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3376U -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3376U
CN218153376U CN202222821917.0U CN202222821917U CN218153376U CN 218153376 U CN218153376 U CN 218153376U CN 202222821917 U CN202222821917 U CN 202222821917U CN 218153376 U CN218153376 U CN 218153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upport
wire rope
subassembly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19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艳威
彭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Kejia Gene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Kejia Gene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Kejia Gene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Kejia Gene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19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3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3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3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图像采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列车顶部拍照装置需要跨轨架设龙门架,当多条铁路线并行时,龙门架立柱容易对相邻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安全造成影响,设备投运后维护困难,拍照装置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拍照组件、升降组件和防脱限位组件,支架的形状为倒“L”形,升降组件设置在支架上,拍照组件通过升降组件沿支架的侧壁移动,防脱限位组件固接在支架上部的外侧端,当拍照组件移动到升降组件的末端时,防脱限位组件位于拍照组件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用于列车图像采集。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图像识别方法对铁路列车顶部进行故障检测时,需要在列车通过路径的上方设置拍照装置,以此获取列车顶部图像信息。
现有检测技术采用的拍照装置,需要跨轨架设龙门架,拍照装置安装在龙门架横梁底部。当多条铁路线并行时,龙门架立柱容易对相邻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安全造成影响;由于拍照装置安装在横梁上,检修人员需要爬上龙门架对拍照设备进行维护,设备后期维护难度大、风险高;而且横梁底部的拍照装置一旦脱落会对通过列车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列车顶部拍照装置需要跨轨架设龙门架,当多条铁路线并行时,龙门架立柱容易对相邻轨道上运行的列车安全造成影响,设备投运后维护困难,拍照装置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用于对列车顶部结构进行故障检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包括支架、拍照组件、升降组件和防脱限位组件,支架的形状为倒“L”形,升降组件设置在支架上,拍照组件通过升降组件沿支架的侧壁移动,防脱限位组件固接在支架上部的外侧端,当拍照组件移动到升降组件的末端时,防脱限位组件位于拍照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拍照组件包括相机吊架、相机盒、法兰板、相机、补偿光源和四个导轨滑轮,相机吊架上端面的两侧分别各设有两个导轨滑轮,相机吊架底部的两侧均固接有向内折弯板,相机盒的形状为矩形,相机盒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均固接有法兰板,左右两侧的法兰板搭接在向内折弯板的上端面上,且通过螺栓与向内折弯板固接,相机盒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拍照视窗,相机和补偿光源设置在相机盒内,且相机和补偿光源的镜头均通过拍照视窗朝向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相机的数量为N个,补偿光源的数量为2N个,N为1或2,相机设置在两个补偿光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定滑轮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两个导轨,导轨的形状为倒“L”形,导轨的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由圆滑曲线过渡连接,两个导轨相对固接在支架的内端侧壁上,导轨的内侧设有滑槽,导轨滑轮卡装在滑槽内且与滑槽滚动连接,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拍照组件的前端固接,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拍照组件的后端固接,支架的底部设有钢丝绳缠绕机构,定滑轮组固接在支架上,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分别通过定滑轮组后与钢丝绳缠绕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前后两侧法兰板上均设有提升孔,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前侧法兰板的