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9103U -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9103U
CN218079103U CN202222269609.1U CN202222269609U CN218079103U CN 218079103 U CN218079103 U CN 218079103U CN 202222269609 U CN202222269609 U CN 202222269609U CN 218079103 U CN218079103 U CN 218079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roduct
station
mounting support
material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96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96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9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9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9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支撑,位于安装支撑上的至少一组夹取装置,以及位于安装支撑上的触发件;所述夹取装置被配置为用以对料盘抓取或者释放;所述触发件被配置为用以触发料盘上的开盖机构,以使位于料盘上的盖体开启。本实用新型利用夹取装置实现抓取或释放料盘功能,同时利用搬运机构自身所配置有的触发件,可在无人员与料盘接触下自动开启料盘盖体,无需在料盘搬运机构之外额外设置开盖机构,大幅度节省操作空间以及成本,且还具有操作方便,节省操作工序等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都需要对半成品的产品进行通电检测。基于检测技术的要求,通常需要将待测产品的电连接端插接入测试用载座上的电连接件中,其缺陷在于,产品制程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工位测试,产品在插接定位时多通过人工视觉定位完成,定位效果差,精度低,且产品测试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工位检测,反复的插拔产品会导致产品的损坏。
由此出现了通过料盘压接导通产品后,在多个工序对产品进行检测的技术,其优点是仅通过一次压接导通,即可将料盘作为产品与载座之间的中转结构反复的在多个工位进行检测,避免了反复的插拔产品导致的产品损坏。如图1、图2所示,料盘100包括本体101以及形成于本体101上的用以放置产品的型腔102,其还包括用以将产品与料盘压接导通的盖体103,盖体103通过开盖机构104触发开启,由于料盘在流入产线时,通常情况下,盖体103与本体101呈扣合状态,这就需要人员手工开启,以便产品被放置于型腔。但通过人工开启盖体,将产品放到料盘后再扣合盖体,空间利用率低,且人工作业接触产品,容易引起产品品质不良。此外,针对已开启盖体的料盘在通过搬运机构搬运时,盖体与抓取料盘的搬运机构之间会产生干涉影响,影响料盘的运送质量,料盘跌落风险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盘搬运机构,亦通过搬运机构即可实现对料盘盖体开启的操作,减少现有的额外设置开盖机构所占用的操作空间,节省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料盘搬运机构的检测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包括:
安装支撑;
位于安装支撑上的至少一组夹取装置;以及,
位于安装支撑上的触发件;
所述夹取装置被配置为用以对料盘抓取或者释放;
所述触发件被配置为用以触发料盘上的开盖机构,以使位于料盘上的盖体开启。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夹取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可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在相向方向上或相背方向上移动的夹持臂;两个夹持臂上分别包括有与驱动件连接固定的固定臂部以及作用于料盘的悬臂部。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触发件包括有可靠近或者远离料盘上的开盖机构的运动趋势。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安装支撑上包括有气嘴,所述触发件连接于气嘴的一端,所述气嘴的另一端连接有气动装置。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位于安装支撑上的阻挡缓冲件,所述阻挡缓冲件位于触发件的旁侧,该阻挡缓冲件被配置为用以限位料盘上被开启的盖体。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有支撑臂以及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安装支撑可转动的耦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耦接于支撑臂上。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有压平件,所述压平件包括有结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撑上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的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形成压接端,所述压接端被配置为可压覆被夹取装置夹持的料盘。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压平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平件呈对角设置。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压平件包括预紧弹簧,预紧弹簧套设于压平件的移动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料盘搬运机构的检测设备;
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输送机构;
对位检测机构;
测试机构;以及,
料盘搬运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依次布置的料盘放置工位,产品上架料盘工位、产品测试工位以及料盘下架工位;输送机构可带动料盘依次在所述料盘放置工位,产品上架料盘工位、产品测试工位以及料盘下架工位流转;
对位检测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产品上架料盘工位,该对位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并获取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的料盘的位置信息、检测并获取产品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放置于料盘后的状态信息以及扣合料盘上的盖体,以使产品和料盘之间压接导通;
