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6679U -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6679U
CN218086679U CN202222599201.0U CN202222599201U CN218086679U CN 218086679 U CN218086679 U CN 218086679U CN 202222599201 U CN202222599201 U CN 202222599201U CN 218086679 U CN218086679 U CN 218086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ompartment
gravimeter
cushion
safet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92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达龙
雷波
黄钊
宋旭锋
张小兵
唐鉴
曹涛
吕许朋
龙玉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unnan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25992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6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6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6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间,所述箱体内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隔间,所述第一隔间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气垫。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进行重力仪的运输工作时,将重力仪放置在第一隔间中,并将重力仪脚架或备用电池放置在第二隔间,随后将盖板与箱体贴合,并通过连接组件稳固盖板的位置,即可将重力仪、重力仪脚架及备用电池封装在箱体中,随后通过安装组件将箱体固定在越野车的后备箱即可,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减震气垫和第一软垫、第二软垫可有效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重力仪与箱体内壁发生碰撞而出现损坏,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重力仪的运输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重力仪是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仪器,一般分为绝对重力仪和相对重力仪,前者用于绝对重力测量,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值,后者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相对值,主要用于重力勘探,重力仪通常指相对重力仪。其基本原理是弹性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弹性体的弹性力与重力平衡时,弹性体处于某一平衡位置。当重力变化时弹性体的平衡位置则改变,观测两次平衡位置的改变量,即可测定两点的重力差。
在现有重力勘测野外作业中,通常会采用越野车将重力仪携带至目标区开展工作,但是直接将重力仪放置在后备箱简单固定或人工抱坐携带运输,由于野外道路崎岖复杂,从而导致重力仪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影响正常使用,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重力仪在运输时容易在颠簸中受损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间,所述箱体内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隔间,所述第一隔间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气垫,所述第一隔间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二隔间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软垫,所述箱体的上端后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盖板的正面通过连接组件与箱体贴合,所述箱体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组件。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木质内衬。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正面的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分别插接在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的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软垫、第二软垫和减震垫均采用减震海绵制成。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正面的周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正面与箱体贴合。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扣与挂钩,所述卡扣分别设置在盖板背面的上端和箱体侧壁的上端,所述挂钩分别设置在箱体上端的前侧和盖板侧壁的上端,所述卡扣与挂钩卡接。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与凹槽,所述安装板分别设置在箱体正面和侧壁的下端,所述凹槽开设在安装板的外壁。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隔间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泡棉,所述缓冲泡棉的上端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缓冲泡棉的上端外侧开设有脚架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在需要进行重力仪的运输工作时,将重力仪放置在第一隔间中,并将重力仪脚架或备用电池放置在第二隔间,随后将盖板与箱体贴合,并通过连接组件稳固盖板的位置,即可将重力仪、重力仪脚架及备用电池封装在箱体中,随后通过安装组件将箱体固定在越野车的后备箱即可,且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减震气垫和第一软垫、第二软垫可有效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重力仪与箱体内壁发生碰撞而出现损坏,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重力仪的运输安全性;
