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0719U -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0719U
CN218060719U CN202121921903.5U CN202121921903U CN218060719U CN 218060719 U CN218060719 U CN 218060719U CN 202121921903 U CN202121921903 U CN 202121921903U CN 218060719 U CN218060719 U CN 218060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liptical
framework
frameworks
skeleton
building fac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19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奇
张红柱
李康
于德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an Juzuo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an Juzuo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an Juzuo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an Juzuo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219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0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0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0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包括布置于椭圆倾斜建筑外立面的立面框架和若干对应且覆设于立面框架外侧面的若干立面板;立面框架包括若干第一椭圆骨架、第二椭圆骨架以及若干第三椭圆骨架;其中,若干第一椭圆骨架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布置,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缩小,且若干第一椭圆骨架的一端呈上下垂直对齐;第二椭圆骨架架设于第一椭圆骨架的上方,且其长短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椭圆骨架的最大长短径;若干第三椭圆骨架自上而下偏心架设于第二椭圆骨架的上方,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增大,且其最大长短径小于第二椭圆骨架的长短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建筑立面中缺乏其他立面形式以及难以创造出曲线空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立面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现有的建筑通常为直线型建筑,且建筑的外立面也被设置为直线型外立面,并与地面垂直建筑,建筑的外立面也大多为模块化组合。此外,现有建筑的外立面通常将立面玻璃划分为相同尺寸,并保持外立面横平竖直,从而使建筑轮廓保持方正。从而导致现有建筑缺乏其他建筑形式,且建筑外立面横平竖直,难以创造出曲线空间以及模块化处理玻璃幕墙,难以表现其他异性幕墙的立面设计。
目前,针对现有建筑中缺乏其他立面形式以及难以创造出曲线空间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以至少解决现有建筑中缺乏其他立面形式以及难以创造出曲线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包括布置于椭圆倾斜建筑外立面的立面框架和若干对应且覆设于所述立面框架外侧面的若干立面板;其中,所述立面框架包括:
若干第一椭圆骨架,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布置,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缩小,且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的一端呈上下垂直对齐;
第二椭圆骨架,所述第二椭圆骨架架设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的上方,且其长短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的最大长短径;
若干第三椭圆骨架,若干所述第三椭圆骨架自上而下偏心架设于所述第二椭圆骨架的上方,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增大,且其最大长短径小于所述第二椭圆骨架的长短径,其最小长短径小于所述干第一椭圆骨架的最小长短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一端覆设的所述立面板呈上下垂直布置,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另一端及两侧布置的所述立面板呈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若干所述第三椭圆骨架呈同侧偏心布置,其一端覆设的所述立面板的倾斜角度为-°,另一端覆设的所述立面板的倾斜角度为-°。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还包括:
若干第一连接结构,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第二椭圆骨架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上,另一端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立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立柱元件,所述立柱元件固定扣设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第二椭圆骨架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的钢管上;
第一压板元件,所述第一压板元件设置于所述立柱元件的开口,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第二椭圆骨架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的钢管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面板相抵接;
第二压板元件,所述第二压板元件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立面板之间,且其一端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压板元件另一端的中部相对应布置;
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穿过所述第二压板元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压板元件的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
隔热垫块,所述隔热垫块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元件的另一端的中部,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压板元件一端的中部,且所述隔热垫块套设所述连接元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转接元件,所述转接元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第二椭圆骨架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的钢管上;
至少一驳接爪,所述驳接爪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元件的另一端;
至少一驳接头,所述驳接头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驳接爪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立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还包括:
若干第二连接结构,每一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的若干钢管上;