测试机构对应设置于产品测试工位,用以通过电信号导通的方式来检测产品与料盘之间的信号导通状态;
所述料盘搬运机构对应设置于料盘放置工位,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被配置为抓取料盘并开启料盘上的盖体,将开启盖体后的料盘运送至输送机构的料盘放置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料盘搬运机构,利用夹取装置实现抓取或释放料盘功能,同时利用搬运机构自身所配置有的触发件,可在无人员与料盘接触下自动开启料盘盖体,无需在料盘搬运机构之外额外设置开盖机构,大幅度节省操作空间以及成本,且还具有操作方便,节省操作工序等技术效果。
此外全程产品以及料盘无人工作操作接触,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与料盘的组合定位精准度高,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盖体扣合状态下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现有技术盖体开启状态下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料盘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料盘搬运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料盘搬运机构抓取料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结构俯视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中输送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中对位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中产品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中下架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中第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基于检测技术的要求,产品制程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工位测试,产品在插接定位时多通过人工视觉定位完成,定位效果差,精度低,且产品测试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工位检测,反复的插拔产品会导致产品的损坏。为满足检测需要,产品多通过与料盘压接导通,在多个工序对产品进行检测,由此仅通过一次压接导通,即可将料盘作为产品与载座之间的中转结构反复的在多个工位进行检测,避免了反复的插拔产品导致的产品损坏。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料盘搬运机构,亦通过搬运机构即可实现对料盘盖体开启的操作,便于产品上架至料盘,减少现有的额外设置开盖机构所占用的操作空间,节省工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表,VR/AR眼镜等小尺寸电子产品中通电检测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参照图1至图5所示,所述料盘搬运机构包括:安装支撑1,位于安装支撑1上的至少一组夹取装置2以及位于安装支撑1上的触发件3。所述夹取装置2被配置为用以对料盘100抓取或者释放。所述触发件3被配置为用以触发料盘100上的开盖机构104,以使位于料盘100上的盖体103开启。将触发件3配置在料盘搬运机构上可实现在无人员与料盘100接触下自动开启料盘盖体103,无需在料盘搬运机构之外额外设置开盖机构,大幅度节省操作空间以及成本,操作方便且节省操作工序。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撑1为一板体结构,所述夹取装置2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撑1上。具体地,所述夹取装置2至少包括两个可在驱动件4的作用下在相向方向上或相背方向上移动的夹持臂21;两个夹持臂21上分别包括有与驱动件4连接固定的固定臂部211以及作用于料盘100的悬臂部212。两个夹持臂21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取装置的两个夹持臂仅配置一个单向气缸,即两个夹持臂中的一个夹持臂固定于安装支撑,另一个夹持臂的固定臂部固定于单向气缸的缸杆,由此当对料盘进行抓取时,固定于安装支撑的夹持臂保持不动,另一夹持臂向料盘靠近,以对料盘进行抓取,反之释放料盘。但此种方式在不增加额外对位机构或者限位机构的情况下,可移动的夹持臂在抓取料盘时,料盘会出现位置偏移,需在另案中讨论。
结合附图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4优选地采用双向气缸,具体地,两个夹持臂21的固定臂部211分别固定于双向气缸的两个缸杆,在双向气缸的驱动下,两个夹持臂21的悬臂部212可实现相向或者相背运动以实现对料盘100的抓取或者释放。同步移动的两个夹持臂21能够更好的控制料盘的抓取精度,避免因对位不准料盘100位置产生偏移的情况出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件3包括有可靠近或者远离料盘100上的开盖机构104的运动趋势。即所述触发件3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撑1上,具体地,参照图所述安装支撑1上包括有用以驱动所述触发件3运动的气嘴,气嘴可连接气动装置,所述触发件3在气动压力的作用下沿轴向竖直运动,所述气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气缸。当夹取装置2对料盘100实现抓取后,触发件3可朝向料盘运动,以触发料盘100上的开盖机构104,以使位于料盘100上的盖体103打开。触发件3被配置为可靠近或者远离料盘100运动,当夹取装置2对料盘100实施抓取过程中,能够防止触发件3误触开盖机构104,料盘100上的盖体103如提前开启,会影响夹取装置2对料盘100的抓取质量。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触发件3也可通过移动气缸配置在安装支撑1上,触发件3配置在移动气缸的缸杆上,当夹取装置2对料盘100实现抓取后,在移动气缸的驱动下,触发件3可朝向料盘100运动,以触发料盘100上的开盖机构104,以使位于料盘100上的盖体103打开,参照图5所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位于安装支撑1上的阻挡缓冲件5,所述阻挡缓冲件5位于触发件3的旁侧,该阻挡缓冲件5被配置为用以限位料盘100上被开启的盖体103。