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8195U -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8195U
CN218118195U CN202221782248.4U CN202221782248U CN218118195U CN 218118195 U CN218118195 U CN 218118195U CN 202221782248 U CN202221782248 U CN 202221782248U CN 218118195 U CN218118195 U CN 218118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rod
base
variable
rodless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22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太岗
程武超
丁克歌
范林锋
向朋
王桢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enl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enl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enl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enl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22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8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8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8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变距模组,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滑轨;变距组件,所述变距组件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的所述滑轨上的多个变距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变距杆上的多个菱形铰接杆结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无杆气缸,最靠近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变距杆与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动部件连接,最远离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底座的端部铰接。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变距模组不仅价格低且控制方式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变距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背景技术
气动变距模组是一种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主体变距时所使用的结构,其主要包括变距的承载体、与承载体滑动连接的多个变距主体、连接相邻两个变距主体的传动主体以及用于驱动变距主体运动的驱动部件。
气动变距模组的工作原理是驱动部件驱动边上的一个变距主体运动,而该变距主体则可以通过传动主体带动其余的变距主体一起运动,从而实现多个变距主体的距离变动。
现有的气动变距模组中,其驱动部件均采用电机作为驱动件,而由于电机的价格过高,其成本也相对过高,另外,采用电机作为驱动件时,其控制方式也较为复杂,无法满足气动变距模组低成本易控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气动变距模组,以解决现有的气动变距模组采用电机作为驱动件,而导致其成本过高且控制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变距模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滑轨;
变距组件,所述变距组件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的所述滑轨上的多个变距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变距杆上的多个菱形铰接杆结构;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无杆气缸,最靠近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变距杆与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动部件连接,最远离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底座的端部铰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包括四根端部依次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的铰接杆,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相邻端部通过同一个所述铰接轴铰接于同一个所述变距杆上。
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端部均铰接设置于所述变距杆的中部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固定板,所述无杆气缸中活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
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贯穿其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调节贯穿至两个所述固定板内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同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无杆气缸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外突出形成的限位部,所述活动部件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活动部件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限位部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件通过一个L型连接件与所述变距杆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变距模组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一端的两侧所述滑轨上,最远离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区域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动变距模组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无杆气缸作为驱动件,可以降低其成本,且只需要控制气压便可以实现距离的控制,还简化了其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晰,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气动变距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变距模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其中,1、底座;11、底板;12、侧板;13、滑轨;2、变距组件;21、变距杆;22、菱形铰接杆结构;221、铰接杆;222、铰接轴;3、驱动组件;31、无杆气缸;311、活塞杆;312、活动部件;313、气体入口;32、固定板;33、连接板;331、限位槽;34、调节杆;35、L型连接件;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变距模组,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底座1、变距组件2以及驱动组件3。
具体地,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滑轨13;变距组件2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底座1两侧的滑轨13上的多个变距杆21、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的两个变距杆21上的多个菱形铰接杆结构22;驱动组件3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无杆气缸31,最靠近无杆气缸31的变距杆21与无杆气缸31的活动部件312连接,最远离无杆气缸31的菱形铰接杆结构22的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底座1的端部铰接。
其中,无杆气缸31包括两端分别为气体入口313和气体出口的活塞杆311、设置于活塞杆311内的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且设置于活塞杆311外的活动部件312,磁偶无杆气缸31或机械式无杆气缸31均可以。
本实施例中,活动部件312通过一个L型连接件35与变距杆21连接。这样可以方便活动部件312与变距杆21的连接。