若干装饰结构,每一所述装饰结构沿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的周向设置于对应的若干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端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两支撑元件,两所述支撑元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的钢管上,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的钢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装饰结构的内部;
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位于对应的所述装饰结构的内部,并与两所述支撑元件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还包括:
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设置于对应的建筑横梁的下端,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椭圆骨架、第二椭圆骨架以及若干第三椭圆骨架,并在第一椭圆骨架、第二椭圆骨架以及若干第三椭圆骨架的外侧面覆设若干立面板,从而形成了均匀渐变的倾斜建筑幕墙立面,解决现有建筑中缺乏其他立面形式以及难以创造出曲线空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建筑形式新颖,造型空间独特,幕墙立面震撼,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侧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侧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中立面框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剖面图一;
图6为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剖面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剖面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剖面图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剖面图五;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立面框架;101、第一椭圆骨架;102、第二椭圆骨架;103、第三椭圆骨架;
200、立面板;
300、第一连接结构;301、立柱元件;302、第一压板元件;303、第二压板元件;304、连接元件;305、隔热垫块;306、密封元件;307、转接元件;308、驳接爪;309、驳接头;
400、第二连接结构;401、支撑元件;402、限位元件;
500、装饰结构;
600、第三连接结构;601、固定元件;602、斜撑元件;
700、保温层;
800、建筑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布置于椭圆倾斜建筑外立面的立面框架100和若干对应且覆设于立面框架100外侧面的若干立面板200。
其中,立面框架100和立面板200用于形成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若干立面板200固定设置于立面框架100的外侧面,用于安装于立面框架100的外侧面,以形成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具体地,立面板200包括但不限于钢化玻璃、铝板。
其中,铝板可以为3mm氟碳喷涂铝单板。
钢化玻璃包括但不限于6钢化+12Ar+6钢化中空超白玻璃、10钢化+12Ar+10钢化中空超白彩釉玻璃、6钢化+1.14PVB+6钢化夹胶超白彩釉玻璃背衬铝板、10钢化+12Ar+10钢化中空超白彩釉玻璃背衬铝板、8钢化+1.52PVB+8钢化夹胶玻璃、8钢化+1.52PVB+8钢化+12Ar+10钢化中空超白彩釉玻璃、8钢化+1.52PVB+8钢化+12Ar+10钢化中空超白彩釉玻璃背衬铝板、6钢化超白彩釉玻璃背衬铝板。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两立面板200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避免外界物质进入到两立面板200之间。
例如,密封胶可以为硅酮耐候密封胶。
如图1所示,立面框架100包括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以及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
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布置,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缩小,且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的一端呈上下垂直对齐,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用于形成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下端。
其中,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的另一端和两侧自上而下呈弧形过渡布置,以使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下端更具有美感。
具体地,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纹连接。
第二椭圆骨架102架设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的上方,且其长短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的最大长短径。
具体地,第二椭圆骨架102的长短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最上端的第一椭圆骨架101的最大长短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椭圆骨架102的中心轴与位于最上端的第一椭圆骨架101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自上而下偏心架设于第二椭圆骨架102的上方,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增大,且其最大长短径小于第二椭圆骨架102的长短径,其最小长短径小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的最小长短径,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用于形成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顶端,以增强其美感。
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以及第三椭圆骨架103用于形成椭圆形倾斜建筑立面的框架,以解决现有建筑中缺乏其他立面形式以及难以创造出曲线空间的问题。
第二椭圆骨架102的纵截面可以设置为弧形,也可以设置为多边形,如第二椭圆骨架102的纵截面设置为梯形。
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的中心轴均不在一直线上,以使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整体的一端的坡度大于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整体的另一端的坡度。
其中,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整体呈半椭球形,以进一步增加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美感。
其中,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之间呈弧形过渡,以使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整体的侧壁形成弧度。
优选地,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以及第三椭圆骨架103由若干金属钢管焊接而成,如使用钢方管、铝方管拼接而成。
其中,金属钢管的尺寸包括但不限于160*80*4mm。
进一步地,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的一端覆设的立面板200呈上下垂直布置,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的另一端和两侧布置的立面板200呈倾斜布置,且倾斜角度为0-45°。
优选地,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的另一端和两侧布置的立面板200的倾斜角度为10-30°。
进一步地,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呈同侧偏心布置,其一端覆设的立面板200的倾斜角度为5-45°,另一端覆设的立面板200的倾斜角度为55-85°。
