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6620U -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6620U
CN218076620U CN202222087988.2U CN202222087988U CN218076620U CN 218076620 U CN218076620 U CN 218076620U CN 202222087988 U CN202222087988 U CN 202222087988U CN 218076620 U CN218076620 U CN 218076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body
concrete
filtering
drainage
coarse aggre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79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军
陈富鹏
郎宇飞
张怀亮
蒋涛
王玺
刘春军
赵振华
熊子良
刘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79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6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6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6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8Construction or demolition [C&D] waste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设有过滤部,过滤部上设有粗骨料过滤机构,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用于过滤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使混凝土尾料中的污水和细骨料流入车体过滤腔,并在过滤腔内沉淀,然后通过车体上与过滤腔相连通的排水结构,使污水通过排水结构排出车体外,以实现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相对于往常的泵管尾料及洗泵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洗泵之后产生的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细骨料及污水等材料实现再次分离回收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浪费,并对施工环境减少污染,节约成本,使用方便可靠,且通过在车身底部设置移动组件,工作人员可操控车身移动至预定收集尾料的地点,可多次周转使用,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往常结构施工过程中,在浇筑完混凝土后需要进行洗泵,洗泵之后产生的混凝土尾料的排放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排至电梯井,这种方法会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同时对电梯井、结构表面或外架安全网造成污染,使施工环境乱,安全文明施工形象差;二是使用吊料斗存放回收:该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和完毕后先将料斗吊放在预定位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泵管中的尾料排放到料斗中,最后通过塔吊将料斗吊到预定堆放位置;此方法可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因为材料排放而造成结构表面污染、环境脏乱差,通过合理的方法也可将回收材料利用,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不能确定需要几个料斗可将尾料收集,操作过程麻烦,且无规律,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洗泵之后产生的混凝土尾料的排放通常有两种做法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排至电梯井,这种方法会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同时对电梯井、结构表面或外架安全网造成污染,使施工环境乱,安全文明施工形象差;二是使用吊料斗存放回收:该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和完毕后先将料斗吊放在预定位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泵管中的尾料排放到料斗中,最后通过塔吊将料斗吊到预定堆放位置;此方法可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因为材料排放而造成结构表面污染、环境脏乱差,通过合理的方法也可将回收材料利用,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不能确定需要几个料斗可将尾料收集,操作过程麻烦,且无规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混凝土尾料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上设有粗骨料过滤机构,所述车体内设有与过滤部相通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用于收集经粗骨料过滤机构过滤后的剩余尾料,所述车体上设有与过滤腔相连通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用于排出剩余尾料中的污水。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排水软管,所述车体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靠近过滤腔底部的位置,所述排水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安装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排水软管的另一端设有相邻设置的悬浮球和进水口,所述悬浮球位于进水口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车体侧壁中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过滤腔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外界沉淀池连通,所述排水软管伸出车体的一端与排水管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排水管距离车体底部的距离为h,所述车体设有排水管的侧壁的高度为H,所述H和h满足:0.25≤h/H≤0.32。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过滤部上的过滤网格。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网格顶部外侧的防溅挡板,所述过滤网格的最低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用于导引过滤网格所过滤的粗骨料排出。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过滤网格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20º≤α≤30º。