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1160U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1160U
CN218141160U CN202222772271.1U CN202222772271U CN218141160U CN 218141160 U CN218141160 U CN 218141160U CN 202222772271 U CN202222772271 U CN 202222772271U CN 218141160 U CN218141160 U CN 218141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at
cover member
cover
recess
coupl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22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vo C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olvo C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vo Car Corp filed Critical Volvo Ca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7722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1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1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1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其设有供乘客倚靠的前表面,并且在所述前表面上设有凹口,其中,在所述凹口中设有用于固定儿童安全座椅的锚固件,车辆座椅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凹口的覆盖组件,所述覆盖组件包括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二者中的每一个包括固定至所述车辆座椅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盖构件在其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结合部分,所述第二盖构件在其自由端上设有适合于可分离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结合部分的第二结合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间隔开的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结合部分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彼此结合的状态下覆盖所述凹口并且在二者彼此分离的状态下露出所述凹口。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车辆的后排座椅上必须配备用于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锚固件。在传统的车辆座椅中,锚固件以从车辆座椅突出的方式安装在车辆座椅上,这可能导致乘客、行李等意外撞击锚固件,从而引起乘客的不适、行李或锚固件的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些现有技术中,锚固件被设置在从车辆座椅的表面凹入的凹口中。然而,这又带来了其他问题,例如,裸露的凹口对车辆座椅的美观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并且灰尘、杂物等可能堆积在凹口中,从而影响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
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一种能够改善美观性并且能够确保儿童安全座椅的顺利安装的车辆座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座椅,其设有供乘客倚靠的前表面,并且在所述前表面上设有凹口,其中,在所述凹口中设有用于固定儿童安全座椅的锚固件,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凹口的覆盖组件,所述覆盖组件包括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二者中的每一个包括固定至所述车辆座椅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盖构件在其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结合部分,所述第二盖构件在其自由端上设有适合于可分离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结合部分的第二结合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间隔开的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结合部分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彼此结合的状态下覆盖所述凹口并且在二者彼此分离的状态下露出所述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坐垫和靠垫,所述坐垫具有平坦部分以及从所述平坦部分的后部向上突出的隆起部分,所述靠垫被定位在所述隆起部分的上方,并且所述凹口被设置在所述隆起部分的前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盖构件的固定端被定位在所述凹口的上方,所述第二盖构件的固定端被定位在所述凹口的下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盖构件的自由端呈U形形状,所述第一结合部分被设置在所述U形形状的两个分支上,并且在所述U形形状的两个分支之间限定了供所述凹口露出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盖构件的固定端被固定至:所述隆起部分的上表面,或者所述靠垫的下表面,或者所述靠垫的前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盖构件的固定端被固定至:所述隆起部分的前表面,或者所述平坦部分的上表面,或者与所述隆起部分的前表面相邻并凹入所述平坦部分中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结合部分设有阳按扣,所述第二结合部分设有与所述阳按扣配合的阴按扣,所述阳按扣和所述阴按扣被安装成在配合时使得所述第一结合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的前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结合部分设有阴按扣,所述第二结合部分设有与所述阴按扣配合的阳按扣,所述阳按扣和所述阴按扣被安装成在配合时使得所述第二结合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分的前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阳按扣的前表面上设有用于指示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位置的标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结合部分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分设有以下连接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磁体和匹配磁体、磁体和匹配磁性金属、粘扣带的圆环带和钩毛带、纽扣和供所述纽扣穿过的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车辆座椅设有多个凹口组合以及多个覆盖组件,每个凹口组合包括两个凹口,并且每个覆盖组件用于覆盖相对应的凹口组合的两个凹口。
