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4991U - 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4991U
CN218064991U CN202222523576.9U CN202222523576U CN218064991U CN 218064991 U CN218064991 U CN 218064991U CN 202222523576 U CN202222523576 U CN 202222523576U CN 218064991 U CN218064991 U CN 218064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gas
ejector
shel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35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陈迪龙
俞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35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4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4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4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涉及灶具的领域,其包括外壳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用于供燃气燃烧的炉头和用于控制燃气灶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炉头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燃气灶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炉头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且所述隔热板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用于供所述炉头安装的第一空间和用于供所述控制组件安装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隔绝;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燃气灶工作时相关组件超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常见的厨房灶具,通常包括外壳和燃烧器,燃烧器容纳在外壳中。燃烧器包括炉头、点火器、电池盒、阀门、引射器以及防护罩等部件。炉头用于供燃气燃烧,当燃气灶工作时,外壳内的气温升高,尤其当外壳的容积较小时,各个部件布置的空间受限,导致相关的电器件容易超温,影响燃气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灶工作时相关的电器件超温缺陷,提供一种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外壳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用于供燃气燃烧的炉头和用于控制燃气灶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炉头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燃气灶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炉头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且所述隔热板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用于供所述炉头安装的第一空间和用于供所述控制组件安装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隔绝。
在本方案中,燃气灶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隔热板将炉头所在的空间和控制组件所在的空间相互隔绝,使得第一空间内的气流不易流动至第二空间中,从而有效避免炉头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二空间中导致控制组件过热损坏的情况。
较佳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引射器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通;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进气孔。
在本方案中,引射器用于为炉头预混燃气,引射器的进风口与控制组件所在的空间连通,外界的空气能够经进气孔进入第二空间内并吸入引射器中与燃气预混,为炉头的燃烧提供混合的燃气,同时外界较低温度的空气进入第二空间中后能够为引射器和控制组件降温,由此进一步使得控制组件不易因超温而损坏。
较佳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沿所述隔热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在本方案中,引射器从进气孔引入外界的空气对第二空间内的引射器和控制组件降温,同时多个进气孔沿隔热板的长度方向排列,从而外界空气被吸入第二空间内时能够在隔热板朝向的第二空间的一侧形成风幕,进一步阻隔第一空间内的热量向第二空间内传递。
较佳地,所述进气孔开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
在本方案中,进气孔开设在外壳的底部能够有效避免油污和灰尘进入外壳。
较佳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池盒、点火器和阀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电池盒电连接,所述阀门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炉头中的燃气的流量。
在本方案中,电池盒与点火器电连接从而为点火器提供点火的电能,阀门连接在燃气管上,通过调节阀门的大小能够调节燃气灶的负荷。
较佳地,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度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点火器的开闭的控制旋钮,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控制旋钮位于所述安装孔处且所述控制旋钮与所述外壳之间存在间隙。
在本方案中,一部分空气能够从控制旋钮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以及安装孔进入第二空间内,从而为控制旋钮降温,避免使用者使用控制旋钮调节燃气灶火力或开关燃气灶时被旋盖烫伤。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直插阀,所述阀门位于所述控制旋钮下并安装在燃气管道上。
