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5837U - 一种玻璃热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热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5837U
CN218025837U CN202222114721.8U CN202222114721U CN218025837U CN 218025837 U CN218025837 U CN 218025837U CN 202222114721 U CN202222114721 U CN 202222114721U CN 218025837 U CN218025837 U CN 218025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oling
cavity
preheating
form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47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如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ru Plastic Fil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ru Plastic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ru Plastic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ru Plastic Fil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47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5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5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5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一种玻璃热弯机,包括预热成型腔,内部设有第一加热板和第一吊装机构,底部设有第二加热板;进料冷却腔,设在预热成型腔的两侧,进料冷却腔与预热成型腔相通,进料冷却腔内设有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吊装机构;第一升降机构,设在预热成型腔上;第二升降机构,设在进料冷却腔上;横移机构,带动模具在预热成型腔与进料冷却腔之间移动。横移机构将模具带入到预热成型腔第二加热板上,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加热板下降,通过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对模具进行加热,加热到工艺温度之后,第一吊装机构下压合模,横移机构带动模具返回进料冷却腔,第一冷却板下降,对模具进行降温,由于进料冷却腔和预热成型腔连通设置,所以整体装置的成本也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热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热弯机。
背景技术
热弯玻璃是平板玻璃在模具中受热软化,在一定压力下弯曲成型,在经退火释放应力制成的曲面玻璃,随着工业水平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热弯玻璃在建筑、民用等场合的使用越来越多。例如,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及改善手机的手感,2.5D、3D手机屏应运而生。随着曲面玻璃应用范围的扩大,智能屏幕、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用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且不断更新迭代,热弯大尺寸玻璃需求量不断增加,智能车企也热衷于仪表连板大屏及娱乐系统相结合,智能曲面中控屏等,热弯玻璃行业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提高热弯玻璃质量、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
现有的玻璃热弯机的加热腔室与冷却腔室之间相距较大,从加热腔室中加热后的模具往往需要移动机构移动较长距离到冷却腔室中,这样加热腔室与冷却腔室之间增加了移动装置的设备成本,导致整体设备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热弯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热弯机,包括
预热成型腔,所述预热成型腔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加热板和第一吊装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的下侧,所述预热成型腔内的底部设有第二加热板;
进料冷却腔,所述进料冷却腔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两侧,所述进料冷却腔与所述预热成型腔相通,所述进料冷却腔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吊装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板设在所述第二吊装机构的下侧;
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和/或所述第一加热板升降;
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在所述进料冷却腔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和/或所述第一冷却板升降;
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横跨所述进料冷却腔和所述预热成型腔,所述横移机构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吊装机构相对布置,所述横移机构能够带动模具在所述预热成型腔与所述进料冷却腔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作过程中,将模具置入进料冷却腔中,使得上模的边沿嵌入到第二吊装机构中,然后通过横移机构将模具带入到预热成型腔中使得下模停在第二加热板上,同时上模的边沿也会移动到第一吊装机构中,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加热板下降,使得加热板贴紧在模具的上模,通过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对模具进行加热,当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将模具加热到工艺温度之后,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吊装机构下压,进行挤压合模,模具合模完成后,横移机构带动模具返回进料冷却腔,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