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8563U -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8563U
CN218038563U CN202221953814.3U CN202221953814U CN218038563U CN 218038563 U CN218038563 U CN 218038563U CN 202221953814 U CN202221953814 U CN 202221953814U CN 218038563 U CN218038563 U CN 218038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metal plate
insulating plate
shell
wir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38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家俊
李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Fud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Fud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Fud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Fud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38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8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8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8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包括线路板、线框组件、磁环、铜圈、振动片和壳体;线路板包括绝缘板、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绝缘板的外侧表面上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线框组件包括金属板、绕线柱和线框;绕线柱设置在金属板上背对绝缘板的表面中心位置;磁环粘接在金属板上背对绝缘板的表面上;铜圈的一面贴合在金属板上;振动片贴合在铜圈上背对金属板的一面上;壳体粘接在绝缘板上,壳体上设有两个通道口;壳体的内侧底部边缘位置以环形阵列地方式设有若干支撑块;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发音孔,壳体的内侧表面上位于发音孔的边缘位置设有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有效保证振动片的振幅在合理范围内,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背景技术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
电磁式蜂鸣器是利用电磁线圈对蜂鸣片的作用来发声的电子响讯器,用来给电子产品作发声器件,具有警示和提示功能,因体积小,寿命长,能耗低和发音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UPS、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各种电子电器和仪器仪表中。现有的电磁式蜂鸣器中的振动片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振动,经常出现振动片振动幅度过大,而无法恢复的情况,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情况,期望提供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式蜂鸣器,有效保证振动片的振幅在合理范围内,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包括线路板、线框组件、磁环、铜圈、振动片和壳体;
所述线路板包括绝缘板、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绝缘板的外侧表面上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隔开,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在第一电极层上,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在第二电极层上;
所述线框组件包括金属板、绕线柱和线框;所述金属板贴合在所述绝缘板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绕线柱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上背对绝缘板的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线框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线框上的两个线头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所述磁环粘接在所述金属板上背对绝缘板的表面上,且线框位于所述磁环内;
所述铜圈的一面贴合在所述金属板上,且磁环位于铜圈内;所述振动片贴合在所述铜圈上背对金属板的一面上;
所述壳体粘接在所述绝缘板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通道口,供第一引脚和第一引脚伸出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边缘位置以环形阵列地方式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铜圈将所述振动片压接在若干支撑块上;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发音孔,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上位于发音孔的边缘位置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导电胶分别粘接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焊接地方式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板上对应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焊接的区域设有容纳通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绕线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金属板的边缘位置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绝缘板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位于第一缺口的正上方,所述线框的两个线头分别穿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上面对绝缘板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所述绝缘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和定位通孔的数量均为二。
优选地,所述振动片上面对所述限位凸起的表面设有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与所述振动片共用同一轴线。
优选地,所述铜圈贴合振动片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支撑块上面对振动片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适配,所述铜圈通过所述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的配合将所述振动片压接在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限位凸起,有效限制振动的振幅,保证其在合理的振幅内振动,延长了蜂鸣器的使用寿命;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线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线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铜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振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组装好的电磁式蜂鸣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包括线路板1、线框组件2、磁环3、铜圈4、振动片5和壳体6。
如图2所示,所述线路板1包括绝缘板101、第一引脚104和第二引脚105;所述绝缘板 101的外侧表面上设有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所述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 103分隔开,所述第一引脚104电连接在第一电极层102上,所述第二引脚105电连接在第二电极层10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引脚104和第二引脚105通过导电胶分别粘接在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上,另外,所述第一引脚104和第二引脚105也可以通过焊接地方式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线框组件2包括金属板201、绕线柱203和线框204;所述金属板201贴合在所述绝缘板101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绕线柱203设置在所述金属板201上背对绝缘板101的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线框204缠绕在所述绕线柱203上,所述线框204上的两个线头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上(图中未画出)。为了便于加工,所述金属板201与所述绕线柱203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线框204的两个线头穿过金属板201和绝缘板101,并电连接在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上,所述金属板201的边缘位置设有第一缺口202,所述绝缘板101上设有第二缺口106,所述第二缺口106位于第一缺口202的正上方,所述线框204的两个线头分别穿过第一缺口202和第二缺口106,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上。
