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3712U -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3712U
CN218023712U CN202221433216.3U CN202221433216U CN218023712U CN 218023712 U CN218023712 U CN 218023712U CN 202221433216 U CN202221433216 U CN 202221433216U CN 218023712 U CN218023712 U CN 218023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ole
buffer
feeding mechanism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32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u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u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u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uxi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32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3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3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3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构,其包括振动盘和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对接;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定位孔和缓冲组件,所述定位孔用于放置所述轴套,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磁体和缓冲孔,所述磁体在所述缓冲孔径向相对两侧的磁极不同,所述下料管远离所述振动盘出口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孔对接。采用本申请对轴套进行上料时,轴套经过缓冲孔后会减慢下落速度,并缓慢的进入到轴套中,减少轴套与定位孔的冲击,放置轴套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套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现有的轴套组装机,通常通过输送机构将轴套运输至模具中,而后借由机械臂或压力装置将轴套安装到轴上。
但是,现有的轴套组装机中的上料机构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轴套组件机为了使轴套保持方向一致,通常是通过振动盘进行上料,当轴套离开振动盘时无法精准的进入到模具中,为此,现有技术中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通常是采用一个与轴套直径接近的下料管,下料管的一端与轴套对接,另一端与磨具对接,但是为了使轴套能够在下料管中移动,模具需要与振动盘有一定的高度差,而这个高度差有事就会导致轴套进入模具时速度过快而发送碰撞,使轴套发生磨损,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构,其包括振动盘和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对接;以及
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定位孔和缓冲组件,所述定位孔用于放置所述轴套,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磁体和缓冲孔,所述磁体在所述缓冲孔径向相对两侧的磁极不同,所述下料管远离所述振动盘出口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孔对接。
本申请公开的轴套自动上料机构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申请对轴套进行上料时,轴套经过缓冲孔后会减慢下落速度,并缓慢的进入到轴套中,减少轴套与定位孔的冲击,放置轴套损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体为环形磁体,所述环形磁体径向两侧的磁极不同,所述环形磁体套设于所述缓冲孔的内侧或外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磁体由两个弧形磁体围合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可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活动,所述定位孔开设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通过使所述第一基座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活动,可使所述缓冲孔与所述定位孔相对或错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基座可相对所述第二基座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基座或所述第二基座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缓冲组件均包括多个,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振动盘;12、下料管;21、第一基座;211、定位孔;22、第二基座;221、缓冲组件;222、磁体;223、缓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特征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排列的具体实施例,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定,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连接,即可以包括直接联系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特征使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彼此间接连接或结合,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以不直接联系。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的实施例,其包括送料机构和模具。
上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11和下料管12,下料管12的一端与振动盘11的出口对接,该振动盘11由料斗、支撑料斗的弹簧片、设置于料斗下的脉冲电磁铁以及用于排料的轨道组成,脉冲电磁铁用于驱使料斗作垂直方向振动,由倾斜的弹簧片带动料斗绕其垂直轴做扭摆振动,料斗内零件,由于受到这种振动而沿螺旋轨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排料轨道的调整,轴套能够按照组装或者加工的要求呈统一状态排列,该振动盘11可以采用常见的振动盘11,本申请在此不再对振动盘11的连接和固定方式进行赘述。上述下料管12的直径则与轴套的直径匹配,其上端与振动盘11的出料口对接,当轴套离开振动盘11的排料轨道后,恰好能够进入到下料管12内。
