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1881U - 双向流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双向流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1881U
CN217441881U CN202220245850.8U CN202220245850U CN217441881U CN 217441881 U CN217441881 U CN 217441881U CN 202220245850 U CN202220245850 U CN 202220245850U CN 217441881 U CN217441881 U CN 217441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fresh air
indoor
out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58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啸
祝晨程
郭思含
曾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aishe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aishe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aishe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aisheng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58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1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1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1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还包括热交换机构,热交换结构分别与新风口、室内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相对应。本申请整体成壳体式结构,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对应的盖板;热交换结构设置在壳体内第二区域,可针对第二区域盖板拆卸后即可更换热交换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在拆卸部件时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双向流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温度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流新风机。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目前采用的措施包括:(1)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即利用室内空气的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除味等净化处理;(2)通过新风机从室外送入新风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室外送风与室内空气内循环净化同时进行,当室内外温差大时,通过全热交换器能量转换,避免能量的损失。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21160062.6公开了一种双向流全热交换新风机,通过在壳体内腔固定设有热交换滤芯,热交换滤芯两侧位于壳体内腔固定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把壳体内腔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该设备整体吊装于吊顶夹层内部,排风风机可以把室内的污浊的空气经排风口入口引入第三腔室内腔,再从第三腔室内腔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排风口出口排到室外,打开新风风机,新风风机可以把室外的新鲜的空气经新风入口引入第四腔室,再由第四腔室引入热交换滤芯进行换热最后从新风出口排到室内,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这种结构达到了室外和室内空气双向流的效果,但整体结构复杂,尤其是在进行更换热交换滤芯时,显得极为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却功能多样的双向流新风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实现结构简单,且根据控制方式可实现多种用途,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双向流新风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其中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均与第一区域连通;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均与第二区域连通;还包括热交换机构,所述热交换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媒介进口、第一媒介出口、第二媒介进口和第二媒介出口;其中第一媒介进口与新风口相对应,第一媒介出口与室内排风口,第二媒介进口与室内进风口相对应,第二媒介出口与室外排风口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内还设置有第二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内还设置有第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回风口,且回风口与第一区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与新风口相对应,第二风机与室内进风口相对应。
本申请在使用时,一种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可选择箱体类结构,为了便于安装,可选择通过钣金件或其他型材焊接而成,整体成长方体或其他较为规则的方形柱体结构;壳体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也可通过设置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互连通。还包括一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其中新风口、室外排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新风口、室外排风口均与第一区域连通;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均与第二区域连通;还包括热交换机构,其中热交换机构可以选择常用的热交换器,可选择设置在第二区域内;所述热交换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媒介进口、第一媒介出口、第二媒介进口和第二媒介出口;其中第一媒介进口与新风口相对应,第一媒介出口与室内排风口相对应,第二媒介进口与室内进风口相对应,第二媒介出口与室外排风口相对应。
具体地,新鲜空气通过新风口进入到第一区域,然后经过热交换机构第一媒介进口进入热交换机构内,且通过第一媒介出口排出,后经过室内排风口进入到室内;室内污浊空气经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到第二区域,然后经过热交换机构第二媒介进口进入热交换机构内,且通过第二媒介出口排出,后经过室外排风口进入到室外,如此完成新风机的双向流动。且对于冬季而言,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当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经热交换机构由室外排风口排出时,此时经过热交换机构为室内进入的新风提供热量交换,提升了室内空气余温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并且本申请整体成壳体式结构,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对应的盖板;热交换结构设置在壳体内第二区域,可针对第二区域盖板拆卸后即可更换热交换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在拆卸部件时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流新风机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流新风机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第一区域、111新风口、112室外排风口、113回风口、120第二区域、121室内进风口、122室内排风口、130热交换机构、140第一隔板、141第二隔板、142第三隔板、150第一风机、151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 向”、“上”、“ 下 ”、“ 前”、“ 后 ”、“ 左 ”、“ 右 ”、“ 竖直”、“ 水平 ”、“顶 ”、“底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样地,术语 “第一”或“第二”及其变体的描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部件,也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流新风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0上的新风口111、室外排风口112、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其中新风口111、室外排风口112均与第一区域110连通;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均与第二区域120连通;还包括热交换机构130,所述热交换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媒介进口、第一媒介出口、第二媒介进口和第二媒介出口;其中第一媒介进口与新风口111相对应,第一媒介出口与室内排风口122,第二媒介进口与室内进风口121相对应,第二媒介出口与室外排风口112相对应。
本申请在使用时,如图1、如2所示,一种双向流新风机,包括壳体100,其中壳体100可选择箱体类结构,为了便于安装,可选择通过钣金件或其他型材焊接而成,整体成长方体或其他较为规则的方形柱体结构;壳体100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也可通过设置隔板将壳体100内的空间划分为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相互连通。还包括一体设置在壳体100上的新风口111、室外排风口112、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其中新风口111、室外排风口112设置在壳体100的一侧,新风口111、室外排风口112均与第一区域110连通;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设置在壳体100的另一侧,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均与第二区域120连通;还包括热交换机构130,其中热交换机构130可以选择常用的热交换器,可选择设置在第二区域120内;所述热交换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媒介进口、第一媒介出口、第二媒介进口和第二媒介出口;其中第一媒介进口与新风口111相对应,第一媒介出口与室内排风口122相对应,第二媒介进口与室内进风口121相对应,第二媒介出口与室外排风口112相对应。
