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5636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5636U
CN218105636U CN202222053303.2U CN202222053303U CN218105636U CN 218105636 U CN218105636 U CN 218105636U CN 202222053303 U CN202222053303 U CN 202222053303U CN 218105636 U CN218105636 U CN 218105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heat dissipation
curved surfac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33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利亚·赫鲁什库
张梅
张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ent Gu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ent Gu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ent Gu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ent Gu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33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563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021 priority patent/WO2024026959A1/zh
Priority to US17/957,023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125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5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5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内的炸篮,机体内设有导向隔罩,炸篮放入机体后,导向隔罩封闭炸篮的上端开口形成加热腔;加热腔沿炸篮抽拉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距离,导向隔罩的中间位置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下扇叶,导向隔罩的内侧面上围绕进风口形成导向曲面,导向曲面将加热腔内的热风由进风口位置导向加热腔的四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炸篮的顶部设计气流导向的曲面,将气流导向至加热腔的四周,同时利用下扇叶在中间形成气压,使加热腔长度方向两头的气流从上往下经过食物再往中间靠拢上升,形成类似椭圆形的漩涡,实现了空气的高速循环,解决了热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来烹饪食物的一种家用电器,其通过烘烤装置快速加热产生高温空气,然后用风机将高温空气吹到锅内加热食物,使热空气在封闭的空间内循环,在食物烤锅内部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利用食物本身的油脂煎炸食物,从而使食物脱水,表面变得金黄酥脆,达到煎炸的效果。由于其少油或不用油的烹饪方式更健康和便捷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由于要实现空气的高速循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风机给空气一定角速度,在一个圆形或类圆形的空间里,在圆形或类圆形壁面的作用下会形成的气体涡流,从而实现空气高速循环。现有的市面上的空气炸锅大多数利用这种原理,这就要求空气炸锅必须要设计成圆形或类圆形的。这一局限性使得很多情况下不能很好的适应厨房环境、食物的形状大小,比如一整条鱼、具有一定长度的烤肉串、并排的长条形面包等等在圆形烤锅里不好摆放,往往都要将食物切开或将烤锅体积做的很大,很占空间且不便于厨房的摆放,整体的影响了厨房环境与人的交互,不便于使用。
如果将空气炸锅设计成类似长方形的结构,便能很好的适应厨房和食材的尺寸,但是在类似长方形的密闭空间无法形成圆形的空气漩涡,气体憋在炸锅内部无法流通,无法实现空气循环便不能将热量均匀散开、无法带走食物水分,严重影响煮食效果。因此,如何在长方形的密闭空间实现空气的高速循环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技术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通过在炸篮的顶部设计气流导向的曲面,将气流导向加热腔的四周,同时利用下扇叶在下扇叶的下方形成低压,使加热腔两头的气流从上往下经过食物再往中间靠拢上升,形成类似椭圆形的漩涡,实现了空气的高速循环,解决了热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机体内的炸篮,机体内设有导向隔罩,炸篮放入机体后,导向隔罩封闭炸篮的上端开口形成加热腔;
加热腔沿炸篮抽拉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距离,导向隔罩的中间位置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下扇叶,导向隔罩的内侧面上围绕进风口形成导向曲面,导向曲面将加热腔内的热风由进风口位置导向加热腔的四周。
进一步的,导向隔罩的一侧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机体的外部连通,出风口用于将炸篮内的食物水分排出。
进一步的,导向隔罩呈倒碗状结构,导向隔罩的内侧面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面区域和位于水平面区域外围的导向曲面,导向曲面由内到外逐渐向下倾斜,进风口位于水平面区域内,下扇叶的转动区域与水平面区域相适应。
进一步的,导向曲面在导向隔罩长度方向的倾斜程度小于在导向隔罩宽度方向的倾斜程度。
一种技术方案中,导向隔罩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封闭炸篮上端开口的隔离罩和位于隔离罩下方的导向板,导向板呈倒碗状结构,下扇叶位于导向板的下方,导向板将热风由进风口位置导向加热腔的四周。
进一步的,导向板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面区域和位于水平面区域外围的导向曲面,导向曲面由内到外逐渐向下倾斜,进风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位于隔离罩上,第二进风口位于水平面区域上,下扇叶的转动区域与水平面区域相适应。
进一步的,机体内还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第一散热腔位于加热腔的上方,第二散热腔位于加热腔的下方,加热腔通过进风口与第一散热腔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腔的上方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贯穿第一散热腔,并经进风口穿过导向隔罩,转轴上共轴安装有上扇叶和下扇叶,上扇叶位于第一散热腔内,下扇叶位于加热腔内。