第一冷却板下降,使得第一冷却板贴紧在上模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后将成型出的工件从模具中取出,这种热弯机的进料冷却腔和预热成型腔连通设置,通过横移机构能够使得模具在进料冷却腔和预热成型腔之间快速移动,实现模具的快速转移,相比于进料冷却腔和预热成型腔间隔设置的热弯机而言,本申请的热弯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不需要在进料冷却腔和预热成型腔之间加装移动装置,所以整体装置的成本也更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动力部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一安装座、第一连接板和多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一动力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各个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上,各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动力部件、第二连接板和多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动力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中,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吊框,所述第一吊框设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并向内弯折,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吊框,所述第二吊框设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并向内弯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预热成型腔内部设有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设在所述第一加热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冷却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动力部件、第三传动部件、第三安装座、第三连接板和多个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三动力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各个所述第三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上,各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连接,所述第三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还包括第四动力部件、第四连接板和多个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动力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四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各个所述第四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中,各个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第一冷却板上安装第一水冷管,所述第一冷却板内部设有第一水冷通道,所述第一水冷管滑动装配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一水冷管与所述水冷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所述第二冷却板上安装第二水冷管,所述第二冷却板内部设有第二水冷通道,所述第二水冷管滑动装配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二水冷管与所述第二水冷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玻璃热弯机,还包括机架,所述预热成型腔和所述进料冷却腔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横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热弯玻璃是平板玻璃在模具中受热软化,在一定压力下弯曲成型,在经退火释放应力制成的曲面玻璃,随着工业水平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热弯玻璃在建筑、民用等场合的使用越来越多。例如,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及改善手机的手感,2.5D、3D手机屏应运而生。随着曲面玻璃应用范围的扩大,智能屏幕、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用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且不断更新迭代,热弯大尺寸玻璃需求量不断增加,智能车企也热衷于仪表连板大屏及娱乐系统相结合,智能曲面中控屏等,热弯玻璃行业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提高热弯玻璃质量、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
现有的玻璃热弯机的加热腔室与冷却腔室之间相距较大,从加热腔室中加热后的模具往往需要移动机构移动较长距离到冷却腔室中,这样加热腔室与冷却腔室之间增加了移动装置的设备成本,导致整体设备的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热弯机。
参见图1至图5,玻璃热弯机包括预热成型腔100、进料冷却腔200、第一升降机构300、第二升降机构400和横移机构500,预热成型腔100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加热板110和第一吊装机构120,第一加热板110位于第一吊装机构120的下侧,预热成型腔100内的底部设有第二加热板130,进料冷却腔200设在预热成型腔100的两侧,进料冷却腔200与预热成型腔100相通,进料冷却腔200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冷却板210和第二吊装机构220,第一冷却板210设在第二吊装机构220的下侧,第一升降机构300设在预热成型腔100上,第一升降机构300用于带动第一吊装机构120和/或第一加热板110升降,第二升降机构400设在进料冷却腔200上,第二升降机构400用于带动第二吊装机构220和/或第一冷却板210升降,横移机构500横跨进料冷却腔200和预热成型腔100,横移机构500与第一吊装机构120和第二吊装机构220相对布置,横移机构500能够带动模具在预热成型腔100与进料冷却腔200之间移动。