当触发件3触发料盘100上的开盖机构104,以使位于料盘100上的盖体103开启时,突然开启的盖体103会冲击料盘搬运机构的安装支撑1,料盘搬运机构的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安装支撑1结构受损,所述阻挡缓冲件5的一个作用在于能够保护安装支撑1不受盖体103开启的冲击,另一个作用在于限定初始状态下盖体103的开启角度,当料盘上架检测设备,料盘搬运机构夹取装置释放料盘后,在盖体103自身弹性部件的作用能够缓慢开启将容纳产品的型腔102完全暴露出,减少料盘上架检测设备过程中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盘搬运机构在实际使用中需安装于检测设备结构中,并具有在至少两个工位之间对料盘进行运送的能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有支撑臂6以及至少一个连接臂7,所述安装支撑1可转动的耦接于所述连接臂7的一端,所述连接臂7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耦接于支撑臂6上。支撑臂6用以将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装配于检测设备,优选地,所述支撑臂6可转动的装配于检测设备上,以增加料盘搬运机构的运送范围。所述连接臂7用以实现夹取装置的自由转动,以使被夹取装置抓取的料盘在至少两个工位之间运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有压平件8,所述压平件8包括有结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撑1上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的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形成压接端81,所述压接端81被配置为料盘100在被夹取装置2夹持时,压覆于料盘100的本体101。所述压平件8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平件8呈对角设置。
压平件8可保证料盘在转运过程中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减少了料盘脱落的风险。并且通过压平件8的压覆,可利于夹取装置对料盘的定位抓取,避免出现夹持臂在夹取料盘过程中,料盘受力点出现偏差导致料盘在倾斜状态下被抓取的状况。
可选地,压平件8还包括预紧弹簧(未示出),预紧弹簧套设于移动部上,当料盘处于不水平情况被抓取时,压平件8的压接端81可先于夹持臂21与料盘100接触,压平件8移动部受力向上移动压缩预紧弹簧,以保证料盘可在水平状态下被夹取装置夹起。预紧弹簧的预紧力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盘搬运机构可实现产品自动上料定位于料盘,全程产品以及料盘无人工作操作接触,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与料盘的组合定位精准度高,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可实现无人工接触产品下的产品与料盘的自动化组合。
具体地,结合图6至图12所示,所述检测设备包括:输送机构30,对位检测机构40,测试机构50以及如上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10。
所述输送机构30包括有依次布置的料盘放置工位301,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产品测试工位303以及料盘下架工位304,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30可带动料盘依次在所述料盘放置工位301,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产品测试工位303以及料盘下架工位304流转,参照图8所示。对位检测机构40对应设置于所述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该对位检测机构40被配置为检测产品上架料盘后的状态,参照图6、7所示。测试机构50对应设置于产品测试工位303,用以通过电信号导通的方式来检测产品与料盘之间的信号导通状态。所述料盘搬运机构10对应设置于料盘放置工位301,所述料盘搬运机构10被配置为抓取料盘并开启料盘上的盖体,将开启盖体后的料盘运送至输送机构30的料盘放置工位301。
可以理解的是,当料盘位于料盘放置工位301时,此时料盘的状态为型腔内未放置有产品的空料盘。空料盘会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承载产品,并与产品之间形成压接导通状态,产品测试工位303用以通过电信号导通的方式来检测产品与料盘之间的信号导通状态。料盘下架工位304所下架的料盘应被理解为型腔内包括有与料盘压接导通的产品的料盘。产品在所述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上架至料盘的型腔,所述对位检测机构40被配置为检测并获取料盘以及料盘型腔位置、产品上架料盘后的状态以及扣合料盘上的盖体,使得产品和料盘之间压接导通。
具体地,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承载台,所述输送机构30、对位检测机构40、测试机构50以及料盘搬运机构10均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承载台上还包括有料盘上料口60,料盘下料口70,以及产品上料口80。其中,所述料盘上料口60用于放置未开启盖体的料盘,待料盘搬运机构10由此料盘上料口60抓取料盘并开启盖体后运送至输送机构30的料盘放置工位301。
为节省检测设备的占用空间,简化输送机构的复杂程度。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可转动的圆形转台,料盘放置工位,产品上架料盘工位、产品测试工位以及料盘下架工位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
参照图7以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还包括:产品搬运机构901以及下架搬运机构902。产品上料口80用以盛放产品,待产品搬运机构901抓取产品,并将产品由产品上料口80上架至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的料盘的型腔。所述下架搬运机构902用以将压接导通有产品的料盘由料盘下架工位304下架,并运送至所述料盘下料口70。可选地,所述产品搬运机构901以及所述下架搬运机构90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常规机械手结构。
如图所示,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对位检测机构40包括第一检测装置401以及第二检测装置402。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1被配置为检测并获取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的料盘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02被配置为检测并获取产品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放置于料盘后的状态信息。