上述模具包括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22,其中,第一基座21上开设有定位孔211,第二基座22上安装有缓冲组件221,上述定位孔211用于接收并放置由振动盘11排除的轴套,上述缓冲组件221主要由磁体222和缓冲孔223组成,磁体222在缓冲孔223径向相对两侧的磁极不同,例如,在一种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磁体222为环形磁体222,环形磁体222径向两侧的磁极不同,例如,该环形磁体222由两个半圆的弧形磁体222围合拼接组成,保证两个弧形磁体222的N极与S分别相对即可,环形磁体222套设于缓冲孔223的内侧或外侧,例如,该环形磁体22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在缓冲孔223内,也可以在缓冲孔223外侧开设槽体,将该环形磁体222嵌入在该槽体中,只要保证轴套能够穿过该缓冲孔223即可。上述下料管12的下端则与缓冲孔223对接。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轴套大多数为金属制品,构成闭合导体,而缓冲孔223径向相对两侧的磁极不同,产生径向的磁感线,因此当轴套沿下料管12进入到缓冲孔223内,此时轴套则会向下切割磁感线,在轴套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涡流电流,继而产生反方向的安培力,借由该安培力的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使得轴套经过缓冲孔223后会减慢下落速度,并缓慢的进入到轴套中,减少轴套与定位孔211的冲击,防止轴套损伤。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便于对位于定位孔211内的轴套进行后续工序,第一基座21可相对第二基座22活动,定位孔211开设与第一基座21上,缓冲组件221设置于第二基座22上,通过使第一基座21相对第二基座22活动,可使缓冲孔223与定位孔211相对或错开,例如,在本公开的示例中,上述第一基座21为圆台,其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二基座22内,通过转动第一基座21,即可使位于第一基座21上的定位孔211与第二基座22错开或相对,该第一基座21的转动可以通过人力或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例如,这里的旋转驱动机构可以是回转电机,其通过齿圈等传动件与第一基座21连接,进而驱动第一基座21相对第二基座22转动。
采用上述机构,在上料时,可以转动第一基座21,使缓冲孔223与定位孔211相对,而当需要进行后续加工时,则可以转动第一基座21,使缓冲孔223与定位孔211错开。
此外,上述定位孔211和缓冲组件221均包括多个,缓冲组件221与定位孔211一一对应,例如,在本公开中,上述定位孔211和缓冲组件221均包括三个,且环绕第一基座21的圆心均匀布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关于本公开的功能而在本领域中当前广泛使用的那些通用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可以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或本领域新技术而变化。此外,特定术语可以由申请人选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详细含义将在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中描述。因此,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理解为简单的名称,而是基于术语的含义和本公开的总体描述。
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或文字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执行的操作步骤。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步骤不一定按照记载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其包括振动盘和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对接;以及
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定位孔和缓冲组件,所述定位孔用于放置所述轴套,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磁体和缓冲孔,所述磁体在所述缓冲孔径向相对两侧的磁极不同,所述下料管远离所述振动盘出口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孔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环形磁体,所述环形磁体径向两侧的磁极不同,所述环形磁体套设于所述缓冲孔的内侧或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体由两个弧形磁体围合限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可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活动,所述定位孔开设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通过使所述第一基座相对所述第二基座活动,可使所述缓冲孔与所述定位孔相对或错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基座可相对所述第二基座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基座或所述第二基座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缓冲组件均包括多个,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
CN202221433216.3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Active CN218023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3216.3U CN218023712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3216.3U CN218023712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3712U true CN21802371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7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3216.3U Active CN218023712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3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2341B1 (en) Double disc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 and grinding method
JPH08141864A (ja) スピンドルへの回転駆動力伝達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40197711A1 (en) Drive unit, particularly for a revolving door, with an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multipole motor
CN218023712U (zh) 一种轴套自动上料机构
CN1909343B (zh) 驱动装置和光量调节器
EP1335481A2 (en) Motor assembling apparatus
US5664314A (en) Method of making a spindle motor to allow magnetic alignment between the magnet and the stator in the motor
CN101431283B (zh) 设有卡紧装置的马达和配有该马达的光盘驱动设备
JP2017216760A (ja) ロボット、モーター、及びモーターの製造方法
US6639336B2 (en) Spindle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10033705A1 (en) Motor with compound bearing for OA device
CN107238188B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JP2002354778A (ja) リニアモーター駆動によるロータリーテーブル装置
JP4188243B2 (ja) 遠心注入モールド用のベアリング装置
CN214685483U (zh) 一种基于锤体铣床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JPH0837766A (ja) ディスク駆動用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CN211277702U (zh) 钕铁硼薄片端面磨加工装置
CN212577983U (zh) 一种工业摄像头组装设备的转盘机构
CN221065112U (zh) 一种磁力耦合器装配装置
CN216564848U (zh) 一种转子翻转装置及一种转子组装设备
CN219132528U (zh) 一种喇叭网分切装置
CN114799258B (zh) 一种轴承沟道油孔的加工装置
CN218856453U (zh) 旋融线盘打磨用工装
JP3155710B2 (ja) ディスク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US20010009487A1 (en) Rotational driving apparatus for dis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