工作过程中,将模具置入进料冷却腔200中,使得上模的边沿嵌入到第二吊装机构220中,然后通过横移机构500将模具带入到预热成型腔100中使得下模停在第二加热板130上,同时上模的边沿也会移动到第一吊装机构120中,第一升降机构300带动第一加热板110下降,使得第一加热板110贴紧在模具的上模,通过第一加热板110和第二加热板130对模具进行加热,当第一加热板110和第二加热板130将模具加热到工艺温度之后,第一升降机构300带动第一吊装机构120下压,进行挤压合模,模具合模完成后,横移机构500带动模具返回进料冷却腔200,第二升降机构400带动第一冷却板210下降,使得第一冷却板210贴紧在上模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后,第二升降机构400带动第二吊装机构220上升,使得第二吊装机构220将上模吊起,完成开模,然后将成型出的工件从模具中取出,这种热弯机的进料冷却腔200和预热成型腔100连通设置,通过横移机构500能够使得模具在进料冷却腔200和预热成型腔100之间快速移动,实现模具的快速转移,相比于进料冷却腔200和预热成型腔100间隔设置的热弯机而言,本申请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不需要在进料冷却腔200和预热成型腔100之间加装移动装置,所以整体装置的成本也更低。
第一加热板110上设有多个通道,各个通道沿着第一加热板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加热板110的通道中用于插入加热管,第二加热板130的结构与第一加热板110的结构相同。
本申请中,在预热成型腔10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进料冷却腔200,两个进料冷却腔200均与预热成型腔100连通,当预热成型腔100中加热后的模具移动到其中一个进料冷却腔200后,可以通过另一个进料冷却腔200上料,使得模具进入到预热成型腔100中继续加热成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升降机构300包括第一动力部件301、第一传动部件、第一安装座302、第一连接板303和多个第一连接杆304,第一安装座302安装在预热成型腔100的顶板101上,第一动力部件301固定在第一安装座302上,各个第一连接杆304滑动穿设在预热成型腔100的顶板101上,各个第一连接杆30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303连接,各个第一连接杆304的另一端与第一吊装机构120连接,第一动力部件30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第一连接板303连接。
具体的,第一动力部件301为伺服电机,第一安装座302固定在预热成型腔100顶板101上方的中部,第一动力部件301固定在第一安装座302的顶部,第一连接板303的中部设有大于第一安装座302的避让孔,第一连接板303通过避让孔套在第一安装座302上,第一连接杆304设有四个,四个第一连接杆304垂直滑动穿设在预热成型腔100的顶板101中,四个第一连接杆30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303的四角连接,四个第一连接杆304的另一端与第一吊装机构120连接,第一传动部件为丝杆305和丝母306结构,丝杆30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动力部件301的动力输出端,丝母306装配在丝杆305上,丝母306与第一连接板303固定连接,工作过程中,第一动力部件301驱动丝杆305转动,丝杆305带动丝母306沿着丝杆305的轴向移动,丝母306带动第一连接板303上下移动,第一连接板303通过四个第一连接杆304带动第一吊装机构120升降。
第一升降机构300还包括第二动力部件307、第二连接板308和多个第二连接杆309,第二动力部件307安装在第一连接板303上,第二连接板308连接在第二动力部件307的动力输出端,各个第二连接杆309滑动穿设在预热成型腔100的顶板101和第一连接板303中,各个第二连接杆309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08连接,各个第二连接杆309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板110连接。
具体的,第二动力部件307为液压缸,第二连接板308的中部设有大于第一安装座302的避让孔,第二连接板308通过中部的避让孔套在第一安装座302上,第二连接板308位于第一连接板303的上方,第二动力部件307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动力部件307分别位于在第二连接板308的避让孔的两侧,两个第二动力部件307的伸缩杆与第二连接板308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309设有四个,四个第二连接杆309垂直滑动穿设在预热成型腔100的顶板101和第一连接板303中,四个第二连接杆309的一端与第一加热板110连接,四个第二连接杆309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08连接,工作过程中,第二动力部件307驱动第二连接板308升降,使得第二连接板308通过四个第二连接杆309带动第一加热板110升降。
此外,由于第二动力部件307安装在第一连接板303上,当第一动力部件301通过第一传动部件带动第一连接板303升降时,第一连接板303也会带动第二连接板308升降,从而使得第一加热板110和第一吊装机构120同时升降。
第一吊装机构120包括第一底板121和第一吊框122,第一吊框122设在第一底板121的两侧并向内弯折,第二吊装机构220包括第二底板221和第二吊框222,第二吊框222设在第二底板221的两侧并向内弯折。
具体的,第一底板121为长方形平板结构,第一吊框122设有多个,各个第一吊框122分别设在第一底板121的两侧长边上,第一吊框122为L型结构的折弯框板结构,第一吊框122能够嵌入到上模的边沿下侧,当第一吊装机构120上升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吊框122能够提吊上模实现开模,当第一吊装机构120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底板121能够将上模下压实现合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板110位于第一吊装机构120内部,各个第二连接杆309的下端滑动穿设在第一底板121中并与第一加热板110连接。
第二吊装机构220的结构与第一吊装机构12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预热成型腔100中的第一加热板110加热完之后往往无法快速冷却,为了使得第一加热板110快速冷却,在一些实施例中,预热成型腔100内部设有第二冷却板,第二冷却板设在第一加热板110与第一底板121之间。
具体的,第二冷却板设在第一加热板110与第一底板121之间,第二冷却板与第一加热板110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板110和第二冷却板均设在第一底板121的下侧,第一加热板110和第二冷却板均位于第一底板121两侧的第一吊框122之间,第二连接杆309的下端滑穿设在第一底板121中并与第二冷却板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杆309带动第二冷却板和第一加热板110在第一吊装机构120内部进行升降活动。
