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3668U -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3668U
CN218013668U CN202221680260.4U CN202221680260U CN218013668U CN 218013668 U CN218013668 U CN 218013668U CN 202221680260 U CN202221680260 U CN 202221680260U CN 218013668 U CN218013668 U CN 218013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liquid
chamber
cavity
low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02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刚
崔阅馨
王嘉
周存玲
朱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802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3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3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3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其中,雾化装置包括盒体和超声雾化器。盒体包括雾化腔、储液腔、进料口和出雾口,雾化腔连通进料口与出雾口,雾化腔与储液腔分隔布置,储液腔用于封存液体,超声雾化器设置于储液腔的侧壁上,雾化腔中的液体能够在超声雾化器的作用下产生雾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通过使得超声雾化器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始终与储液腔的液体接触,即使雾化腔中待雾化液体完全雾化完后,储液腔的液体超声振动也能始终与超声雾化器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接触,降低超声雾化器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发生干烧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利用雾化装置对待雾化液体进行雾化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广泛应用于加湿、消毒、香薰、美容、喷涂等各种领域中。
待雾化液体完全雾化后,雾化装置继续工作会导致干烧,影响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雾化装置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发生干烧的概率的雾化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
盒体,包括雾化腔、储液腔、进料口和出雾口,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雾口,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储液腔分隔布置,所述储液腔用于封存液体;
超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侧壁上,所述雾化腔中的液体能够在所述超声雾化器的作用下产生雾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上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上盖、下壳体和分隔板,所述下壳体的顶侧敞开,所述上盖扣盖于所述下壳体的敞开处以形成空腔,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空腔中以将所述空腔分隔为所述雾化腔和所述储液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超声雾化器封闭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下壳体的下方且与所述下壳体连接,以将所述超声雾化器抵靠在所述下壳体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内侧设有定位台阶,所述分隔板的周缘与所述定位台阶沿上下方向抵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体的对接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进气通道,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的出风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以向所述雾化腔中送风。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挡片,所述挡片设置于所述进气通道的气流流动路径上并覆盖所述进气通道的横截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控制板,所述超声雾化器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洗涤筒,设有衣物处理腔;
分配器,设有用于储存待雾化液体的储存腔;
本申请任意实施例的所述雾化装置;
箱体,所述雾化装置、所述洗涤筒和所述分配器均位于所述箱体内;
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连通所述储存腔和所述进料口;