进一步的,下扇叶的转动直径与导向隔罩的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第二散热腔的底部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炸篮顶部的下扇叶周围设计有导向曲面,通过导向曲面将加热腔内的热风由进风口位置导向加热腔的四周,尤其是导向炸篮长度方向的两头,同时利用下扇叶在加热腔的中间形成低压,使得加热腔长度方向的两头气流从上往下经过食物再往中间靠拢上升,形成类似椭圆形的漩涡,从而实现了空气的高速循环,解决了加热腔内热均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连通的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的设置,形成包围加热腔的冷空气循环腔,对整机起到散热作用极大的降低了空气炸锅内部各元器件和表面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组成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导向隔罩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隔离罩与导向板的分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俯视气流导向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侧视气流导向图;
其中,1-机体,2-炸篮,3-导向隔罩,31-进风口,32-出风口,33-导向曲面,34-水平面区域,4-加热腔,5-下扇叶,6-隔离罩,7-导向板,8-第一散热腔,9-第二散热腔,10-电机,11-转轴,12-上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6以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论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于机体1内的炸篮2,机体1内设有导向隔罩3,炸篮2放入机体1后,导向隔罩3封闭炸篮2的上端开口形成加热腔4;加热腔4沿炸篮2抽拉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沿机体1宽度方向延伸的距离,可以理解为加热腔4和炸篮2均呈类似长方形的结构,也即加热腔4和炸篮2可为具有长度和宽度的任何规则形状,该形状能使炸篮2内可盛放具有一定长度的食物,比如一整条鱼、具有一定长度的烤肉串、长条形的面包等,本实用新型不限定炸篮和导向隔罩的具体形状,呈类似长方形的结构即可;导向隔罩3的中间位置设有进风口31,进风口31的下方设置有下扇叶5,导向隔罩3的内侧面上围绕进风口31形成导向曲面33,工作时下扇叶5旋转利用离心力将空气向四周散开,热风在导向曲面33的作用下由进风口31位置导向加热腔4的四周,由于加热腔4的长度大于加热腔4的宽度,所以较多的热风被导向加热腔4长度方向的两头。
具体的,导向隔罩3的一侧设有出风口32,出风口32与机体1的外部连通,出风口32用于将炸篮2内的食物水分排出。
具体的,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导向隔罩3为一个整体部件,具有隔罩和导向双重作用,其中隔罩的作用即为导向隔罩3与炸篮2的上端开口封闭形成加热腔4,导向作用即为导向隔罩3将热风导向加热腔4的四周;具体方案为:导向隔罩3呈倒碗状结构,导向隔罩3的内侧面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面区域34和位于水平面区域外围的导向曲面33,导向曲面33由内到外逐渐向下倾斜,进而将热风逐渐导向加热腔4长度方向的两头,进风口31位于水平面区域34内,下扇叶5的转动区域与水平面区域34相适应,可以理解为水平面区域34为圆形区域,圆形区域的面积与下扇叶5转动区域的面积相同。
具体的,导向曲面33在导向隔罩3长度方向的倾斜程度小于在导向隔罩3宽度方向的倾斜程度,进而将由下扇叶5产生的热风逐渐的导向加热腔4长度方向的两头,而由于下扇叶5的转动直径与加热腔4的宽度相差不大,导向曲面33在宽度方向倾斜程度大可将热风快速导向加热腔4宽度方向的两头。
具体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向隔罩3由分体式的两个部件组成,包括封闭炸篮上端开口的隔离罩6和位于隔离罩6下方的导向板7,其中,隔离罩6起封闭炸篮2上端开口的作用,且仅有封闭的作用,所以对隔离罩6的形状不做限定,而导向板7起导向作用,将导向板7设置成倒碗状结构,导流曲面33位于导向板7的内侧面上,下扇叶5位于导向板7的下方,导向板7上的导流曲面将热风由进风口位置导向加热腔4的四周。
具体的,导向板7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面区域和位于水平面区域外围的导向曲面,导向曲面由内到外逐渐向下倾斜,进而将热风逐渐导向加热腔4长度方向的两头,进风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位于隔离罩上,第二进风口位于水平面区域上,下扇叶5的转动区域与水平面区域相适应,可以理解为水平面区域为圆形区域,圆形区域的面积与下扇叶5转动区域的面积相同;隔离罩6的一侧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机体的外部连通,出风口用于将炸蓝内食物的水分排出。
具体的,机体1内还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散热腔8和第二散热腔9,第一散热腔8位于加热腔4的上方,第二散热腔9位于加热腔4的下方,加热腔4通过进风口31与第一散热腔8连通,第一散热腔8的上方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转轴贯穿第一散热腔8,并经进风口31穿过导向隔罩3,转轴11上共轴安装有上扇叶12和下扇叶5,上扇叶12位于第一散热腔8内,下扇叶5位于加热腔4内。
具体的,下扇叶5的转动直径与导向隔罩3的宽度相适配。
具体的,第二散热腔9的底部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循环原理为:包括冷空气循环和热空气循环;
冷空气循环主要在第一散热腔8和第二散热腔9内,上扇叶5在第一散热腔8内控制第一散热腔8内的气流循环,冷空气从机体1的上壳顶部进入第一散热腔8,在上扇叶12的作用下向四周散开并流向第二散热腔9,最终由第二散热腔9底部的散热孔排出,冷空气在第一散热腔8和第二散热腔9内形成一股包裹着加热腔的冷空气循环,起散热作用,极大的降低了空气炸锅内部各元器件和表面的温度;
热空气循环在加热腔4内,起煮食作用,煮食时,下扇叶5旋转利用离心力将由进风口31进入的空气向四周散开,在导向曲面333的作用下热风被导向四周和加热腔4长度方向的两头,而此时由于空气被甩开,在下扇叶5正下方会形成低压,散开到四周及加热腔长度方向的两头的空气又从底部向中间收拢,从而在加热腔4内部形成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的空气循环,在空气循环的作用下将热量均匀的散开到整个炸篮,同时还将食物中的水分从出风口排出,最终实现空气炸锅内空气的高速循环,达到煮食均匀、外焦里嫩、酥脆的煮食效果。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炸篮,所述机体内设有导向隔罩,所述炸篮放入所述机体后,所述导向隔罩封闭所述炸篮的上端开口形成加热腔;
