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7665U - 消散斑装置、光机以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消散斑装置、光机以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37665U CN218037665U CN202222397925.7U CN202222397925U CN218037665U CN 218037665 U CN218037665 U CN 218037665U CN 202222397925 U CN202222397925 U CN 202222397925U CN 218037665 U CN218037665 U CN 218037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hole
- abutting
- speckle
- diffusion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消散斑装置、光机和投影仪。消散斑装置包括壳体、扩散片模组以及缓冲件。扩散片模组设置在壳体中并包括基座和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扩散片,基座的边缘开设有卡槽。缓冲件卡合于卡槽中并弹性抵接于壳体。本公开的光机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激光投影技术领域,尤其包括一种消散斑装置、包括消散斑装置的光机以及包括光机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光机是投影仪主要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具有光引导、汇集或扩散等用途的光学元器件(例如扩散片)。扩散片用于降低激光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干性以实现消散斑。扩散片分为静态扩散片和动态扩散片,动态扩散片消散斑的效果优于静态扩散片。然而,动态扩散片移动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影响光机,进而影响投影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消散斑装置、光机和投影仪,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第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消散斑装置,包括壳体、扩散片模组以及缓冲件。扩散片模组设置在壳体中并包括基座和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扩散片,基座的边缘开设有卡槽。缓冲件卡合于卡槽中并弹性抵接于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连接并合围形成容纳腔,扩散片模组容纳于容纳腔中,缓冲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包括与第一壳体部抵接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壳体部抵接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卡合部,卡合部卡合于卡槽中,第一端部的周面和卡合部的周面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二端部的周面和卡合部的周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上设置有与第一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第二壳体部上设置有与第二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包括与第一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部包括与第二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均为平面并与光线入射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开设有镂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设有贯通孔,第一壳体部和/或第二壳体部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插设于贯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与贯通孔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开设有通孔,消散斑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和密封件,电路板设置于基座上并通过通孔伸出壳体外,密封件设置在壳体和电路板上并密封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开设有穿孔并通过穿孔套设于电路板上,密封件设有安装间隙,安装间隙自穿孔的侧壁延伸至密封件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包括第一侧壁,密封件容纳于通孔中并包括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开设有插槽,第一侧壁插设于插槽中。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光机,包括光源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消散斑装置,消散斑装置设置在光源的光路中。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投影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光机。
本公开的消散斑装置、光机及投影仪,缓冲件与扩散片模组的基座连接并与壳体弹性抵接,能够缓冲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扩散片移动时产生的振动,实现减振;且缓冲件卡合于设于基座边缘的卡槽,使装配更加方便,且有利于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的消散斑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图1所示消散斑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3是图2所述扩散片模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的扩散片模组和密封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的扩散片模组、密封件和第一壳体部组装后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消散斑装置 100
壳体 10
扩散片模组 20
缓冲件 30
第一壳体部 11
第二壳体部 12
容纳腔 101
通孔 102
电路板 201
缺口 111
基座 21
第一扩散片 22
第二扩散片 23
卡槽 211
第一端部 31
第二端部 32
卡合部 33
第一台阶面 312
第二台阶面 321
镂空孔 311
贯通孔 301
定位柱 112
第一抵接部 113
第二抵接部 121
第一抵接面 1131
第二抵接面 1211
第一安装座 24
第二安装座 25
第一驱动部 26
第二驱动部 27
第一弹性件 28
第二弹性件 29
第一磁铁 261
第一导体 262
第一直线段 2621
第二直线段 2721
电连接器 212
密封件 40
穿孔 41
安装间隙 42
第一侧壁 114
第二侧壁 43
插槽 4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散斑装置100,其应用于投影仪(图未示)中。消散斑装置100包括壳体10、扩散片模组20以及缓冲件30。扩散片模组20容置于壳体10中,缓冲件30与扩散片模组20连接并弹性抵接于壳体10上。
