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5113U -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5113U
CN218065113U CN202221972024.XU CN202221972024U CN218065113U CN 218065113 U CN218065113 U CN 218065113U CN 202221972024 U CN202221972024 U CN 202221972024U CN 218065113 U CN218065113 U CN 218065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fresh air
heat exchange
ceil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20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bos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20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5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5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5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该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包括壳体,以及倾斜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芯;热交换芯将壳体分割成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进风空间包括新风组件和回风进口;出风空间包括密封隔板,以及设置在密封隔板上的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整体结构紧凑、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与现有的吊顶机相比,通过倾斜设置的热交换芯将壳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即可通过改变进风空间的大小来实现对吊顶机的整体尺寸优化,且不影响整体的性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吊顶机无法将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整合在同一空间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背景技术
双向流吊顶机通过外部引入新风和室内向外排风的方式完成室内外空气的置换,为实现环保能量回收的要求,需要新风和排风经过交换芯进行热量交换,受到风量和噪音以及通过交换芯的风速的限制,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承载和布局。
目前双向流吊顶机大多将新风机和排风机设置在交换芯的两侧,由于新风机和排风机本身的体积较大,从而导致吊顶机的机型偏大,且占用大量的安装空间,如果减小新风机和排风机的机型,则无法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机型小巧,同时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吊顶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机型小巧,同时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吊顶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包括壳体,以及倾斜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将壳体分割成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所述进风空间包括新风组件和回风进口;所述出风空间包括密封隔板,以及设置在密封隔板上的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
其中,所述热交换芯呈长方体状;所述热交换芯的四个侧面的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进风口,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进风空间设置;所述出风口朝向出风空间设置。
其中,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初效过滤网;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高效过滤网。
其中,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管道和新风进口;所述新风管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热交换芯的长度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新风进口位于新风管道的大头端;所述回风进口位于新风管道的小头端且与新风管道连通;所述新风管道的出风口与热交换芯的一个进风口连通。
其中,所述回风进口、壳体、新风组件的外表面和热交换芯的另一个进风口在进风空间的内部围成回风进风腔。
其中,所述密封隔板与热交换芯的两个出风口的连接处相连,将出风空间分割成新风出风腔和回风出风腔;所述新风风机的新风进风端与新风出风腔相连通;所述回风风机的回风进风端与回风出风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的交界处设有密封组件。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检修门。
其中,所述检修门上设有电控盒。
其中,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成本低廉、结构紧凑,通过倾斜设置的热交换芯将壳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从而保证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能够整合在出风空间内,仅通过改变进风空间的大小即可对吊顶机的整体尺寸进行优化,且不影响整体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略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略去壳体)的正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略去壳体)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略去壳体)的仰视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的后视图;
标号说明:
1、壳体;11、进风空间;111、回风进风腔;12、出风空间;121、新风出风腔;122、回风出风腔;123、检修门;124、电控盒;125、挂钩;
2、热交换芯;21、进风口;22、出风口;
3、新风组件;31、新风管道;32、新风进口;
4、回风进口;5、密封隔板;
6、新风风机;61、新风进风端;62、新风出口;
7、回风风机;71、回风进风端;72、回风出口;
8、初效过滤网;9、高效过滤网;10、密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倾斜设置的热交换芯将壳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从而保证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能够整合在出风空间内,仅通过改变进风空间的大小即可对吊顶机的整体尺寸进行优化,且不影响整体的性能。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包括壳体1,以及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热交换芯2;热交换芯2将壳体1分割成进风空间11和出风空间12;进风空间11包括新风组件3和回风进口4;出风空间12包括密封隔板5,以及设置在密封隔板5上的新风风机6和回风风机7。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该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与现有的吊顶机相比,通过倾斜设置的热交换芯2将壳体1分割成两个独立的进风空间11和出风空间12;从而保证新风风机6和回风风机7能够整合在出风空间12内,即可通过改变进风空间11的大小来实现对吊顶机的整体尺寸优化,且不影响整体的性能。
进一步地,热交换芯2呈长方体状;热交换芯2的四个与热交换芯2的轴向相互平行的侧面的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进风口21,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出风口22;进风口21朝向进风空间11设置;出风口22朝向出风空间12设置;所述侧面与壳体下底面呈锐角。
进一步地,进风口21处设有初效过滤网8;出风口22处设有高效过滤网9。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初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将室外的空气以及室内空气中的杂质滤除,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也间接提高了热交换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新风组件3包括新风管道31和新风进口32;新风管道31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热交换芯2的长度方向逐渐缩小;新风进口32位于新风管道31的大头端且与新风管道连通;回风进口4位于新风管道31的小头端,且小头端封闭设置;新风管道31的出风口与热交换芯2的一个进风口21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新风管道的大头端与新风进口连通,保证室外的新鲜空气能够顺利地进入新风管道中,从而提高气体的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回风进口4、壳体1、新风组件3的外表面和热交换芯2的另一个进风口21在进风空间11的内部围成回风进风腔111。