所述加热腔沿所述炸篮抽拉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沿所述机体宽度方向延伸的距离,所述导向隔罩的中间位置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下扇叶,所述导向隔罩的内侧面上围绕所述进风口形成导向曲面,所述导向曲面将所述加热腔内的热风由所述进风口位置导向所述加热腔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隔罩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机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出风口用于将所述炸篮内的食物水分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隔罩呈倒碗状结构,所述导向隔罩的内侧面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面区域和位于所述水平面区域外围的所述导向曲面,所述导向曲面由内到外逐渐向下倾斜,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水平面区域内,所述下扇叶的转动区域与所述水平面区域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曲面在所述导向隔罩长度方向的倾斜程度小于在所述导向隔罩宽度方向的倾斜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隔罩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封闭所述炸篮上端开口的隔离罩和位于所述隔离罩下方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倒碗状结构,所述下扇叶位于所述导向板的下方,所述导向板将热风由所述进风口位置导向所述加热腔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面区域和位于所述水平面区域外围的所述导向曲面,所述导向曲面由内到外逐渐向下倾斜,所述进风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隔离罩上,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水平面区域上,所述下扇叶的转动区域与所述水平面区域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还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位于所述加热腔的上方,所述第二散热腔位于所述加热腔的下方,所述加热腔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散热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散热腔,并经所述进风口穿过所述导向隔罩,所述转轴上共轴安装有上扇叶和所述下扇叶,所述上扇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腔内,所述下扇叶位于所述加热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扇叶的转动直径与所述导向隔罩的宽度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腔的底部设有散热孔。
CN202222053303.2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8105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303.2U CN218105636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空气炸锅
PCT/CN2022/116021 WO2024026959A1 (zh) 2022-08-05 2022-08-31 一种锅体、空气炸锅及空气循环系统
US17/957,023 US20240041253A1 (en) 2022-08-05 2022-09-30 Pot body, air fryer, and air circul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303.2U CN218105636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5636U true CN218105636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2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3303.2U Active CN218105636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5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13558A (en) Rapid cooking device
US10383477B2 (en) Air flow cooking device
CN104770418A (zh) 新型空气炸锅
CN210961428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烹饪器具
CN110150957B (zh)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CN208740748U (zh) 一种带空气炸功能的电烤箱
CN210185391U (zh) 一种烹调器具
CN210540981U (zh)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CN21810563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5177163A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空气循环系统
CN209058912U (zh) 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家用空气能锅
WO2023165498A1 (zh) 一种立体热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WO2023279822A1 (zh)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365465U (zh) 一种空气炸食物料理机
CN214712117U (zh) 一种烘烤装置
CN21412823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933727U (zh) 一种避免热气水平排出的食物电烤器具
CN209733624U (zh) 一种智能多功能空气烤箱
CN211933726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食物电烤器具
CN211933725U (zh) 一种方便冷却机体的食物电烤器具
US20240041253A1 (en) Pot body, air fryer, and air circulation system
CN209789628U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炸锅
CN110742516A (zh) 一种带有热风循环通道的烹饪电器
CN215687005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484149U (zh) 一种带有热风循环通道的烹饪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