提升孔固接,第二钢丝绳的一端与后侧法兰板的提升孔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防脱梁和两个限位块,防脱梁固接在支架上部外侧端的两侧,防脱梁下端的内侧固接有托板,托板设置在向内折弯板的下方,两个托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相机盒的宽度且小于左右两侧法兰板外沿之间的距离,防脱梁外侧端的内侧均固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长方体,限位块的内侧面上设有直角梯形豁口,形成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两个第一限位面相对设置,第一限位面与向内折弯板的外侧壁相配合,两个第二限位面共面设置,第二限位面与向内折弯板的前端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限位组件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为电动推杆,定位销竖直向下固接在支架上部的外侧端,相机吊架的顶部设有定位孔,当拍照组件移动到升降组件的末端时,定位销向下伸出且插装在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和横梁均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框架式结构,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横梁的外侧端的上部设有遮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采用防脱限位机构,可减少相机晃动,提升拍照效果,并且可以防止相机盒脱落,避免对通过列车运行安全产生影响;
2、本装置仅在列车通过轨道的单侧设置支架,无需跨轨架设龙门架,当多条铁路线并行时,不会侵入相邻轨道限界,避免对邻线列车运行安全产生影响;
3、本装置采用可沿轨道升降的拍照组件,拍照设备检修维护时无需攀爬支架,降低了维护难度和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拍照组件2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1上部外侧端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40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包括支架1、拍照组件2、升降组件3和防脱限位组件4,支架1的形状为倒“L”形,升降组件3设置在支架1上,拍照组件2通过升降组件3沿支架1的侧壁移动,防脱限位组件4固接在支架1上部的外侧端,当拍照组件2移动到升降组件3的末端时,防脱限位组件4位于拍照组件2的外侧。
本实施方式所述支架1的下部固接在轨道的一侧,拍照组件2通过升降组件3沿支架1的侧壁移动到上部的外侧端,以实现对待检列车的顶部进行图像采集工作,此时通过防脱限位组件4对拍照组件2进行限位和防止拍照组件2脱落。当拍照组件2需要进行检修时,拍照组件2通过升降组件3沿支架1的侧壁移动到下部进行检修,有效避免检修过程中对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拍照组件2包括相机吊架201、相机盒204、法兰板205、相机206、补偿光源207和四个导轨滑轮202,相机吊架201上端面的两侧分别各设有两个导轨滑轮202,相机吊架201底部的两侧均固接有向内折弯板208,相机盒204的形状为矩形,相机盒204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均固接有法兰板205,左右两侧的法兰板205搭接在向内折弯板208的上端面上,且通过螺栓与向内折弯板208固接,相机盒20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拍照视窗209,相机206和补偿光源207设置在相机盒204内,且相机206和补偿光源207的镜头均通过拍照视窗209朝向下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相机盒204将相机206和补偿光源207进行有效固定,使相机206和补偿光源207的镜头朝下进行拍摄,并通过螺栓将左右两侧的法兰板205固定到向内折弯板208上,实现相机盒204与相机吊架201的相对固接。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相机206的数量为N个,补偿光源207的数量为2N个,N为1或2,相机206设置在两个补偿光源207之间。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如此设计N的数量根据拍摄对象需要进行设置,相机206设置在两个补偿光源207之间,以保证相机206的拍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定滑轮组302、第一钢丝绳303、第二钢丝绳304和两个导轨301,导轨301的形状为倒“L”形,导轨301的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由圆滑曲线过渡连接,两个导轨301相对固接在支架1的内端侧壁上,导轨301的内侧设有滑槽,导轨滑轮202卡装在滑槽内且与滑槽滚动连接,第一钢丝绳303的一端与拍照组件2的前端固接,第二钢丝绳304的一端与拍照组件2的后端固接,支架1的底部设有钢丝绳缠绕机构,定滑轮组302固接在支架1上,第一钢丝绳303和第二钢丝绳304分别通过定滑轮组302后与钢丝绳缠绕机构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所述钢丝绳缠绕机构为绞盘。
所述导轨301焊接固定在支架1的内端侧壁上