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连接并合围形成容纳腔101。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可以通过胶粘、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本申请不作限制。壳体10开设有通孔102,用于供扩散片模组20的电路板201伸出壳体10外,以与外部电源连接。具体的,第一壳体部11的边缘开设有缺口111,当第一壳体部11与第二壳体部12组装形成壳体10时,该缺口111的开口被第二壳体部12封盖以形成通孔102。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102可直接开设于第一壳体部11或第二壳体部12上。
扩散片模组20固定容纳于容纳腔101中。扩散片模组20包括基座21、安装组件、第一扩散片22、驱动组件以及第二扩散片23。安装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座21。第一扩散片22设置在安装组件上。驱动组件与安装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安装组件带动第一扩散片22沿位于第一扩散片22所在的平面上的至少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扩散片22在往复移动时会导致基座21产生振动,基座21振动产生的冲击力被缓冲件30吸收,实现了减振。第二扩散片23设置在基座21背离第一扩散片22的一侧。第一扩散片22和第二扩散片23在光线入射方向Z上间隔排列。本实施例中,光线入射方向Z与第一扩散片22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基座21用于支撑安装组件、第一扩散片22、驱动组件以及第二扩散片23。基座21的边缘设有卡槽211,缓冲件30卡合于卡槽211中以使缓冲件30连接于扩散片模组20上。缓冲件30和基座21通过卡合方式连接,使装配更加方便;且将缓冲件30卡合于设于基座21边缘的卡槽211中,有利于小型化。卡槽211的数量和缓冲件30的数量相同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数量可以为1、2、3、4、5等。本实施例中,四个卡槽211分两组分别设于基座21相对的两侧。基座21的材质可为具有较强刚度的材料,例如铝合金、铜合金、高强度塑料等。
缓冲件30容纳于容纳腔101中,且缓冲件30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上以将扩散片模组20固定于壳体10中。缓冲件3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能够在光线入射方向Z上产生弹性形变。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0的材质为硅胶,硅胶自由抵持在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上而未被压缩,以使在基座21发生振动时,硅胶能够压缩变形以吸收冲击力,实现减振。
在光线入射方向Z上,缓冲件30包括与第一壳体部11抵接的第一端部31、与第二壳体部12抵接的第二端部32以及连接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的卡合部33,卡合部33卡合于卡槽21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31的周面与卡合部33的周面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312,第二端部32的周面与卡合部33的周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321,第一台阶面312和第二台阶面321可分别抵持于基座21在入射方向Z上相对的两侧面,以在光线入射方向Z对基座21进行限位,提高缓冲件30与基座21连接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缓冲件30为柱状,卡合部33的直径小于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30开设有贯通孔301,贯通孔301沿光线入射方向Z贯通第一端部31、卡合部33和第二端部32。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定位柱112,定位柱112插设于贯通孔301中。通过设置定位柱112,可对缓冲件30进行定位,方便了缓冲件30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12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12与贯通孔301间隙配合。换句话说,定位柱112与贯通孔30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方便了缓冲件3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31和第二端部32均开设有多个镂空孔311,以提高缓冲件30的变形能力,取得更好的减振效果。位于第一端部31或第二端部32的多个镂空孔311环绕贯通孔301布置。位于第一端部31或第二端部32上的镂空孔3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镂空孔311可仅开设于第一端部31或第二端部3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11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113,第一抵接部113与第一端部31抵接;第二壳体部12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121,第二抵接部121与第二端部32抵接。第一抵接部113和第二抵接部121配置为使外部激光能够沿光线入射方向Z射入第一扩散片22和第二扩散片23。通过设置第一抵接部113和第二抵接部121,方便了扩散片模组20与其他光学元器件(例如激光光源)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第一抵接部113包括与第一端部31相抵接的第一抵接面1131,第二抵接部121包括与第二端部32相抵接的第二抵接面12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1131和第二抵接面1211均为平面并均与光线入射方向Z垂直。
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26和第二驱动部27。第一安装座24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座21,第一驱动部26与第一安装座24相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安装座24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基座21往复移动。第二安装座25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4,第二驱动部27与第二安装座25相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安装座25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第一安装座24往复移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为第一扩散片22所在的平面内互呈任意夹角的两个方向。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光线入射方向Z相互垂直为例予以说明。通过设置两个安装座(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和两个驱动部(第一驱动部26和第二驱动部27),使得第一扩散片22能够在第一扩散片22所在的平面内互呈任意夹角的两个方向上移动,增大第一扩散片22的覆盖面积,以充分利用扩散片上的不同相位发散角,提高消散斑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均构造为框架结构,第二安装座25位于第一安装座24中,第一扩散片22位于第二安装座25中,利用扩散片模组20的小型化。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组件可仅包括一个安装座和一个驱动部,以仅驱动第一扩散片22沿一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移动;或者安装座的数量和驱动部的数量还可以大于两个,以驱动第一扩散片22能够沿第一扩散片22所在的平面内互呈夹角的多个方向移动。