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车体侧壁上开设有细骨料清理孔,所述细骨料清理孔与过滤腔相通,所述车体上铰接有用于封闭细骨料清理孔的活动翻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所述车体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设有过滤部,过滤部上设有粗骨料过滤机构,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用于过滤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使混凝土尾料中的污水和细骨料流入车体过滤腔,并在过滤腔内沉淀,然后通过车体上与过滤腔相连通的排水结构,使污水通过排水结构排出车体外,以实现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相对于往常的泵管尾料及洗泵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洗泵之后产生的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细骨料及污水等材料实现再次分离回收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浪费,并对施工环境减少污染,节约成本,使用方便可靠,且通过在车身底部设置移动组件,工作人员可操控车身移动至预定收集尾料的地点,可多次周转使用,方便快捷。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混凝土尾料的过滤部11,所述过滤部11上设有粗骨料过滤机构2,所述车体1内设有与过滤部11相通的过滤腔12,所述过滤腔12用于收集经粗骨料过滤机构2过滤后的剩余尾料,所述车体1上设有与过滤腔12相连通的排水结构3,所述排水结构3用于排出剩余尾料中的污水;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移动组件4;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设有过滤部,过滤部上设有粗骨料过滤机构,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用于过滤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使混凝土尾料中的污水和细骨料流入车体过滤腔,并在过滤腔内沉淀,然后通过车体上与过滤腔相连通的排水结构,使污水通过排水结构排出车体外,以实现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相对于往常的泵管尾料及洗泵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洗泵之后产生的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细骨料及污水等材料实现再次分离回收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浪费,并对施工环境减少污染,节约成本,使用方便可靠,且通过在车身底部设置移动组件,工作人员可操控车身移动至预定收集尾料的地点,可多次周转使用,方便快捷。
具体的,所述移动组件为设置在车身底部的前万向轮和后定向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结构3包括设置在车体1内的排水软管31,所述车体1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靠近过滤腔12底部的位置,所述排水软管31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安装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排水软管31的另一端设有相邻设置的悬浮球32和进水口33,所述悬浮球32位于进水口33的上方;当粗骨料过滤机构过滤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使混凝土尾料中的污水和细骨料流入过滤腔,并在过滤腔内沉淀,此时沉淀后的污水位于细骨料的上方,且排水软管上的悬浮球因为污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并带动排水软管也随之上浮,然后污水通过排水软管上的进水口进入到排水软管内,并通过排水软管排出车身外,以实现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所述排水软管伸出车体的一端可与污水网管直接连通,也可与外界沉淀池直接连通。
具体的,当污水和细骨料的混合物在车体的内部空间中未完全沉淀时,所述小部分的污水和细骨料混合物会通过排水软管一并排出车身外,此时排水软管与外界沉淀池直接连通,污水和细骨料的混合物排放至沉淀池进行进一步沉淀,待完全沉淀后,污水再通过沉淀池排放至污水管网,防止小部分的细骨料造成污水管网堵塞。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结构对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效果,所述排水结构3还包括设置在车体1侧壁中部的排水管34,所述排水管34的一端与过滤腔12连通,所述排水管34的另一端与外界沉淀池连通,所述排水软管31伸出车体1的一端与排水管34连通;所述排水软管伸出车体的一端与排水管连通,使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污水、以及小部分的污水和细骨料的混合物能够通过排水管和排水软管排放至外界沉淀池,增强排水结构对污水的排放速率,加快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34距离车体1底部的距离为h,所述车体1设有排水管34的侧壁的高度为H,所述H和h满足:0.25≤h/H≤0.32;采用这样的设计,使排水管在车体侧壁的高度处于适合的范围,如果排水管在车体侧壁的高度过高,则使排水管只能排放位于上层的一部分的污水,排放污水的效率不佳;如果排水管在车体侧壁的高度过低,使大量的污水和细骨料的混合物通过排水管排出车体外,从而影响过滤腔对细骨料的收集。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车体设有排水管的侧壁的高度为1300mm,排水管距离车体底部的距离为400mm,所述h/H≈0.308,此时排水管排放污水的效果达到最佳,避免细骨料过量排出而影响分离和收集效果,保证过滤腔对细骨料的收集,以及排水结构对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2包括倾斜设置在过滤部11上的过滤网格21;所述过滤网格倾斜设置在过滤部上,所过滤的粗骨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过滤网格的最低处,便于收集,且有效减缓过滤网格长时间被混凝土尾料冲击造成的损坏,提高过滤网格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使本申请的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看起来更加美观,所述车体1的顶部倾斜设置,过滤部也随之倾斜设置,二者倾斜度与过滤网格倾斜度相近或一致,使过滤部与过滤网格看起来整体一体化,且过滤网格可拆卸地连接在过滤部上,方便过滤网格的维护与替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网格21顶部外侧的防溅挡板22,用于防止粗骨料掉落在过滤网格后因惯性而发生四溅;具体的,所述防溅挡板的最佳高度为2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格21的最低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导向板23,所述导向板23用于导引过滤网格21所过滤的粗骨料排出;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倾斜度与过滤网格倾斜度相近或一致;工作人员可在导向板的最低处设置收集桶等收集装置,粗骨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经过滤网格和导向板,最后通过收集桶等收集装置收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格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20º≤α≤30º;采用这样的设计,便于粗骨料流向过滤网格的最低处,如果过滤网格的倾斜角度过大,则使粗骨料流向过滤网格的最低处的速率过快,收集桶等收集装置来不及完全收集粗骨料,致使粗骨料溢出收集桶,污染周围环境;如果过滤网格的倾斜角度过小,则使粗骨料流向过滤网格的最低处的速率过慢,或停留在过滤网格上,影响收集装置对粗骨料的收集。