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3280U -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3280U
CN218123280U CN202221426000.4U CN202221426000U CN218123280U CN 218123280 U CN218123280 U CN 218123280U CN 202221426000 U CN202221426000 U CN 202221426000U CN 218123280 U CN218123280 U CN 218123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isplacement
operating mechanism
driving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60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60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3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3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3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包括基座,其内设置转座容纳腔,转座容纳腔内布置有转座;驱动件,其驱动转座在转座容纳腔内转动;驱动件可转动的搭接于基座的顶部,转座顶部端面不高于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驱动件由基座的顶部端面进行支撑,其对转座进行转动驱动时,由于转座的高度不超过转座容纳腔,因此在按压驱动件进行转座的开关换挡操作时,驱动件轴向不会对转座产生轴向压迫,转座转动过程中减少受到的驱动件摩擦阻力,提高了操作机构的分断能力,提高了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避免结构失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关。

Description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旋转式电气开关通过旋转开关带动转轴扭转,转轴进一步带动旋转切换结构进行电气位置的切换。
现有的旋转开关包括上盖和安装基座,安装基座内布置驱动盘和转座,二者之间布置储能元件,驱动盘转动对储能元件进行储能,压迫转座转动切换位置,该过程储能元件释放能量带动转座扭转实现电气位置切换。
现有机构输入部件(驱动盘)与输出部件(转座)传递力矩时为接触状态,当非专业人员进行旋转操作时可能会出现一边转一边压的情况(即在转动时延轴向额外施加压力),导致输出部件与输入部件、基座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而导致切换时转座的转动速度降低,导致开关烧蚀加剧,严重时甚至出现转座无法转动的情况,造成开关失效,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以提高操作机构的分断能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包括
基座,其内设置转座容纳腔,所述转座容纳腔内布置有转座;
驱动件,其驱动所述转座在所述转座容纳腔内转动;
所述驱动件可转动的搭接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转座顶部端面不高于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基座上设置环绕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开口位置布置的限位台阶,所述驱动件搭接于所述限位台阶上。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基座上伸出有对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所述转座具有与所述限位部搭扣配合的变位部;
所述限位部的搭扣下端面与所述限位台阶的支撑端面平齐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变位部具有翘起布置的变位端部,所述变位端部具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变位件搭扣面。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包括驱动盘主体和拖动所述驱动盘主体转动的转轴,驱动盘主体的径向伸出压迫部,所述压迫部搭接于所述限位台阶上;
所述驱动盘主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伸入所述转座内的驱动部,所述转座内布置与所述驱动部配合,驱动所述转座转动的储能件。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转座包括底壁和筒状侧壁,所述变位部沿所述筒状侧壁的圆弧方向上伸出,所述变位部可沿所述转座的轴向弹性形变;
所述变位端部设于所述变位部的伸出端。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底部端面凸出布置多圈环形摩擦凸台,所述转座支撑于所述环形摩擦凸台上。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基座上设置连通所述转座容纳腔的换位轴通过孔,所述环形摩擦凸台包括围绕所述换位轴通过孔布置的第一摩擦凸台,和设于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底部边缘的第二摩擦凸台。
优选地,在上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所述转座顶部端面低于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