第一安装座24通过第一弹性件28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座21,第二安装座25通过第二弹性件29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4。第一弹性件28连接第一安装座24和基座21并能够在第一方向X发生变形,以使第一安装座24能够相对基座21沿第一方向X移动。第二弹性件29连接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并能够在第二方向Y发生变形,以使第二安装座25能够相对第一安装座24沿第二方向Y移动。
第一弹性件28和第二弹性件29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28位于第一安装座24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两侧并将第一安装座24可滑动地连接于基座21,两个第二弹性件29位于第二安装座25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的两侧并将第二安装座25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安装座24。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弹性件28,可以在第一驱动部26驱动第一安装座24在第一方向X上往复移动时,起到良好的复位作用,减少第一驱动部26的负载,且可提高第一安装座24在第一方向X上往复移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弹性件29,可以在第二驱动部27驱动第二安装座25在第二方向Y上往复移动时,起到良好的复位作用,减少第二驱动部27的负载,且可提高第二安装座25在第二方向Y上往复移动的稳定性。
第一驱动部26和第二驱动部27可以为任意适当的驱动机构,例如齿轮齿条结构、滚珠丝杆机构、直线电机等。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261和第一导体262,第一磁铁261和第一导体262中的一者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4,另一者设置于基座21;第二驱动部27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磁铁271和第二导体272,第二磁铁271和第二导体272中的一者设置于第二安装座25,另一者设置于基座21。
第一磁铁261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4且第一磁铁261的N极和S极沿光线入射方向Z布置,第一导体262固定设置于基座21并与第一磁铁261相对设置,且第一导体262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直线段2621;第二磁铁271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座25且第二磁铁271的N极和S极沿光线入射方向Z布置,第二导体272固定设置于基座21并与第二磁铁271相对设置,且第二导体272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直线段2721。第一导体262通电时,第一直线段2621在第一磁铁261产生的磁场中受到沿第一方向X的安培力,而第一磁铁261在反作用力下能够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安装座24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第二导体272通电时,第二直线段2721在第二磁铁271产生的磁场中受到沿第二方向Y的安培力的作用,而第二磁铁271在反作用力下能够沿第二方向Y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安装座25沿第二方向Y往复运动。将第一驱动部26和第二驱动部27设置为磁铁和导体的形式,除了驱动稳定之外,还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噪音。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262和第二导体272构造为线圈,第一导体262和第二导体272均与电路板201电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电路板201设置于基座21上并通过通孔102伸出壳体10外。电路板201上设有电连接器212,电连接器212暴露于壳体10外并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消散斑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和电路板201上并密封通孔102的密封件40。具体的,密封件40开设有穿孔41并通过穿孔41套设在电路板201上,密封件40还收容于通孔102中并与壳体10相抵接以封堵密封通孔102。穿孔41的尺寸由电路板201的尺寸决定,例如穿孔41的尺寸可略大于或等于电路板201的尺寸,使电路板201与密封件40过盈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40还可以通过覆盖通孔102的方式对通孔102进行密封,例如,密封件40设置于壳体10背离容纳腔101的表面并与电路板201连接以覆盖通孔102与电路板201之间的间隙以实现密封,本公开并不作限制。密封件40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密封件40的材质为硅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40设有安装间隙42,安装间隙42自穿孔41的侧壁延伸至密封件40的边缘,以将位于穿孔41一侧的部分密封件40断开为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在将密封件40组装到电路板201上时,首先由安装间隙42处将密封件40掰开形成足够电路板201通过的空间,然后经由该空间将密封件40套在电路板201上。设置安装间隙42,使密封件40更方便地组装在电路板201上。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通孔102包括多个第一侧壁114,多个第一侧壁114合围形成通孔102;密封件40包括多个第二侧壁43,多个第二侧壁43与多个第一侧壁114相对,至少一部分第二侧壁43开设有插槽431。与开设有插槽431的第二侧壁43相对的第一侧壁114插入相应的第二侧壁43中,未开设有插槽431的第二侧壁43与相应的第一侧壁114相贴合,以实现密封。本实施例中,通孔102包括四个第一侧壁114,密封件40包括四个第二侧壁43,插槽431开设于其中三个第二侧壁43上,三个第一侧壁114分别插入三个插槽431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槽431可开设于其中一个、两个或四个第二侧壁43上,本申请不作限制。
本公开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机,包括光源和消散斑装置100,消散斑装置100设置在光源的光路中,其中第二扩散片23位于消散斑装置100靠近光源的一侧,第一扩散片22位于消散斑装置100背离光源的一侧。可以理解,光机还包括镜头以及各种光学元件,本公开不一一详述。