进一步地,密封隔板5与热交换芯2的两个出风口22的连接处相连,将出风空间12分割成新风出风腔121和回风出风腔122;新风风机6的新风进风端61与新风出风腔121相连通;回风风机7的回风进风端71与回风出风腔122相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的设置使新风回路和回风回路能够分别从热交换芯2上的两个进风口21通向另外两个出风口22,既保证了热交换的效率也防止两条回路之间发生干扰,且该设置是确保新风风机6和回风风机7能够设置在同一侧的基础,只有通过这种布局才能在对进风空间11进行缩小时,而不对整体的性能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进风空间11和出风空间12的交界处设有密封组件10。
从上述描述可知,该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进风空间11与出风空间12能够完全隔绝,从而保证整体的排风效果。
进一步地,壳体1还包括检修门123。
从上述描述可知,该设计能够便于检修人员对吊顶机进行维修。
进一步地,检修门123上设有电控盒124。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电控盒124整合在检修门123上,使检修人员在遇到设备问题时能够先通过电控盒124内部的线路进行初步检查;当排除电路问题后,若设备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可直接开启检修门123进行进一步的维修工作,无需再移动到其他位置才能对内部结构进行检修,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壳体1的外壁设有挂钩125。
从上述描述可知,该设计能够便于吊顶机的固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可辅助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温度的调节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参照图1至图7,包括壳体1,以及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热交换芯2;热交换芯2将壳体1分割成进风空间11和出风空间12;进风空间11和出风空间12的交界处设有密封组件10;进风空间11包括新风组件3和回风进口4;出风空间12包括密封隔板5,以及设置在密封隔板5上的新风风机6和回风风机7;回风进口4、壳体1、新风组件3的外表面和热交换芯2的另一个进风口21在进风空间11的内部围成回风进风腔111;壳体1还包括检修门123;检修门123上设有电控盒124;壳体1的外壁设有挂钩125。
热交换芯2呈长方体状;热交换芯2的四个与热交换芯2的轴向相互平行的侧面的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进风口21,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出风口22;进风口21朝向进风空间11设置;出风口22朝向出风空间12设置;所述侧面与壳体下底面呈锐角;进风口21处设有初效过滤网8;出风口22处设有高效过滤网9。
新风组件3包括新风管道31和新风进口32;新风管道31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热交换芯2的长度方向逐渐缩小;新风进口32位于新风管道31的大头端且与新风管道连通;回风进口4位于新风管道31的小头端,且小头端封闭设置;新风管道31的出风口与热交换芯2的一个进风口21连通。
密封隔板5与热交换芯2的两个出风口22的连接处相连,将出风空间12分割成新风出风腔121和回风出风腔122;新风风机6的新风进风端61与新风出风腔121相连通;回风风机7的回风进风端71与回风出风腔12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挂钩与任一紧固件配合,将该吊顶机固定在吊顶上,并启动吊顶机。
新风回路:室外空气从新风进口进入新风管道;再通过热交换芯上的初效过滤网进入热交换芯的进风口;接着从热交换芯出风口处的高效过滤网排进新风出风腔;处于工作状态的新风风机,将过滤完成的新鲜空气吸入新风进风端;最后通过新风风机的新风出口排入室内,从而完成新风流通工作。
回风回路:室内空气从回风进口进入回风进风腔;再通过热交换芯上的初效过滤网进入热交换芯的另一个进风口;接着从热交换芯另一个出风口处的高效过滤网排进回风出风腔;处于工作状态的回风风机,将过滤完成的室内空气吸入回风进风端;最后通过回风风机的回风出口排回室内,从而完成回风循环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成本低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与现有的吊顶机相比,通过倾斜设置的热交换芯将壳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即可通过改变进风空间的大小来实现对吊顶机的整体尺寸优化,且不影响整体的性能;从而弥补了现有的吊顶机无法将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整合在同一空间内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倾斜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将壳体分割成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所述进风空间包括新风组件和回风进口;所述出风空间包括密封隔板,以及设置在密封隔板上的新风风机和回风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呈长方体状;所述热交换芯的四个侧面的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进风口,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进风空间设置;所述出风口朝向出风空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初效过滤网;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高效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组件包括新风管道和新风进口;所述新风管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热交换芯的长度方向逐渐缩小;所述新风进口位于新风管道的大头端且与新风管道连通;所述回风进口位于新风管道的小头端;所述新风管道的出风口与热交换芯的一个进风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进口、壳体、新风组件的外表面和热交换芯的另一个进风口在进风空间的内部围成回风进风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板与热交换芯的两个出风口的连接处相连,将出风空间分割成新风出风腔和回风出风腔;所述新风风机的新风进风端与新风出风腔相连通;所述回风风机的回风进风端与回风出风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的交界处设有密封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检修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上设有电控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挂钩。
CN202221972024.X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Active CN218065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2024.XU CN21806511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2024.XU CN21806511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5113U true CN218065113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2024.XU Active CN21806511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5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9963A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81723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383733U (zh) 新风机及涡轮风机
CN218065113U (zh) 一种紧凑型双向流吊顶机
CN207865567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425287U (zh) 新风机
CN217064349U (zh) 一种充电机散热装置及采用其的壁挂充电机
CN210769403U (zh) 一种冷却型风机
CN212182829U (zh) 一种防尘配电柜
CN210861492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111750423A (zh) 一种新风空调器
CN216114510U (zh) 一种双向全热型新风壁挂机
CN217441881U (zh) 双向流新风机
CN214196732U (zh) 一种智能化低耗能低噪音风机组
CN217636101U (zh) 环境控制一体机的热回收及旁通结构
CN218862721U (zh) 一种箱式发电机组散热系统
CN213392861U (zh) 一种小型侧出风机组结构
CN213965922U (zh) 一种一体化烟气脱白装置
CN216244723U (zh) 一种具备粉尘收集能力的智慧工厂车间专用排尘换气风机
CN111023389B (zh) 一种具有室内循环系统的新风机
CN21620381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362717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装置
CN218163341U (zh) 一种直吹式风冷机组用变频器冷却装置
CN210861497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7876136U (zh) 柜装空调器和柜子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