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7804U -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7804U
CN210857804U CN201921319079.9U CN201921319079U CN210857804U CN 210857804 U CN210857804 U CN 210857804U CN 201921319079 U CN201921319079 U CN 201921319079U CN 210857804 U CN210857804 U CN 210857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veneer
wall body
fixed
corner wall
squa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90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德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b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b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b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b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90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7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7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7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通过设置下铝单板以及竖向方管,并且下铝单板的一端与竖向方管的底部焊接,上铝单板的一侧与第二角码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第二角码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竖向方管固定,并且在下铝单板与上铝单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耐候密封胶密封,将下铝单板的一端包裹在转角墙体的一侧,并将自攻螺丝穿过下铝单板与转角墙体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在主体结构完成之后,要对其室内进行装修,而对于一些墙角的转弯处或者一些悬挑板处往往此处的装修最为麻烦,而且在装修过后此处的一些铝板还比较容易脱落,所以不但容易增加后期的维修成本,而且还影响装修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通过设置下铝单板以及竖向方管,并且下铝单板的一端与竖向方管的底部焊接,上铝单板的一侧与第二角码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第二角码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竖向方管固定,并且在下铝单板与上铝单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耐候密封胶密封,将下铝单板的一端包裹在转角墙体的一侧,并将自攻螺丝穿过下铝单板与转角墙体固定,可以使其连接更加紧固,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包括:
转角墙体,所述转角墙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的顶部,并且在所述水泥砂浆层的顶部铺设有瓷砖;
竖向方管,所述竖向方管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的一侧;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竖向方管固定于所述转角墙体的一侧;
横向方管,所述横向方管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的底部,并且所述横向方管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方管的底部焊接;
上铝单板,所述上铝单板设置于所述竖向方管的一侧,并且所述上铝单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角码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第二角码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竖向方管的一侧固定,以实现所述上铝单板的顶部与所述水泥砂浆层连接;
第二耐候密封胶,所述第二耐候密封胶用于密封所述上铝单板与所述水泥砂浆层之间的缝隙;
下铝单板,所述下铝单板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的底部,并且所述下铝单板的一端与所述上铝单板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下铝单板与所述上铝单板之间通过第一耐候密封胶密封,
其中,所述下铝单板的另一端包裹在所述转角墙体的底部,所述下铝单板的另一端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转角墙体固定,并且所述下铝单板的一端与所述转角墙体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
第一角码,所述第一角码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下铝单板固定,所述第一角码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横向方管固定;
吊顶,所述吊顶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吊顶的一端与所述下铝单板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
第二角铁,所述第二角铁的一侧与所述竖向方管焊接,所述第二角铁的另一侧贴附于所述转角墙体的一侧;
第一化学锚栓,所述第一化学锚栓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角铁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角墙体固定;
第一角铁,所述第一角铁的一侧与所述竖向方管焊接,所述第一角铁的另一侧贴附于所述转角墙体的一侧;
第二化学锚栓,所述第二化学锚栓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角铁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角墙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还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贴附于所述下铝单板和上铝单板上;
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下铝单板、上铝单板以及连接板,并将其固定;
其中,自攻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横向方管固定,以实现将下铝单板、上铝单板与横向方管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还包括:
