
布置结构之一: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5、6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7的直径越大,越是远离所述网孔板5、6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7的直径越小;
布置结构之二: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5、6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7的分布密度越密;越是远离所述网孔板5、6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7的分布密度越稀;
其中,所述布置结构之一和所述布置结构之二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
上述通过改变所述通孔7在所述网孔板5、6上的孔径大小或分布密度,使得热风通过所述网孔板5、6上各部位的阻力大小不同,且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5、6左右两侧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大,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5、6中轴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小。由此可以改善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中不均衡气流的流场,达到对于氨纶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中丝束18排列位置的纠偏作用,使得甬道2内各丝束18的排列趋向于一直线排列,从而提高干法纺丝的可靠性和干法纺丝的成品质量。
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布置结构之一的优选方案,当所述通孔7在所述网孔板5、6上的布置结构单独采用所述布置结构之一时,所述通孔7在所述网孔板5、6上间隔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布置结构之二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通孔7在所述网孔板5、6上的布置结构单独采用所述布置结构之二时,各所述通孔7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进风网孔板5在所述热风进风室3上可拆卸设置,所述回风网孔板6在所述热风回风室4上可拆卸设置,以方便试验和更换,以方便试验和更换。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外部热风进风均匀稳定,所述热风进风室3的中间设置有蜂窝板8,所述蜂窝板8将所述热风进风室3分隔为进风分配室9和进风静压室10;其中,所述进风静压室10位于所述蜂窝板8与所述进风网孔板5之间。
为了使得出风均匀稳定,所述热风回风室4的中间设置有蜂窝板8,所述蜂窝板8将所述热风回风室4分隔为出风分配室11和出风静压室12;其中,所述出风静压室12位于所述蜂窝板8与所述回风网孔板6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纺丝箱体1上部的左侧或右侧位置设置有玻璃观察窗13,所述玻璃观察窗13的外部设置有射向所述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的照明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进风室3与所述热风回风室4之间设置有热风烘干循环管道14、15,所述热风烘干循环管道14、15上设置有溶剂回收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纺丝箱体1的上端口部设置有喷丝板组件16,所述喷丝板组件16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所述喷丝板组件16维护清理的移位装置17。
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大型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丝束排列位置的纠偏。优选的,所述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沿丝束排列方向的开档尺寸大于500mm。
优先的,所述通孔7在所述网孔板5、6上的分布密度或孔径大小可进一步通过试验获得。
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为了方便网孔板5、6的制造,所述网孔板5、6由若干数量的长条形网孔板所组成,所述若干数量的长条形网孔板按照左右位置进行排列并安装在框架内,同一长条形网孔板上的通孔直径相同,不同长条形网孔板上的通孔直径可以不同,各长条形网孔板组合拼装后整体上形成不同分布密度或不同孔径大小的通孔,从而使得热风通过所述网孔板5、6上各部位的阻力大小不同,且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5、6左右两侧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大,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5、6中轴部位的热风其通过的阻力相对较小,从而改善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中不均衡气流的流场,达到对于氨纶纺丝箱体1内部甬道2中丝束18排列位置的纠偏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纺丝箱体上部前侧位置用于为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提供烘干热风的热风进风室、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上部后侧位置用于将进入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的烘干热风排出的热风回风室,所述热风进风室上设置有进风网孔板,所述热风回风室上设置有回风网孔板,所述热风进风室通过所述进风网孔板与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相连通,所述热风回风室通过所述回风网孔板与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相连通,所述进风网孔板和回风网孔板上分别密布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如下:
布置结构之一: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直径越大,越是远离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直径越小;
布置结构之二:越是靠近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分布密度越密;越是远离所述网孔板中轴部位的位置其所述通孔的分布密度越稀;
其中,所述布置结构之一和所述布置结构之二为单独设置或同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单独采用所述布置结构之一时,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间隔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孔在所述网孔板上的布置结构单独采用所述布置结构之二时,各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网孔板在所述热风进风室上可拆卸设置,所述回风网孔板在所述热风回风室上可拆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进风室的中间设置有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将所述热风进风室分隔为进风分配室和进风静压室;其中,所述进风静压室位于所述蜂窝板与所述进风网孔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回风室的中间设置有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将所述热风回风室分隔为出风分配室和出风静压室;其中,所述出风静压室位于所述蜂窝板与所述回风网孔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丝箱体上部的左侧或右侧位置设置有玻璃观察窗,所述玻璃观察窗的外部设置有射向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的照明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进风室与所述热风回风室之间设置有热风烘干循环管道,所述热风烘干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溶剂回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箱体的上端口部设置有喷丝板组件,所述喷丝板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所述喷丝板组件维护清理的移位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箱体内部甬道沿丝束排列方向的开档尺寸大于500mm。
CN202221853678.0U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Active CN218175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3678.0U CN218175218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3678.0U CN218175218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5218U true CN218175218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53678.0U Active CN218175218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5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4759B (zh) 生产聚酯工业丝的环吹冷却装置
CN100549249C (zh) 一步法生产高模量超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冷却装置
BR102019010313A2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não tecidos produzidos por fiação contínua a partir de filamentos contínuos
CN218175218U (zh) 一种氨纶纺丝箱体内部甬道丝束排列位置纠偏装置
CN115584564A (zh) 扁平多孔半消光预取向丝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US3611485A (en) Spinning chimney
CN117488419B (zh) 一种低孔高匀微细聚酯纤维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10394617U (zh) 一种置于fdy纺丝箱出口的纺丝冷却装置
CN210621004U (zh) 一种高强阻燃涤纶工业长丝冷却装置
CN217026164U (zh) 一种纤维素纤维纺丝的丝液分离装置和水洗设备
CN213061118U (zh) 一种用于提高锦纶长丝条干均匀度的侧吹风装置
CN115787113A (zh) 一种涤纶长丝冷却装置及其冷却工艺
CN213951428U (zh) 一种提高涤纶工业丝冷却均匀性的侧吹风冷却装置
CN110106565B (zh) 短纤维熔融纺丝用的u形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8167163U (zh) 一种适用于纺粘无纺布的纺丝装置
CN221028806U (zh) 一种毛绒加工用冷却装置
JP2010070887A (ja) 紡糸用冷却装置および溶融紡糸方法
CN213507304U (zh) 一种化纤纺丝冷却系统
US3551949A (en) Spinning chimney
CN220202101U (zh) 一种多风室侧吹冷却装置
CN207313758U (zh) 新型纺丝设备
CN219157104U (zh) 非织造布侧吹风箱
CN219157052U (zh) 一种改进型上吹风氨纶干法纺丝甬道
CN205676564U (zh) 一种纺丝机气流恒温循环系统
CN204939677U (zh) 一种纺丝用侧吹风整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