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0263U -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0263U
CN218070263U CN202222050897.1U CN202222050897U CN218070263U CN 218070263 U CN218070263 U CN 218070263U CN 202222050897 U CN202222050897 U CN 202222050897U CN 218070263 U CN218070263 U CN 218070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extend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08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大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nnec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Inc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0508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0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0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0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主要包括:绝缘座体、复数插座端子及插座电源端子,其中插座电源端子界定有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延伸部、第一导引部以及金属结构,金属结构中的电源接触部分别由第一结构强化部端侧朝所述座体侧壁内侧延伸,由于整体金属结构面积大,因此,不仅能保证电流输出稳定性,并满足超大电流传输,且元件产生热量小,用于快整充电等使用,同时透过金属结构可保护导柱于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插设时可能发生的因撞击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3C电子产品愈渐小型化与轻薄化设计,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经常会需要在不同的电路板之间作电性连接,由于电子装置的体积小,内部空间势必相对局促,因此电路板之间通常会利用板对板(Board to Board,简称BTB)电连接器使彼此电性连接,达到较佳的空间利用率。
而现有市面上常见的板对板连接器,当所述板对板连接器组合需要比较大的电流时,两端的端部侧端子结构与一般讯号端子相同,导致无法承受高安培数的电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一板对板插头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对侧壁及一对端壁,各所述侧壁及各所述端壁围成一对接空间;复数插头端子,设置于各所述侧壁;及一对插头电源端子,各所述插头电源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端壁,其中所述插头电源端子界定一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的焊接部、一由所述焊接部延伸并遮挡所述端壁外侧面的第一延伸部、一由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并遮蔽所述端壁顶面及部分所述侧壁顶面的第二延伸部,以及一由所述第二延伸部两端延伸并遮挡各所述侧壁外壁面的接触部;一板对板插座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座体,包括一对座体侧壁及一对座体端壁,各所述座体侧壁及各所述座体端壁围成一供所述绝缘本体置入的插接空间,且所述绝缘座体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部设置一供插入所述对接空间的导柱;复数插座端子,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座体侧壁与所述导柱两侧边且与各所述插头端子电性连接;一对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电源端子界定一位于所述座体端壁外侧的第一焊接部、二分别位于所述座体侧壁外侧的第二焊接部、一由所述第一焊接部及所述第二焊接部延伸并设置于所述座体端壁及所述座体侧壁的顶面的延伸部、多个分别由位于所述座体侧壁的延伸部朝所述插接空间弯折的第一导引部以及一由位于所述座体端壁的延伸部朝所述插接空间弯折的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界定一连接所述延伸部的第二导引部、一由所述第二导引部弯折至所述插接空间底部的第一结构强化部、一由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弯折固定至所述导柱一端的第二结构强化部以及二分别由第一结构强化部端侧朝所述座体侧壁内侧延伸的电源接触部,且所述电源接触部邻近于所述第一导引部,其中各所述电源接触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接触部。
优选地,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为L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为L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接触部为L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位置对应于所述焊接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各所述侧壁朝外延伸一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的档块
优选地,由所述第二导引部、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至所述第二结构强化部的剖面结构为U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构强化部于端部界定一供埋设于所述导柱的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绝缘座体于两端底部为篓空结构,所述篓空结构供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源接触部界定一由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延伸并位于所述篓空结构的连接段及一由所述连接段朝所述座体侧壁顶面延伸于内侧面的接触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能保证电流输出稳定性,并满足超大电流传输,且元件产生热量小,用于快整充电等使用,同时透过金属结构可保护导柱于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插设时可能发生的因撞击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