在本方案中,阀门为直插阀,从而能够降低燃气内管道排布所需的空间,方便底盘内整机安装布局。
较佳地,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引射器远离所述引射器的进风口的一端穿过所述让位缺口进入所述第一空间中并与所述炉头相连。
在本方案中,公开了引射器的布置方式,引射器穿过隔热板上的让位缺口,使得引射器的进风口与第二空间连通,引射器用于预混燃气的管道位于第一空间中与炉头连接,从而引射器能够在第一空间中吸入空气与燃气进行预混并送入炉头中燃烧。
较佳地,所述引射器上设有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挡板覆盖所述让位缺口朝向所述炉头的一侧。
在本方案中,当安装挡板覆盖在让位缺口处时能够使得第一空间内的热空气不易从让位缺口处进入第二空间中,保证了隔热板的隔热效果。
较佳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
在本方案中,第一空间内的散热孔用于为炉头散热,避免第一空间内温度过高。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的外壳内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将外壳的内部的精简分隔成相互隔绝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炉头安装在第一空间中,阀门、点火器等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二空间中,由此使得第一空间内的气流不易流动至第二空间中,从而有效避免炉头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二空间中导致控制组件过热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燃气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燃气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隔热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未安装隔热板时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壳100
面板110
灶孔111
安装孔112
底盘120
第一空间130
第二空间140
进气孔150
散热孔160
炉头200
引射器300
安装挡板310
控制组件400
电池盒410
点火器420
阀门430
隔热板500
让位缺口510
控制旋钮600
旋盖610
旋杆6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参照图1,燃气灶包括外壳100和燃烧器,燃烧器安装在外壳100内并与燃气管道连通,燃气在燃烧器中混合空气并进行燃烧。
结合图2,外壳100包括面板110和底盘120。底盘120为上侧开口的盒状结构,面板110固定在底盘120上,且面板110覆盖底盘120的上侧的开口,从而面板110和底盘120围合形成供燃烧器放置的空间。
参照图2和图3,燃烧器包括炉头200、引射器300和控制组件400。控制组件400用于控制燃烧器点火和进入炉头200中燃烧的燃气的流量;引射器300连接在燃气管和炉头200之间,用于为炉头200提供预混的燃气。
面板110上开设有灶孔111,炉头200远离底盘120的一端穿出灶孔111并相对面板110的上表面向上凸出。由此使得炉头200上的火眼能够暴露在外壳100外,有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和热量的充分利用。
燃气灶还包括隔热板500,隔热板500将外壳100的内部的空间分隔相互隔离的成第一空间130和第二空间140。炉头200固定安装在第一空间130中,控制组件400固定安装在第二空间140中。由此,隔热板500将炉头200所在的空间和控制组件400所在的空间相互隔绝,使得第一空间130内的气流不易流动至第二空间140中,从而有效避免炉头20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二空间140中导致控制组件400过热损坏的情况。
引射器300的进风口所在的一端位于第二空间140中且引射器300的进风口与第二空间140连通,引射器300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位于第一空间130中并与炉头200连通。燃气管道穿入第二空间140中并与引射器300连通,从而为燃气灶提供燃气。
参照图2至图5,隔热板500上开设有一个用于供引射器300穿过的让位缺口510。引射器300穿过让位缺口510以使得引射器300同时放置在第一空间130和第二空间140中。其中,引射器300的外周设置有一个安装挡板310,安装挡板310位于让位缺口510外并覆盖让位缺口510,从而使得第一空间130与第二空间140保持隔离,让位缺口510的开设不易影响第一空间130与第二空间140之间的隔热效果。
外壳100上开设有进气孔150,进气孔150与第二空间140连通。由此燃气灶工作时,外界空气能够经进气孔150进入第二空间140中并被引射器300内的燃气引射混合后输送至炉头200燃烧。由此保证了一次空气的供应量,同时外界进入的空气能够为第二空间140内的控制组件400及引射器300进行降温,进一步使得控制组件400不易因超温而损坏。
本实施例中,进气孔150开设在底盘120的底部,从而使得壳体上的油污、灰尘或其他污染物不易经进气孔150进入第二空间140内,保证了第二空间140内的卫生状况。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气孔150也可开设在外壳100上的其他的合适位置。
进气孔150可为圆孔、矩形孔、腰型孔等各种合适的形状,具体可依据需求进行设计;进气孔150的数量也可依据进气孔150的大小以及一次空气需用量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进气孔150为圆孔,且进气孔150沿隔热板500的长度方向上布置有多个。由此外界空气被吸入第二空间140内时能够在隔热板500朝向的第二空间140的一侧形成风幕,风幕在将地第二空间140内的温度的同时,进一步阻隔第一空间130内的热量向第二空间140内传递。
参照图3和图5,控制组件400包括电池盒410、点火器420和阀门430。电池盒410、点火器420和阀门430均固定在第二空间140内。电池盒410与点火器420电连接,电池盒410为点火器420提供点火的电能。阀门430与燃气管道相连,用于控制进入炉头200中燃烧的燃气的流量。
其中,阀门430为直插阀,即阀门430直接连接在进入第二空间140中的燃气管道上,由此无需另外增加连接阀门430的管道,能够降低燃气内管道排布所需的空间,方便底盘120内整机安装布局。
参照图1至图3,燃气灶还包括用于控制阀门430开度和控制点火器420点火的控制旋钮600。控制旋钮600设置在阀门430的上方并暴露在面板110外以便于使用者操作,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旋钮600也可设置在底盘120的周侧。