第二升降机构400包括第三动力部件401、第三传动部件、第三安装座402、第三连接板403和多个第三连接杆404,第三安装座402安装在进料冷却腔200的顶板101上,第三动力部件401固定在第三安装座402上,各个第三连接杆404滑动穿设在进料冷却腔200的顶板101上,各个第三连接杆404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403连接,各个第三连接杆404的另一端与第二吊装机构220连接,第三动力部件40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三传动部件与第三连接板403连接。
具体的,第三动力部件401为伺服电机,第三安装座402固定在进料冷却腔200顶板101上方的中部,第三动力部件401固定在第三安装座402的顶部,第三连接杆404设有四个,四个第三连接杆404垂直滑动穿设在进料冷却腔200的顶板101中,第三连接板403的中部设有大于第三安装座402的避让孔,第三连接板403通过避让孔套在第三安装座402上,四个第三连接杆404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403的四角连接,四个第三连接杆404的另一端与第二吊装机构220连接,第三传动部件为丝杆405和丝母406结构,丝杆405的一端安装在第三动力部件401的动力输出端,丝母406装配在丝杆405上,丝母406与第三连接板403固定连接,工作过程中,第三动力部件401驱动丝杆405转动,丝杆405带动丝母406沿着丝杆405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得丝母406带动第三连接板403移动,第三连接板403通过四个第三连接杆404带动第二吊装机构220升降。
第二升降机构400还包括第四动力部件407、第四连接板408和多个第四连接杆409,第四动力部件407安装在第三连接板403上,第四连接板408连接在第四动力部件407的动力输出端,各个第四连接杆409滑动穿设在进料冷却腔200的顶板101和第三连接板403中,各个第四连接杆409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板408连接,各个第四连接杆409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却板210连接。
具体的,第四动力部件407为液压缸,第四连接板408的中部设有大于第三安装座402的避让孔,第四连接板408通过中部的避让孔套在安装座上,第四连接板408位于第三连接板403的上方,第四动力部件407设有两个,两个第四动力部件407分别固定在第三连接板403的避让孔的两侧,两个第四动力部件407的伸缩杆与第四连接板408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409设有四个,四个第四连接杆409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板210连接,四个第四连接杆409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板408连接,四个第四连接杆409垂直滑动穿设在进料冷却腔200的顶板101和第三连接板403中,工作过程中,第四动力部件407驱动第四连接板408升降,使得第四连接板408通过四个第四连接杆409带动第一冷却板210升降。
由于第四动力部件407安装在第三连接板403上,当第三动力部件401通过第三传动部件带动第三连接板403升降时,第三连接板403也会带动第四连接板408升降,从而使得第一冷却板210和第二吊装机构220同时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板210设在第二吊装机构220内部,各个第四连接杆409的下端滑动穿设在第二底板221中并与第一冷却板210连接,从而使得第四连接杆409带动第一冷却板210在第二吊装机构220内部升降。
第一冷却板210上安装第一水冷管230,第一冷却板210内部设有第一水冷通道,第一水冷管230滑动装配在预热成型腔100的顶板101上,第一水冷管230与水冷通道连通。
第一水冷管230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水冷管230垂直滑动装配在进料冷却腔200的顶板101上,第一水冷管230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冷通道,第一水冷管230的另一端连接冷水供应装置,将冷水送到第一冷却板210中进行冷却。
第二冷却板上安装第二水冷管130,第二冷却板内部设有第二水冷通道,第二水冷管130滑动装配在进料冷却腔200的顶板101上,第二水冷管130与第二水冷通道连通。
第二水冷管130设有多个,多个第二水冷管130垂直滑动装配在预热成型腔100的顶板101上,第二水冷管130连接第二水冷通道,将冷水送到第二冷却板中进行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包括机架600,预热成型腔100和进料冷却腔200均安装在机架600上,横移机构500安装在机架600上。
横移机构500包括框板501、导向杆503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600上,导向杆503穿设在预热成型腔100和两个进料冷却腔200中,框板501的两侧设有滑动支脚504,滑动支脚504滑动装配在导向杆503上,框板501能够沿着导向杆503在预热成型腔100的底板和两个进料冷却腔200的底板上滑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02、传动丝杆以及传动丝母,传动丝杆安装在电机50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丝母固定在框板501上并与传动丝杆配合,电机502驱动传动丝杆转动,传动丝杆通过传动丝母带动框板501沿着到导向杆503横移,框板501横移过程中会带动模具在各个腔室的底板上移动。
当然,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热成型腔,所述预热成型腔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加热板和第一吊装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的下侧,所述预热成型腔内的底部设有第二加热板;
进料冷却腔,所述进料冷却腔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两侧,所述进料冷却腔与所述预热成型腔相通,所述进料冷却腔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吊装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板设在所述第二吊装机构的下侧;
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和/或所述第一加热板升降;
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在所述进料冷却腔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和/或所述第一冷却板升降;
