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702U - 空调冷凝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调冷凝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96702U CN218096702U CN202222549632.6U CN202222549632U CN218096702U CN 218096702 U CN218096702 U CN 218096702U CN 202222549632 U CN202222549632 U CN 202222549632U CN 218096702 U CN218096702 U CN 218096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liquid
- condenser body
- reservoir
- liquid tr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器和车辆,所述空调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第一集液器,所述第一集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第二集液器,所述第二集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第一储液器,所述第一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集液器连通;第二储液器,所述第二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集液器连通,且所述第一储液器或所述第二储液器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空调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空调节能的问题关注越来越明显,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成为焦点,同时车辆变得更加紧凑,尤其对于混动车型。
相关技术中,现有空调冷凝器多数采用过冷式冷凝器或者冷凝器和独立储液罐的设计,随着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逐渐增加,电池包需要的制冷需求越来越高,为节省整车成本,电池包制冷逐渐采用空调制冷剂直接降温,更长续航里程电池包电池体积越来越大,普通的过冷式冷凝器的有效储液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整车制冷系统的需求,储液空间不足将会导致空调系统单蒸时,空调系统压力过高,导致压缩机频繁启停,并且造成整车能耗飙升,在电池包制冷需求与座舱制冷同时开启时,系统正常运行或压力偏低制冷效果差(与整车制冷剂加注量有关)。若采用过冷式冷凝器和外挂储液罐的方案也可避免该问题的发生,但考虑到混动车型机舱内布置紧凑,无多余空间,布置难度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冷凝器,在冷凝器的两侧各设置有集液器和储液器,可以提高储液器存储制冷剂的容量空间,并且冷凝器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便于冷凝器布置在机舱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第一集液器,所述第一集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第二集液器,所述第二集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第一储液器,所述第一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集液器连通;第二储液器,所述第二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集液器连通,且所述第一储液器或所述第二储液器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冷凝器,通过将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集液器和第二集液器集成在冷凝器本体的两侧,以及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集液器、第二集液器与冷凝器本体之间的连通设置,可以使冷凝器形成一个很好的循环回路,从而可以对制冷剂高效冷凝,并且发挥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的储液、干燥和过滤功能。相比于普通的过冷式冷凝器的有效储液空间,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可以提供更大的储液空间,能够满足整车制冷系统的需求,不会因储液空间不足导致空调系统压力过高、压缩机频繁启停、系统运行压力偏低制冷效果差等问题。相比于过冷式冷凝器和外挂储液罐的方案,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集液器和第二集液器集成在冷凝器本体的两侧,使得冷凝器的整体结构紧凑,集成度较高,有利于冷凝器在机舱内的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液器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液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储液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以及,所述第二集液器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本体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储液器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液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集液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隔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位置相同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位置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下部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形成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连通于所述第一储液器和所述第二储液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冷凝器本体共同形成多段流动管路,以用于制冷剂多次循环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冷凝器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一侧且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出液管的上方,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第一集液器连通且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一储液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冷凝器还包括:集成板,所述集成板设置于所述冷凝器本体一侧的中部或下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器,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和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设置所述集成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液器和所述第二集液器为集液管且一体成型于所述冷凝器本体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冷凝器还包括:第三储液器,所述第三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储液器或所述第二储液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空调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冷凝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冷凝器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冷凝器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冷凝器的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冷凝器;
