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5169U -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65169U CN218165169U CN202222307946.5U CN202222307946U CN218165169U CN 218165169 U CN218165169 U CN 218165169U CN 202222307946 U CN202222307946 U CN 202222307946U CN 218165169 U CN218165169 U CN 2181651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eaning
- mop
- roller
- driving roller
- cle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地刷、供液组件、刮污件及集污组件,容置腔内设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及清洁拖布,清洁拖布套设于主、从动辊的外部并跟随主动辊运动,清洁拖布包括与待清洁面接触的擦拭区及位于主、从动辊上方的预备区,主、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的擦拭区之间的夹角为γ,0°<γ≤30°。清洁拖布预备区的运动半径增大,预备区内液体的离心力减小,清洁拖布在经过预备区时能充分吸收液体而均匀润湿,以便提高擦拭区的清洁拖布对待清洁面的擦拭效果。主、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的擦拭区之间设置夹角,有利于提高擦拭区的清洁拖布对待清洁面的擦拭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智能的清洁设备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清洁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居住体验。表面清洁机是一种常用的清洁设备,其配置了一个由电机驱动的清洁辊,工作时,电机驱动清洁辊转动使清洁辊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实现清洁目的。由于单个的清洁辊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擦拭效率较低,且由于清洁辊转动时容易将供液机构向其提供的液体甩离,清洁辊进行湿擦时的润湿效果较差,会导致清洁辊对顽固污渍的擦拭效果较差,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使清洁拖布能充分润湿,有效提高清洁拖布对待清洁面的擦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容置腔和进污口的地刷、供液组件、刮污件及集污组件,容置腔内设有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清洁组件,供液组件用于向清洁组件提供液体,集污组件将清洁组件被刮污件刮落的脏污通过进污口吸入集污桶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及套状的清洁拖布,主动辊和从动辊平行设置且主动辊位于从动辊的后方,清洁拖布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部并跟随主动辊运动,清洁拖布包括与待清洁面接触的擦拭区及位于主、从动辊上方的预备区,主、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的擦拭区之间的夹角为γ,0°<γ≤30°。
优选的,所述刮污件包括设于进污口上方且伸入容置腔中的刮条,刮条过盈抵触于清洁拖布位于主动辊外侧的局部部位。
优选的,所述主动辊的半径为R1,从动辊的半径为R2,R1>R2,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中心距为S,1.5*(R1+R2)≤S≤4*(R1+R2)。
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用于架设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支撑架,支撑架具有撑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主动辊与从动辊在支撑架处于撑开状态时的中心距大于支撑架处于收拢状态时的中心距,清洁拖布在支撑架处于撑开状态时被主动辊和从动辊张紧,清洁拖布在支撑架处于收拢状态时被主动辊和从动辊松开。
优选的,处于撑开状态的支撑架的底面与擦拭区平行设置且与擦拭区接触。
优选的,处于撑开状态的支撑架的顶面与预备区平行设置且与预备区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可移动连接在一起的主架体和副架体,副架体远离主架体使支撑架撑开,副架体靠近主架体使支撑架收拢;或者,所述支撑架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一起的主架体与副架体,副架体背向主架体转动使支撑架撑开,副架体朝向主架体转动使支撑架收拢。
优选的,所述从动辊的轴向两端可转动架设于副架体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第一侧支架设有相对于主动辊向后伸出的悬臂,悬臂与地刷之间设有使清洁组件安装于容置腔处的扣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与主动辊之间设有传动模块,第二侧支架设有伸入主动辊内的转轴,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模块驱动主动辊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套状的清洁拖布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部并可跟随主动辊运动,清洁拖布采用履带式安装结构,清洁拖布与待清洁面之间为面接触配合,可以大大提高清洁拖布的有效擦拭面积,有利于提高清洁拖布的擦拭效率。由于清洁拖布和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可以避免头发等丝状物缠绕在清洁拖布上导致不易被刮污件刮落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刮污件对清洁拖布的刮挤效果。由于从动辊和主动辊前后分布,清洁拖布位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方的预备区的运动半径明显增大,清洁拖布运动时预备区内液体的离心力明显减小,使清洁拖布在经过预备区时能充分吸收液体而均匀润湿,以便提高擦拭区的清洁拖布对待清洁面的擦拭效果,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清洁效果。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擦拭区之间设置夹角,有利于提高擦拭区的清洁拖布对待清洁面的擦拭力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清洁效果。