具体的,控制旋钮600包括旋盖610和旋杆620。旋盖610位于面板110的上侧且与面板110的上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面板110上开设有一安装孔112,旋杆620的一端与旋盖610的底部相连,另一端穿过安装孔112与阀门430和点火器420的电路相连。其中旋杆620的周侧与安装孔11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由此使用者旋转或按压旋盖610即可实现阀门430开度的调解和点火器420的点火。同时一部分空气能够从旋盖610与面板110之间的间隙以及安装孔112与旋杆620之间的间隙被吸入第二空间140内,这些空气为控制旋钮600降温,避免使用者使用控制旋钮600调节燃气灶火力或开关燃气灶时被控制旋钮600烫伤。
参照图3,外壳100上开设有散热孔160,散热孔160与第一空间130连通,用于为炉头200散热,避免第一空间130内温度过高。
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60在底盘120的底部有多个,从而使得面板110上的油污等污染物不易进入第一空间130中,有利于保持第一空间130内的卫生状况。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散热孔160也可开设在其他合适的位置,散热孔160的数量也可依据需求自行设计。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包括外壳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用于供燃气燃烧的炉头和用于控制燃气灶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炉头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炉头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且所述隔热板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用于供所述炉头安装的第一空间和用于供所述控制组件安装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互隔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引射器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通;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进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沿所述隔热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开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池盒、点火器和阀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电池盒电连接,所述阀门用于控制进入所述炉头中的燃气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度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点火器的开闭的控制旋钮,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控制旋钮位于所述安装孔处且所述控制旋钮与所述外壳之间存在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直插阀,所述阀门位于所述控制旋钮下并安装在燃气管道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引射器远离所述引射器的进风口的一端穿过所述让位缺口进入所述第一空间中并与所述炉头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上设有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挡板覆盖所述让位缺口朝向所述炉头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
CN202222523576.9U 2022-09-22 2022-09-22 燃气灶 Active CN218064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3576.9U CN218064991U (zh) 2022-09-22 2022-09-22 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3576.9U CN218064991U (zh) 2022-09-22 2022-09-22 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4991U true CN218064991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3576.9U Active CN218064991U (zh) 2022-09-22 2022-09-22 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4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6155B1 (ko) 노즐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EP3633270A1 (en) Cooking apparatus
KR20090059007A (ko) 버너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KR101064050B1 (ko) 버너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WO2008091057A1 (en) Heating cooking appliance
CN218064991U (zh) 燃气灶
GB2220059A (en)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KR100918929B1 (ko) 조리기기
CN107923628A (zh) 组合式炊具
CN216754260U (zh) 一种多功能烤炉的降温系统
CN218269180U (zh) 集成灶
CN216693635U (zh) 一种嵌入式灶具
KR100938387B1 (ko) 조리기기
CN215175254U (zh) 燃气灶具
CN218237549U (zh) 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216079908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8480643U (zh) 灶框组件、燃气灶装置及集成灶
CN217274302U (zh) 一种燃气灶及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5259944U (zh) 一种灶具
CN115435343A (zh) 集成灶
CN212591705U (zh) 一种燃气烤箱
CN218864228U (zh) 安全性高的燃气灶
CN217503645U (zh) 一种甲醇燃烧换热装置
CN212878994U (zh) 一种电气两用饼铛
KR100938386B1 (ko) 버너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