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3789U - 托盘回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托盘回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3789U
CN218023789U CN202221552848.1U CN202221552848U CN218023789U CN 218023789 U CN218023789 U CN 218023789U CN 202221552848 U CN202221552848 U CN 202221552848U CN 218023789 U CN218023789 U CN 218023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assembly
conveyor belt
tension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28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
张刚
徐志祥
苗应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15528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3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3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3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盘回流装置,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所述托盘回流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输入总成及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总成输入的托盘的输出总成,所述输出总成包括斜置且迎向所述输入总成设置的输送接收面,所述输送接收面的低侧低于所述输入总成的设置高度,所述输入总成的输出端至所述输送接收面的最短距离大于托盘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回流装置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可减少开箱检查岗位工作人员的搬运工作,且整机的生产成本及故障率均较低。

Description

托盘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出入境场所下,于安检岗位系统中,安检通道内的开箱检查岗位通常被认为是最耗费体力的岗位,不仅要帮助旅客搬运行李,还要将旅客使用完毕的行李托盘整理好,并搬送至初始放置位置。在通道繁忙时期,开箱检查岗位的员工一次性搬运的行李托盘往往重达十几斤,一天则需要搬运上百次,高强度的搬运工作给员工带来较大的体力挑战。
目前,在国内的出入境场所均配有空行李托盘回框系统,该多空行李托盘回筐系统的输送结构多采用螺旋式输送结构或跌落式输送结构等,所采用的结构相对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托盘回筐系统的输送结构相对复杂且成本高问题,提供了一种托盘回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盘回流装置,适用于一或多个托盘,包括:
机架;
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输入总成及接收所述输入总成输入的托盘的输出总成,所述输出总成包括斜置且迎向所述输入总成设置的输送接收面,所述输送接收面的低侧低于所述输入总成的设置高度,所述输入总成的输出端至所述输送接收面的最短距离大于托盘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输送接收面包括输送带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距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
优选的,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输送带装置的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板面与所述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输送带包括链式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不同位置处的第一组链轮和第二组链轮,所述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上。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之间还设有张紧链轮组件,所述张紧链轮组件包括张紧链轮、张紧固定轴承及张紧固定块,所述张紧链轮与所述链式输送带啮合,所述张紧链轮的轮轴设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中;所述张紧固定块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张紧固定块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之间设有调距螺杆。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包括链式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两端的第一组链轮和第二组链轮,所述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上。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之间还设有张紧链轮组件,所述张紧链轮组件包括张紧链轮、张紧固定轴承及张紧固定块,所述张紧链轮与所述链式输送带啮合,所述张紧链轮的轮轴设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中;所述张紧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张紧固定块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之间设有调距螺杆。
优选的,所述张紧固定块上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上设有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螺孔的两个第二螺孔;
所述张紧固定块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之间设有两根所述调距螺杆,两根所述调距螺杆分别穿接于两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中。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输送带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组链轮或所述第二组链轮动力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总成的输出端包括将托盘输送至所述输送接收面方向的动力滚筒。