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连通所述出雾口和所述衣物处理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上,用于将所述储存腔内的液态干待雾化液体泵送至所述雾化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通过使得超声雾化器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始终与储液腔的液体接触,即使雾化腔中待雾化液体完全雾化完后,储液腔的液体超声振动也能始终与超声雾化器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接触,降低超声雾化器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发生干烧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雾化装置10;盒体11;雾化腔11a;储液腔11b;进料口11c;出雾口11d;进气通道11e;安装槽11f;上盖111;下壳体112;安装孔112a;定位台阶1121;分隔板113;超声雾化器12;安装座13;密封圈14;送风机构15;挡片16;控制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装置10,参阅图1至图6,该雾化装置10 包括盒体11和超声雾化器12。
盒体11包括雾化腔11a、储液腔11b、进料口11c和出雾口11d。
雾化腔11a连通进料口11c与出雾口11d。待雾化液体经进料口11c进入到雾化腔11a中,雾化后的液态微粒经出雾口11d排出雾化腔11a。
雾化腔11a与储液腔11b分隔布置,储液腔11b用于封存液体。雾化腔11a 与储液腔11b两者之间彼此隔离,即雾化腔11a与储液腔11b互不连通。避免进入到雾化腔11a中待雾化液体进入到储液腔11b中;并避免储液腔11b中所封存的液体进入到雾化腔11a中,防止储液腔11b中所封存的液体污染雾化腔 11a中的待雾化液体。
超声雾化器12设置于储液腔11b的侧壁上,雾化腔11a中的液体能够在超声雾化器12的作用下产生雾化。
超声雾化器12启动后,其所产生的超声振动经储液腔11b中的液体传导至储液腔11b与雾化腔11a之间的结构,并进一步传导至雾化腔11a中的待雾化液体。通过超声振动引起待雾化液体分子的谐振,使得待雾化液体分子打散形成雾状液态微粒。
超声雾化器12相比加热实现雾化的方式,节省了能源,降低了发热量,减少了安全隐患。
由于储液腔11b的液体被封存在储液腔11b中,因此,储液腔11b的液体几乎不会减少,因此,超声雾化器12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始终与储液腔 11b的液体接触,即使雾化腔11a中待雾化液体完全雾化完后,储液腔11b的液体超声振动也能始终与超声雾化器12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接触,降低超声雾化器12用于发出超声振动的部位发生干烧的几率。
储液腔11b中的液体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水等。
一些实施例中,超声雾化器12的振动频率为0.5MHz(Mega Hertz,兆赫兹) 至1.5MHz。从而能够取得对待雾化液体更好的雾化效果。并且,在该频率下所产生的音波远超出人或者动物的听觉范围,不会对人或动物的听觉产生危害。
一些实施例中,超声雾化器12中设有陶瓷雾化片。通过陶瓷雾化片的超声振动使得待雾化液体雾化。
储液腔11b中的液体的量不限,例如,可以是完全充满液体,也可以只填充一部分。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5,雾化腔11a的容积远远大于储液腔11b 的容积,例如,雾化腔11a的容积为储液腔11b的容积的5倍以上。在盒体11 内空间一定的前提下,能够尽量提升雾化腔11a的容积占比,也能减少超声振动的能量在储液腔11b中的液体传导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提高雾化的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超声雾化器12设置于储液腔11b的底壁上。以使得在储液腔11b中仅有少量液体的情况下,超声雾化器12用于发生超声振动的部位,例如,上述的陶瓷雾化片,仍然能够与储液腔11b中的液体接触,进一步降低超声雾化器12出现干烧现象的几率,提高超声雾化器12的使用寿命。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5,雾化腔11a位于储液腔11b的上方。以使得雾化腔11a中待雾化液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位于雾化腔11a内靠近储液腔 11b的一侧,从而提高超声振动的能量传递至雾化腔11a中待雾化液体的效率,提高雾化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盒体11中形成雾化腔11a和储液腔11b的具体方式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4至图6,盒体11包括上盖111、下壳体112和分隔板 113。下壳体112的顶侧敞开,上盖111扣盖于下壳体112的敞开处以形成空腔。
分隔板113设置于空腔中,以将空腔分隔为雾化腔11a和储液腔11b。分隔板113周向边缘采用密封连接的方式,以实现雾化腔11a与储液腔11b之间的隔离。
可以理解的是,分隔板113的具体安装位置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4和图5,分隔板113的周向边缘与下壳体112的内侧壁密封连接,以使分隔板113与下壳体112共同围设形成储液腔11b。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先将超声雾化器12装入下壳体112中,再向下壳体112中倒入液体,最后将分隔板113装入下壳体112中,从而使得超声雾化器12浸没于储液腔11b的液体中。整个装配过程操作简单,减少了储液腔11b中出现空泡的几率,并避免了储液腔11b中的液体从上盖111与下壳体112的扣盖位置发生泄漏。
可以理解的是,超声雾化器12装入储液腔11b中的具体方式不限。
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超声雾化器12自下壳体112顶侧的敞开位置装入下壳体112中。