10、冷凝器本体;20、第一集液器;21、第一隔板;30、第二集液器;31、第二隔板;40、第一储液器;50、第二储液器;60、回流管路;61、流动管路;62、进液管;63、出液管;70、集成板;80、第一连接管;81、第二连接管;82、第三连接管;83、进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冷凝器100,以及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冷凝器100的车辆。
结合附图1-图4所示,空调冷凝器100包括:冷凝器本体10、第一集液器20、第二集液器30、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
其中,第一集液器20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一侧,并且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第二集液器30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另一侧,并且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如此设置,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分别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用于支撑和连接冷凝器本体10,与冷凝器本体10的扁管相互连通,供制冷剂流通并暂时存储制冷剂。
以及,第一储液器40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一侧,并且与第一集液器20连通,第二储液器50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二集液器30连通。如此设置,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分别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并且第一储液器40和第一集液器20连通,第二储液器50和第二集液器30连通,可以进行储液,用于储存和供应制冷系统内的液态制冷剂,以便工况变动时能补偿和调节液态制冷剂的盈亏,而且,在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内分别放置多个干燥包,可以用于吸收制冷剂和冷炼油中的水分,同时,可以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各种污物进行过滤去除。
并且,第一储液器40或第二储液器50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储液器40和第一集液器20连通以及第二储液器50和第二集液器30连通的条件下,第一储液器40可以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使得第一集液器20流入第一储液器40的制冷剂,经过第一储液器40的干燥过滤再次流回冷凝器本体10内,不会使冷凝器本体10一侧的第一储液器40和第一集液器20形成死路,此时的第二储液器50和第二集液器30则用于连接外部的压缩机和节流部件,如此,使得空调冷凝器100可以形成循环回路,即制冷剂从第二储液器50和第二集液器30的一侧流入冷凝器本体10,经过冷凝器本体10的内部循环可以流向第一集液器20和第一储液器40的一侧,然后再流入冷凝器本体10,最终从第二储液器50和第二集液器30的一侧流出,至此制冷剂在空调冷凝器100中一个循环结束,从而可以对制冷剂进行有效冷凝。或者,第二储液器50可以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使得第二集液器30流入第二储液器50的制冷剂再次流回冷凝器本体10内,而此时的第一储液器40和第一集液器20则用于连接外部的压缩机和节流部件,可以使空调冷凝器100形成循环回路,同样实现对制冷剂的冷凝效果。此外,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内的液态制冷剂可以再次对制冷剂进行冷凝,从而加快空调冷凝器100对制冷剂的冷却速度,进而提高系统的整体降温速度。
相比于普通的过冷式冷凝器的有效储液空间,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可以提供更大的储液空间,能够满足整车制冷系统的需求,不会因储液空间不足导致空调系统压力过高、压缩机频繁启停、系统运行压力偏低制冷效果差等问题,同时第一储液器40、第二储液器50、第一集液器20、第二集液器30与冷凝器本体10之间的连通设置,可以使空调冷凝器100形成一个很好的循环回路,从而可以对制冷剂高效冷凝,同时有效发挥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的储液、干燥和过滤功能。相比于过冷式冷凝器和外挂储液罐的方案,第一储液器40、第二储液器50、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集成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使得空调冷凝器100的整体结构紧凑,集成度较高,有利于空调冷凝器100在机舱内的布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冷凝器100可以设置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节流装置(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之间,可以使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本体10,通过冷凝器本体10的若干个扁管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使气态制冷剂在冷却凝结过程中,压力不变,温度降低,从而凝结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为进入节流装置节流降温降压并在蒸发器内吸取热量提供了条件。
由此,通过将第一储液器40、第二储液器50、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集成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以及第一储液器40、第二储液器50、第一集液器20、第二集液器30与冷凝器本体10之间的连通设置,可以使空调冷凝器100形成一个很好的循环回路,从而可以对制冷剂高效冷凝,并且发挥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的储液、干燥和过滤功能。相比于普通的过冷式冷凝器的有效储液空间,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可以提供更大的储液空间,能够满足整车制冷系统的需求,不会因储液空间不足导致空调系统压力过高、压缩机频繁启停、系统运行压力偏低制冷效果差等问题。相比于过冷式冷凝器和外挂储液罐的方案,第一储液器40、第二储液器50、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集成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使得空调冷凝器100的整体结构紧凑,集成度较高,有利于空调冷凝器100在机舱内的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集液器20的一端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一储液器40的一端连通,第一储液器40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部;以及,第二集液器30的一端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并且另一端与第二储液器50的一端连通,第一储液器40的另一端与冷凝器本体10连通。
如此,由于冷凝器本体10中的若干个扁管与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连通,在第一集液器20的上部设置有开口83,可以使制冷剂从开口83流入第一集液器20和冷凝器本体10,经过冷凝器本体10的多个扁管冷凝之后流向第二集液器30和第二储液器50,然后从第二储液器50流回冷凝器本体10,然后经过第一集液器20、第一储液器40后流出空调冷凝器100,至此制冷剂在空调冷凝器100中一个循环结束。
