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9393U - 一种可视化锅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9393U
CN218009393U CN202221142596.5U CN202221142596U CN218009393U CN 218009393 U CN218009393 U CN 218009393U CN 202221142596 U CN202221142596 U CN 202221142596U CN 218009393 U CN218009393 U CN 218009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heat insulation
panel
opening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25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芳胜
刘兆国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25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9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9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9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化锅体,包括锅体、以及可视窗组件,锅体设置有容置腔,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可视窗开口;可视窗组件包括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以及视窗,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沿着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可视窗开口处并覆盖可视窗开口;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至少在部分位置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且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中的透明位置沿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在同一直线位置。本实用新型其通过沿着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和视窗,可以大幅度减少容置腔的热量传递至视窗,以实现视窗的低温效果,保证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锅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视化锅体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可视化锅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烹饪工具由主机和锅体组成,如空气炸锅;使用时需要将锅体插入到主机中以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烹饪空间。在烹饪过程中,由于锅体内的食物不可视,用于无法及时掌握食物的状态,不便于掌握火候。所以出现了可视化锅体;而现有的可视化锅体在最为侧的视窗与与锅体的容置腔之间只间隔一层隔板板,隔热效果差,容置腔内的温度容易传递到视窗的表面温度,存在用户被烫伤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锅体,其通过沿着所述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和视窗,可以大幅度减少容置腔的热量传递至视窗,以实现视窗的低温效果,保证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视化锅体,包括
锅体,其设置有容置腔,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可视窗开口;
以及可视窗组件,其包括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以及视窗,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沿着所述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可视窗开口处并覆盖所述可视窗开口;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至少在部分位置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且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中的透明位置沿所述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在同一直线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为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且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中的透明位置沿所述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在同一直线位置,故用户可以透过所述视窗、第二隔热板、和第一隔热板观察到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在使用时,用户即可对容置腔内的食物状态进行观察,有利于用户掌控火候;
上述结构中,所述视窗与所述容置腔之间间隔有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即所述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之间间隔空气、第二隔热板与视窗之间间隔空气,可以大幅度减少容置腔的热量传递至视窗,以实现视窗的低温效果,保证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视窗整体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包括具有容置腔的锅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锅体本体侧壁上的面板组件;所述锅体本体在设置所述面板组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
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与所述锅体本体连接的面板主体、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背向锅体本体一侧的外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和外面板之间的安装支架;所述面板主体、安装支架、外面板在所述第一开口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形成为所述可视窗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外面板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上且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上。
具体的,所述外面板的两侧设置有包覆所述面板主体两侧的侧板,所述面板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向所述侧板延伸并抵接的第一连接板;所述面板主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分别向所述外面板的上下两侧延伸并抵接的第二连接板,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外面板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上;
所述外面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上;
所述面板主体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锅体本体上。
具体的,所述面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扣,对应的,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一卡孔部,所述第一卡孔部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卡扣扣合的第一卡扣孔;沿着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卡扣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扣孔扣合的第一引导面;上述结构在安装时,装配人员先使得所述第一卡孔部与所述第一卡扣的第一引导面抵接,当继续使所述安装支架向安装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一引导面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孔扣合,实现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孔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两侧。
具体的,所述外面板朝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匹配的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外面板的紧固孔紧固配合;所述面板主体朝向所述锅体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匹配的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锅体主体侧壁与所述面板主体上的紧固孔紧固配合;更具体的,所述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紧固孔为螺丝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在靠近其边缘处朝向所述面板主体凸起设置支撑凸起。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支撑凸起的设置起到对所述安装支架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被夹持在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锅体本体之间;