另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下壳体112的底部设有贯穿的安装孔112a,雾化装置10包括安装座13,超声雾化器12封闭安装孔112a,安装座13设于下壳体112的下方且与下壳体112连接,以将超声雾化器12抵靠在下壳体112 上。在装配过程中,先将超声雾化器12置于安装座13上,再将安装座13固定至下壳体112的下方,以使超声雾化器12夹设于下壳体112与安装座13之间,从而实现了超声雾化器12的固定布置。
示例性地,安装座13与下壳体1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日常使用状态下,通过拆装安装座13,即可实现检修和更换超声雾化器12,以及更换储液腔11b 中的液体,而无需拆装上盖111与下壳体112之间的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13与下壳体112之间为密封连接,以减少储液腔 11b中液体的泄漏。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超声雾化器12的数目为多个。当部分超声雾化器12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其余超声雾化器12仍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仍能保持雾化效果。此外,多个超声雾化器12协同发挥超声雾化作用,因此,能够减小单个超声雾化器12的功率,单个超声雾化器12可以使用体积较小的型号,以使得雾化装置结构更加紧凑。
分隔板113在空腔中的具体固定方法不限。
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槽,分隔板113的周缘嵌入定位槽中以实现固定。
另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下壳体112的内侧设有定位台阶1121,分隔板113的周缘与定位台阶1121沿上下方向抵接。从而实现分隔板113沿上下方向位置的固定。在装配分隔板113的过程中,分隔板113自下壳体112的顶侧敞开位置进入下壳体112内并向下移动,直至与定位台阶1121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台阶1121与分隔板113之间为密封连接。采用的密封连接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定位台阶1121与分隔板113之间进行粘接;又如,分隔板113和下壳体112均为塑料材质,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使两者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盖111与下壳体112之间的为密封连接。实现密封连接的具体方式不限。
例如,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11和下壳体112均为塑料材质。上盖111盖设于下壳体112的敞开处后,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使上盖111和下壳体112 密封连接,从而防止空腔中的液体外溢。
另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雾化装置10包括密封圈14,密封圈14夹设于上盖111和下壳体112的对接处。在实现上盖111和下壳体112密封连接的同时,上盖111和下壳体112之间能够实现拆装,便于对雾化装置10进行后续修理和维护。
密封圈14的具体材质不限,例如橡胶或者硅胶等。
出雾口11d和进料口11c的具体设置位置不限。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5,出雾口11d位于盒体11的顶壁。使得雾化后的待雾化液体在自然向上升腾的过程中能够直接经出雾口11d排出。另外,使得雾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飞溅的待雾化液体即使进入出雾口11d,也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回落到雾化腔11a中,降低了待雾化液体进入经出雾口11d排出的概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出雾口11d和进料口11c均位于盒体11的顶侧。以便于雾化腔11a中能够容纳更多的待雾化液体,同时降低待雾化液体从出雾口11d和进料口11c中溢出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辅助装置以提高雾化腔11a中雾状液态微粒自出雾口 11d中排出的速度。
示例性地,参阅图1、图3、图5和图6,盒体11包括进气通道11e,雾化装置10包括设置于盒体11上的送风机构15,送风机构15的出风口与进气通道11e连通,以向雾化腔11a中送风。送风机构15所产生的气流带动出雾化腔 11a内的雾化后的雾状液态微粒流出出雾口11d,促进雾化后的雾状液态微粒更快地从雾化腔11a中排出,降低雾化后的雾状液态微粒积聚于雾化腔11a中而影响后续雾状液态微粒的产生,提高清洗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机构15包括离心叶轮和导流蜗壳,离心叶轮设置于导流蜗壳中,通过导流蜗壳引导离心叶轮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流流向雾化腔11a 中,从而降低气流的损耗,提高气流的利用效率。在导流蜗壳上设有进气口,从而使得离心叶轮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经过进气口抽吸至导流蜗壳中。
进气通道11e与雾化腔11a的连通位置不限。
示例性地,进风通道与雾化腔11a的连通位置位于雾化腔11a的侧壁。避免从进风通道与雾化腔11a的连通位置所流出的气流直接朝向雾化腔11a内的待雾化液体,从而降低了待雾化液体在气流的吹拂下出现翻涌进而导致外溢的几率。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通道与雾化腔11a的连通位置位于雾化腔11a的侧壁的上部,以降低待雾化液体经进风通道流入到送风机构15中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雾化装置10包括挡片16,挡片16设置于进气通道11e的气流流动路径上并覆盖进气通道11e的横截面。以使空气能够单向地从送风机构15一侧流向雾化腔11a一侧,而雾状待雾化液体或者被震荡起来的液态待雾化液体基本无法从雾化腔11a一侧流向送风机构15一侧。从而一方面减少待雾化液体的损耗;另一方面,对送风机构15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待雾化液体进入送风机构15内部而可能造成的送风机构15的零部件腐蚀。