一种旋转开关,包括盖板和基座,以及布置于二者之间的驱动盘和转座,所述驱动盘和所述转座之间布置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包括基座,其内设置转座容纳腔,转座容纳腔内布置有转座;驱动件,其驱动转座在转座容纳腔内转动;驱动件可转动的搭接于基座的顶部,转座顶部端面不高于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驱动件由基座的顶部端面进行支撑,其对转座进行转动驱动时,由于转座的高度不超过转座容纳腔,因此在按压驱动件进行转座的开关换挡操作时,驱动件轴向不会对转座产生轴向压迫,转座转动过程中减少受到的驱动件摩擦阻力,提高了操作机构的分断能力,提高了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避免结构失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装配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驱动盘结构第一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驱动盘结构第二方向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转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转座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转座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位于第一转动死点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经过第一转动死点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沿第一方向换挡完成后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转座显示第二限位件的回位斜面结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中盖板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提高了操作机构的分断能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关。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开关中,盖板1和基座5之间围成工作腔,驱动力输入部件和力矩输出部件布置在工作腔501内,二者动力传递进行开关档位切换,具体地,输入部件为驱动盘2,驱动盘2由驱动轴201带动转动,输出部件为转座4,驱动盘2和转座4之间布置储能件3,驱动盘2转动过程中对储能件3进行储能,转座4在变位点受储能件释放能量继续转动,实现开关档位切换。
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包括基座5,其内设置转座容纳腔,转座容纳腔内布置有转座4;驱动件,其驱动转座4在转座容纳腔内转动;驱动件可转动的搭接于基座5的顶部,转座5顶部端面不高于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驱动件由基座5的顶部端面进行支撑,其对转座4进行转动驱动时,由于转座4的高度不超过转座容纳腔,优选地,转座4顶部端面低于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因此在按压驱动件进行转座4的开关换挡操作时,驱动件轴向不会对转座4产生轴向压迫,转座4转动过程中减少受到的驱动件摩擦阻力,提高了操作机构的分断能力,提高了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避免结构失效。
具体地,工作腔501为转座4被驱动转动,以进行开关档位切换的转座容纳腔,转座4可转动的布置在该转座容纳腔内。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驱动盘2,驱动盘2包括驱动盘主体200和拖动驱动盘主体200转动的转轴201,压迫部沿驱动盘主体200的径向伸出,驱动部202沿驱动盘主体200的厚度方向伸入转座4内;
基座5上设置环绕转座容纳腔的开口位置布置的限位台阶502,压迫部搭接于限位台阶502上。
转座4包括底壁401和筒状侧壁402,变位部沿筒状侧壁402的圆弧方向上伸出,变位部可沿转座4的轴向弹性形变;
变位部的伸出端设置翘起的变位端部(412a、412b),变位端部(412a、412b)设有变位件搭扣面(422a、422b),限位部设置限位件搭扣面(510a、510b),变位件搭扣面和限位件搭扣面搭扣配合。
变位端部(412a、412b)与转座4的顶面之间设置倾斜布置的引导面(432a、432b),压迫部通过引导面对变位端部压迫配合
驱动盘2由其边缘对转座4压迫配合,转座容纳腔的开口位置设置限位台阶502,驱动盘2的边缘搭接在限位台阶502上。
如图2a和图2b所示,图2a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装配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中基座结构示意图。
转座容纳腔的底部端面凸出布置多圈环形摩擦凸台,转座4支撑于环形摩擦凸台上。
优选地,基座5上设置连通转座容纳腔的换位轴通过孔,环形摩擦凸台包括围绕换位轴通过孔布置的第一摩擦凸台501a,和设于转座容纳腔的底部边缘的第二摩擦凸台501b。
通过在转座容纳腔的底部设置两道环形的第一摩擦凸台501a和第二摩擦凸台501b,使得转座4与基座5的转动接触地面为线接触结构,降低转座4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提高转座4转动速度,减少摩擦,提高了旋转开关的分断能力。
驱动盘2与转座4之间布置储能件3,驱动盘2转动对储能件3进行储能,储能件3在储能同时推动转座4转动,驱动盘2和转座4之间具有转动死点,转座4未通过转动死点前,储能件3持续储能,驱动盘2推动转座4经过转动死点后,储能件3释放能量,转座4接受储能件3释放的能量,完成变位,实现开关档位切换。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的驱动盘结构第一方向示意图;图4为图3中驱动盘结构第二方向示意图。
具体来说,驱动盘2由转轴201连接驱动盘主体200,驱动盘主体200上伸出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与驱动盘主体200处于同一板面。
驱动盘主体200朝向转座一侧伸出驱动部202,驱动部202与储能件3配合,在驱动盘2转动过程中,对储能件3进行压迫储能,驱动部202位于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之间,在转动座4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上,均对储能件3进行压迫储能。