沿X轴方向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沿Y轴方向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中插头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电连接器的插头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中插座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插座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插头电连接器1、绝缘本体10、侧壁100、端壁102、对接空间104、档块106、插头端子12、插头电源端子14、焊接部140、第一延伸部142、第二延伸部144、接触部146、插座电连接器2、绝缘座体20、座体侧壁200、座体端壁202、插接空间204、导柱206、篓空结构208、插座端子22、插座电源端子24、第一焊接部240、第一焊接脚2400、第二焊接部241、第二焊接脚2410、延伸部242、第一导引部243、金属结构244、第二导引部2440、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第二结构强化部2442、固定部24420、电源接触部2443、连接段2444、接触段244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沿X轴方向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及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沿Y轴方向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中插头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插头电连接器的插头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中插座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插座电连接器的插座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插头电连接器1主要包括:绝缘本体10、复数插头端子12及一对插头电源端子14,其中绝缘本体10包括一对侧壁100及一对端壁102,各侧壁100及各端壁102围成一对接空间104,各插头端子12设置于各侧壁100,各插头电源端子14分别设置于端壁102,其中插头电源端子14界定有焊接部140、第一延伸部142、第二延伸部144及接触部146,焊接部140位于绝缘本体10底部,第一延伸部142由焊接部140延伸并遮挡端壁102外侧面,第二延伸部144由第一延伸部142延伸并遮蔽端壁102顶面,接触部146由第二延伸部144两端延伸并遮挡各侧壁100外壁面。
其中,焊接部146与第一延伸部142为L型结构、第一延伸部142与第二延伸部144为L型结构以及第二延伸部144与接触部146为L型结构,运用上述的L型结构,能有效利用插头电源端子14对绝缘本体10两端的结构进行包覆,因此当插头电连接器1插设于对应母座连接器时,能插头电源端子14的金属结构能让插头电连接器1的绝缘本体10(塑胶结构)不会受到撞击或摩擦而有损坏。
再者,接触部146宽度大于插头端子12宽度,以及插头电源端子14的结构面积大,因此不仅能保证电流输出稳定性,并满足超大电流传输,且元件产生热量小,用于快整充电等使用。
由于接触部146位置对应于焊接部140位置,且绝缘本体10的各侧壁100朝外延伸一位于接触部146与焊接部140之间的档块106,利用档块106能区隔接触部146与焊接部140避免接触造成回路短路。
插座电连接器2主要包括:绝缘座体20、复数插座端子22及插座电源端子24,其中绝缘座体20包括一对座体侧壁200及一对座体端壁202,各座体侧壁200及各座体端壁202围成一插接空间204,且绝缘座体20位于插接空间204内部设置一导柱206,前述中的插接空间204可供绝缘本体10插设,同时导柱206则对插置对接空间104,各插座端子22分别设置于各座体侧壁200与导柱206两侧边,并且与各插头端子12电性连接。各插座电源端子24界定有第一焊接部240、二第二焊接部241、延伸部242、多个第一导引部243以及金属结构244,第一焊接部240位于座体端壁202外侧,各第二焊接部241位于座体侧壁200外侧,延伸部242由第一焊接部240及各第二焊接部241延伸并设置于座体端壁202及座体侧壁200的顶面,多个第一导引部243分别由位于座体侧壁200的延伸部242朝插接空间204弯折,金属结构244由位于座体端壁202的延伸部242朝插接空间204弯折,其中金属结构244界定有:第二导引部2440、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第二结构强化部2442以及二电源接触部2443,第二导引部2440连接延伸部242,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由第二导引部2440弯折至插接空间204底部,第二结构强化部2442由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弯折固定至导柱206一端,各电源接触部2443分别由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端侧朝座体侧壁200内侧延伸。
更详细地说,第二导引部2440、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至第二结构强化部2442的剖面结构为U型结构。且第二结构强化部2442于端部界定有固定部24420可供埋设于导柱206。
更详细地说,第一焊接部240界定二第一焊接脚2400,以及第二焊接部241界定二第二焊接脚2410,以用于焊接于电路板的焊锡区域。
更详细地说,绝缘座体20于两端底部为篓空结构208,篓空结构208供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设置,电源接触部2443界定有连接段2444及接触段2445,连接段2444由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延伸并位于篓空结构208,接触段2445由连接段2444朝座体侧壁200顶面延伸于内侧面。
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导引部243及金属结构244中的第二导引部2440、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及第二结构强化部2442,主要可让板对板插头电连接器插入时,能做到导引作用,使其更好对位,同时利用第一结构强化部2441及第二结构强化部2442防避免压力过大或撞击造成的结构性损坏。
除此之外,当完成插头电连接器1及插座电连接器2的组合后,插头电源端子14的接触部146分别电性连接插座电源端子24的电源接触部2443,藉由金属结构244中的电源接触部2443则受到整体连接于大面积的金属结构244,因此提升整体通电时的大电流功效。
更详细地说,插头电源端子14以及具有电源接触部2443的金属结构244可以依据需求将材质替换,选择大电流(3A至5A、3A至10A)或讯号源的传输专用的材质。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电流输出稳定性,并满足超大电流传输,且元件产生热量小,用于快整充电等使用,同时透过金属结构可保护导柱于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插设时可能发生的因撞击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Claims (10)