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位于过滤网格最高处一端的侧壁的高度为1300mm,所述车体位于过滤网格最低处一端的侧壁的高度为800mm,过滤网格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 º,即过滤网格的倾斜角度为22 º,此时粗骨料流向过滤网格的最低处的速率达到最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侧壁上开设有细骨料清理孔,所述细骨料清理孔与过滤腔12相通,所述车体1上铰接有用于封闭细骨料清理孔的活动翻板5;当完成污水和细骨料的分离后,打开活动翻板即可对过滤腔内沉积的细骨料进行清理收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的,每次浇筑完楼层混凝土,应及时安排人员清理车身内部沉积的细骨料如砂砾等,避免细骨料硬化,使得排水口堵塞,混凝土尾料洗泵分离装置无法继续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翻板5朝向车体1的一侧内嵌有密封胶,提高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上设有把手6;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混凝土尾料洗泵分离装置移动,可让混凝土尾料洗泵分离装置实现周转使用,简单便捷。
具体的,本申请中的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可实现混凝土尾料中的粗骨料、砂子及水等材料再次分离回收,回收的粗骨料及细骨料可用于现场回填及场地硬化,相比往常的泵管尾料及洗泵方式,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并对施工环境减少污染,节约成本,且制作简单、方便快捷,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周转使用。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混凝土尾料的过滤部(11),所述过滤部(11)上设有粗骨料过滤机构(2),所述车体(1)内设有与过滤部(11)相通的过滤腔(12),所述过滤腔(12)用于收集经粗骨料过滤机构(2)过滤后的剩余尾料,所述车体(1)上设有与过滤腔(12)相连通的排水结构(3),所述排水结构(3)用于排出剩余尾料中的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3)包括设置在车体(1)内的排水软管(31),所述车体(1)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靠近过滤腔(12)底部的位置,所述排水软管(31)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安装孔内,并向外延伸,所述排水软管(31)的另一端设有相邻设置的悬浮球(32)和进水口(33),所述悬浮球(32)位于进水口(3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3)还包括设置在车体(1)侧壁中部的排水管(34),所述排水管(34)的一端与过滤腔(12)连通,所述排水管(34)的另一端与外界沉淀池连通,所述排水软管(31)伸出车体(1)的一端与排水管(3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4)距离车体(1)底部的距离为h,所述车体(1)设有排水管(34)的侧壁的高度为H,所述H和h满足:0.25≤h/H≤0.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2)包括倾斜设置在过滤部(11)上的过滤网格(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过滤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网格(21)顶部外侧的防溅挡板(22),所述过滤网格(21)的最低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导向板(23),所述导向板(23)用于导引过滤网格(21)所过滤的粗骨料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格(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20º≤α≤30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侧壁上开设有细骨料清理孔,所述细骨料清理孔与过滤腔(12)相通,所述车体(1)上铰接有用于封闭细骨料清理孔的活动翻板(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把手(6)。
CN202222087988.2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Active CN218076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7988.2U CN218076620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7988.2U CN218076620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6620U true CN21807662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6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7988.2U Active CN218076620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6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5245U (zh) 一种可冲洗沉沙系统
CN103474722B (zh) 一种水循环利用的铅膏筛选沉降系统
CN210760698U (zh) 一种工地洗车槽
CN216405674U (zh) 一种初级雨水收集池
CN108643325B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204380840U (zh) 一种洗砂机
CN218076620U (zh) 一种混凝土尾料分离装置
CN210078926U (zh) 用于江、河、湖、库、海排污口的雨污水过滤沉淀装置
CN204212251U (zh) 一种专用于人工湿地的集水检查井
CN110721520A (zh) 实验室用泥砂水过滤装置及振动防堵塞方法
CN214437216U (zh) 一种可再生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
CN21535246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废水处理装置
CN214464183U (zh) 一种盾构皮带机引流疏渣装置
CN214571123U (zh) 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
CN210230263U (zh) 双轮洗砂回收一体机
CN211273867U (zh) 一种混凝土罐车洗车污水回收系统
CN213194119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再生混凝土砂石分离系统
CN210495415U (zh) 一种新型泥浆自动除杂组合装置
CN208747804U (zh) 一种初雨处理系统
CN112807846A (zh) 一种用于处理施工车辆清洗污水的系统
CN212980152U (zh) 一种混凝土回收循环设备
CN112194281A (zh) 用于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的事故池组合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6167997U (zh) 一种井下沉淀池硐室
CN206156888U (zh) 一种快速施工安装的雨污水过滤装置
CN104437835A (zh) 一种洗砂机及洗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