第二、通过在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的内壁设置木质内衬,使木质内衬可降低重力仪与箱体内壁的碰撞强度,而通过采用减震海绵制成第一软垫、第二软垫和减震垫,使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可对重力仪的横向位置起到减震作用,同时降低重力仪与箱体内壁发生碰撞的风险,且通过减震气垫和减震垫可有效降低重力仪的纵向振动,从而避免重力仪在纵向位置与箱体、盖板碰撞而出现损伤;
第三、在需要固定箱体的位置时,首先在越野车的后备箱设置卡扣条,并在卡扣条上端设置螺杆,随后将箱体放入后备箱,并使螺杆的上端贯穿凹槽,随后采用螺帽螺纹连接在螺杆外壁的上端,使螺帽的下端与安装板贴合,即可固定安装板的位置,从而使安装组件达到稳固箱体位置的作用,进而达到将箱体固定在越野车后备箱的作用,避免箱体在颠簸中出现晃动、滑动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第一隔间,21、减震气垫,22、第一软垫,3、第二隔间,31、第二软垫,32、缓冲泡棉;321、电池槽;322、脚架孔;4、木质内衬,5、盖板,51、减震垫,52、密封垫,6、连接组件,61、卡扣,62、挂钩,7、安装组件,71、安装板,7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间2,箱体1内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隔间3,第一隔间2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气垫21,第一隔间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软垫22,第二隔间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软垫31,箱体1的上端后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盖板5,盖板5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组件6,盖板5的正面通过连接组件6与箱体1贴合,箱体1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组件7;在需要进行重力仪的运输工作时,将重力仪放置在第一隔间2中,并将重力仪脚架或备用电池放置在第二隔间3,随后将盖板5与箱体1贴合,并通过连接组件6稳固盖板5的位置,即可将重力仪、重力仪脚架及备用电池封装在箱体1中,随后通过安装组件7将箱体1固定在越野车的后备箱即可,且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减震气垫21和第一软垫22、第二软垫31可有效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重力仪与箱体1内壁发生碰撞而出现损坏,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重力仪的运输安全性。
实施例2
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减少颠簸的碰撞导致重力仪损坏的目的,本实施例对第一隔间2和第二隔间3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第一隔间2和第二隔间3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木质内衬4;通过在第一隔间2和第二隔间3的内壁设置木质内衬4,使木质内衬4可降低重力仪与箱体1内壁的碰撞强度,避免重力仪受损。
参考图2,为了达到稳固重力仪在第一隔间2中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所述盖板5正面的设置有减震垫51,所述减震垫51分别插接在第一隔间2和第二隔间3的内部;通过减震垫51可稳固重力仪在第一隔间中2的位置,避免重力仪在颠簸中与盖板5发生碰撞,并可稳固备用电池或脚架在第二隔间3中的位置。
参考图2,为了达到对重力仪的起到减震作用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一软垫22、第二软垫31和减震垫51均采用减震海绵制成;通过采用减震海绵制成第一软垫22、第二软垫31和减震垫51,使第一软垫22、第二软垫31和减震垫51可对重力仪起到多方位的减震作用,同时降低重力仪与箱体1内壁和盖板5发生碰撞的风险。
参考图2,为了达到密封箱体1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盖板5正面的周侧设置有密封垫52,密封垫52的正面与箱体1贴合;通过在盖板5正面的周侧设置密封垫52,并使密封垫52的正面与箱体1贴合,即可通过密封垫52起到密封箱体1的作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导致灰尘等杂质进入箱体1对重力仪造成影响,同时可保持箱体1内部的温度。
实施例3
参考图1和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达到使盖板5稳定闭合的目的,本实施例对连接组件6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连接组件6包括卡扣61与挂钩62,卡扣61分别设置在盖板5背面的上端和箱体1侧壁的上端,挂钩62分别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前侧和盖板5侧壁的上端,卡扣61与挂钩62卡接;通过在盖板5背面的上端和箱体1侧壁的上端设置卡扣61,并将挂钩62分别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前侧和盖板5侧壁的上端,且在盖板5的正面与箱体1贴合后将卡扣61与挂钩62卡接,即可通过连接组件6达到稳固盖板5位置的作用,使盖板5达到封闭箱体1的作用。
参考图1,为了达到固定箱体1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安装组件7包括安装板71与凹槽72,安装板71分别设置在箱体1正面和侧壁的下端,凹槽72开设在安装板71的外壁;在需要固定箱体1的位置时,首先在越野车的后备箱设置卡扣61条,并在卡扣61条上端设置螺杆,随后将箱体1放入后备箱,并使螺杆的上端贯穿凹槽72,随后采用螺帽螺纹连接在螺杆外壁的上端,使螺帽的下端与安装板71贴合,即可固定安装板71的位置,从而使安装组件7达到稳固箱体1位置的作用,进而达到将箱体1固定在越野车后备箱的作用,避免箱体1在颠簸中出现晃动、滑动等情况。
参考图3,为了达到稳固备用电池和重力仪脚架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二隔间3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泡棉32,缓冲泡棉32的上端开设有电池槽321,缓冲泡棉32的上端外侧开设有脚架孔322;通过将备用电池插入电池槽321,并将重力仪脚架插入脚架孔322,即可将备用电池和重力仪脚架稳固在第二隔间3中,且通过缓冲泡棉32可避免备用电池与重力仪脚架发生碰撞。