优选地,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一端覆设的立面板200的倾斜角度为15-30°,另一端覆设的立面板200的倾斜角度为55-70°。
如图5所示,该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包括若干第一连接结构300,若干第一连接结构30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上,另一端设置于对应的两立面板200之间,若干第一连接结构300用于将立面板200固定设置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第三椭圆骨架103上,避免立面板200发生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结构300包括立柱元件301、第一压板元件302、第二压板元件303以及连接元件304。
立柱元件301固定扣设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的钢管上;第一压板元件302设置于立柱元件301的开口,且其一端与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的钢管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立面板200相抵接;第二压板元件303设置于对应的两立面板200之间,且其一端的中部与第一压板元件302另一端的中部相对应布置;连接元件304穿过第二压板元件303的中部与第一压板元件302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接元件304用于使第二压板元件303和第一压板元件302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压板元件302和第二压板元件303用于夹持对应的立面板200,避免立面板200从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上发生脱离。
其中,第一压板元件302和第二压板元件303的纵截面呈山字形。
优选地,该立柱元件301为铝合金立柱。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元件301扣设的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的钢管内设置有插芯元件,用于增强钢管的强度,避免立面框架100发生断裂。
其中,连接元件304为不锈钢螺丝钉,且连接元件304的直径为5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板元件303包括第一铝合金压板,第一铝合金压板设置于第二压板元件303的另一端的中部,用于封堵第二压板元件303的中部,避免连接元件304裸露于外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元件301包括第二铝合金压板,第二铝合金压板设置于立柱元件301的封口端,用于避免立柱元件301上的螺栓裸露于外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300还包括隔热垫块305,隔热垫块305的一端嵌设于第一压板元件302的另一端的中部,另一端嵌设于第二压板元件303一端的中部,且隔热垫块305套设连接元件304。
隔热垫块305用于隔绝外界的热量,避免连接元件304的温度升高,导致连接元件304从第一压板元件302和第二压板元件303上脱离或松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结构300还包括若干密封元件306,若干密封元件306对应设置于第一压板元件302另一端的两侧以及第二压板元件303一端的两侧,密封元件306用于对第一压板元件302的另一端的两侧和对应的立面板200的连接处和第二压板元件303一端的两侧和对应的立面板200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并避免第一压板元件302和第二压板元件303对立面板200造成损坏。
其中,密封元件306可以为密封胶、胶条。
例如,密封元件306可以为三元乙丙胶条和/或硅酮耐候密封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第一连接结构300包括转接元件307、至少一驳接爪308和至少一驳接头309。
转接元件307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的钢管上;驳接爪308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转接元件307的另一端;驳接头309的一端固定设置于驳接爪308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设置于对应的两立面板200之间。
其中,立面板200能够通过驳接头309和驳接爪308固定于转接元件307上,继而固定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上,避免立面板200无处固定。
其中,转接元件307、驳接爪308和驳接头309均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地,如9~10所示,该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二连接结构400和若干装饰结构500。
每一第二连接结构400设置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的若干钢管上;每一装饰结构500沿第一椭圆骨架101的周向设置于对应的若干第二连接结构400的端部。
其中,第二连接结构400用于将装饰结构500固定于第一椭圆骨架101上,装饰结构500用于增加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美观性。
其中,装饰结构500的纵截面可以设置为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地,装饰结构500的纵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
其中,装饰结构500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结构400进行固定。
其中,装饰结构500由铝合金装饰线条组成,且其外表面喷涂有氟碳;第二连接结构400由钢材料制成,且其外表面喷涂有氟碳。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二连接结构400包括两支撑元件401和限位元件402。
两支撑元件401对称设置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的钢管上,其一端与第一椭圆骨架101的钢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装饰结构500的内部;限位元件402位于对应的装饰结构500的内部,并与两支撑元件401的端部固定连接。
具体地,限位元件402能够通过两支撑元件401固定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继而装饰结构500能够通过限位元件402将自身固定于第一椭圆骨架101的外周壁。
其中,限位元件402和支撑元件401均可以由金属制成,如由钢制成。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结构600,第三连接结构600设置于对应的建筑横梁800的下端,且其端部与第一椭圆骨架101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结构600用于将第一椭圆骨架101固定于建筑横梁800上,避免第一椭圆骨架101从建筑横梁800上发生脱离。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结构600包括固定元件601和斜撑元件602。
固定元件601竖直设置于对应的建筑横梁800的下端;斜撑元件60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元件601的下端,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三连接结构600的中部。
其中,固定元件601用于安装支撑斜撑元件602,斜撑元件602用于支撑第三连接结构600,增强第三连接结构600的稳定性。
其中,固定元件601可以为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顶端与对应的建筑横梁800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的保温性能,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还包括保温层700,保温层700设置于立面框架100的内侧端。
其中,保温层700可以为保温岩棉。
可选地,保温层700的厚度为100~500mm。
优选地,保温层700的厚度为200mm。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椭圆倾斜建筑外立面的立面框架(100)和若干对应且覆设于所述立面框架(100)外侧面的若干立面板(200);其中,所述立面框架(100)包括:
若干第一椭圆骨架(101),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布置,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缩小,且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的一端呈上下垂直对齐;
