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34586U -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34586U
CN218134586U CN202222239400.0U CN202222239400U CN218134586U CN 218134586 U CN218134586 U CN 218134586U CN 202222239400 U CN202222239400 U CN 202222239400U CN 218134586 U CN218134586 U CN 218134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ying
die
driving
lever bracket
edg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394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静
温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ongchan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ongchan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ongchan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ongchan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394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34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34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34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包括设在底模结构上的边部支撑结构以及铰链连接在边部支撑结构中的叉形取件结构,叉形取件结构的起撬端设置在压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匹配口中;并与压型模胎膜体底边部水平设置,叉形取件结构包括与边部支持结构连接的主动撬杆、内连接杆、一组撬件杆体结构,所述的边部支撑结构包括支座体、设在支座体上端的铰接槽孔、设在铰接槽孔中的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与主动撬杆插接。该结构对接左、右件冲压完成后对接下模的胎膜体与工件边部,作业员只需下压一次手压柄,左、右件即可脱离下模,轻松快速取出零件。具有省力、取件轻松快捷,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件的加工辅助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件左、右组件在一组配组模具中完成冲压成型卡下模,作业员取料非常困难,需要借助撬棒把零件撬起后再取出。缺点:费力、取件不便、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解决冲压件取件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包括设在底模结构上的边部支撑结构以及铰链连接在边部支撑结构中的叉形取件结构,所述的叉形取件结构的起撬端设置在压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匹配口中;并与压型模胎膜体底边部水平设置,所述的叉形取件结构包括与边部支持结构连接的主动撬杆、设在主动撬杆内侧端的内连接杆、设在内连接杆外侧端一组撬件杆体结构,所述的边部支撑结构包括支座体、设在支座体上端的铰接槽孔、设在铰接槽孔中的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与主动撬杆插接。
所述的撬件杆体结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杆外侧端的撬杆体、设在撬杆体外侧端的撬口结构。
所述的撬口结构呈锥形、弧形、V形。
主动撬杆底部设置卡接弧形槽,卡接弧形槽与铰接轴之间搭接连接。
所述的铰接轴上设置卡接限位块组。
在位于匹配口位置的撬杆体上部设在限位套组,在限位套组中设置减震套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结构对接左、右件冲压完成后对接下模的胎膜体与工件边部,作业员只需下压一次手压柄,左、右件即可脱离下模,轻松快速取出零件。具有省力、取件轻松快捷,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4中上模结构去除后的的使用状态图中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构造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边部支撑结构的改进结构。
图中:1.匹配口、2.主动撬杆、3.内连接杆、4.支座体、5.铰接槽孔、6.铰接轴、7.撬杆体、8.撬口结构、9.卡接弧形槽、10.卡接限位块组、11.限位套组、12.减震套体、13.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文本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包括设在底模结构上的边部支撑结构以及铰链连接在边部支撑结构中的叉形取件结构,所述的叉形取件结构的起撬端设置在压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匹配口1中;并与压型模胎膜体底边部水平设置,所述的叉形取件结构包括与边部支持结构连接的主动撬杆2、设在主动撬杆内侧端的内连接杆3、设在内连接杆外侧端一组撬件杆体结构,所述的边部支撑结构包括支座体4、设在支座体上端的铰接槽孔5、设在铰接槽孔中的铰接轴6,主动撬杆插接在铰接轴外部。所述的撬件杆体结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杆3外侧端的撬杆体7、设在撬杆体外侧端的撬口结构8。所述的撬口结构8呈锥形、弧形、V形。
实施例2,如图5、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主动撬杆7为脱离式结构,方便使用以及适配各种胎膜体与工件边部撬口结构8撬起。所述的主动撬杆7底部设置卡接弧形槽9,卡接弧形槽9与铰接轴6之间搭接连接。所述的铰接轴6上设置卡接限位块组10。在位于匹配口位置的撬杆体7上部设在限位套组11,在限位套组中设置减震套体12。
该结构对接左、右件冲压完成后对接下模的胎膜体与工件边部,作业员只需下压一次手压柄,左、右件即可脱离下模,轻松快速取出零件。具有省力、取件轻松快捷,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6)

1.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底模结构上的边部支撑结构以及铰链连接在边部支撑结构中的叉形取件结构,所述的叉形取件结构的起撬端设置在压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匹配口中;并与压型模胎膜体底边部水平设置,所述的叉形取件结构包括与边部支持结构连接的主动撬杆、设在主动撬杆内侧端的内连接杆、设在内连接杆外侧端一组撬件杆体结构,所述的边部支撑结构包括支座体、设在支座体上端的铰接槽孔、设在铰接槽孔中的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与主动撬杆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撬件杆体结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杆外侧端的撬杆体、设在撬杆体外侧端的撬口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撬口结构呈锥形、弧形、V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撬杆底部设置卡接弧形槽,卡接弧形槽与铰接轴之间搭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轴上设置卡接限位块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匹配口撬杆体上部设在限位套组,在限位套组中设置减震套体。
CN202222239400.0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Active CN218134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9400.0U CN218134586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9400.0U CN218134586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34586U true CN21813458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39400.0U Active CN218134586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34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34586U (zh) 一种适合配主压型件的杠杆支架取件结构
KR200403958Y1 (ko) 쉘 너트 제조장치
CN211360371U (zh) 一种爪型三通扩口整形装置
CN200984601Y (zh) 金属管材凸环成型工具
CN209830966U (zh) 一种用于空调压缩机后端板加工的定位夹具
CN210788851U (zh) 一种用于零配件生产的折弯机高精度夹具
CN212168860U (zh) 一种生产风机轴用锻造模具
CN216881349U (zh) 一种高效安装的可调型海运吊环模具
CN215742178U (zh) 一种折叠式滤芯平顶双耳翅片
CN209736393U (zh) 一种弯管模具
CN212044403U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紧压工装结构
CN202387844U (zh) 一种钢板折边模具
CN218804146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车后下叉模具
CN212095040U (zh) 一种机械制造椭圆形桶件焊接模具
JP2004223763A (ja) 成形金型における入子の脱着構造
CN214872014U (zh) 一种无人机大梁模具芯棒脱出工装
CN218662229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支撑臂接头及其压铸模具
CN219357982U (zh) 一种压紧卡盘
CN214556697U (zh) 管状构件端板反变形模具
CN217142810U (zh) 一种继电器隔板的焊接铆钉工装
CN217748902U (zh) 一种叉车零部件制造用车门锁加强板定位夹具
CN219076264U (zh) 一种用于进气道弧形件成型模具
CN220882782U (zh) 一种四通耐火砖用模具
CN215237637U (zh) 一种内六角螺栓扳手的成型辅助装置
CN218803572U (zh) 节料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