第三角铁,所述第三角铁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竖向方管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三角铁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上铝单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通过设置下铝单板以及竖向方管,并且下铝单板的一端与竖向方管的底部焊接,上铝单板的一侧与第二角码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第二角码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竖向方管固定,并且在下铝单板与上铝单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耐候密封胶密封,将下铝单板的一端包裹在转角墙体的一侧,并将自攻螺丝穿过下铝单板与转角墙体固定,可以使其连接更加紧固,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B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转角墙体;2、吊顶;3、下铝单板;4、第一角码;5、上铝单板;6、第二角码;7、竖向方管;8、第一角铁;9、第二角铁;10、第一化学锚栓;11、水泥砂浆层;12、第一耐候密封胶;13、螺钉;14、连接板;15、横向方管;16、第三角铁;17、第二耐候密封胶;18、第二化学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包括:
转角墙体1,所述转角墙体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水泥砂浆层11,所述水泥砂浆层11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顶部,并且在所述水泥砂浆层11的顶部铺设有瓷砖;
竖向方管7,所述竖向方管7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竖向方管7固定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横向方管15,所述横向方管15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并且所述横向方管15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方管7的底部焊接,可以使其结构更加坚固;
上铝单板5,所述上铝单板5设置于所述竖向方管7的一侧,并且所述上铝单板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角码6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第二角码6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竖向方管7的一侧固定,以实现所述上铝单板5的顶部与所述水泥砂浆层11连接;
第二耐候密封胶17,所述第二耐候密封胶17用于密封所述上铝单板5与所述水泥砂浆层11之间的缝隙,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下铝单板3,所述下铝单板3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并且所述下铝单板3的一端与所述上铝单板5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下铝单板3与所述上铝单板5之间通过第一耐候密封胶12密封,
其中,所述下铝单板3的另一端包裹在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所述下铝单板3的另一端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转角墙体1固定,并且所述下铝单板3的一端与所述转角墙体1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第一角码4,所述第一角码4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下铝单板3固定,所述第一角码4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横向方管15固定;
吊顶2,所述吊顶2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并且所述吊顶2的一端与所述下铝单板3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水泥砂浆层11砌筑在转角墙体1的顶部,在转角墙体1的一侧设置竖向方管7,竖向方管7的一侧与第二角铁9焊接,将第一化学锚栓10贯穿于第二角铁9的一侧,并延伸至转角墙体1的内部;
在竖向方管7的底部同样与第一角铁8的一侧焊接,然后将第二化学锚栓18贯穿于第一角铁8的一侧,并延伸至转角墙体1的内部,实现将竖向方管7固定在转角墙体1的一侧;
其中,在竖向方管7的底部与横向方管15的一端焊接,将上铝单板5设置于竖向方管7的一侧,然后竖向方管7的一侧与第二角码6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将另一个自攻螺丝穿过第二角码6的另一侧并与竖向方管7固定,将下铝单板3设置于横向方管15的底部,并且横向方管15通过自攻螺丝与第一角码4的一侧固定,将另一个自攻螺丝穿过与第一角码4的另一侧与下铝单板3固定,将下铝单板3与上铝单板5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耐候密封胶12密封,可以使其结构更加坚固,并起到密封的作用;
将下铝单板3的另一侧包裹在转角墙体1的外部,并且将下铝单板3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转角墙体1固定,可以提高其结构强度,并且在下铝单板3与转角墙体1的连接处通过防水胶密封,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所述固定件包括:
第二角铁9,所述第二角铁9的一侧与所述竖向方管7焊接,所述第二角铁9的另一侧贴附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第一化学锚栓10,所述第一化学锚栓10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角铁9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角墙体1固定;
第一角铁8,所述第一角铁8的一侧与所述竖向方管7焊接,所述第一角铁8的另一侧贴附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第二化学锚栓18,所述第二化学锚栓18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角铁8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角墙体1固定。
竖向方管7的一侧与第二角铁9焊接,将第一化学锚栓10贯穿于第二角铁9的一侧,并延伸至转角墙体1的内部;
在竖向方管7的底部同样与第一角铁8的一侧焊接,然后将第二化学锚栓18贯穿于第一角铁8的一侧,并延伸至转角墙体1的内部,实现将竖向方管7固定在转角墙体1的一侧,不但方便组装,而且还可以使其结构更加坚固。
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还包括:
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两侧分别贴附于所述下铝单板3和上铝单板5上;
螺钉13,所述螺钉13的一端穿过所述下铝单板3、上铝单板5以及连接板14,并将其固定;
其中,自攻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板14并与所述横向方管15固定,以实现将下铝单板3、上铝单板5与横向方管15固定在一起,可以使其结构更加方便组装和固定。
第三角铁16,所述第三角铁16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竖向方管7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三角铁16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上铝单板5固定,可以提高上铝单板5的结构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角墙体(1),所述转角墙体(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水泥砂浆层(11),所述水泥砂浆层(11)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顶部,并且在所述水泥砂浆层(11)的顶部铺设有瓷砖;