具体地,新鲜空气通过新风口111进入到第一区域110,然后经过热交换机构130第一媒介进口进入热交换机构130内,且通过第一媒介出口排出,后经过室内排风口122进入到室内;室内污浊空气经过室内进风口121进入到第二区域120,然后经过热交换机构130第二媒介进口进入热交换机构130内,且通过第二媒介出口排出,后经过室外排风口112进入到室外,如此完成新风机的双向流动。且对于冬季而言,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当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21经热交换机构130由室外排风口112排出时,此时经过热交换机构130为室内进入的新风提供热量交换,提升了室内空气余温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并且本申请整体成壳体100式结构,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与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相对应的盖板;热交换结构设置在壳体100内第二区域120,可针对第二区域120盖板拆卸后即可更换热交换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在拆卸部件时方便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40。如图1、如2所示,通过安装第一隔板140,将壳体100内的空间分割为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不仅便于零部件的管理,还能提高各零部件安装、维修、拆卸的效率;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将热交换结构设置在壳体100内第二区域120内,此时第一区域110可以独立形成一个新风机,例如可以选择将室外排风口112通过管道将风口引导至室内,此时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新风口111进入第一区域110后可选择直接经室外排风口112进入室内,达到新风效果;扩展了本申请结构的功能。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之间设置第一隔板140的方式将两者隔开,还可通过两个独立的箱体结构拼接成本申请的壳体100,利用箱体的侧壁将壳体100内的空间分割成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隔板140应该是可以容纳空气通过的,例如可以选择在上面一体设置多个孔,便于空气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120内还设置有第二隔板141。如图1、如2所示,为了便于空气流动管理,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区域120设置第二隔板141,让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分别与热交换结构形成单独的空气流动通道,为了防止各通道的空气窜动,第二隔板141应该是不透气的,并且第二隔板141与壳体100所连接的地方也应该是不透气的。通过设置第二隔板141,提高了本申请结构空气流动的效率,增强了本申请结构的使用效果。
同样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110内还设置有第三隔板142。如图1、如2所示,通过设置第三隔板142,参考前述内容,也能提高本申请结构空气流动的效率,增强本申请结构的使用效果。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拓展本申请结构的功能,让第一区域110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风机,可以选择在第三隔板142上设置可进行开闭的第一孔结构,以及可选择在第一隔板140上设置可进行开闭的第二孔结构;当需要本申请结构实现新风功能时,此时对第二孔机构关闭,此时第二区域120与第一区域110完全隔离;第一孔结构的孔开启,新鲜空气经新风口111进入第一区域110后,然后沿着第一孔结构开启的孔进入至室外排风口112区域,经过室外排风口112将新鲜空气引导至排至室内,达到新风效果;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若选择第三隔板142和第一隔板140结构时,也能达到新风效果。即新鲜空气经过新风口111进入热交换结构,然后经室内排风口122排至室内;室内污浊空气经室内进风口121进入热交换结构,然后经室外排风口112排除,也能达到新风效果。
为了进一步扩展本申请结构的使用范围,当需要进行空气温度调节功能时,可通过将室内空气经过室内进风口121进入热交换机构130进行加热或降温后,然后通过室内排风口122排入至室内,提高使用效率,达到快速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空气流动速度,本申请中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第一风机150和第二风机151,所述第一风机150与新风口111相对应,第二风机151与室内进风口121相对应。具体实施中,第一风机150和第二风机151都可以选择现有常规风机结构,第一风机150安装在第一区域110内,第二风机151安装在第二区域120内,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提高本申请空气流动效率,也进一步确保本申请结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择在壳体100上一体设置有回风口113,且回风口113与第一区域110连通。通过设置回风口113,且回风口113的另一端与室内空气连通,提供本申请对室内空气的换气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0)上的新风口(111)、室外排风口(112)、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其中新风口(111)、室外排风口(112)均与第一区域(110)连通;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排风口(122)均与第二区域(120)连通;还包括热交换机构(130),所述热交换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媒介进口、第一媒介出口、第二媒介进口和第二媒介出口;其中第一媒介进口与新风口(111)相对应,第一媒介出口与室内排风口(122),第二媒介进口与室内进风口(121)相对应,第二媒介出口与室外排风口(112)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120)内还设置有第二隔板(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10)内还设置有第三隔板(14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回风口(113),且回风口(113)与第一区域(1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回风口(113),且回风口(113)与第一区域(1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双向流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第一风机(150)和第二风机(151),所述第一风机(150)与新风口(111)相对应,第二风机(151)与室内进风口(121)相对应。
CN202220245850.8U 2022-01-29 2022-01-29 双向流新风机 Active CN217441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5850.8U CN2174418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双向流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5850.8U CN2174418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双向流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1881U true CN217441881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5850.8U Active CN2174418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双向流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1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58049A1 (en) Ventilation system
CN212108901U (zh) 具有双层风道的全热新风机
CN106907820A (zh)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新风机
KR20180054011A (ko) 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CN113251537A (zh) 全热新风机
CN216667913U (zh) 一种新风一体机
CN211953166U (zh) 全热新风机及其骨架
CN206556192U (zh)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新风机
CN217441881U (zh) 双向流新风机
CN113324303A (zh) 具有双层风道的全热新风机
CN21891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437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7357164U (zh) 空调机组
KR20180003341U (ko) 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CN214536514U (zh) 一种空调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2914347B (zh) 烹饪装置
CN21060192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20060236713A1 (en) Total heat exchange air conditioner
CN216114510U (zh) 一种双向全热型新风壁挂机
CN210601981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601980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861414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601979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CN210861415U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