所述定滑轮组302包括多个定滑轮,实现第一钢丝绳303和第二钢丝绳304的换向,第一钢丝绳303和第二钢丝绳304在转弯处通过定滑轮实现路径改变,使第一钢丝绳303和第二钢丝绳304沿着支架1的形状设置,并最终缠绕在钢丝绳缠绕机构上。移动时通过钢丝绳缠绕机构将多余钢丝绳收紧,缠绕过程中通过释放第一钢丝绳303、缠绕拉动第二钢丝绳304实现拍照组件2向支架1的底部移动收回;通过缠绕拉动第一钢丝绳303、释放第二钢丝绳304实现拍照组件2向支架1上部的外侧端移动,进行拍摄。拍照组件2移动过程中导轨滑轮202沿导轨301的滑槽滚动。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前后两侧法兰板205上均设有提升孔210,第一钢丝绳303的一端与前侧法兰板205的提升孔210固接,第二钢丝绳304的一端与后侧法兰板205的提升孔210固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如此设计以实现第一钢丝绳303和第二钢丝绳304与拍照组件2件的有效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防脱限位组件4包括两个防脱梁401和两个限位块403,防脱梁401固接在支架1上部外侧端的两侧,防脱梁401下端的内侧固接有托板404,托板404设置在向内折弯板208的下方,两个托板404之间的距离大于相机盒204的宽度且小于左右两侧法兰板205外沿之间的距离,防脱梁401外侧端的内侧均固接有限位块403,两个限位块403相对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如此设计当相机盒204松脱下落时,托板404可托住相机盒204,阻止其掉落,防止对列车产生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403的形状为长方体,限位块403的内侧面上设有直角梯形豁口,形成第一限位面405和第二限位面406,两个第一限位面405相对设置,第一限位面405与向内折弯板208的外侧壁相配合,两个第二限位面406共面设置,第二限位面406与向内折弯板208的前端面相配合。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所述限位块403为尼龙材质,所述两限位块403螺接固定在防脱梁401内侧相同高度处,第一限位面405用于对相机盒204进行左右限位,防止相机盒晃动,保证拍照效果,第二限位面406用于相机盒前进限位,防止相机盒204运动过量。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防脱限位组件4还包括定位销402,定位销402为电动推杆,定位销402竖直向下固接在支架1上部的外侧端,相机吊架201的顶部设有定位孔203,当拍照组件2移动到升降组件3的末端时,定位销402向下伸出且插装在定位孔203内。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所述定位销402采用电动推杆结构,固定在支架1横梁末端,电动推杆的伸缩杆朝下设置,可向下伸出,向上缩回,所述伸缩杆为金属圆杆,末端带有直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当拍照组件2沿导轨运动到位后,所述定位销402的伸缩杆与相机吊架201顶部的定位孔203可同心对正。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支架1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和横梁均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框架式结构,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板。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所述立柱和横梁采用钢板及型钢组焊而成。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支架1横梁的外侧端的上部设有遮雨板101。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如此设计以防止雨雪天气对拍摄效果造成影响。
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述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安装在轨旁设备基础上,支架1横梁朝向轨道,拍照组件2位于列车顶部正上方,当列车经过时对车顶结构进行拍照。
初次安装时,需要事先将升降组件3及防脱限位组件4安装在支架1上,然后将支架1吊装固定在基础上,再将拍照组件2的导轨滑轮202从导轨301下方滑入,拉动第一钢丝绳303,使拍照组件2沿导轨301缓慢上升,经圆弧段导轨后水平运动到导轨301末端的列车正上方位置,接近预定位置时两侧限位块403会对相机盒204进行左右限位,防止相机盒204左右晃动,就位后限位块403可阻挡相机盒204继续向前运动,防止相机盒204运动超限,同时伸出定位销402伸缩杆,插入相机吊架201顶部的定位孔203,防止相机盒204移动,伸缩杆末端的锥形结构可保证定位销402顺利插入定位孔203,至此相机盒204已完成定位,接通电源后可对通过车辆拍照取图,进行故障识别。
设备正常使用过程中,防脱梁401与相机盒204不接触,相机盒204如果出现松动脱落,下方的防脱梁托板404与相机盒左右法兰板205接触,阻止相机盒204跌落,防止对通过列车产生危害。
当拍照设备需要检修时,缩回定位销402伸缩杆,解除相机盒204向后运动的限位,拉动第二钢丝绳304,使相机盒204沿水平段轨道301缓慢后退,经圆弧段导轨301后竖直下降到支架1底部,即可对相机206及补偿光源207等拍照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检修工作完成后再通过第一钢丝绳303将拍照组件2拉升至预定位置,使用定位销402进行固定,即可重新进行拍照和故障识别。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拍照组件(2)、升降组件(3)和防脱限位组件(4),支架(1)的形状为倒“L”形,升降组件(3)设置在支架(1)上,拍照组件(2)通过升降组件(3)沿支架(1)的侧壁移动,防脱限位组件(4)固接在支架(1)上部的外侧端,当拍照组件(2)移动到升降组件(3)的末端时,防脱限位组件(4)位于拍照组件(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组件(2)包括相机吊架(201)、相机盒(204)、法兰板(205)、相机(206)、补偿光源(207)和四个导轨滑轮(202),相机吊架(201)上端面的两侧分别各设有两个导轨滑轮(202),相机吊架(201)底部的两侧均固接有向内折弯板(208),相机盒(204)的形状为矩形,相机盒(204)的四个竖直侧壁上均固接有法兰板(205),左右两侧的法兰板(205)搭接在向内折弯板(208)的上端面上,且通过螺栓与向内折弯板(208)固接,相机盒(20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拍照视窗(209),相机(206)和补偿光源(207)设置在相机盒(204)内,且相机(206)和补偿光源(207)的镜头均通过拍照视窗(209)朝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