2、刮条过盈抵触于清洁拖布位于主动辊外侧的局部部位,清洁拖布的局部位于刮条和主动辊之间,使刮条与清洁拖布被主动辊绷紧部位接触,增大刮条对清洁拖布的刮挤作用力,有利于提高刮条对清洁拖布的刮挤效果。
3、主动辊的半径R1优选的大于从动辊的半径R2设置,使直径较大的主动辊可以通过清洁拖布顺利带动直径较小的从动辊转动,有利于提高清洁拖布的运动稳定性。由于从动辊的半径较小且位于主动辊的前方,使清洁组件的前部可以伸入高度较小空隙进行清洁,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清洁效果。合理设置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中心距S与两者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保证清洁拖布中擦拭区大小,使主动辊和从动辊可以有效支撑清洁拖布而避免清洁拖布出现塌腰情况造成运动不畅的现象,使主动辊通过清洁拖布顺利带动从动辊转动,还可以避免加工偏差导致清洁拖布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顿的情况,也使刮污件能与粘有大颗粒物或浸润膨胀的清洁拖布有效抵触。若S<1.5*(R1+R2),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距离较小,不利于清洁拖布的安装和拆卸,清洁拖布的运动路径较短,清洁拖布容易因加工偏差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顿情况,会使驱动组件的动力源过热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若S>4*(R1+R2),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距离较远,会导致地刷的外形过大,另外,润湿后的清洁拖布容易因重量增大而出现塌腰的情况,不利于保证清洁拖布的正常运动。
4、支撑架处于支撑状态时,主动辊和从动辊被支撑架撑开,撑开的主动辊和从动辊可以张紧清洁拖布,使清洁拖布可以正常运动并对待清洁面进行有效擦拭。支撑架处于收拢状态时,主动辊和从动辊靠近收拢,收拢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松开清洁拖布而使清洁拖布处于松弛状态,便于用户将清洁拖布自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拆下。
5、支撑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支撑架的底面与擦拭区平行设置且与擦拭区接触,通过支撑架底面和擦拭区之间的接触使清洁拖布的擦拭区保持绷紧状态,可以合理增大擦拭区对待清洁面的擦拭力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清洁效果。
6、支撑架处于撑开状态时,支撑架的顶面与预备区平行设置且与预备区之间具有间隙,利用支撑架的顶面使清洁拖布的预备区受到支撑作用,避免清洁拖布的预备区因吸水变重出现塌腰的情况,进而避免清洁拖布出现运动卡顿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清洁拖布的运动稳定性。
7、支撑架的主架体与副架体可移动连接在一起或可转动连接在一起,副架体靠近主架体或朝主架体转动时使支撑架收拢,副架体远离主架体或背向主架体转动时使支撑架撑开,合理设置支撑架的主、副架体之间的运动配合方式,使支撑架可以在撑开状态或收拢状态之间顺利切换。
8、第一侧支架的悬臂与地刷之间设置扣合结构,清洁组件通过该扣合结构安装于容置腔处,合理设置清洁组件与地刷之间的配合结构,便于用户轻松的安装清洁组件。
9、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模块驱动主动辊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合理设置驱动组件与主动辊之间的传动配合结构,保证主动辊的转动稳定性,有利于提高主动辊带动清洁拖布运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的整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地刷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主动辊、从动辊及清洁拖布的配合图;
图4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清洁拖布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清洁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清洁组件的部分构件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支撑架的爆炸图;
图8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支撑架的主架体与滑架的配合图;
图9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支撑架的副架体与锁块的配合图;
图10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供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机身的结构图;
图12为实施例二表面清洁装置中主动辊、从动辊及清洁拖布的配合图;
图13为实施例二表面清洁装置中支撑架的部分结构图;
图14为实施例三表面清洁装置中主动辊、从动辊及清洁拖布的配合图;
图15为实施例三表面清洁装置中主架体的结构图;
图16为实施例四表面清洁装置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地刷,110-容置腔,120-进污口,130-刮条,200-供液组件,210-供液箱,220-供液管路,230-供液泵,240-喷液件,241-喷孔,300-集污组件,310-集污桶,311-桶体,312-桶盖,320-集污电机,330-集污通道,400-清洁组件,410-主动辊,420-从动辊,421-轴孔,430-清洁拖布,430a-擦拭区,430b-预备区,431-软胶内层,432-绒布外层,440-支撑架,441-主架体,4411-下斜块,4412-上斜块,4413-间隙,442-副架体,4421-凸耳,4422-轴柱,443-滑架,4431-按钮,4432-凸扣,4433-卡扣,444-锁扣,445-锁块,4451-凸台,4461-第一弹簧,4462-第二弹簧,4463-第三弹簧,450-第一侧支架,451-悬臂,452-扣合块,453-磁铁,454-支撑轴,460-第二侧支架,461-第二传动头,462-转轴,500-机身,60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容置腔110和进污口120的地刷100、供液组件200、刮污件及集污组件300,容置腔110内设有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清洁组件400,供液组件200用于向清洁组件400提供液体,集污组件300将清洁组件400被刮污件刮落的脏污通过进污口120吸入集污桶310中。清洁组件400包括主动辊410、从动辊420及套状的清洁拖布430,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平行设置且主动辊410位于从动辊420的后方,清洁拖布430套设于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的外部并跟随主动辊410运动,清洁拖布430包括与待清洁面接触的擦拭区430a及位于主、从动辊上方的预备区430b,主、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430的擦拭区430a之间的夹角为γ,0°<γ≤30°。