所述第二隔热板被夹持在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所述视窗安装在所述外面板上;
所述视窗安装在所述外面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视窗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凸起第一凸条,所述安装支架朝向所述视窗的一端凹陷与所述第一凸条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外面板安装至所述面板主体上使,所述第一凸条会卡入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凸条、第一凹槽的设置使得产品装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主体朝向所述锅体本体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锅体本体的一侧凹陷以形成与所述第一隔热板边缘匹配的第一阶梯部;
所述面板主体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向所述安装支架侧凸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二隔热板边缘匹配的第二凸条;所述安装支架朝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向所述面板主体侧凸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二隔热板边缘匹配的第三凸条。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阶梯部的设置对所述第一隔热板进行限制并使得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安装更加稳定、简单;所述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的设置对所述第二隔热板进行限制并使得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安装更加稳定、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视窗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所述外面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方便所述视窗的安装;具体的,所述视窗上设置有第二卡扣,对应的,所述外面板设置有第二卡孔部,所述第二卡孔部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二卡扣扣合的第二卡扣孔;沿着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卡扣和/或第二卡扣部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扣孔扣合的第二引导面;上述结构在安装时,装配人员先使得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孔部抵接,当继续使所述视窗向安装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二引导面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孔扣合,实现所述视窗的安装;更具体的,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所述视窗的四周边缘,对应的,所述第二卡孔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锅体包括安装在所述锅体上的把手;所述锅体在安装所述把手处凹陷形成把手安装槽;对应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把手安装槽相匹配的把手安装部;所述把手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把手安装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把手的设置方便用户对所述可视化锅体的拿取;具体的,所述把手安装部朝向所述把手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匹配的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锅体的把手安装槽壁后与所述把手安装部的紧固孔紧固配合;更具体的,所述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紧固孔为螺丝孔。
具体的,所述外面板在所述第四开口的上方向所述面板主体侧凹陷形成所述把手安装槽;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上方设置有配合所述把手安装槽的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隔热板上端设置有配合所述把手安装槽的第二避让缺口;所述视窗上端设置有配合所述把手安装槽的第三避让缺口;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面板主体和外面板的把手安装槽壁后与所述把手安装部的紧固孔紧固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呈喇叭口结构,所述安装支架中第三开口的外侧向所述外面板侧倾斜以形成喇叭口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安装支架呈喇叭口结构设置能够对所述外面板和视窗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与所述可视窗开口之间设置有设置有密封件。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密封件的设置能够防止热量通过所述第一隔热板与所述可视窗开口之间的装配间隙传出,保证所述容置腔内的温度稳定以及所述视窗的低温效果;
具体的,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板边缘与所述第一阶梯部之间;更具体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并环绕所述第一隔热板的边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为玻璃材质,所述视窗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锅体,其通过沿着所述容置腔从内向外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和视窗,可以大幅度减少容置腔的热量传递至视窗,以实现视窗的低温效果,保证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锅体,其结构设置合理,方便安装且安装后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锅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锅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锅体中视窗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锅体;101容置腔;102可视窗开口;103锅体本体;1031第一开口;104面板组件;1041面板主体;1041a第二开口;1041b第一阶梯部;1041c第二凸条;1041d第一连接板;1041e 第二连接板;1041f第一卡扣;1042外面板;1042a第四开口;1042b 侧板;1042c第二卡孔部;1042c1第二卡扣孔;1043安装支架;1043a 第三开口;1043b第一凹槽;1043c第三凸条;1043d第一卡孔部; 1043d1第一卡扣孔;1043e支撑凸起;1043f第一避让缺口;1044安装空间;105把手安装槽;2可视窗组件;201第一隔热板;202第二隔热板;2021第二避让缺口;203视窗;2031第一凸条;2032第二卡扣;2033第三避让缺口;3把手;301把手安装部;4密封件; 5第一引导面;6第二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9所示,一种可视化锅体,包括
锅体1,其设置有容置腔101,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 101连通的可视窗开口102;
以及可视窗组件2,其包括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以及视窗203,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沿着所述容置腔101从内向外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可视窗开口102 处并覆盖所述可视窗开口102;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至少在部分位置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且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中的透明位置沿所述容置腔101从内向外方向在同一直线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为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且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中的透明位置沿所述容置腔101从内向外方向在同一直线位置,故用户可以透过所述视窗203、第二隔热板202、和第一隔热板201观察到所述容置腔101的内部,在使用时,用户即可对容置腔101 内的食物状态进行观察,有利于用户掌控火候;
上述结构中,所述视窗203与所述容置腔101之间间隔有第一隔热板201和第二隔热板202,即所述第一隔热板201与第二隔热板202 之间间隔空气、第二隔热板202与视窗203之间间隔空气,可以大幅度减少容置腔101的热量传递至视窗203,以实现视窗203的低温效果,保证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整体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优选的,所述锅体1包括具有容置腔101的锅体本体103以及设置在所述锅体本体103侧壁上的面板组件104;所述锅体本体103在设置所述面板组件10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的第一开口1031;