使用原理及优点:在需要进行重力仪的运输工作时,将重力仪放置在第一隔间2中,并将重力仪脚架或备用电池放置在第二隔间3,并使备用电池插入电池槽321中,将重力仪脚架插入脚架孔322中,即可通过缓冲泡棉32稳固重力仪脚架和备用电池的位置,避免重力仪脚架和备用电池发生碰撞,随后将盖板5与箱体1贴合,并将卡扣61与挂钩62卡接,即可通过连接组件6稳固盖板5的位置,且通过密封垫52可起到密封箱体1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防止灰尘、杂质、液体等进入,同时使减震垫51插入第一隔间2即可稳固重力仪在第一隔间2中的位置,而减震垫51则可稳固重力仪脚架或备用电池在第二隔间3中的位置,从而将重力仪、重力仪脚架及备用电池封装在箱体1中,在越野车的后备箱设置卡扣61条,并在卡扣61条上端设置螺杆,随后将箱体1放入后备箱,并使螺杆的上端贯穿凹槽72,随后采用螺帽螺纹连接在螺杆外壁的上端,使螺帽的下端与安装板71贴合,即可固定安装板71的位置,从而使安装组件7达到稳固箱体1位置的作用,进而达到将箱体1固定在越野车后备箱的作用,避免箱体1在颠簸中出现晃动、滑动等情况,而且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木质内衬4可降低重力仪与箱体1内壁的碰撞强度,而通过第一软垫22和第二软垫31可对重力仪的横向位置起到减震作用,同时降低重力仪与箱体1内壁发生碰撞的风险,且通过减震气垫21和减震垫51可有效降低重力仪的纵向振动,从而避免重力仪在纵向位置与箱体1、盖板5碰撞而出现损伤,从而对重力仪达到全方位的保护,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重力仪的运输安全性,避免在运输中导致重力仪损坏而影响正常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间(2),所述箱体(1)内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隔间(3),所述第一隔间(2)内部的下端设置有减震气垫(21),所述第一隔间(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软垫(22),所述第二隔间(3)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软垫(31),所述箱体(1)的上端后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组件(6),所述盖板(5)的正面通过连接组件(6)与箱体(1)贴合,所述箱体(1)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安装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间(2)和第二隔间(3)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木质内衬(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正面的设置有减震垫(51),所述减震垫(51)分别插接在第一隔间(2)和第二隔间(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垫(22)、第二软垫(31)和减震垫(51)均采用减震海绵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正面的周侧设置有密封垫(52),所述密封垫(52)的正面与箱体(1)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卡扣(61)与挂钩(62),所述卡扣(61)分别设置在盖板(5)背面的上端和箱体(1)侧壁的上端,所述挂钩(62)分别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前侧和盖板(5)侧壁的上端,所述卡扣(61)与挂钩(62)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7)包括安装板(71)与凹槽(72),所述安装板(71)分别设置在箱体(1)正面和侧壁的下端,所述凹槽(72)开设在安装板(71)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间(3)内部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泡棉(32),所述缓冲泡棉(32)的上端开设有电池槽(321),所述缓冲泡棉(32)的上端外侧开设有脚架孔(322)。
CN202222599201.0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Active CN218086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201.0U CN218086679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201.0U CN218086679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6679U true CN21808667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9201.0U Active CN218086679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6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20537U (zh) 一种具备滤震功能的超久潜伏终端
CN103465951B (zh) 适用于极地恶劣运输条件的浮筏式双层缓冲减振系统
CN218086679U (zh) 一种重力仪车载运输安全装置
CN217893601U (zh) 一种减震箱
CN210555198U (zh) 一种冷藏运输柜
CN210455078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用具有减震性能的电动力机构
CN210392196U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模组运输防撞的装置
CN219905223U (zh)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汽车仪表台总成包装箱
CN208722567U (zh) 用于车载电脑的硬盘安装支架
CN109664779A (zh) 一种抗震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结构
CN206580006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减震保护装置
CN213474126U (zh) 一种检漏运输包装箱
CN217374269U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酒窖的车载酒柜
CN211240673U (zh) 一种新型车载定位仪屏蔽壳装置
CN211710973U (zh) 摩托车及其座椅安装结构
CN212229179U (zh) 一种减震式船载北斗导航终端
CN214567616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包装周转箱
CN220892015U (zh) 一种防震车载led背光源
CN212797948U (zh) 一种仪表放置盒
CN212694339U (zh) 一种带有抗震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CN211520176U (zh) 加强缓冲运输包装箱
CN218731415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用防护箱
CN213473900U (zh) 一种高端红酒用竹木包装箱
CN210913576U (zh) 一种防水抗摔的安全防护盒
CN219008547U (zh) 一种防震包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