套状的清洁拖布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部并可跟随主动辊运动,清洁拖布采用履带式安装结构,清洁拖布与待清洁面之间为面接触配合,可以大大提高清洁拖布的有效擦拭面积,有利于提高清洁拖布的擦拭效率。由于清洁拖布与待清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可以避免头发等丝状物缠绕在清洁拖布上导致不易被刮污件刮落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刮污件对清洁拖布的刮挤效果。由于从动辊与主动辊前后分布,清洁拖布位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方的预备区的运动半径明显增大,清洁拖布运动时预备区内液体的离心力明显减小,使清洁拖布在经过预备区时能充分吸收液体而均匀润湿,以便提高擦拭区的清洁拖布对待清洁面的擦拭效果,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清洁效果。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的擦拭区之间设置夹角,有利于提高擦拭区的清洁拖布对待清洁面的擦拭力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清洁效果。
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10设于地刷100的前侧且底部敞口,使清洁拖布430的擦拭区430a可以顺利与待清洁面接触。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的轴向均沿左右方向布置,装置工作时,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辊410沿图3中ω所示方向转动。
结合图3,点M表示主动辊410的圆心点,点N表示从动辊420的圆心点,直线L1为经过点M的竖向直线,直线L2为经过点N的竖向直线,直线L3经过点M和点N,直线L3即为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的中心连线。装置工作时,清洁拖布430下部中位于直线L1与直线L2之间的区域即为擦拭区430a,清洁拖布430上部中位于直线L1与直线L2之间的区域即为预备区430b。R1表示主动辊410的半径,R2表示从动辊420的半径,R1>R2,主动辊410与从动辊420采用前小后大的结构使清洁组件400的前侧可以伸入空隙进行清洁。由于主动辊410与从动辊420的半径不一致,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清洁拖布430的擦拭区430a倾斜设置,直线L3与清洁拖布430底面之间的夹角即为γ。本实施例中,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430的擦拭区430a之间的夹角γ设置为10°。
结合图2,进污口120设于容置腔110的后侧,且进污口120与容置腔110连通。刮污件包括设于进污口120上方的刮条130,刮条130的前侧向前伸入容置腔110中,刮条130过盈抵触于清洁拖布430位于主动辊410外侧的局部部位处。清洁拖布430的局部位于刮条130和主动辊410之间,使刮条130与清洁拖布430中被主动辊410绷紧部位接触,增大刮条130对清洁拖布430的刮挤作用力,提高刮条130对清洁拖布430的刮挤效果。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清洁拖布430包括软胶内层431和绒布外层432,绒布外层432固定于软胶内层431的外表面上,刮条130的前侧与绒布外层432过盈抵触。
结合图5、图6,清洁组件400还包括用于架设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的支撑架440,支撑架440具有撑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主动辊410与从动辊420在支撑架440处于撑开状态时的中心距大于支撑架440处于收拢状态时的中心距。支撑架440处于撑开状态时,清洁拖布430被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张紧,使清洁拖布430可以正常运动并对待清洁面进行有效擦拭。支撑架440处于收拢状态时,清洁拖布430被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松开,清洁拖布430处于松弛状态,便于用户将清洁拖布430自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拆下。
为了在合理增大擦拭区430a面积的同时避免清洁拖布430出现塌腰的情况,需合理设置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在支撑架440处于撑开状态时的中心距。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在支撑架440处于撑开状态时的中心距为S,1.5*(R1+R2)≤S≤4*(R1+R2)。本实施例中,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在支撑架440处于撑开状态时的中心距S设置为1.8*(R1+R2)。
结合图6、图7,支撑架440包括可移动连接在一起的主架体441和副架体442,副架体442远离主架体441使支撑架440撑开,副架体442靠近主架体441使支撑架440收拢。具体的,主架体441与副架体442设于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副架体442设于主架体441的前侧且左右对称的设有两个,两个副架体442可相对于主架体441前后移动。两个副架体442相互远离的端部设有向前伸出的凸耳4421,两个凸耳4421处均通过轴承设有可转动的轴柱4422,从动辊420的两端设有与轴柱4422配合的轴孔421,两根轴柱4422插设于从动辊420对应端的轴孔421中使从动辊420的轴向两端可转动架设于副架体442上,从动辊420可以以轴柱4422为中心进行转动。