驱动盘2由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搭接在限位台阶502上,转轴201带动驱动盘2转动过程中,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在轴向由限位台阶502支撑,即由基座5与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进行轴向的压迫配合,使得旋转开关操作时,其转动传递的轴向力传递至基座5上,驱动盘2和转座4在轴向不传递作用力,减少驱动盘2转动过程中,与转座4之间的转动摩擦力,在此基础上,转座4接受到储能件3释放的能量后,其转动过程与驱动盘2向压力,转座4转动进行开关档位切换时,增加了切换速度,保证了开关的分断能力,增加了驱动盘和转座工作寿命。
如图5-图7所示,图5为图1中操作机构的转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转座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转座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转座4包括底壁401和筒状侧壁402,筒状侧壁402在转座容纳腔内可转动的布置,筒状侧壁402具有基本对称布置的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二者之间具有变位开口402c,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均可沿转座4轴向弹性跳动。
具体来说,筒状侧壁402上开设贯穿其壁厚方向,并沿圆弧方向开设的长槽孔403,转座4靠近其底壁的部分为围成长槽孔的第一侧壁,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围成长槽孔403的第二侧壁,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之间设置变位开口402c,长槽孔403和变位开口402c的布置结构,使得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可分别以长槽孔403长度方向的两端为支撑,并长槽孔403的宽度方向进行跳动。
利用转座4的筒状侧壁402结构,将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的外径与基座5转座容纳腔的内径基本相同布置,降低对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进行轴向压缩形变的压迫强度。
本申请中,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由基座5开口位置的限位台阶502支撑,第一压迫部200a和第二压迫部200b的压迫面即为限位台阶502的支撑端面,旋转开关进行档位切换时,由第一压迫部200a与第一变位件402a配合,储能件3提供能量驱动转座4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压迫部200b与第二变位件402b配合,储能件3提供能量驱动转座4沿第二方向转动。
以下以第一压迫部200a与第一变位件402a的驱动结构进行具体说明,第二压迫部200b与第二变位件402b的驱动结构与第一压迫部200a与第一变位件402a的驱动结构呈基本对称布置,不再赘述。
驱动盘2转动,带动第一压迫部200a在限位台阶502的表面滑动,第一压迫部200a的摆动为以驱动盘2的转轴201为转动中心的圆周摆动,随驱动盘2的转动,其驱动部202作用于储能件3,储能件3获得驱动转座4转动的势能。
储能件3储能的目的在于第一压迫部200a通过转动死点后,提供转座4转动进行开关档位切换的能量。本实施例中,转座4的转动死点,通过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一限位件500a的限位功能实现。
第一变位件402a具有变位端部412a,变位端部412a呈翘起结构,其翘起的高度高于转座4上表面,同时,第一限位件500a位于基座上表面,在转座4的转动方向上,第一变位件402a受第一限位件500a转动限位。
第一压迫部200a在驱动盘2转动过程中,对第一变位件402a的变位端部412a进行压迫,使得第一变位件402a向转座容纳腔的内部弯曲形变,在第一变位件200a被压迫至第一压迫部402a的压迫端面422a后,第一变位件402a的变位端部412a压入至第一限位件500a下端面,此时第一变位件402a在转座4转动方向上可自由转动,储能件3释放能量,使得转座4快速转动,进行开关档位切换。
具体来说,变位端部412a具有变位件搭扣面422a,对应地,第一限位件500a上具有限位件搭扣面510a,在驱动盘2转动,但未达到转座死点时,变位件搭扣面422a与限位件搭扣面510a相抵,限制转座4的转动。
如图8-图10所示,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位于第一转动死点的结构位置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经过第一转动死点的结构位置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操作机构沿第一方向换挡完成后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如图8中A1所示,驱动盘2继续转动,第一压迫部200a对第一变位件402a的变位端部412a进行轴向压迫,变位端部412a与第一压迫部200a接触的上端面设置引导面432a,该引导面432a由转座4的上端面倾斜向上连接至变位端部412a的顶部端面,从而使得第一压迫部200a逐步对变位端面进行压迫形变,使得变位件搭扣面422a与限位件搭扣面510a进行上下滑移分离,直至变位端部412a的顶部端面落入第一限位件500a的下部端面,转座在转动方向上不受阻挡,储能件3释放能量,驱动转座4快速转动进行档位切换。