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附图中的示意性的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设想到的变化都应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附图不应被解释为必然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车辆座椅的覆盖组件的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结合在一起;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局部示意性立体图,其中,车辆座椅的覆盖组件的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彼此分离;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截面图;以及
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各个附图并不必然地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解释为必然地限制于这里示出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被提供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以及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传递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改进的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由于其新颖的设计而使得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孔能够被可靠地覆盖,由此可以显著提高车辆座椅的美观性,并且可以避免垃圾、杂物等进入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孔从而影响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另外,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孔还能够被方便地定位和露出,由此可以便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各个可选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车辆座椅的覆盖组件的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结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车辆座椅100包括坐垫110和靠垫120,其中,坐垫110用于供乘客落座,以便在乘客的下方对其提供支撑,而靠垫120用于供乘客倚靠,以便在乘客的后方对其提供支撑。坐垫110和靠垫120中的每一个大体包括用于座椅定型以及提供支撑的骨架(一般由金属焊接而成)、附着在骨架上的用于提高乘客的舒适感的填充物(一般由海绵构成)以及包裹填充物的起到装饰作用的表皮层(一般由真皮或者纺织材料构成)。特别地,车辆座椅100还可以包括附接至坐垫110和/或靠垫120的扶手、附接至靠垫120的头枕等等。另外,对于一些智能车辆,车辆座椅100还可以设有滑动电动机、倾斜电动机等用于调整车辆座椅100的位置和姿态的作动机构。
如图1所示,坐垫110主要包括平坦部分111以及从平坦部分111的后部向上突出的隆起部分112,其中,靠垫120被定位在隆起部分112的上方。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主要用作车辆的后排座椅,因此,根据相关的安全性标准(例如,欧洲强制性执行标准ECE R44/03),车辆座椅100设有用于固定儿童安全座椅的机构。如图1中的虚线部分所示,车辆座椅100在坐垫110的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上设有凹口131,其中,在凹口131中设有用于固定儿童安全座椅的锚固件132。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定位于车辆座椅100左侧的一组凹口131,其中包括沿着横向方向分开的两个凹口131,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沿着横向方向设置多个凹口组合,其中每个凹口组合包括两个凹口131,以便允许在不同的横向位置上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如下文中将详细讨论的,通过将儿童安全座椅的挂钩固定(例如,通过ISOFIX规定的方式)至锚固件132,儿童安全座椅可以被稳固地安装在车辆座椅100上。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还可以采用其他备选结构,例如,车辆座椅100的坐垫110仅包括平坦部分111而不包括隆起部分112,并且靠垫120被直接定位在坐垫110的平坦部分111的上方,在该配置下,凹口131可以设置在靠垫120的前表面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车辆座椅100的特定结构以及凹口131的特定位置的限制,换句话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车辆座椅100设有用于在乘客下方提供支撑即供乘客落座的上表面以及用于在乘客后方提供支撑即供乘客倚靠的前表面,并且凹口131被设置在该前表面上。对于上文所述的实施例来说,车辆座椅100的设有凹口131的前表面可以由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或坐垫120的前表面构成。
虽然通过将锚固件132设置在凹口131中可以有效地避免乘客、行李等意外撞击锚固件132,但是灰尘、杂物等可能会积聚在凹口131中,而这不仅影响车辆座椅100的美观性,而且还可能影响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车辆座椅100还包括用于覆盖凹口131的覆盖组件140。覆盖组件140包括第一盖构件141和第二盖构件142,其中,第一盖构件141和第二盖构件142例如可以由纺织材料片、橡胶材料片等柔性片材构成,并且各自可以具有相对于车辆座椅100固定的固定端以及相对于车辆座椅100可移动的自由端,其中,固定端例如可以通过缝合、粘合等方式固定至车辆座椅100的表面,而自由端与固定端相对地设置并且未被固定至车辆座椅100,这使得自由端可以相对于固定端枢转(翻转、转动)。特别地,第一盖构件141在其自由端设有第一结合部分141’,第二盖构件142在其自由端设有第二结合部分142’以及与第二结合部分142’间隔开的覆盖部分142”,其中,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结合部分142’适合于彼此可分离地结合,以使得在如图1所示的结合状态下凹口131被覆盖部分142”覆盖,并且在如图2所示的分离状态下凹口131被露出。在该配置下,当不需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时,可以通过将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相结合来使第二盖构件142的覆盖部分142”覆盖凹口131,由此可以改善车辆座椅100的美观性并且可以避免灰尘、杂物等进入凹口131,而当需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时,可以通过将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分离来使凹口131露出,然后可以将儿童安全座椅的挂钩插入凹口131中并将其固定至锚固件132,由此可以将儿童安全座椅方便地安装在车辆座椅100上。另外,由于第二盖构件142的用于覆盖凹口131的覆盖部分142”与第二结合部分142’间隔开,因此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和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都与凹口131间隔开,在该配置下,在将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结合部分142’相结合(例如通过按压)时,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可以为所述结合提供支撑,由此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结合部分142’结合在一起。