结合图8,主架体441中空且前侧敞口,主架体441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滑架443及定位设置的锁扣444,滑架443的一端伸出支撑架440形成按钮4431,滑架443的另一端设有与锁扣444配合的凸扣4432,滑架443与主架体441之间设有轴向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弹簧4461,第一弹簧4461的一端与主架体441抵触、另一端与滑架443抵触。主架体441与副架体442之间设有穿过滑架443的第二弹簧4462,第二弹簧4462的轴向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前端与副架体442抵触、后端与主架体441抵触。副架体442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锁块445,锁块445的一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凸台4451,滑架443的前侧设有与凸台4451配合的卡扣4433,副架体442与锁块445之间设有将锁块445抵向卡扣4433的第三弹簧4463,第三弹簧4463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布置且一端与副架体442的内壁抵触、另一端与锁块445抵触。
需要收拢支撑架440时,施力于从动辊420使副架体442克服第二弹簧4462的弹力朝向主架体441移动,副架体442向后移动到位时,锁块445在第三弹簧4463的抵触作用下朝卡扣4433移动使锁块445的凸台4451与卡扣4433相互扣合,同时,锁扣444锁住滑架443端部的凸扣4432使滑架443处于凸台4451与卡扣4433稳定扣合的位置状态,通过凸台4451与卡扣4433的扣合使副架体442受到限位作用力而使支撑架440处于收拢状态,此时,清洁拖布430被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松开,可以轻松的将清洁拖布430自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上取下。
需要撑开支撑架440时,按压按钮4431,滑架443受力克服第一弹簧4461的弹力朝向锁扣444移动使锁扣444先松开凸扣4432,然后第一弹簧4461带动滑架443背向锁扣444移动使卡扣4433脱离锁块445的凸台4451,卡扣4433与凸台4451解锁,然后恢复形变的第二弹簧4462带动副架体442向前移动而远离主架体441,副架体442前移到位使支撑架440处于撑开状态,此时,清洁拖布430被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撑开张紧,使清洁拖布430可以有效擦拭待清洁面。
结合图5,支撑架44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支架450和第二侧支架460,第一侧支架450设有相对于主动辊410向后伸出的悬臂451,悬臂451与地刷100之间设有使清洁组件400安装于容置腔110处的扣合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支架450设于支撑架440的右端且与支撑架440垂直设置,第二侧支架460设于支撑架440的左端。扣合结构设于悬臂451的左侧表面,扣合结构包括扣合块452及设于扣合块452内的磁铁453,地刷100的右侧设有供扣合块452插入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与磁铁453配合的铁块。
驱动组件与主动辊410之间设有传动模块,第二侧支架460设有插入主动辊410内的转轴462,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模块驱动主动辊410以转轴462为中心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传动模块包括设于容置腔110内的第一传动头设于第二侧支架460处的第二传动头461,第一传动头与第二传动头461可拆卸传动配合,转轴462固定于第二传动头461上,第一侧支架450设有与主动辊410配合的支撑轴454,第二传动头461插入主动辊410的左端内且转轴462与主动辊410的插孔配合,支撑轴454插入主动辊410的右端内。
清洁组件400安装于容置腔110处时,第一传动头插入第二传动头461内,扣合块452插入凹槽中且磁铁453与铁块吸合。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设有输出轴的传动箱,电机的电机轴伸入传动箱中作为动力轴,第一传动头套设于传动箱的输出轴上。电机通过传动箱驱动第一传动头转动,第一传动头通过第二传动头461驱动主动辊410以转轴462为中心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的周向外部均套设有弹性套,以增大主动辊、从动辊分别与清洁拖布430之间的作用力。装置工作时,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模块驱动主动辊410转动,主动辊410带动清洁拖布430运动,清洁拖布430带动从动辊420转动,提高清洁拖布430的运动平稳性,避免清洁拖布430出现卡顿的情况。
结合图11,本实施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机身500,机身500的底端与地刷100的后侧枢接在一起。结合图10,供液组件200包括供液箱210、供液管路220、供液泵230及喷液件240,供液箱21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500的后侧,供液管路220的一端与供液箱210可拆卸对接、另一端与喷液件240连接,供液泵230设于供液管路220上,喷液件240优选设于容置腔110的后侧且位于刮条130的上方,喷液件240设有朝向清洁拖布430设置的喷孔241。供液泵230工作时,供液箱210内的液体经供液管路220流向喷液件240并自喷孔241喷出而喷射至清洁拖布430上,清洁拖布430吸收液体润湿,以便清洁拖布430对待清洁面进行湿擦。
结合图11,集污组件300包括集污桶310及集污电机320,集污桶310包括桶体311及桶盖312,集污桶31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500的前侧,机身500的底端与地刷100之间设有用于连通集污桶310和进污口120的集污通道330,集污通道330的一端与集污桶310可拆卸对接连通、另一端与进污口120连通。集污电机320工作时,形成自进污口120处流入并经过集污通道330流入集污桶310内的集污气流,地刷100底部的脏污、清洁拖布430被刮条130刮落的污液、污物等脏污在集污气流的作用下被收集至集污桶310中。本实施例中,集污电机320设于机身500内,机身500内还设有用于向各用电元件供电的电池600。