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横跨所述进料冷却腔和所述预热成型腔,所述横移机构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和所述第二吊装机构相对布置,所述横移机构能够带动模具在所述预热成型腔与所述进料冷却腔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动力部件、第一传动部件、第一安装座、第一连接板和多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一动力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各个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上,各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动力部件、第二连接板和多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动力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中,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吊框,所述第一吊框设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并向内弯折,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吊框,所述第二吊框设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并向内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成型腔内部设有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设在所述第一加热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冷却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动力部件、第三传动部件、第三安装座、第三连接板和多个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三动力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各个所述第三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上,各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连接,所述第三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还包括第四动力部件、第四连接板和多个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动力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四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各个所述第四连接杆滑动穿设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中,各个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各个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上安装第一水冷管,所述第一冷却板内部设有第一水冷通道,所述第一水冷管滑动装配在所述预热成型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一水冷管与所述水冷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板上安装第二水冷管,所述第二冷却板内部设有第二水冷通道,所述第二水冷管滑动装配在所述进料冷却腔的顶板上,所述第二水冷管与所述第二水冷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热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预热成型腔和所述进料冷却腔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横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CN202222114721.8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玻璃热弯机 Active CN218025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4721.8U CN21802583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玻璃热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4721.8U CN21802583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玻璃热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5837U true CN21802583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4721.8U Active CN21802583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玻璃热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5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25837U (zh) 一种玻璃热弯机
CN210586791U (zh) 一种具有三方位工装夹具的冲压设备
CN218146348U (zh) 玻璃热弯机
CN108818794A (zh) 一种竹框部件冲压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9970327B (zh) 热弯机及热弯成型方法
CN217528758U (zh) 一种生产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
CN114850447B (zh) 一种低压铸造装置
CN210851283U (zh) 一种热压冷却定型一体机
CN215508507U (zh) 一种汽车紧固件冲压生产装置
CN210999954U (zh) 一种卡车保险杠热压模具
CN212917180U (zh) 一种低噪音冲压机
CN209161838U (zh) 热弯机
CN220278125U (zh) 一种方便退料的冲压模具
CN209886524U (zh)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用多工位自动上料装置
CN208497229U (zh) 一种竹框部件冲压模具总成
CN218139837U (zh) 一种触摸屏生产用热压合设备
CN214814724U (zh) 一种锡条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9402165U (zh) 一种摩托车开关按钮铆接加工装置
CN221109692U (zh) 一种模具冲压装置用缓冲机构
CN216578855U (zh) 一种滴胶模具的料框转料装置
CN216095953U (zh) 拉伸成型模具结构及拉伸设备
CN219467102U (zh) 多次下压成型机构
CN209971136U (zh) 真空吸附热弯冲压装置
CN213919332U (zh) 一种齿轮注塑模具
CN214814219U (zh) 一种背板加热定型用辅助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