优选的,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阻挡总成,所述阻挡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接收面的高侧上方的防撞轮、设置在所述输入总成的输送方向两侧的限位板及设于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防撞挡板,所述防撞挡板位于所述防撞轮远离所述输入总成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托盘回流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输入总成及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总成输入的托盘的输出总成,所述输出总成可包括斜置且迎向所述输入总成设置的输送接收面,所述输送接收面的低侧低于所述输入总成的设置高度,所述输入总成的输出端至所述输送接收面的最短距离大于托盘的长度,使得托盘的一侧被所述输入总成输入至所述输送接收面上时,托盘的另一侧在重力作用下也掉落至所述输送接收面,由此完成对托盘的回流输送,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可减少开箱检查岗位工作人员的搬运工作,且整机的生产成本及故障率均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回流装置的柜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回流装置的输出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回流装置的张紧链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回流装置输送托盘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回流装置输送托盘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回流装置的一种具体示意性结构。所述托盘回流装置1可包括机架11、设于所述机架11上的输入总成12及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总成12输入的行李托盘2的输出总成13,所述输出总成13可包括斜置且迎向所述输入总成12设置的输送接收面131,所述输送接收面131的低侧低于所述输入总成12的设置高度,所述输入总成12的输出端至所述输送接收面131的最短距离大于行李托盘的长度,也即行李托盘的一侧被所述输入总成12输入至所述输送接收面131上时,行李托盘的另一侧在重力作用下也掉落至所述输送接收面131,由此完成对行李托盘的回流输送,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可减少开箱检查岗位工作人员的搬运工作,且整机的生产成本及故障率均较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送接收面131可包括输送带装置132,所述输送带装置132包括输送带1321,所述输送带1321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距设置的凸棱1322,所述凸棱13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带1321的运动方向垂直,因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凸棱1322能够对行李托盘的侧壁形成抵推,利于在行李托盘被输送至所述输送带1321上后快速稳定姿态,并保证行李托盘的有效受力,有助于所述输送带装置132保持相对稳定可靠的输送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机架11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输送带装置132的两侧的侧板141,所述侧板141的板面与所述输送带1321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输送带1321包括链式输送带,相应地,所述输送带装置132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141不同位置处的第一组链轮1323和第二组链轮1324,所述输送带1321则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链轮1323和所述第二组链轮1324上,因而所述第一组链轮1323和所述第二组链轮1324可在所述输送带1321的作用下形成同步转动。
此处,在所述第一组链轮1323和所述第二组链轮1324之间还设有张紧链轮组件133,所述张紧链轮组件133可包括张紧链轮1331、张紧固定轴承1332及张紧固定块1333,所述张紧链轮1331与所述链式输送带啮合,所述张紧链轮1331的轮轴设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中,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设置在所述侧板141上,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之间设有调距螺杆1334。由于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设置在所述侧板141上,因而可通过调节所述调距螺杆1334调节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与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之间距离,从而调节所述张紧链轮1331与所述链式输送带之间的啮合抵顶力度,进而实现对所述链式输送带的张紧度调节。
作为一种变体结构,在所述输送带1321同样包括链式输送带的基础上,所述输送带装置132还可包括固定架(图未示出)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两端的第一组链轮1323和第二组链轮1324,所述输送带1321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链轮1323和所述第二组链轮1324上,此处,所述固定架同样可固定在所述侧板141上。
对应所述变体结构,在所述第一组链轮1323和所述第二组链轮1324之间同样还可设有所述张紧链轮组件133,所述张紧链轮组件133同样可包括张紧链轮1331、张紧固定轴承1332及张紧固定块1333,所述张紧链轮1331与所述链式输送带啮合,所述张紧链轮1331的轮轴设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中,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而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之间同样设有调距螺杆1334。由于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因而可通过调节所述调距螺杆1334调节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与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之间距离,从而调节所述张紧链轮1331与所述链式输送带之间的啮合抵顶力度,进而同样实现对所述链式输送带的张紧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上可设有两个第一螺孔(图未示出),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上设有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螺孔的两个第二螺孔(图未示出),所述张紧固定块1333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之间设有两根所述调距螺杆1334,两根所述调距螺杆1334分别穿接于两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中。此处,所述调距螺杆1334可包括带螺帽的螺栓,通过与多个螺母之间的位置配合即可实现对所述张紧固定轴承1332的固定及位置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送带装置132还可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1321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325及与所述驱动电机1325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组链轮1323或所述第二组链轮1324动力连接。此外,为防止被输送至所述输送带1321上的行李托盘的姿态歪斜或侧边超出所述输送带1321的两边沿可能造成行李托盘与所述侧板141发生碰撞,还可在所述输送带1321的两边沿上设置输送带挡板132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入总成12的输出端包括用于将行李托盘输送至所述输送接收面131方向的动力滚筒121,所述动力滚筒121可包括单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电动滚筒。在应用过程中,所述输入总成12可与行李安检机的末端对接,因而在旅客或开箱检查岗工作人员将行李均拿出后,由所述动力滚筒121将空行李托盘输向所述输出总成13实现对行李托盘的回流。同理,在所述输出总成13的输出端同样可设置平移输送装置以将行李托盘输送至行李托盘的初始放置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机架11上还设有阻挡总成14。除包括前述的侧板141之外,所述阻挡总成14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接收面131的高侧上方的防撞轮142、设置在所述输入总成12的输送方向两侧的限位板143及设于所述限位板143之间的防撞挡板144,所述防撞挡板144位于所述防撞轮142远离所述输入总成12的一侧。此外,为使所述托盘回流装置1在运行中机身保持稳定的状态,所述机架11还可包括多个脚杯15。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托盘回流装置1还可包括控制器及感应器等,以完成如下控制:
控制所述输入总成12的动力滚筒121转动,以将行李托盘2输向所述输出总成13。经所述动力滚筒121输出的行李托盘2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或撞到所述防撞轮142后掉落至所述输送接收面131上。其后,可利用感应器如光电感应器感应行李托盘2的整个盘身是否完全置于所述输送接收面131。在感应到行李托盘2的整个盘身完全置于所述输送接收面131时,所述驱动电机1325启动以带动所述输送带1321转动并最终将行李托盘2从所述输入总成12的下方输送出去。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垂直、平行为两构件在理想情况下的几何关系,因而所保护的范围应当还包括在实际应用生产过程中,两构件之间的几何关系被设置为大致垂直、大致平行的情形,在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托盘回流装置,适用于一或多个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输入总成及接收所述输入总成输入的托盘的输出总成,所述输出总成包括斜置且迎向所述输入总成设置的输送接收面,所述输送接收面的低侧低于所述输入总成的设置高度,所述输入总成的输出端至所述输送接收面的最短距离大于托盘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接收面包括输送带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距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输送带装置的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板面与所述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平行;
所述输送带包括链式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不同位置处的第一组链轮和第二组链轮,所述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之间还设有张紧链轮组件,所述张紧链轮组件包括张紧链轮、张紧固定轴承及张紧固定块,所述张紧链轮与所述链式输送带啮合,所述张紧链轮的轮轴设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中;所述张紧固定块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张紧固定块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之间设有调距螺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链式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两端的第一组链轮和第二组链轮,所述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组链轮和所述第二组链轮之间还设有张紧链轮组件,所述张紧链轮组件包括张紧链轮、张紧固定轴承及张紧固定块,所述张紧链轮与所述链式输送带啮合,所述张紧链轮的轮轴设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中;所述张紧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张紧固定块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之间设有调距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固定块上设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上设有对应两个所述第一螺孔的两个第二螺孔;
所述张紧固定块与所述张紧固定轴承之间设有两根所述调距螺杆,两根所述调距螺杆分别穿接于两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输送带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组链轮或所述第二组链轮动力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总成的输出端包括将托盘输送至所述输送接收面方向的动力滚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阻挡总成,所述阻挡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接收面的高侧上方的防撞轮、设置在所述输入总成的输送方向两侧的限位板及设于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防撞挡板,所述防撞挡板位于所述防撞轮远离所述输入总成的一侧。
CN202221552848.1U 2022-06-21 2022-06-21 托盘回流装置 Active CN218023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2848.1U CN21802378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托盘回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2848.1U CN21802378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托盘回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3789U true CN218023789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2848.1U Active CN21802378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托盘回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3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5213U (zh)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
CN106429147B (zh) 一种婴童服装抽湿房自动仓储系统
CN206697459U (zh) 光伏太阳刻蚀多道下料机
CN113525783A (zh) 快速换向机构
CN103693370A (zh) 机电一体化连续提升机
CN215556537U (zh) 一种防跑偏整形输送线
CN211140649U (zh) 一种具有限位防护结构避免碰撞的物料传送装置
CN218023789U (zh) 托盘回流装置
CN210794726U (zh) 一种流水线变轨装置
CN210709140U (zh)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顶升装置
WO2020215510A1 (zh) 一种丝车自动进给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自动进给方法
CN109292419A (zh) 一种可自动取送产品的升降输送机
CN210213674U (zh) 一种具有滚筒表面自清洁机构的滚筒输送机
CN202848507U (zh) 铝型材多楔带辊道输送机
CN110976308B (zh) 一种物流输送用筛选机
CN21170743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可检测托盘大小的辊道输送机
CN212862793U (zh) 用于运输大型物件的输送机
CN208948163U (zh) 一种两链输送机
CN217946921U (zh) 一种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用空周转箱自动堆叠设备
CN108263850B (zh) 递送装置及自助设备
CN215286762U (zh) 行李托盘提升装置
CN213230345U (zh) 一种抓取输送机
CN218706770U (zh) 一种基于ai技术和3d视觉扫描的单件分离设备
CN218778218U (zh) 一种商品进货分拣用传输装置
CN213010122U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辊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