参考图2,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局部示意性立体图,其中,车辆座椅的覆盖组件的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彼此分离。如图2所示,覆盖组件140的第一盖构件141的自由端呈U形形状,并且该U形形状的两个分支沿着横向方向间隔开,其中,第一盖构件141具有设置在该U形形状的两个分支上的两个第一结合部分141’,并且凹口131适合于通过该U形形状的两个分支之间的开口露出。覆盖组件140的第二盖构件142具有沿着横向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第二结合部分142’,并且覆盖部分142”被设置在这两个第二结合部分142’之间。在该配置下,如图1所示,在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相结合之后,第二盖构件142的覆盖部分142”将覆盖第一盖构件141的自由端的U形形状的开口,从而覆盖凹口131。
参考图3,其中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3所示,覆盖组件140的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位于凹口131的上方,而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位于凹口131的下方。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可以被固定至坐垫110的隆起部分112与靠垫120之间,特别地,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可以被固定至隆起部分112的上表面,或者可以被固定至靠垫120的下表面,或者可以被固定至靠垫120的前表面。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可以被固定至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特别地,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可以插入与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相邻并且凹入坐垫110的平坦部分111中的凹槽113中。在该配置下,可以更加可靠地固定覆盖组件140的第一盖构件141和第二盖构件142,尤其是,在将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插入凹槽113中的情况下,即使乘客误坐在第二盖构件142的自由端上,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也不会与车辆座椅100分离。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可以被固定至靠垫120的前表面,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可以被固定至坐垫110的平坦部分110的上表面。
如图3所示,覆盖组件140的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通过阳按扣151和阴按扣152(可以简称为子母扣)可分离地结合。特别地,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阳按扣151被设置在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上,阴按扣152被设置在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上,并且在结合状态下,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被定位在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与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之间,也就是说,在结合状态下,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被定位在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的后方。特别地,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可以将阳按扣151设置在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上,而将阴按扣152设置在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上,并且在结合状态下,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被定位在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与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之间,也就是说,在结合状态下,第一盖构件141的第一结合部分141’被定位在第二盖构件142的第二结合部分142’的后方。特别地,在阳按扣151的前表面上还设有ISOFIX标识或其他标识,以用于向用户指示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位置。虽然在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结合部分142’通过子母扣相结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结合部分141’与第二结合部分142’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机构相结合,例如可以在二者上设置磁体和磁性金属或匹配磁体,或者可以在二者上设置粘扣带(即,魔术贴)的圆环带和钩毛带,或者可以在二者上设置纽扣和供纽扣穿过的缝隙、狭缝等等。更特别地,可以在位于外部的第一结合部分141和第二结合部分142的前表面设有用户指示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位置的标识。
参考图4,其中示出了沿着图2中的线IV-IV截取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4所示,由于覆盖组件140的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被定位于凹口131的上方并且第一盖构件141的自由端限定了供凹口131露出的开口,因此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和自由端不论是在结合状态下还是在分离状态下都不会覆盖凹口131。另外,由于覆盖组件140的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被定位于凹口131的下方并且第二盖构件142的自由端在分离状态下使凹口131露出,因此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在分离状态下不会覆盖凹口131。因此,如图4所示,在分离状态下,无论是第一盖构件141还是第二盖构件142都不会覆盖凹口131,这使得儿童安全座椅的挂钩201能够方便快捷地插入凹口131中以便被固定至锚固件132。
在上文描述和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覆盖组件140被配置成覆盖两个凹口131。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覆盖组件140也可以被配置成覆盖单个凹口131,在该配置下,可以为每个凹口131设置一个单独的覆盖组件140。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覆盖组件140也可以被配置成覆盖三个以上的凹口131。也就是说,覆盖组件140能够覆盖的凹口131的具体数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内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技术和结构的修改和补充以及对各实施例中的特征的重新组合显然都应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能够设想到的这些修改和补充都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日时已知的等效技术和尚未预见的等效技术。

