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9990U -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9990U
CN218149990U CN202222062128.3U CN202222062128U CN218149990U CN 218149990 U CN218149990 U CN 218149990U CN 202222062128 U CN202222062128 U CN 202222062128U CN 218149990 U CN218149990 U CN 218149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bar
wall body
resin layer
recess
steel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21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胡卫峰
密万兴
陈天奇
王浩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filed Critical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Priority to CN2022220621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9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9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9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包括:原始墙体、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一复合树脂层、第一钢网、第二复合树脂层、第二钢网和第三复合树脂层,原始墙体表面设置有待修补的凹槽,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设置在凹槽两侧,第一钢筋在凹槽的底面上倾斜布置,第二钢筋在凹槽的底面上倾斜布置,凹槽内设置有自底面依次布置的第一复合树脂层、第一钢网、第二复合树脂层、第二钢网和第三复合树脂层。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原有墙体厚度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钢筋与原有墙体的连接长度,提高与原有墙体的粘接强度,提高修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墙面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受地基沉降、雨水渗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老旧街区墙体的外立面容易出现变形、开裂,如果对出现局部损坏或开裂的墙体不及时进行修复,该墙体甚至将面临倒塌的风险。
无论是出于美观还是安全的考虑,对于出现局部损坏或开裂的墙体,通常需要及时进行修复。现有技术中对于墙体的修复主要通过植筋加固的方式,如中国专利CN202011065792.2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清水墙体修复加固迁移方法,通过人机配合吊装拆卸古建筑清水墙体,对拆卸后的部件进行分类和编制标签号,方便迁移后安装,在清水墙本体底部设置第一固定件,清水墙本体分有砖部及石裙部并分别凿设有砖洞及石洞,在砖洞中安装第二固定件,在石洞中安装第三固定件,砖洞和石洞均浇入混凝土,清水墙本体的一面铺设保护膜,另一面铺设固定网,配合浇筑模板,从顶部和中部的浇筑口浇入混凝土,得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及固定网融为一体形成的修复加固结构。当墙体厚度有限时,通过植筋方式修复加固墙面,钢筋与原有墙体的连接长度有限,导致与原有结构的粘接强度不足,进而导致后续在钢筋上安装钢网、涂抹水泥后形成的修补结构与原有结构的连接强度不足,修复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在原有墙体厚度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钢筋与原有墙体的连接长度,提高与原有墙体的粘接强度,提高修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包括:原始墙体、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一复合树脂层、第一钢网、第二复合树脂层、第二钢网和第三复合树脂层,原始墙体表面设置有待修补的凹槽,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设置在凹槽两侧,第一钢筋在凹槽的底面上倾斜布置,第二钢筋在凹槽的底面上倾斜布置,凹槽内设置有自底面依次布置的第一复合树脂层、第一钢网、第二复合树脂层、第二钢网和第三复合树脂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第一钢筋与凹槽底面的夹角呈45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钢筋通过植筋粘结剂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第二钢筋与凹槽底面的夹角呈45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钢筋通过植筋粘结剂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原始墙体的表面设置有颜料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颜料层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防水层为有机硅防水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泥和钢网填充凹槽形成的修补结构通过第一钢筋、第二钢筋与原始墙体有效连接,达到共同作用、整体受力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墙体内植筋时,钢筋通常垂直于墙面,而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倾斜布置,在原有墙体厚度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钢筋与原有墙体的连接长度,提高与原有墙体的粘接强度,有效保证修补结构与原有墙体的连接强度,保证修复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水泥和钢网形成的修补结构中包含两层钢网,有效增加修补结构的整体性,避免开裂,提高修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中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的安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原始墙体;11、凹槽;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12、颜料层;13、防水层;2、第一钢筋;3、第二钢筋;4、第一复合树脂层;5、第一钢网;6、第二复合树脂层;7、第二钢网;8、第三复合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包括:原始墙体1、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一复合树脂层4、第一钢网5、第二复合树脂层6、第二钢网7和第三复合树脂层8,原始墙体1表面设置有待修补的凹槽11,凹槽1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钢筋2和第二钢筋3,第一钢筋2和第二钢筋3分别设置在凹槽11两侧,第一钢筋2在凹槽11的底面上倾斜布置,第二钢筋3在凹槽11的底面上倾斜布置,凹槽11内设置有自底面依次布置的第一复合树脂层4、第一钢网5、第二复合树脂层6、第二钢网7和第三复合树脂层8。