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1用以检测并获取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的料盘的型腔位置,第一检测装置401包括但不限于采用CCD视觉检测相机,第二检测装置40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CCD视觉检测相机或者激光对位传感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装置402采用激光对位传感器,当产品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被定位放置于料盘所具有的型腔102内后,通过激光对位传感器可获取产品与料盘之间配合的距离信息,当产品未完全放置于料盘100所具有的型腔102内时,激光对位传感器所获取的距离信息不符合规定要求,以此判断产品是否完全被定位于料盘型腔内,此时需通过产品搬运机构重新抓取产品,产品脱离料盘型腔,配合第一检测装置401检测并获取的料盘型腔位置,对产品状态进行调整,直至产品完全落入并被定位于料盘100上的型腔102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对位检测机构40包括有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线模组403,以及沿Y方向设置的第二直线模组404。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04的固定部通过支撑架405结合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403的移动部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1以及第二检测装置402通过安装板406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404的移动部上。
为满足承载有产品的料盘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与产品之间形成压接导通的组合结构,所述对位检测机构40还包括闭盖装置407,所述闭盖装置407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406上的驱动气缸4071,以及结合固定于所述驱动气缸4071驱动端上的闭盖件4072,所述驱动气缸4071的驱动方向为与X、Y方向均垂直的Z方向。优选地,所述闭盖件4072为滚轮。闭盖件4072在第一直线模组403、第二直线模组404以及驱动气缸4071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具有朝向料盘100上的盖体103的多方位角度的运动趋势,由此提高扣合盖体103的成功率,保证盖体103与料盘本体101之间具有良好的扣合效果。
结合图12所示,在一个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机构30与所述对位检测机构40之间包括有第三检测装置408,所述第三检测装置408被配置为可由产品下方检测并获取产品的位置信息,以配合第一检测装置401检测并获取的料盘100上型腔102位置,对产品状态进行调整,提高产品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上架至料盘的成功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盖体扣合状态的未装载产品的料盘被所述料盘搬运机构抓取运送至输送机构的料盘放置工位。
具体地,盖体103扣合状态的未装载产品的料盘100由所述检测设备的料盘上料口60被所述料盘搬运机构10抓取运送至输送机构30的料盘放置工位301,在所述料盘搬运机构10在抓取料盘100后,触发件3朝向料盘100运动,以触发料盘100上的开盖机构104,以使位于料盘100上的盖体103打开。
S2、输送机构流转料盘由料盘放置工位至产品上架料盘工位,产品上架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的料盘,对位检测机构检测并获取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的料盘的位置信息、检测并获取产品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放置于料盘后的状态信息以及扣合料盘上的盖体。
具体地,输送机构30流转料盘100由料盘放置工位301至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产品由所述检测设备的产品上料口80被产品搬运机构901抓取。此时,第一检测装置401检测并获取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的料盘100的位置信息以及料盘100上型腔102的位置信息,第三检测装置408由产品下方检测并获取产品的位置信息,并结合前序中第一检测装置401检测并获取的料盘100的位置信息以及料盘100上型腔102的位置信息,通过产品搬运机构901对产品状态进行调整以精确将产品放置入料盘100上型腔102。
进一步地,步骤S2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402检测并获取产品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放置于料盘100后的状态信息,以确保产品完全符合要求的被放置于料盘100上型腔102内。如产品未完全放置于料盘100所具有的型腔102内,第二检测装置402所获取的距离信息不符合规定要求,以此判断产品未被定位于料盘型腔内,此时需通过产品搬运机构901重新抓取产品,产品脱离料盘100上型腔102,配合第一检测装置401检测并获取的料盘100上的型腔102位置,对产品状态进行调整,直至产品完全落入并被定位于料盘100上的型腔102内。待确认产品被定位于料盘100上型腔102合格后,闭盖装置407的闭盖件4072在第一直线模组403以及第二直线模组404的共同作用下朝向料盘100上的盖体103方向运动,且闭盖件4072在驱动气缸4071的作用下下压且扣合料盘100上的盖体103,以使产品与料盘100之间压接导通。
S3、压接导通有产品的料盘由产品上架料盘工位302流转至产品测试工位303,测试机构50以通过电信号导通的方式来检测产品与料盘之间的信号导通状态。
S4、检测后,压接导通有产品的料盘由产品测试工位303流转至料盘下架工位304,如上述工序中所述的,如果测试机构50检测压接导通有产品的料盘不合格,下架搬运机构902将压接导通有产品的料盘由料盘下架工位304运送至NG位。如检测合格,所述下架搬运机构902将压接导通有产品的料盘由料盘下架工位304下架,并运送至所述料盘下料口7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检测设备可实现产品自动上料定位于料盘,全程产品以及料盘无人工作操作接触,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与料盘的组合定位精准度高,提升了生产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撑;
位于安装支撑上的至少一组夹取装置;以及,
位于安装支撑上的触发件;
所述夹取装置被配置为用以对料盘抓取或者释放;