装置工作时,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模块驱动主动辊410转动,主动辊410带动清洁拖布430运动,清洁拖布430带动从动辊420转动,清洁拖布430的擦拭区430a对待清洁面进行擦拭。
需要更换清洁拖布430时,将清洁组件400自地刷100拆下,然后施力于从动辊420使副架体442朝向主架体441移动而使支撑架440自撑开状态转变为收拢状态,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的中心距减小,清洁拖布430被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松开,清洁拖布430与主动辊、从动辊之间具有间隙,便于用户将清洁拖布430取离主动辊和从动辊。将新的清洁拖布430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部,然后按压按钮4431使副架体442背向主架体441移动而使支撑架440自收拢状态转换为撑开状态,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的中心距增大,主动辊和从动辊将清洁拖布430撑开张紧,使主动辊410可以顺利带动清洁拖布430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清洁拖布430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类型的拖布。
可以理解的是,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430的擦拭区430a之间的夹角γ也可以设置为2°、5°、8°、11°、15°、17°、20°、22°、25°、27°、30°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在支撑架440处于撑开状态时的中心距S也设置为1.5*(R1+R2)、1.7*(R1+R2)、2*(R1+R2)、2.2*(R1+R2)、2.5*(R1+R2)、2.7*(R1+R2)、3*(R1+R2)、3.2*(R1+R2)、3.5*(R1+R2)、3.7*(R1+R2)、4*(R1+R2)等其他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副架体442相对于主架体441前后移动的行程范围可以设置为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等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磁铁453和铁块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即扣合块452处设置铁块,地刷100的凹槽内设置磁铁453。或者,也可以采用磁铁453代替地刷100内的磁铁453,地刷100内的磁铁453与扣合块452处的磁铁453极性相反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喷液件240可以采用喷嘴、带喷孔241的喷液板等合理的构件。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600、集污电机320等构件可以作为可拆卸安装于机身500上的抽吸源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刮条130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
实施例二
结合图12、图13,本实施例中,处于撑开状态的支撑架440的底面与擦拭区430a平行设置且与擦拭区430a接触。具体的,主架体441的底面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下斜块4411,各下斜块4411的底面与擦拭区430a平行设置,且各下斜块4411的底面与擦拭区430a接触。通过下斜块4411和擦拭区430a之间的接触使清洁拖布的擦拭区430a保持绷紧状态,可以合理增大擦拭区430a对待清洁面的擦拭力度,有利于提高装置的清洁效果。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各下斜块4411的底面可以与擦拭区430a的顶壁齐平设置,也可以略低于擦拭区430a的顶壁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多个间隔分布的斜凸筋等其他结构代替下斜块4411。
实施例三
结合图14、图15,本实施例中,处于撑开状态的支撑架440的顶面与预备区430b平行设置且与预备区430b之间具有间隙。具体的,主架体441的顶面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上斜块4412,各上斜块4412的顶面与预备区430b平行设置,上斜块4412的顶面略低于预备区430b的底壁,使上斜块4412的顶面与预备区430b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通过上斜块4412使清洁拖布300的预备区430b在吸水变重后受到支撑作用,避免预备区430b因吸水变重出现塌腰的情况,进而避免清洁拖布300出现运动卡顿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清洁拖布的运动稳定性。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三可以与实施例二结合。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多个间隔分布的斜凸筋等其他结构代替上斜块4412。
实施例四
结合图16,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40的主架体441和副架体442可转动连接在一起。副架体442沿ω’方向向下朝背向主架体441的方向转动时,支撑架440撑开,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的中心距增大,使清洁拖布430被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撑开张紧。副架体442沿与ω’相反的方向向上朝向主架体441转动时,支撑架440收拢,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之间的中心距有所减小,使清洁拖布430被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松开,清洁拖布430处于松弛状态。