进一步地,第一集液器20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隔板21,第二集液器30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隔板31,其中一个第一隔板21与其中一个第二隔板31的高度位置相同,并且至少一个第一隔板21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31的高度位置不同。也就是说,至少两个第一隔板21可以将第一集液器20分成至少三个腔室,至少两个第二隔板31可以将第二集液器30分成至少三个腔室,如此,至少两个第一隔板21和至少两个第二隔板31与若干个扁管可以将冷凝器本体10划分为至少三个流动区域,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例如,参考图4所示,当制冷剂从第一集液器20进入冷凝器本体10之后会流向第二集液器30的一侧方向(第一区),由于第二集液器30中的第二隔板31阻挡,会使制冷剂碰到第二集液器30的内壁之后折返,朝向第一集液器20的一侧流动(第二区),由于第一集液器20中的第一隔板21阻挡,会使制冷剂碰到第一集液器20的内壁之后折返,朝向第二集液器30的一侧流动(第三区),如此,通过至少两个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31的设置,可以使制冷剂在冷凝器本体10内来回流动,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制冷剂的冷凝效果。
其中,其中一个第一隔板21和其中一个第二隔板31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下部,并且与冷凝器本体10形成回流管路60,回流管路60连通于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如此,其中一个第一隔板21和其中一个第二隔板31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下部,并且齐平设置,使得冷凝器本体10的下部形成一个单独的回流管路60,并且回流管路60连通于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可以将冷凝器本体10两侧的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相连通,从而形成循环回路,不会使第二集液器30和第二储液器50形成死路。
并且,至少一个第一隔板21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隔板21的上方,并且至少一个第二隔板31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隔板21的上方,至少一个第一隔板21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31与冷凝器本体10共同形成多段流动管路61,以用于制冷剂多次循环流动。如此设置,除了其中一个第一隔板21和其中一个第二隔板31形成单独的回流管路60之外,冷凝器本体10的其余区域对制冷剂进行冷凝,使得至少一个第二隔板31和至少一个第一隔板21之间能够形成多段流动管路61,从而可以使制冷剂在多段流动管路61中来回折返,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制冷剂的冷凝效果。
另外,空调冷凝器100还包括:进液管62和出液管63,进液管62和出液管63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一侧,并且进液管62位于出液管63的上方,进液管62与第一集液器20连通,并且出液管63与第一储液器40连通。如此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一侧设置进液管62和出液管63,使得进液管62与第一集液器20连通,以使制冷剂通过进液管62流入第一集液器20,最终从第一储液器40流向出液管63,使制冷剂流出。其中,进液管62位于出液管63的上方,有利于气态制冷剂向上流动,以及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从出液管63流出,不会参杂气态制冷剂。
其中,空调冷凝器100还包括:集成板70,集成板70设置于冷凝器本体10一侧的中部或下部,并且固定连接于第一储液器40,进液管62的一端和出液管63的一端设置集成板70上。如此,集成板70固定在第一储液器40上,将进液管62的一端和出液管63的一端集成在集成板70上,既可以固定进液管62和出液管63,还可以保证进液管62和出液管63与外部管路的可靠连接,从而可以保证制冷剂稳定地流向进液管62和出液管63,不易发生漏液等问题。
而且,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为集液管,并且一体成型于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如此设置,将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一体成型于冷凝器本体10上,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将冷凝器本体10与集液管进行连接时需要将其进行焊接或者铆接在一起,而需要增加多余的工序,并且采用一体成型方式不需要为焊接工序单独制作工装检具,从而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减少焊接或铆接工序,有效节省生产时间;并且不增加单独的工序将冷凝器本体10和集液管进行连接,同时减少了制作出不合格率产品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以及,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分别固定在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上,可以采用焊接、螺接或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当储液空间不能很好地满足现有的需求时,可以更换规格更大的第一储液器40和/或第二储液器50,安装灵活性高。
此外,空调冷凝器100还包括:第三储液器,第三储液器设置在冷凝器本体10的外部且与第一储液器40或第二储液器50连通。如此,除冷凝器上集成的第一储液器40和第二储液器50之外,还可以在空调冷凝器100的外部设置第三储液器,以进一步地增大制冷剂的存储空间,为车辆电池包、空调以及其它部件的制冷提供足够的空间,适用于续航里程大的新能源车辆。
而且,冷凝器本体1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若干个扁管组成,扁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使空调冷凝器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扁管上还可以设置散热片,散热片优选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成,例如铝。这样可以增加冷凝器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空调冷凝器100的散热效率,从而加快对制冷剂的冷却速度。
以及,在第二集液器30和第二储液器50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80和第二连接管81,第一集液器20和第一储液器40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管82,第一连接管80可以使冷凝器本体10内的制冷剂流向第二储液器50,第二连接管81可以使第二储液器50内的制冷剂流向冷凝器本体10,第三连接管82可以使第一集液器20内的制冷剂流向第一储液器40,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流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空调冷凝器100。
根据空调冷凝器100的结构设置,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参考如下:空调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集成板70处的进液管62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冷凝器本体10的上部进入冷凝器内部进行热力交换,制冷剂在冷凝器本体10内循环换热后变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由冷凝器本体10下部通过第一连接管80进入冷凝器本体10左侧的第二储液器50内,然后第二储液器50通过第二连接管81进入冷凝器本体10的回流管路60,并流回至冷凝器本体10右侧的第二集液器30内部,再次通过第三连接管82进入第一储液器40内,最终从出液管63流出,至此制冷剂在空调冷凝器100中一个循环结束,通过冷凝器本体10内的若干个扁管以及第一储液器40、第二储液器50对制冷剂进行冷凝,从而加快空调冷凝器100对制冷剂的冷却速度,进而提高系统的整体降温速度。并且,第一储液器40、第二储液器50、第一集液器20和第二集液器30集成在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使得空调冷凝器100的整体结构紧凑,集成度较高,有利于空调冷凝器100在机舱内的布置,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本体(10);
第一集液器(20),所述第一集液器(20)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一侧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连通;
第二集液器(30),所述第二集液器(30)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连通;
第一储液器(40),所述第一储液器(40)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集液器(20)连通;