本公开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光机的投影仪。可以理解,投影仪还包括主板、散热元件、音响等其他零部件,本公开不一一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公开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公开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扩散片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扩散片模组包括基座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扩散片,所述基座的边缘开设有卡槽;以及
缓冲件,卡合于所述卡槽中并弹性抵接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连接并合围形成容纳腔,所述扩散片模组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缓冲件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部抵接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抵接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卡槽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周面和所述卡合部的周面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端部的周面和所述卡合部的周面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壳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均为平面并与光线入射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或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镂空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或所述第二壳体部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贯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贯通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消散斑装置还包括电路板和密封件,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上并密封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开设有穿孔并通过所述穿孔套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密封件设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自所述穿孔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密封件的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散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第一侧壁,所述密封件容纳于所述通孔中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侧壁插设于所述插槽中。
11.一种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和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散斑装置,所述消散斑装置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光路中。
12.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7925.7U CN218037665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消散斑装置、光机以及投影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7925.7U CN218037665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消散斑装置、光机以及投影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37665U true CN218037665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5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97925.7U Active CN218037665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消散斑装置、光机以及投影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37665U (zh) |
-
2022
- 2022-09-08 CN CN202222397925.7U patent/CN2180376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133110A1 (en) | Voice coil motor type focusing actuator | |
US10971985B2 (en) | Actua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ctuator | |
US10798841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2018013782A (ja) | レンズ駆動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 |
KR101792732B1 (ko) |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 |
CN218037665U (zh) | 消散斑装置、光机以及投影仪 | |
JP4775766B2 (ja) | モータ制御装置 | |
JPH11261254A (ja) | プリント基板の取付構造 | |
CN218630350U (zh) | 扩散片模组、光机以及投影仪 | |
JP2003086970A (ja) | 電動機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 |
CN218158683U (zh) |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装置 | |
CN214372441U (zh) | 测绘仪和无人设备 | |
CN111999846A (zh) | 镜头驱动装置 | |
US11081869B2 (en)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JP4197292B2 (ja) | 電子装置 | |
CN217935874U (zh) | 音箱及投影仪 | |
CN115144993B (zh) | 镜头驱动模块 | |
KR102644829B1 (ko) |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 |
CN219552816U (zh) | 光机及ar眼镜 | |
JP2001267828A (ja) | Gpsアンテナ装置 | |
CN212781644U (zh) | 光机组件装配结构及投影电视 | |
JPH10189156A (ja) | 可動コネクタ構造 | |
JP3956403B2 (ja) | 光ファイバアンプ | |
CN112565952B (zh) | 一种语音组件及电器设备 | |
CN115185147B (zh) | 投影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