所述触发件被配置为用以触发料盘上的开盖机构,以使位于料盘上的盖体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可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在相向方向上或相背方向上移动的夹持臂;两个夹持臂上分别包括有与驱动件连接固定的固定臂部以及作用于料盘的悬臂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有可靠近或者远离料盘上的开盖机构的运动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撑上包括有气嘴,所述触发件连接于气嘴的一端,所述气嘴的另一端连接有气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位于安装支撑上的阻挡缓冲件,所述阻挡缓冲件位于触发件的旁侧,该阻挡缓冲件被配置为用以限位料盘上被开启的盖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有支撑臂以及至少一个连接臂,所述安装支撑可转动的耦接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耦接于支撑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还包括有压平件,所述压平件包括有结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撑上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的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形成压接端,所述压接端被配置为可压覆被夹取装置夹持的料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平件呈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压平件包括预紧弹簧,预紧弹簧套设于压平件的移动部上。
10.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料盘搬运机构;
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输送机构;
对位检测机构;
测试机构;以及,
料盘搬运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依次布置的料盘放置工位,产品上架料盘工位、产品测试工位以及料盘下架工位;输送机构可带动料盘依次在所述料盘放置工位,产品上架料盘工位、产品测试工位以及料盘下架工位流转;
对位检测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产品上架料盘工位,该对位检测机构被配置为检测并获取位于产品上架料盘工位的料盘的位置信息、检测并获取产品在产品上架料盘工位放置于料盘后的状态信息以及扣合料盘上的盖体,以使产品和料盘之间压接导通;
测试机构对应设置于产品测试工位,用以通过电信号导通的方式来检测产品与料盘之间的信号导通状态;
所述料盘搬运机构对应设置于料盘放置工位,所述料盘搬运机构被配置为抓取料盘并开启料盘上的盖体,将开启盖体后的料盘运送至输送机构的料盘放置工位。
CN202222269609.1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Active CN218079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9609.1U CN218079103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9609.1U CN218079103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9103U true CN21807910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9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9609.1U Active CN218079103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9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15599A (e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mall parts utilizing a robot and an array of tools mounted on the outer robot arm
WO2019051990A1 (zh) 电池自动组装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JPH0831538A (ja) 接触部品を備えた電気導体をコネクタシェルに自動的に接続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1774833B (zh) 一种连接器接头的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及其组装检测方法
CN108788718A (zh) 汽车电子部件组装设备
CN217599674U (zh) 一种用于块状零件的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及加工系统
CN112319886A (zh) 包装组装流水线
EP0356504B1 (e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terminals on the ends of wires into cavities i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516201A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CN218079103U (zh) 一种料盘搬运机构及检测设备
CN205904606U (zh) 低压阀自动组装设备
CN219608741U (zh) 电芯贴胶检测机构及电芯检测装置
CN115092682B (zh) 一种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1940324B (zh) 一种高效检测的产品外观检测系统
CN116730000B (zh) 一种摄像头线束气密测试上下料设备
CN210360138U (zh) 一种自动压线夹设备
CN218538243U (zh) 一种弹性顶针更换设备
CN216956288U (zh) 电池自动分容装置
CN115569862A (zh) 电容器测试系统
CN113690102B (zh) 端子自动插接设备
CN214003243U (zh) 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
CN212528479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CN210942377U (zh) 包装组装流水线
CN216302582U (zh) 四夹爪下料结构
CN219926721U (zh) 自动注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