第二储液器(50),所述第二储液器(50)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集液器(30)连通,且所述第一储液器(40)或所述第二储液器(50)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器(20)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液器(4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储液器(40)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部;以及,
所述第二集液器(30)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器(5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储液器(50)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器(20)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隔板(21),所述第二集液器(30)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隔板(3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2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隔板(31)的高度位置相同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21)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隔板(31)的高度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21)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隔板(31)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下部且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形成回流管路(60),所述回流管路(60)连通于所述第一储液器(40)和所述第二储液器(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21)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21)的上方,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隔板(31)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隔板(21)的上方,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21)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隔板(31)与所述冷凝器本体(10)共同形成多段流动管路(61),以用于制冷剂多次循环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62)和出液管(63),所述进液管(62)和所述出液管(63)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一侧且所述进液管(62)位于所述出液管(63)的上方,所述进液管(62)与所述第一集液器(20)连通且所述出液管(63)与所述第一储液器(4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板(70),所述集成板(70)设置于所述冷凝器本体(10)一侧的中部或下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器(40),所述进液管(62)的一端和所述出液管(63)的一端设置所述集成板(7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器(20)和所述第二集液器(30)为集液管且一体成型于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储液器,所述第三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本体(10)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储液器(40)或所述第二储液器(50)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冷凝器(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49632.6U CN218096702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空调冷凝器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49632.6U CN218096702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空调冷凝器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96702U true CN218096702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5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49632.6U Active CN218096702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空调冷凝器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96702U (zh) |
-
2022
- 2022-09-26 CN CN202222549632.6U patent/CN218096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99600U (zh) |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和电动汽车 | |
CN205481963U (zh) |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系统的微通道回热器结构 | |
CN112455181B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JP4016544B2 (ja) | 超臨界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用の放熱器 | |
CN218096702U (zh) | 空调冷凝器和车辆 | |
CN203657277U (zh) | 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 | |
CN110126584B (zh) |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运行方法、控制系统 | |
CN201221878Y (zh) | 汽车过冷式冷凝器 | |
CN113739458B (zh) | 气液分离器以及车辆的空调系统 | |
CN214095037U (zh) | 驻车空调冷凝器布置结构 | |
CN113154728A (zh) | 一种热交换式储液罐 | |
CN209926661U (zh) | 一种迎风式顶置汽车空调冷凝器 | |
CN113665316A (zh) | 同轴管、汽车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216924841U (zh) | 一种储液器及其制冷空调 | |
CN105650951A (zh) |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系统的微通道回热器 | |
CN217374084U (zh) |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214665397U (zh) | 一种热交换式储液罐 | |
CN214620188U (zh) | 冷凝装置以及车辆 | |
CN216915452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换热装置 | |
CN218915468U (zh) | 一种蒸发器上蒸发室结构 | |
CN220042001U (zh) | 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模块 | |
CN21592182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迎风式空调集成装置 | |
CN219934257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9583902U (zh) | 专用于混动车型的热管理系统 | |
CN113335019B (zh) | 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