第二椭圆骨架(102),所述第二椭圆骨架(102)架设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的上方,且其长短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的最大长短径;
若干第三椭圆骨架(103),若干所述第三椭圆骨架(103)自上而下偏心架设于所述第二椭圆骨架(102)的上方,其形状相同、长短径呈逐渐增大,且其最大长短径小于所述第二椭圆骨架(102)的长短径,其最小长短径小于所述干第一椭圆骨架(101)的最小长短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一端覆设的所述立面板(200)呈上下垂直布置,若干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另一端及两侧布置的所述立面板(200)呈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三椭圆骨架(103)呈同侧偏心布置,其一端覆设的所述立面板(200)的倾斜角度为5-45°,另一端覆设的所述立面板(200)的倾斜角度为5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第一连接结构(300),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上,另一端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立面板(2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0)包括:
立柱元件(301),所述立柱元件(301)固定扣设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的钢管上;
第一压板元件(302),所述第一压板元件(302)设置于所述立柱元件(301)的开口,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的钢管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面板(200)相抵接;
第二压板元件(303),所述第二压板元件(303)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立面板(200)之间,且其一端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压板元件(302)另一端的中部相对应布置;
连接元件(304),所述连接元件(304)穿过所述第二压板元件(30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压板元件(302)的中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0)还包括:
隔热垫块(305),所述隔热垫块(305)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元件(302)的另一端的中部,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压板元件(303)一端的中部,且所述隔热垫块(305)套设所述连接元件(30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0)包括:
转接元件(307),所述转接元件(307)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第二椭圆骨架(102)或对应的第三椭圆骨架(103)的钢管上;
至少一驳接爪(308),所述驳接爪(308)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接元件(307)的另一端;
至少一驳接头(309),所述驳接头(309)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驳接爪(308)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设置于对应的两所述立面板(2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第二连接结构(400),每一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0)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的若干钢管上;
若干装饰结构(500),每一所述装饰结构(500)沿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的周向设置于对应的若干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0)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0)包括:
两支撑元件(401),两所述支撑元件(40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的钢管上,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的钢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装饰结构(500)的内部;
限位元件(402),所述限位元件(402)位于对应的所述装饰结构(500)的内部,并与两所述支撑元件(401)的端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连接结构(600),所述第三连接结构(600)设置于对应的建筑横梁(800)的下端,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椭圆骨架(101)固定连接。
CN202121921903.5U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Active CN218060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1903.5U CN218060719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1903.5U CN218060719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0719U true CN218060719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3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1903.5U Active CN218060719U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0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13207A1 (fr) Panneau mural extérieur et son procédé de montage
KR101139842B1 (ko) 커튼월 시스템의 멀리언 및 트랜섬 체결 기구
CN218060719U (zh)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CN113931458A (zh) 一种大体积玻璃砖墙安装方法
KR102433263B1 (ko) 그리드 쉘 구조물의 노드 조인트
CN213806037U (zh) 一种挂接式铝板幕墙的连接结构及包含其的铝板幕墙系统
CN213837269U (zh) 一种转角曲面单元式幕墙系统连接结构
CN210685511U (zh) 手术室八角型模块化装配式结构
CN210507913U (zh) 一种钢结构被动房保温结构
CN114232850A (zh) 完全装配式石材、玻璃、金属幕墙
CN109505391B (zh) 一种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外墙挂板
CN216949246U (zh) 一种墙面铝蜂窝板型材方管安装结构
KR200413016Y1 (ko) 동질의 유리로 구성된 리브 글라스 및 패치 타입의유리구조물
CN110778045A (zh) 一种空心金属复合板装饰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5780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CN218622686U (zh) 一种幕墙伸缩缝装置
KR102541626B1 (ko) 커튼 월용 석재 판넬의 포 사이드 타입(4-side type) 결합구조
CN212176214U (zh) 一种立面双曲玻璃幕墙的玻璃冷弯系统
CN210947247U (zh) 一种钢结构别墅用组合外墙
CN218091511U (zh) 一种玻璃幕墙大装饰结构
CN219327218U (zh) 一种钻孔穿钢式玻璃砖幕墙结构
CN214006178U (zh) 一种梯形分割双曲面幕墙装饰结构
CN219386772U (zh) 一种侧向受力超大全玻幕墙
CN211647054U (zh) 一种空心金属复合板装饰柱
CN211257459U (zh) 一种大跨度玻璃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