第一钢筋2与凹槽11底面的夹角呈45度,凹槽1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一钢筋2通过植筋粘结剂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1内。第二钢筋3与凹槽11底面的夹角呈45度。凹槽1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2,第二钢筋3通过植筋粘结剂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12内。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安装孔112均为盲孔,第一安装孔111的底部向凹槽11的外部延伸,不仅有效增加了第一钢筋2与原有墙体的连接长度,还可以有效提高修补结构与原有墙体的连接强度,保证修复效果。第二安装孔112同理。
原始墙体1的表面设置有颜料层12,颜料层12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3,原始墙体1上的凹槽11修补完成后,在修补完成的墙体上涂覆一层颜料,遮挡修补结构,再在颜料层12上涂覆一层防水层13,有效防止雨水渗入,保护颜料和修补结构,避免墙面开裂。
防水层13具体为有机硅防水层,防水效果好。
工作原理:对原始墙体1上的凹槽11(将局部损坏的原始墙体1凿除形成)进行修补时,先在凹槽11的底面上钻孔(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安装孔112),清孔后注入植筋粘结剂,然后插入钢筋(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接着先涂覆一层水泥(形成第一复合树脂层4),此时钢筋端部伸出第一复合树脂层4,接着将第一钢网5安装在钢筋上,继续涂覆一层水泥(形成第二复合树脂层6),第二复合树脂层6覆盖第一钢网5,然后将第二钢网7安装在钢筋上,继续涂覆一层水泥(形成第三复合树脂层8),第三复合树脂层8覆盖第二钢网7,第三复合树脂层8表面与原始墙体1表面平齐,实现修补。水泥和钢网填充凹槽11形成的修补结构通过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与原始墙体1有效连接,达到共同作用、整体受力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墙体内植筋时,钢筋通常垂直于墙面,而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倾斜布置,在原有墙体厚度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钢筋与原有墙体的连接长度,提高与原有墙体的粘接强度,有效保证修补结构与原有墙体的连接强度,保证修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始墙体(1)、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一复合树脂层(4)、第一钢网(5)、第二复合树脂层(6)、第二钢网(7)和第三复合树脂层(8),所述原始墙体(1)表面设置有待修补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底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钢筋(2)和所述第二钢筋(3),所述第一钢筋(2)和所述第二钢筋(3)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11)两侧,所述第一钢筋(2)在所述凹槽(11)的底面上倾斜布置,所述第二钢筋(3)在所述凹槽(11)的底面上倾斜布置,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自底面依次布置的所述第一复合树脂层(4)、所述第一钢网(5)、所述第二复合树脂层(6)、所述第二钢网(7)和所述第三复合树脂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2)与所述凹槽(11)底面的夹角呈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第一钢筋(2)通过植筋粘结剂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3)与所述凹槽(11)底面的夹角呈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2),所述第二钢筋(3)通过植筋粘结剂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墙体(1)的表面设置有颜料层(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层(12)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3)为有机硅防水层。
CN202222062128.3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Active CN218149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2128.3U CN218149990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2128.3U CN218149990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9990U true CN21814999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2128.3U Active CN218149990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9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0844B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防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3394170U (zh) 装配式围墙
CN105464396A (zh) 一种历史保护建筑外墙加固方法
CN105178364B (zh) 一种地下建筑轻型降水井点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
CN107355008A (zh)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及方法
CN209053021U (zh) 一种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涵管护壁及其人工挖孔桩
CN218149990U (zh) 一种老旧街区外立面墙体的局部修复结构
CN106884436A (zh) 一种基坑抗拔桩与结构底板的防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594389A (zh) 一种带弹性止水条的后浇带外墙封堵结构
CN106801384A (zh)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八字墙型涵洞洞口及施工方法
CN203229927U (zh) 一种坝体上游迎水面浅层温度裂缝处理结构
CN110206563A (zh) 一种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98410U (zh) 一种放坡土钉墙复合面层支护结构
CN212452807U (zh) 一种自愈式抗浮锚杆防水节点
CN211773666U (zh) 一种溢洪道泄槽底板混凝土贯穿性裂缝化学灌浆孔布置结构
CN209874098U (zh) 带外挂楼梯的建筑墙体防水结构
CN209670134U (zh) 装配式墙体直角连接结构
CN209760313U (zh) 一种地下全封闭桩头防水结构
CN207144180U (zh)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
CN216474983U (zh) 一种用于减少桩头破桩长度的辅助装置
CN102888862B (zh) 下反构件防水复合层的施工方法
CN205636647U (zh) 一种用于锚固的预制混凝土六方块
CN205617315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六方块护坡的锚固装置
CN206538855U (zh) 一种防沉降活塞式落水井
CN205917889U (zh) 建筑沉降缝用弹涨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