所述面板组件104包括与所述锅体本体103连接的面板主体 1041、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背向锅体本体103一侧的外面板1042、以及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和外面板1042之间的安装支架 1043;所述面板主体1041、安装支架1043、外面板1042在所述第一开口1031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1041a、第三开口1043a、第四开口1042a;所述第一开口1031、第二开口1041a、第三开口 1043a、第四开口1042a形成为所述可视窗开口102。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安装。
优选的,所述外面板1042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且与所述面板主体104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044;所述安装支架1043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1044内;所述安装支架1043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 上。
具体的,所述外面板1042的两侧设置有包覆所述面板主体1041 两侧的侧板1042b,所述面板主体1041的两侧设置有向所述侧板 1042b延伸并抵接的第一连接板1041d;所述面板主体104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分别向所述外面板1042的上下两侧延伸并抵接的第二连接板1041e,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外面板1042与所述面板主体1041之间形成所述安装空间1044。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1043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 1041上;
所述外面板1042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
所述面板主体1041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锅体本体103上。
具体的,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041f,对应的,所述安装支架1043设置有第一卡孔部1043d,所述第一卡孔部1043d 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卡扣1041f扣合的第一卡扣孔1043d1;沿着所述安装支架1043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卡扣1041f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卡扣1041f和第一卡扣孔1043d1扣合的第一引导面5;上述结构在安装时,装配人员先使得所述第一卡孔部1043d与所述第一卡扣1041f的第一引导面5抵接,当继续使所述安装支架1043向安装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一引导面5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卡扣1041f与所述第一卡扣孔1043d1扣合,实现所述安装支架1043的安装;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扣1041f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1041a的两侧,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孔部1043d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1043a的两侧。
具体的,所述外面板1042朝向所述面板主体104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匹配的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面板主体1041 与所述外面板1042的紧固孔紧固配合;所述面板主体1041朝向所述锅体1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匹配的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锅体1主体侧壁与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的紧固孔紧固配合;更具体的,所述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紧固孔为螺丝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1043在靠近其边缘处朝向所述面板主体1041凸起设置支撑凸起1043e。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支撑凸起1043e的设置起到对所述安装支架 1043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板201被夹持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与所述锅体本体103之间;
所述第二隔热板202被夹持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与所述安装支架1043之间;所述视窗203安装在所述外面板1042上;
所述视窗203安装在所述外面板1042上。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安装。
优选的,所述视窗203朝向所述安装支架1043的一侧凸起第一凸条2031,所述安装支架1043朝向所述视窗203的一端凹陷与所述第一凸条2031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043b。
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外面板1042安装至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使,所述第一凸条2031会卡入所述第一凹槽1043b中;所述第一凸条2031、第一凹槽1043b的设置使得产品装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优选的,所述面板主体1041朝向所述锅体本体103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锅体本体103的一侧凹陷以形成与所述第一隔热板201边缘匹配的第一阶梯部1041b;
所述面板主体1041朝向所述安装支架1043的一侧向所述安装支架1043侧凸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边缘匹配的第二凸条 1041c;所述安装支架1043朝向所述面板主体1041的一侧向所述面板主体1041侧凸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边缘匹配的第三凸条1043c。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阶梯部1041b的设置对所述第一隔热板 201进行限制并使得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的安装更加稳定、简单;所述第二凸条1041c、第三凸条1043c的设置对所述第二隔热板202进行限制并使得所述第二隔热板202的安装更加稳定、简单。
优选的,所述视窗203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所述外面板1042上。
采用上述结构,方便所述视窗203的安装;具体的,所述视窗 203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032,对应的,所述外面板1042设置有第二卡孔部1042c,所述第二卡孔部1042c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二卡扣 2032扣合的第二卡扣孔1042c1;沿着所述安装支架1043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卡扣1041f和/或第二卡扣2032部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卡扣2032和第二卡扣孔1042c1扣合的第二引导面6;上述结构在安装时,装配人员先使得所述第二卡扣2032与所述第二卡孔部1042c 抵接,当继续使所述视窗203向安装方向运动时,在所述第二引导面 6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卡扣2032与所述第二卡扣孔1042c1扣合,实现所述视窗203的安装;更具体的,所述第二卡扣2032设置在所述视窗203的四周边缘,对应的,所述第二卡孔部1042c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1042a四周。
优选的,所述可视化锅体包括安装在所述锅体1上的把手3;所述锅体1在安装所述把手3处凹陷形成把手安装槽105;对应的,所述把手3上设置有与所述把手安装槽105相匹配的把手安装部301;所述把手安装部301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把手安装槽105内。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把手3的设置方便用户对所述可视化锅体的拿取;具体的,所述把手安装部301朝向所述把手安装槽10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相匹配的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过锅体1的把手安装槽105壁后与所述把手安装部301的紧固孔紧固配合;更具体的,所述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紧固孔为螺丝孔。