Claims (10)

1.车辆座椅,其设有供乘客倚靠的前表面,并且在所述前表面上设有凹口(131),其中,在所述凹口(131)中设有用于固定儿童安全座椅的锚固件(13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
用于覆盖所述凹口(131)的覆盖组件(140),所述覆盖组件(140)包括第一盖构件(141)和第二盖构件(142),二者中的每一个包括固定至所述车辆座椅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盖构件(141)在其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结合部分(141’),所述第二盖构件(142)在其自由端上设有适合于可分离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的第二结合部分(142’)以及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142’)间隔开的覆盖部分(142”),所述覆盖部分(142”)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142’)彼此结合的状态下覆盖所述凹口(131)并且在二者彼此分离的状态下露出所述凹口(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坐垫(110)和靠垫(120),所述坐垫(110)具有平坦部分(111)以及从所述平坦部分(111)的后部向上突出的隆起部分(112),所述靠垫(120)被定位在所述隆起部分(112)的上方,并且所述凹口(131)被设置在所述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被定位在所述凹口(131)的上方,所述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被定位在所述凹口(131)的下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盖构件(141)的自由端呈U形形状,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被设置在所述U形形状的两个分支上,并且在所述U形形状的两个分支之间限定了供所述凹口(131)露出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构件(141)的固定端被固定至:所述隆起部分(112)的上表面,或者所述靠垫(120)的下表面,或者所述靠垫(120)的前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构件(142)的固定端被固定至:所述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或者所述平坦部分(111)的上表面,或者与所述隆起部分(112)的前表面相邻并凹入所述平坦部分(111)中的凹槽(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设有阳按扣,所述第二结合部分(142’)设有与所述阳按扣配合的阴按扣,所述阳按扣和所述阴按扣被安装成在配合时使得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位于所述第二结合部分(142’)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设有阴按扣,所述第二结合部分(142’)设有与所述阴按扣配合的阳按扣,所述阳按扣和所述阴按扣被安装成在配合时使得所述第二结合部分(142’)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按扣的前表面上设有用于指示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位置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分(141’)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分(142’)设有以下连接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磁体和匹配磁体、磁体和匹配磁性金属、粘扣带的圆环带和钩毛带、纽扣和供所述纽扣穿过的缝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设有多个凹口组合以及多个覆盖组件(140),每个凹口组合包括两个凹口(131),并且每个覆盖组件(140)用于覆盖相对应的凹口组合的两个凹口(131)。
CN202222772271.1U 2022-10-20 2022-10-20 车辆座椅 Active CN218141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2271.1U CN2181411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车辆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2271.1U CN2181411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1160U true CN21814116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2271.1U Active CN2181411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1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2667A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integral child seat
KR101511802B1 (ko) 시트 벨트의 유지구조
US5139311A (en) Automotive seat with belt buckle holder
US9981583B2 (en) Vehicle seat
JP3462142B2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取付装置
JP523947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7685664B (zh) 内托架基板装饰罩附接件
JP3345463B2 (ja) 自動車用子供安全シート
JP2013056026A (ja) シートカバー及びカバー取付具
US10752204B2 (en) Vehicle seat
JP531618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US10202055B2 (en) Seat device
CN218141160U (zh) 车辆座椅
JP2009525219A (ja) 車両座席、特にシェル型車両座席
JP2000296733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701388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9866666B (zh) 交通工具座椅
US11760243B2 (en) Armrest
JP550442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21041011A (ja) クッション体
JP4507477B2 (ja) ネットシート
CN213442212U (zh) 座椅
JPH05162574A (ja) 子供用シート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US20220396182A1 (en) Child safety seat
JP387942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