挡片16实现气流单向流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限。
一些实施例中,挡片16的顶部与进气通道11e的内壁转动连接,以使挡片 16能够上下摆动翻转。当送风机构15持续提供气流时,气流推动挡片16向上翻转,以使气流能够进入雾化腔11a中;送风机构15停止提供气流后,挡片 16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从而隔断进气通道11e,以使雾状液态微粒或者被震荡起来的待雾化液体难以进入到送风机构15中。
一些实施例中,挡片16为能够透气且防水的膜片,例如,膜片为防水涤纶布。从而无需采用额外的动力装置以控制气流的单向流动,从而减少了所需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超声雾化器12的开启时机和持续时间需要进行控制。
示例性地,雾化装置10包括设置于盒体11上的控制板17,超声雾化器12 与控制板17电连接。由控制板17所发出的电信号对超声雾化器12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板17控制超声雾化器12的具体程序逻辑在相关技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不加以赘述。
控制板17的具体安装位置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2和图6,盒体1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槽11f,控制板17竖立地设置于安装槽11f中。盒体11为控制板17提供了安装固定位置。同时,控制板17设置于盒体11外,便于进行装配、调试以及后续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检修和更换,减少了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洗涤筒、分配器、箱体、输送通道、出雾通道以及前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雾化装置10。
洗涤筒中设有衣物处理腔,用于存放待处理的衣物。
可以理解的是,衣物处理设备的雾化腔11a中所注入的待雾化液体为液体洗剂。
洗剂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干洗剂或者具有其它功能的洗剂等。
干洗剂为能够在无水或微水条件下有效去除脏污的有机溶剂。洗剂的具体成分不限,例如,洗剂的成分包括但不限于四氯乙烯、碳氢溶剂和/或碳氢溶剂等等。
分配器中设有用于储存液态洗剂的储存腔。输送通道连通储存腔和进料口 11c,以使储存腔中的液态洗剂能够不断补充进入雾化腔11a中。
雾化装置10、洗涤筒和分配器均位于箱体内。箱体一方面提供了安装位置,另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出雾通道连通出雾口11d和衣物处理腔,以使雾化后的洗剂能够进入到衣物处理腔中与待处理衣物发生接触,从而实现对待处理衣物进行清洗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需要通过设置控制装置以控制流入雾化腔11a中的液态洗剂的流量。
示例性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泵送装置,泵送装置设置于输送通道上,用于将储存腔内的液态洗剂泵送至雾化腔11a中。一方面,通过泵送装置所产生负压的抽吸作用是液态洗剂自储存腔中不断经输送通道进入雾化腔11a;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泵送装置的启停,从而控制流入雾化腔11a中的液态洗剂流量,降低了液态洗剂从雾化腔11a中经出雾通道流入衣物处理腔的风险。
衣物处理设备利用雾化装置10将液态洗剂雾化为可以随气流流动的悬浮液态颗粒,并将雾化后的洗剂送入内桶中与待处理的衣物接触,实现了衣物处理设备在对衣物进行烘干的同时进行去污的效果。一方面,使得衣物处理装置在原有干衣、空气洗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具备了清洁功能,拓展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功能,相比传统的水洗方式节省了水资源的消耗,使用户能够通过采用单一设备实现对衣物的清洗、干燥、护理等多方面处理,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干衣设备的结构实现清洁功能,降低了新增清洁功能所需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再者,雾化后的洗剂以液体微粒形式与衣物发生接触,洗剂用量更少、分布更加均匀,洗剂与衣物接触更加充分,提升了对衣物的清洁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1),包括雾化腔(11a)、储液腔(11b)、进料口(11c)和出雾口(11d),所述雾化腔(11a)连通所述进料口(11c)与所述出雾口(11d),所述雾化腔(11a)与所述储液腔(11b)分隔布置,所述储液腔(11b)用于封存液体;