竖向方管(7),所述竖向方管(7)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竖向方管(7)固定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横向方管(15),所述横向方管(15)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并且所述横向方管(15)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方管(7)的底部焊接;
上铝单板(5),所述上铝单板(5)设置于所述竖向方管(7)的一侧,并且所述上铝单板(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角码(6)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第二角码(6)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竖向方管(7)的一侧固定,以实现所述上铝单板(5)的顶部与所述水泥砂浆层(11)连接;
第二耐候密封胶(17),所述第二耐候密封胶(17)用于密封所述上铝单板(5)与所述水泥砂浆层(11)之间的缝隙;
下铝单板(3),所述下铝单板(3)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并且所述下铝单板(3)的一端与所述上铝单板(5)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下铝单板(3)与所述上铝单板(5)之间通过第一耐候密封胶(12)密封,
其中,所述下铝单板(3)的另一端包裹在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所述下铝单板(3)的另一端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转角墙体(1)固定,并且所述下铝单板(3)的一端与所述转角墙体(1)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
第一角码(4),所述第一角码(4)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下铝单板(3)固定,所述第一角码(4)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横向方管(15)固定;
吊顶(2),所述吊顶(2)设置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底部,并且所述吊顶(2)的一端与所述下铝单板(3)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第二角铁(9),所述第二角铁(9)的一侧与所述竖向方管(7)焊接,所述第二角铁(9)的另一侧贴附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第一化学锚栓(10),所述第一化学锚栓(10)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角铁(9)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角墙体(1)固定;
第一角铁(8),所述第一角铁(8)的一侧与所述竖向方管(7)焊接,所述第一角铁(8)的另一侧贴附于所述转角墙体(1)的一侧;
第二化学锚栓(18),所述第二化学锚栓(18)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角铁(8)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角墙体(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两侧分别贴附于所述下铝单板(3)和上铝单板(5)上;
螺钉(13),所述螺钉(13)的一端穿过所述下铝单板(3)、上铝单板(5)以及连接板(14),并将其固定;
其中,自攻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板(14)并与所述横向方管(15)固定,以实现将下铝单板(3)、上铝单板(5)与横向方管(15)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角铁(16),所述第三角铁(16)的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竖向方管(7)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三角铁(16)的另一侧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上铝单板(5)固定。
CN201921319079.9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Active CN210857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9079.9U CN210857804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9079.9U CN210857804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7804U true CN210857804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2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9079.9U Active CN210857804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7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6769U (zh) 一种轻质外墙点挂保温装饰板组合锚接体系
CN104863290A (zh) 一种单一预制墙段的组合墙体及施工方法
CN109235708A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与结构一体化墙体及其制备安装工艺
CN214034120U (zh) 一种外包式alc墙板连接结构
CN109057099B (zh) 钢结构工程预制混凝土复合一体隔墙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21085780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室内铝单板包墙结构
CN21386844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墙板装配装置
CN207003641U (zh) 一种低层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CN209163203U (zh) 一种带有连接结构的轻质装配式预制墙板
CN219060418U (zh) 一种轻型预制复合保温外墙板及墙体结构
CN106939699B (zh) 一种开放式陶板幕墙内侧镀锌钢板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CN20676908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墙体连接点结构
CN214994968U (zh) 一种用于免拆复合保温模板的u形连接组件
CN115506488A (zh) 一种预制夹心保温外围护墙连接的方法
CN204753895U (zh) 一种单一预制墙段的组合墙体
CN201883564U (zh) 一种复合保温墙体门窗洞口加强构造
CN21152347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安装结构
CN209958583U (zh) 一种外挂湿贴陶土砖系统
CN219672128U (zh) 一种预制穿墙构件及外墙结构
CN210857646U (zh) 一种铝板与墙柱以及玻璃幕墙连接密封结构
CN217027834U (zh) 一种增强玻纤混凝土角饰结构
CN109138278A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钢筋连接结构
CN218060719U (zh) 一种椭圆倾斜建筑立面结构
CN217460917U (zh) 一种装配式uhpc包裹型屈曲约束支撑
CN210508822U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窗安装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