1.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一板对板插头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对侧壁及一对端壁,各所述侧壁及各所述端壁围成一对接空间;复数插头端子,设置于各所述侧壁;及一对插头电源端子,各所述插头电源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端壁,其中所述插头电源端子界定一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的焊接部、一由所述焊接部延伸并遮挡所述端壁外侧面的第一延伸部、一由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并遮蔽所述端壁顶面及部分所述侧壁顶面的第二延伸部,以及一由所述第二延伸部两端延伸并遮挡各所述侧壁外壁面的接触部;
一板对板插座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座体,包括一对座体侧壁及一对座体端壁,各所述座体侧壁及各所述座体端壁围成一供所述绝缘本体置入的插接空间,且所述绝缘座体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部设置一供插入所述对接空间的导柱;复数插座端子,分别设置于各所述座体侧壁与所述导柱两侧边且与各所述插头端子电性连接;一对插座电源端子,所述插座电源端子界定一位于所述座体端壁外侧的第一焊接部、二分别位于所述座体侧壁外侧的第二焊接部、一由所述第一焊接部及所述第二焊接部延伸并设置于所述座体端壁及所述座体侧壁的顶面的延伸部、多个分别由位于所述座体侧壁的延伸部朝所述插接空间弯折的第一导引部以及一由位于所述座体端壁的延伸部朝所述插接空间弯折的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界定一连接所述延伸部的第二导引部、一由所述第二导引部弯折至所述插接空间底部的第一结构强化部、一由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弯折固定至所述导柱一端的第二结构强化部以及二分别由第一结构强化部端侧朝所述座体侧壁内侧延伸的电源接触部,且所述电源接触部邻近于所述第一导引部,其中各所述电源接触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为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为L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接触部为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位置对应于所述焊接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各所述侧壁朝外延伸一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的档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二导引部、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至所述第二结构强化部的剖面结构为U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强化部于端部界定一供埋设于所述导柱的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于两端底部为篓空结构,所述篓空结构供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触部界定一由所述第一结构强化部延伸并位于所述篓空结构的连接段及一由所述连接段朝所述座体侧壁顶面延伸于内侧面的接触段。
CN202222050897.1U 2022-08-05 2022-08-05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8070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0897.1U CN218070263U (zh) 2022-08-05 2022-08-05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0897.1U CN218070263U (zh) 2022-08-05 2022-08-05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0263U true CN218070263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3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0897.1U Active CN218070263U (zh) 2022-08-05 2022-08-05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0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69607A1 (en) Plu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CN111564717A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TW201807895A (zh) 插頭連接器
CN209929525U (zh)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CN111564716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9378608B (zh) 插座连接器
CN218070263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218070266U (zh) 板对板插座电连接器
CN11407919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213845615U (zh) 电连接器
CN110829085A (zh) 电连接器
CN212230648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2230649U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14176262U (zh) 电连接器
CN209860225U (zh) 电连接器
CN218070278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218070264U (zh) 板对板插头电连接器
CN219040798U (zh) 板对板插座电连接器
CN218770179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112310682A (zh) 电路板连接器
CN219040796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218770180U (zh) 板对板插头电连接器
CN218070262U (zh) 板对板插头电连接器
CN218070265U (zh) 板对板插座电连接器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