206)的数量为N个,补偿光源(207)的数量为2N个,N为1或2,相机(206)设置在两个补偿光源(20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定滑轮组(302)、第一钢丝绳(303)、第二钢丝绳(304)和两个导轨(301),导轨(301)的形状为倒“L”形,导轨(301)的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由圆滑曲线过渡连接,两个导轨(301)相对固接在支架(1)的内端侧壁上,导轨(301)的内侧设有滑槽,导轨滑轮(202)卡装在滑槽内且与滑槽滚动连接,第一钢丝绳(303)的一端与拍照组件(2)的前端固接,第二钢丝绳(304)的一端与拍照组件(2)的后端固接,支架(1)的底部设有钢丝绳缠绕机构,定滑轮组(302)固接在支架(1)上,第一钢丝绳(303)和第二钢丝绳(304)分别通过定滑轮组(302)后与钢丝绳缠绕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侧法兰板(205)上均设有提升孔(210),第一钢丝绳(303)的一端与前侧法兰板(205)的提升孔(210)固接,第二钢丝绳(304)的一端与后侧法兰板(205)的提升孔(210)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限位组件(4)包括两个防脱梁(401)和两个限位块(403),防脱梁(401)固接在支架(1)上部外侧端的两侧,防脱梁(401)下端的内侧固接有托板(404),托板(404)设置在向内折弯板(208)的下方,两个托板(404)之间的距离大于相机盒(204)的宽度且小于左右两侧法兰板(205)外沿之间的距离,防脱梁(401)外侧端的内侧均固接有限位块(403),两个限位块(403)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3)的形状为长方体,限位块(403)的内侧面上设有直角梯形豁口,形成第一限位面(405)和第二限位面(406),两个第一限位面(405)相对设置,第一限位面(405)与向内折弯板(208)的外侧壁相配合,两个第二限位面(406)共面设置,第二限位面(406)与向内折弯板(208)的前端面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限位组件(4)还包括定位销(402),定位销(402)为电动推杆,定位销(402)竖直向下固接在支架(1)上部的外侧端,相机吊架(201)的顶部设有定位孔(203),当拍照组件(2)移动到升降组件(3)的末端时,定位销(402)向下伸出且插装在定位孔(20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和横梁均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框架式结构,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横梁的外侧端的上部设有遮雨板(101)。
CN202222821917.0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Active CN218153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1917.0U CN218153376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1917.0U CN218153376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3376U true CN21815337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1917.0U Active CN218153376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3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44687C1 (ru) Способ монтажа направляющих в шахт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9573851B (zh) 弧形屋面节间钢桁架吊、装一体化装置及对接吊装方法
CN218153376U (zh) 一种铁路列车顶部拍照装置
CN114044023B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工字梁轨道的巡检机器人
CN213063113U (zh) 具有多种安全保障的密集泊车设备
CN210604451U (zh) 一种可移动全方位的射线检测装置
CN109014515B (zh) 一种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组坯焊接装置
CN210554867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平移式转向架脱轨梁系统
CN210591927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旋转式转向架脱轨梁系统
CN214921946U (zh) 一种改进的风电塔架纵缝焊接工装
CN220811634U (zh) Kbk轨道用平稳防晃起吊装置
CN110406928B (zh) 一种轨道式移动转接设备的精确定位装置
CN213802586U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转向架辅助装配装置
CN110697571A (zh) 一种单导梁下行式喂梁装置及其喂梁方法
US3196808A (en) Cable-lifting device, particularly chair-lift or tow-lift
CN218024176U (zh) 一种抓料装置
CN218888637U (zh) 一种apm中间轨图像采集装置
CN110211829B (zh) 拐臂盒装配工装
CN219708901U (zh) 岸桥的运输吊台以及岸桥
CN218428178U (zh) 一种电动式移动平台装置
CN215892277U (zh) 一种导轨式升降系统
CN213625259U (zh) 一种架桥机运输装置
CN214240903U (zh) 一种轻型移动式导缆器安装调整装置
CN117509105A (zh) 一种海洋平台甲板片智能翻身装置
CN219525262U (zh) 一种超大跨距行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