转座4由转动方向正向和反向设置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切换,实现档位切换,对应地,基座5上间隔布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一限位件500a和第二限位件500b,第一限位件500a上设置与第一变位件402a配合的第一变位件搭扣面422a与第一限位件搭扣面510a抵接结构;第二限位件500b上设置与第二变位件402b配合的第二变位件搭扣面422b与第二限位件搭扣面510b抵接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变位件402a与第一限位件500a沿第一方向经过转动死点后,旋转开关沿第二方向回位时,变位端部412a的引导面432a与第一限位件500a接触配合,为了便于第一变位件402a回位至初始位置,将第一限位件500a的回位端面设置回位斜面520a,该回位斜面520a与变位端部412a的引导面432a压迫配合,降低第一变位件402a回位过程中与第一限位件500a的回位阻力,降低回位难度。
对应地,第二限位件500b上同样设置回位斜面520b,与第二变位件412b配合便于实现第二变位件412b实现在转动死点的转动和回位。
本实施例中,储能件3为储能弹簧,储能弹簧为储能扭簧,储能扭簧具有伸出其外圈的第一扭簧臂301和第二扭簧臂302,转座4的中部设置对储能扭簧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柱404,转座4的底部设置驱动方孔408,旋转开关的换位轴安装在驱动方孔408内,转座4的转动通过驱动方孔408传递转动驱动力。储能扭簧套装在限位柱404上,转座4远离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变位件402b的中部设置扭簧搭接部405,储能扭簧套装在限位柱404上后,扭簧搭接部405落于第一扭簧臂301和第二扭簧臂302之间,驱动盘2的驱动部202伸入转座4内,同时落于第一扭簧臂301和第二扭簧臂302之间。优选地,驱动部202为呈薄片结构的驱动拨片,驱动拨片呈弧面结构,由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第一扭簧臂301或第二扭簧臂302抵紧,保证驱动部202对储能扭簧的拨动结构强度。
驱动盘2沿第一方向(顺时针)转动时,扭簧搭接部405对第二扭簧臂302搭接限位,驱动部202拖动第一扭簧臂301同步转动,此时由于第一变位件402a与第一限位件500a相抵,第一扭簧臂301和第二扭簧臂302相对远离,驱动盘2转动使得储能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驱动盘2压迫第一变位件402a和第二限位件500a通过转动死点后,转座可自由转动,此时储能弹簧的势能转换为扭簧搭接部405带动转座4快速转动动能,完成旋转开关沿第一方向的档位切换;旋转开关沿第二方向(逆时针)进行回位方向的档位切换时,驱动盘2首先带动第二扭簧臂302沿第二方向张开,第一扭簧臂301受扭簧搭接部405限位,实现储能弹簧储能,第二变位件402b与第二限位件500b通过转动死点后,储能弹簧释放能量带动转座4沿第二方向(逆时针)转动,完成旋转开关回位方向的档位切换。
优选地,扭簧搭接部405为设置于转座4内表面的扭簧搭接凸台,扭簧搭接凸台与变位开口402c相对布置于转座4径向的两端,储能弹簧由扭簧搭接凸台相抵过程中,储能弹簧可通过限位柱404将第一变位件402a或第二变位件402b压紧于转座容纳腔的内壁面,从而保证第一变位件402a与第一限位件500a,或第二变位件402b与第二限位件500b之间的搭接结构稳定性,提高档位切换的安全性。
转座4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变位件402a经过第一限位件500a配合,储能扭簧释放的能量驱动转座转动,在第一变位件402a的第一变位件搭扣面422a与第二限位件500b撞击后,转座4停止转动;对应地,转座4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变位件402b经过第二限位件500b,转座4接受储能扭簧释放能量转动,直至第二变位件402b的第二变位件搭扣面422b与第一限位件500a撞击后,转座4停止转动;即无论转座4的正转或反转,转座4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其由于转动惯性,仅能通过变位件和限位件之间的撞击停止转动,容易造成变位件与限位件的撞击损坏,也会影响开关档位切换的安全性。
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为转座显示第二限位件的回位斜面结构的剖视图;图12为图1中盖板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在转座4位于变位开口402c的内圈设置止动部406,盖板1的内侧面凸出布置有第一盖板止动件101和第二盖板止动件102。
沿转座4的转动方向上,止动部406与第一盖板止动件101具有接触配合的第一止动端面,止动部406与第二盖板止动件102接触配合的第二止动端面。
如图9中A2位置所示的,转座4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二变位件402b与第二限位件500b之间相对滑动,第二限位件500b落入到变位开口402c内。
随后,如图10中A3位置所示的,止动部406与第二盖板止动件102接触配合,第二限位件500b与第一变位件402a之间预留有摆动间隙407。同样地,转座4沿第二方转动时,第一变位件402a与第一限位件500a之间相对滑动,直至第一限位件500a落入到变位开口402c内后,止动部406与第一盖板止动件101接触配合,第一限位件500a与第二变位件402b之间同样预留有摆动间隙。通过止动部406与第一盖板止动件101或第二盖板止动件102之间的撞击接触,对转座4的转动能量进行吸收,实现转座4的止转功能,避免变位件和限位件之间的硬性撞击,使得转座的转动结构由转座上的变位件和基座上限位件实现,止转结构由至转座上的止动部和盖板上的盖板止动件实现,整体上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关,包括盖板和基座,以及布置于二者之间的驱动盘和转座,驱动盘通过储能件驱动转座转动完成档位切换,该旋转开关的驱动盘和转座之间布置有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为对旋转开关进行档位切换的如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由于该旋转开关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所以该旋转开关由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内设置转座容纳腔,所述转座容纳腔内布置有转座;
驱动件,其驱动所述转座在所述转座容纳腔内转动;