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撑开状态的主动辊410和从动辊420保持结构稳定,可以在主架体441与副架体442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设置定位配合结构。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容置腔和进污口的地刷、供液组件、刮污件及集污组件,容置腔内设有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清洁组件,供液组件用于向清洁组件提供液体,集污组件将清洁组件被刮污件刮落的脏污通过进污口吸入集污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及套状的清洁拖布,主动辊和从动辊平行设置且主动辊位于从动辊的后方,清洁拖布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部并跟随主动辊运动,清洁拖布包括与待清洁面接触的擦拭区及位于主、从动辊上方的预备区,主、从动辊的中心连线与清洁拖布的擦拭区之间的夹角为γ,0°<γ≤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污件包括设于进污口上方且伸入容置腔中的刮条,刮条过盈抵触于清洁拖布位于主动辊外侧的局部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的半径为R1,从动辊的半径为R2,R1>R2,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中心距为S,1.5*(R1+R2)≤S≤4*(R1+R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用于架设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支撑架,支撑架具有撑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主动辊与从动辊在支撑架处于撑开状态时的中心距大于支撑架处于收拢状态时的中心距,清洁拖布在支撑架处于撑开状态时被主动辊和从动辊张紧,清洁拖布在支撑架处于收拢状态时被主动辊和从动辊松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撑开状态的支撑架的底面与擦拭区平行设置且与擦拭区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撑开状态的支撑架的顶面与预备区平行设置且与预备区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可移动连接在一起的主架体和副架体,副架体远离主架体使支撑架撑开,副架体靠近主架体使支撑架收拢;或者,所述支撑架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一起的主架体与副架体,副架体背向主架体转动使支撑架撑开,副架体朝向主架体转动使支撑架收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的轴向两端可转动架设于副架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第一侧支架设有相对于主动辊向后伸出的悬臂,悬臂与地刷之间设有使清洁组件安装于容置腔处的扣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与主动辊之间设有传动模块,第二侧支架设有伸入主动辊内的转轴,驱动组件通过传动模块驱动主动辊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7946.5U CN218165169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7946.5U CN218165169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65169U true CN218165169U (zh) | 2022-12-30 |
Family
ID=8462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07946.5U Active CN218165169U (zh) | 2022-08-30 | 2022-08-30 |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65169U (zh) |
-
2022
- 2022-08-30 CN CN202222307946.5U patent/CN2181651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81731Y2 (ja) | 濡れ雑巾機能を有する真空掃除機 | |
US7743462B2 (en) | Double sided suction nozzle for use in vacuum cleaner | |
CN119174569A (zh) | 一种清洁工具用水循环模块 | |
CN218165169U (zh) |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2591945U (zh) | 多功能清洁装置及清洁机 | |
CN218390988U (zh)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8186679U (zh) | 一种清洁效率高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7524977U (zh) | 一种润湿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8792075U (zh) | 地刷结构及清洁装置 | |
CN216797558U (zh) |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6147968U (zh) | 一种地面清洁装置 | |
CN221980663U (zh) | 地刷组件、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
JPH09206262A (ja) | 床面清掃機及び床面洗浄機用スキージ | |
CN219962768U (zh) |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7938119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21786141U (zh) | 一种带基座的表面清洁系统 | |
CN113925404B (zh) | 清洁底座以及表面清洗装置 | |
CN218390989U (zh) | 一种工作稳定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6020814U (zh) | 一种辊式地面清洁机 | |
CN216933040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蒸汽洗地机 | |
CN218186663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表面清洁系统 | |
CN110143515A (zh) | 自动扶梯清洁装置 | |
CN216020826U (zh)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6020850U (zh) | 一种停机防回流的表面清洁机 | |
CN218484482U (zh) | 一种使用轻便的表面清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