具体地,底座1包括底板11以及分别设置于底板11两侧的两个侧板12,滑轨13设置于侧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侧,即两个侧板12上远离底板11的一侧均设置有滑轨13以形成底座1两侧的滑轨13。
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12均与底板11垂直设置。当然,根据实际需求,两个侧板12也可以不与底板11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滑轨13是由侧板12向外突出形成,而需要与滑轨13滑动连接的变距杆21的两端则设置对应的滑槽,以与滑轨13实现滑动连接。当然,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将滑轨13设置在变距杆21的两端,而将滑槽设置于侧板12上,或者采用其它的滑动连接方式也行。
具体地,菱形铰接杆结构22包括四根端部依次通过铰接轴222铰接设置的铰接杆221,相邻的两个菱形铰接杆结构22的相邻端部通过同一个铰接轴222铰接于同一个变距杆21上。
其中,菱形铰接杆结构22的端部即为四根铰接杆221的端部依次铰接形成菱形后的四个端点或四个角的位置。
每个菱形铰接杆结构22中的铰接杆221长度均相同,而具体的长度则根据相邻两个变距杆21所需要变动的距离设定。
本实施例中,多个菱形铰接杆结构22的端部均铰接设置于变距杆21的中部区域。这样可以使变距杆21能更好的沿滑轨13进行滑动,且保持各组相邻两个变距杆21的变动距离一致。当然,根据实际需求,菱形铰接杆结构22也可以铰接于变距杆21的其它区域。
具体地,驱动组件3还包括间隔设置于底座1上的两个固定板32,无杆气缸31中活塞杆31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板32上。
其中,活塞杆311的气体入口313和气体出口均延伸至两个固定板32的外侧。
具体地,两个固定板3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贯穿其上的调节杆34,调节杆34可调节贯穿至两个固定板32内的长度。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调节杆34贯穿至两个固定板32内的长度以限制活动部件312的移动距离,即可调节变距组件2中相邻两个变距杆21之间可变动的距离。
其中,调节杆34可通过螺纹结构与固定板32连接,从而实现螺旋条件。当然,调节杆34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与固定板32连接。
具体地,驱动组件3还包括连接两个固定板32的同侧的连接板33,连接板33靠近无杆气缸3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外突出形成的限位部,活动部件312靠近连接板33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部匹配的限位槽331,活动部件312通过限位槽331与连接板33上的限位部滑动连接。这样可以提升活动部件312滑动的稳定性,相应的则可以保持变距组件2进行变距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气动变距模组还包括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1一端的两侧滑轨13上,最远离无杆气缸31的菱形铰接杆结构22的端部与固定杆4的中部区域铰接。这样可以方便菱形铰接杆结构22于底座1之间的连接。
相当于,最远离无杆气缸31的菱形铰接杆结构22的其中一个端部与固定杆4的中部区域铰接,而另一个端部则与最远离无杆气缸31的变距杆21的中部区域铰接,即最远离无杆气缸31的菱形铰接杆结构22并不是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的两个变距杆21上。
其中,固定杆4固定于底座1远离无杆气缸31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气动变距模组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无杆气缸31作为驱动件,可以降低其成本,且只需要控制气压便可以实现距离的控制,还简化了其控制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滑轨;
变距组件,所述变距组件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侧的所述滑轨上的多个变距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变距杆上的多个菱形铰接杆结构;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无杆气缸,最靠近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变距杆与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动部件连接,最远离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底座的端部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包括四根端部依次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的铰接杆,相邻的两个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相邻端部通过同一个所述铰接轴铰接于同一个所述变距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端部均铰接设置于所述变距杆的中部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固定板,所述无杆气缸中活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贯穿其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可调节贯穿至两个所述固定板内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同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无杆气缸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外突出形成的限位部,所述活动部件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活动部件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限位部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通过一个L型连接件与所述变距杆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变距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变距模组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一端的两侧所述滑轨上,最远离所述无杆气缸的所述菱形铰接杆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区域铰接。
CN202221782248.4U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Active CN218118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2248.4U CN218118195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2248.4U CN218118195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8195U true CN218118195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7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2248.4U Active CN218118195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8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0050B (zh) 一种扁铜线弯折成型装置
CN103587761B (zh) 一种环形纸板成形装配装置
CN201895035U (zh) 一种冲孔快速切换机构
CN218118195U (zh) 一种气动变距模组
CN111559071A (zh) 胶条弯曲机及其胶条弯曲加工模具
CN215245166U (zh) 车辆尾翼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810117U (zh) 一种双模交替运动直线电机模组
CN213977426U (zh) 一种玻璃钢化用冷却风栅
CN105149445A (zh) 一种输电铁塔开合角组合模具
CN212684448U (zh) 一种产品厚度可调的成型模具
CN115123817A (zh) 具有变距装置、变距机构的双向变距机构
CN109365584B (zh) 一种条状型材成型装置
CN201018734Y (zh) 散热片组及其散热片
CN209959827U (zh) 可调式中空旋转平台
CN215853860U (zh) 双向变距机构
CN212603204U (zh) 一种基于注塑机的锁模机构
CN218051340U (zh) 一种双行程滑台机构
CN212579193U (zh) 胶条弯曲机及其胶条弯曲加工模具
CN206486682U (zh) 开放式绣花机框架驱动装置
CN208991543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整体斜条式机械补偿工作台
CN210182277U (zh) 一种键帽调距用xy变距机构
CN217393384U (zh) 用于多级分流合流输送设备组装的折弯装置
CN219211160U (zh) 一种折弯中心的液压墙板结构
CN216711471U (zh) 举升装置
CN219627557U (zh) 一种变频器的可调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