超声雾化器(12),设置于所述储液腔(11b)的侧壁上,所述雾化腔(11a)中的液体能够在所述超声雾化器(12)的作用下产生雾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11a)位于所述储液腔(11b)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包括上盖(111)、下壳体(112)和分隔板(113),所述下壳体(112)的顶侧敞开,所述上盖(111)扣盖于所述下壳体(112)的敞开处以形成空腔,所述分隔板(113)设置于所述空腔中以将所述空腔分隔为所述雾化腔(11a)和所述储液腔(1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2)的底部设有贯穿的安装孔(112a),所述雾化装置(10)包括安装座(13),所述超声雾化器(12)封闭所述安装孔(112a),所述安装座(13)设于所述下壳体(112)的下方且与所述下壳体(112)连接,以将所述超声雾化器(12)抵靠在所述下壳体(1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2)的内侧设有定位台阶(1121),所述分隔板(113)的周缘与所述定位台阶(1121)沿上下方向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10)包括密封圈(14),所述密封圈(14)夹设于所述上盖(111)和所述下壳体(112)的对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包括进气通道(11e),所述雾化装置(10)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11)上的送风机构(15),所述送风机构(15)的出风口与所述进气通道(11e)连通,以向所述雾化腔(11a)中送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10)包括挡片(16),所述挡片(16)设置于所述进气通道(11e)的气流流动路径上并覆盖所述进气通道(11e)的横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10)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11)上的控制板(17),所述超声雾化器(12)与所述控制板(17)电连接。
10.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涤筒,设有衣物处理腔;
分配器,设有用于储存待雾化液体的储存腔;
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雾化装置(10);
箱体,所述雾化装置(10)、所述洗涤筒和所述分配器均位于所述箱体内;
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连通所述储存腔和所述进料口(11c);
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连通所述出雾口(11d)和所述衣物处理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上,用于将所述储存腔内的待雾化液体泵送至所述雾化腔(11a)中。
CN202221680260.4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013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0260.4U CN218013668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0260.4U CN218013668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3668U true CN218013668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0260.4U Active CN218013668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36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807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807A1 (zh) * 2022-05-23 2023-11-30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13668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KR20160083171A (ko) 기화식 및 초음파식 겸용 가습기
CN112690501A (zh) 雾化腔设于雾化芯支架内的雾化器
CN218291364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JP2017145982A (ja) 超音波霧化装置
JP3104861U (ja) 眼部保健器
CN213789370U (zh) 一种超声波喷雾鼻炎治疗仪
CN103933645A (zh) 有效控制超微细雾化颗粒输出的医疗微网片雾化器
JP2000197689A (ja) 次亜塩素酸含有水溶液による室内殺菌・脱臭方法及び装置
CN212041193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0735276B (zh) 雾化装置和洗衣机
CN218291366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5777711U (zh) 一种座圈组件、座便器盖板及智能座便器
WO2020125612A1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4222593A (zh) 液体喷雾装置
CN215465297U (zh) 一种气助式静电喷雾装置
JPS598768Y2 (ja) 超音波霧化装置
CN213315851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4099755B (zh) 一种降噪香薰机
CN214320691U (zh) 一种车内环境净化喷雾装置
CN215603196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226807A1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9208042U (zh) 雾化洗鼻两用装置
CN217678196U (zh) 功能性溶液储存盒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5123683U (zh) 驱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