所述驱动件可转动的搭接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转座顶部端面不高于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环绕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开口位置布置的限位台阶,所述驱动件搭接于所述限位台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伸出有对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所述转座具有与所述限位部搭扣配合的变位部;
所述限位部的搭扣下端面与所述限位台阶的支撑端面平齐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部具有翘起布置的变位端部,所述变位端部具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变位件搭扣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包括驱动盘主体和拖动所述驱动盘主体转动的转轴,驱动盘主体的径向伸出压迫部,所述压迫部搭接于所述限位台阶上;
所述驱动盘主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伸入所述转座内的驱动部,所述转座内布置与所述驱动部配合,驱动所述转座转动的储能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包括底壁和筒状侧壁,所述变位部沿所述筒状侧壁的圆弧方向上伸出,所述变位部可沿所述转座的轴向弹性形变;
所述变位端部设于所述变位部的伸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底部端面凸出布置多圈环形摩擦凸台,所述转座支撑于所述环形摩擦凸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连通所述转座容纳腔的换位轴通过孔,所述环形摩擦凸台包括围绕所述换位轴通过孔布置的第一摩擦凸台,和设于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底部边缘的第二摩擦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顶部端面低于所述转座容纳腔的开口端面。
10.一种旋转开关,包括盖板和基座,以及布置于二者之间的驱动盘和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和所述转座之间布置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CN202221426000.4U 2022-06-06 2022-06-06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Active CN218123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000.4U CN218123280U (zh) 2022-06-06 2022-06-06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000.4U CN218123280U (zh) 2022-06-06 2022-06-06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3280U true CN21812328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6000.4U Active CN218123280U (zh) 2022-06-06 2022-06-06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3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910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910A1 (zh) * 2022-06-06 2023-12-14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23280U (zh)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防护结构
US7896097B2 (en) Electric power tool
CN218123279U (zh)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
CN101656163B (zh) 棘轮机构和带有棘轮机构的旋转开关
CN218160115U (zh)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的止动结构
CN111128620A (zh) 一种断路器的重合闸装置
JP4528468B2 (ja) ヒンジ装置
JP4795557B2 (ja) 電動工具
CN208651471U (zh) 一种单向扭矩过载保护器
CN113119231B (zh) 一种链锯的刹车机构及链锯
WO2023236910A1 (zh) 旋转开关及操作机构
CN116336099A (zh) 离合器、驱动装置及摩托车
CN217061871U (zh) 一种旋转式直流开关
CN114843124A (zh) 开关电动操作分合闸机构和接地开关
CN210925923U (zh) 断路器及其弹簧操动机构的防误合装置
CN115206739A (zh) 合分闸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EP2143119B1 (en) Over running clutch for a direct drive motor operator
CN211404426U (zh) 一种断路器的重合闸装置
CN210318249U (zh) 一种等距凸轮离心式双向自动离合器
CN209785864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JP2023543533A (ja) 安全制動を有する巻尺
JP5706591B2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クラッチ装置及び駆動装置
CN220201088U (zh) 一种具有复位结构的电梯限速器
CN216462186U (zh) 一种电锯制动装置及电锯
CN215731465U (zh) 隔离开关的转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