进一步地,为了在组装时,快速定位,使得第二缺口106位于第一缺口202的正上方,所述金属板201上面对绝缘板101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206,所述绝缘板101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通孔107,所述定位通孔107与所述定位凸起206一一对应,如此,在组装时,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起206和定位通孔107的数量均为二。
如果第一引脚104和第二引脚105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时,绝缘板101的内侧表面上对应焊接区的位置会向外凸起,为了将金属板201更好地贴合在绝缘板101上,所述金属板201上对应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焊接的区域设有容纳通孔205。
所述磁环3粘接在所述金属板201上背对绝缘板101的表面上,且线框204位于所述磁环3内。
所述铜圈4的一面贴合在所述金属板上,且磁环3位于铜圈4内;所述振动片5贴合在所述铜圈4上背对金属板201的一面上。
如图7所示,所述壳体6粘接在所述绝缘板101上,所述壳体6上设有两个通道口601,供第一引脚104和第一引脚105伸出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侧底部边缘位置以环形阵列地方式设有若干支撑块602,所述铜圈4将所述振动片5压接在若干支撑块602上;所述壳体6的中心位置设有发音孔604,所述壳体6的内侧表面上位于发音孔604的边缘位置设有限位凸起605,所述限位凸起605的横截面为圆环形。通过限位凸起605,有效限制振动片5振动的幅度,确保振动片5在合理的振幅内振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振动片5的强度,如图6所示,所述振动片5上面对所述限位凸起605的表面设有圆形凸起501,所述圆形凸起501与所述振动片5共用同一轴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铜圈4上贴合振动片5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台阶部401,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块602上面对振动片5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台阶部603,所述第二台阶部603与所述第一台阶部401相适配,所述铜圈4通过所述第一台阶部401和第二台阶部603 的配合将所述振动片5压接在壳体6内。
如图8所示,为组装好的电磁式蜂鸣器,上述电磁式蜂鸣器在工作时,首先通过第一引脚104和第二引脚105接通外部电源,线框204通电,在磁环3的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使得振动片5上下振动,发出声音,由于限位凸起605的作用,振动片5始终在合理的振幅内振动。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线框组件、磁环、铜圈、振动片和壳体;
所述线路板包括绝缘板、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绝缘板的外侧表面上设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隔开,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在第一电极层上,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在第二电极层上;
所述线框组件包括金属板、绕线柱和线框;所述金属板贴合在所述绝缘板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绕线柱设置在所述金属板上背对绝缘板的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线框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线框上的两个线头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所述磁环粘接在所述金属板上背对绝缘板的表面上,且线框位于所述磁环内;
所述铜圈的一面贴合在所述金属板上,且磁环位于铜圈内;所述振动片贴合在所述铜圈上背对金属板的一面上;
所述壳体粘接在所述绝缘板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通道口,供第一引脚和第一引脚伸出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边缘位置以环形阵列地方式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铜圈将所述振动片压接在若干支撑块上;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发音孔,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上位于发音孔的边缘位置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导电胶分别粘接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焊接地方式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上对应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焊接的区域设有容纳通孔。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绕线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边缘位置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绝缘板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位于第一缺口的正上方,所述线框的两个线头分别穿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上。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上面对绝缘板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所述绝缘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和定位通孔的数量均为二。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上面对所述限位凸起的表面设有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与所述振动片共用同一轴线。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圈上贴合振动片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支撑块上面对振动片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适配,所述铜圈通过所述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的配合将所述振动片压接在壳体内。
CN202221953814.3U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Active CN218038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3814.3U CN218038563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3814.3U CN218038563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8563U true CN218038563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6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3814.3U Active CN218038563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8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7730B1 (en)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US20170034629A1 (en) Speaker
CN114363778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8038563U (zh) 一种电磁式蜂鸣器
CN106028234B (zh) 一种振膜及扬声器单体
CN210183527U (zh) 发声装置
CN107396264B (zh) 扬声器
JP2862802B2 (ja) 小型発音体
CN107147976B (zh) 发声器以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设备
CN218038564U (zh) 一种插针式蜂鸣器
CN108924717B (zh) 扬声器的信号传输结构
CN115884047A (zh) 微型扬声器和用于微型扬声器的弹波
CN108650600B (zh) 一种终端
SE521193C2 (sv) Ljudgenerator för en portabel anordning
JP3747361B2 (ja) 電磁音響変換器
KR101208261B1 (ko) 전자부품용 택트 스위치
CN216313412U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骨传导耳机
CN212675902U (zh) 蜂鸣器结构
CN215734817U (zh) 微型扬声器和用于微型扬声器的弹波
CN215912218U (zh) 微型扬声器和用于微型扬声器的弹波
CN219876075U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569392U (zh) 电声装置
CN219536302U (zh) 发声器件
JP2600363B2 (ja) 電磁型発音体
CN214901300U (zh) 微型扬声器和用于微型扬声器的弹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