具体的,所述外面板1042在所述第四开口1042a的上方向所述面板主体1041侧凹陷形成所述把手安装槽105;所述安装支架1043 在所述第三开口1043a的上方设置有配合所述把手安装槽105的第一避让缺口1043f;所述第二隔热板202上端设置有配合所述把手安装槽105的第二避让缺口2021;所述视窗203上端设置有配合所述把手安装槽105的第三避让缺口2033;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面板主体1041和外面板1042的把手安装槽105壁后与所述把手安装部 301的紧固孔紧固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1043呈喇叭口结构,所述安装支架1043 中第三开口1043a的外侧向所述外面板1042侧倾斜以形成喇叭口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安装支架1043呈喇叭口结构设置能够对所述外面板1042和视窗203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板201与所述可视窗开口102之间设置有设置有密封件4。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密封件4的设置能够防止热量通过所述第一隔热板201与所述可视窗开口102之间的装配间隙传出,保证所述容置腔101内的温度稳定以及所述视窗203的低温效果;
具体的,所述密封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板201边缘与所述第一阶梯部1041b之间;更具体的,所述密封件4为密封圈并环绕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的边缘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板201和第二隔热板202为玻璃材质,所述视窗203为塑料材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其设置有容置腔(101),且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的可视窗开口(102);
以及可视窗组件(2),其包括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以及视窗(203),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沿着所述容置腔(101)从内向外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可视窗开口(102)处并覆盖所述可视窗开口(102);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至少在部分位置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且所述第一隔热板(201)、第二隔热板(202)、视窗(203)中的透明位置沿所述容置腔(101)从内向外方向在同一直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具有容置腔(101)的锅体本体(103)以及设置在所述锅体本体(103)侧壁上的面板组件(104);所述锅体本体(103)在设置所述面板组件(10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的第一开口(1031);
所述面板组件(104)包括与所述锅体本体(103)连接的面板主体(1041)、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背向锅体本体(103)一侧的外面板(1042)、以及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和外面板(1042)之间的安装支架(1043);所述面板主体(1041)、安装支架(1043)、外面板(1042)在所述第一开口(1031)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1041a)、第三开口(1043a)、第四开口(1042a);所述第一开口(1031)、第二开口(1041a)、第三开口(1043a)、第四开口(1042a)形成为所述可视窗开口(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板(1042)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且与所述面板主体(104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1044);所述安装支架(1043)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1044)内;所述安装支架(1043)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043)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
所述外面板(1042)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上;
所述面板主体(1041)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锅体本体(1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201)被夹持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与所述锅体本体(103)之间;
所述第二隔热板(202)被夹持在所述面板主体(1041)与所述安装支架(1043)之间;所述视窗(203)安装在所述外面板(1042)上;
所述视窗(203)安装在所述外面板(10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203)朝向所述安装支架(1043)的一侧凸起第一凸条(2031),所述安装支架(1043)朝向所述视窗(203)的一端凹陷与所述第一凸条(2031)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043b)。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1041)朝向所述锅体本体(103)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锅体本体(103)的一侧凹陷以形成与所述第一隔热板(201)边缘匹配的第一阶梯部(1041b);
所述面板主体(1041)朝向所述安装支架(1043)的一侧向所述安装支架(1043)侧凸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边缘匹配的第二凸条(1041c);所述安装支架(1043)朝向所述面板主体(1041)的一侧向所述面板主体(1041)侧凸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二隔热板(202)边缘匹配的第三凸条(1043c);
所述视窗(203)通过卡扣结构安装在所述外面板(104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述锅体(1)上的把手(3);所述锅体(1)在安装所述把手(3)处凹陷形成把手安装槽(105);对应的,所述把手(3)上设置有与所述把手安装槽(105)相匹配的把手安装部(301);所述把手安装部(301)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把手安装槽(105)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043)呈喇叭口结构,所述安装支架(1043)中第三开口(1043a)的外侧向所述外面板(1042)侧倾斜以形成喇叭口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201)与所述可视窗开口(102)之间设置有设置有密封件(4)。
CN202221142596.5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视化锅体 Active CN218009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2596.5U CN218009393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视化锅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2596.5U CN218009393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视化锅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9393U true CN218009393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2596.5U Active CN218009393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视化锅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9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0300A (zh) 电压力锅
TW201345374A (zh) 電子裝置
CN218009393U (zh) 一种可视化锅体
JP6461717B2 (ja) 配線器具装置の隠ぺい方法、配線器具装置の隠ぺい装置、および配線器具装置の隠ぺい構造
CN207501401U (zh) 面板组件和空调柜机
CN108670161B (zh) 控制面板盒和洗碗机
CN217402618U (zh) 机体组件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15335288U (zh) 中控平板及用于中控平板的安装结构
CN219229651U (zh) 手柄拆卸式空气炸锅
CN210670924U (zh) 智能控制面板
CN219037206U (zh) 抽屉和具有该抽屉的制冷设备
CN217390496U (zh) 一种隔热板及其烹饪设备
CN211345722U (zh) 窗式空调器的显示模块、面框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CN213605255U (zh) 柜体和集成灶
CN217489041U (zh) 取暖装置
KR20120124766A (ko) 도어 트림의 장착 구조
CN218096050U (zh) 灶机头及集成灶
CN218792153U (zh) 机头组件及洗碗机
CN217643997U (zh) 控制面板、门组件和厨房电器
CN219396977U (zh)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213069U (zh) 一种旋钮结构
CN217876699U (zh) 定位件及可应用该定位件的冰箱
CN220471710U (zh) 7字型吸油烟机及其集烟腔箱体
CN216924446U (zh) 门体结构及烹饪设备
CN21984614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