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9041U - 取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9041U
CN217489041U CN202220969202.7U CN202220969202U CN217489041U CN 217489041 U CN217489041 U CN 217489041U CN 202220969202 U CN202220969202 U CN 202220969202U CN 217489041 U CN217489041 U CN 217489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transparent cover
shell
pressing ring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692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享福
刘志军
周文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692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9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9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9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取暖装置,属于电子产品领域。一种取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装饰板及显示装置;所述装饰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并排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透明罩盖,所述透明罩盖固定于所述壳体,并罩盖所述安装槽;所述显示装置朝向所述透明罩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明罩盖对显示装置进行保护,避免了外力冲击导致显示装置损坏。通过设置装饰板,提高了取暖装置的美观性,且用户可根据喜好和个性化选择具有不同装饰板的取暖装置。此外,由于是透明罩盖,也不会影响装饰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

Description

取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人们手部经常会感觉到很冷,因此取暖装置作为实用便携的取暖工具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取暖装置外观的同质化严重,美观度低,不能满足要求个性化的年轻人,因而导致对用户的吸引力较低。另外,现有发热暖手宝的显示装置直接安装在壳体表面,极易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暖装置,能够使得显示装置得到保护,并可提高美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取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装饰板及显示装置;所述装饰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并排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透明罩盖,所述透明罩盖固定于所述壳体,并罩盖所述安装槽;所述显示装置朝向所述透明罩盖。
优选的,所述装饰板包括图案部及与所述图案部连接的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固定槽,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取暖装置,所述安装槽内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固定槽,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压圈,所述压圈套设在所述透明罩盖上并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透明罩盖包括凸缘,所述凸缘沿所述透明罩盖的侧面周向设置,所述凸缘抵顶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压圈套设在盖体上并压入所述透明罩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抵顶所述凸缘。
优选的,所述压圈设置有卡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透明罩盖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止挡台,所述压圈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第二止挡台。
优选的,所述压圈远离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遮挡凸台。
优选的,还包括导光板和电路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装饰板背向所述显示装置的一面,导光板背后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装设有灯珠,所述灯珠面向所述导光板。
优选的,包括发热装置和温度感测器,温度感测器与显示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暖装置包括壳体、装饰板、显示装置及透明罩盖;壳体设有安装槽,装饰板和显示装置并排安装在安装槽内;透明罩盖固定于所述壳体,并罩盖安装槽;且显示装置朝向所述透明罩盖。通过设置透明罩盖对显示装置进行保护,避免了外力冲击导致显示装置损坏。通过设置装饰板,提高了取暖装置的美观性,且用户可根据喜好和个性化选择具有不同装饰板的取暖装置。此外,由于是透明罩盖,也不会影响装饰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透明罩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图3中压圈的剖视示意简图;
图5是图3中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暖装置100,包括壳体20,容置在壳体20内的装饰板30、显示装置40,以及固定在壳体20上并罩盖装饰板30及显示装置40的透明罩盖50。
壳体20设有安装槽21,壳体20可以是有一个或多个零部件构成的,安装槽21可以是设置在一个零部件上的腔体或者由多个零部件构成的具有槽壁和/或槽底的限位安装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容置安装即可。例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槽21是通过在一个零部件向内凹陷形成;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槽21是通过两个零部件组合而形成。
装饰板30及显示装置40并排安装在安装槽21中,也即装饰板30及显示装置40通过安装槽21容置于壳体20内。可以理解的是装饰板30及显示装置40并排安装可以包括显示装置40设置在装饰板30的上方、下方,以及装饰板30内等,两者的具体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装饰效果进行设置。
其中,装饰板30是具有装饰性质的二维或三维立体结构,可安装在安装槽21中用于起装饰效果。可以理解的,装饰板30是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槽21内,根据个性化要求,可以选择具有喜欢装饰板30的取暖装置100或者是选择喜欢的装饰板30安装到取暖装置100中。
显示装置40具有显示取暖装置100的温度和电量信息,当然在取暖装置100还具有不同取暖模式时,还可以对取暖装置100的取暖模式进行显示,显示信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能用于显示的信息显示装置40都可以进行显示。
上述取暖装置100通过设置透明罩盖50对显示装置40进行保护,避免了外力冲击导致显示装置40损坏。此外,还通过设置装饰板30,提高了取暖装置100的美观性,且用户可根据喜好和个性化选择具有不同装饰板30的取暖装置100。并且,由于是透明罩盖50,也不会影响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的显示。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装饰板30可以是包括图案部31与图案部31连接的凸台32-1,凸台32-1上设置有固定槽321-1,显示装置40安装在固定槽321-1内。由此,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可以并排安装在壳体20的安装槽21内。可以理解的是,图案部31与凸台32-1的连接可以是图案部31与凸台32-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胶接、铆接或是两者接触等连接方式。另外,为了使显示装置40的显示更美观,还可以采用IML工艺进行处理,使整个凸台32-1都为显示屏。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凸台32-2也可以是安装槽21内设置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装饰板30上可以不包含有凸台32-1结构,通过安装槽21内凸设的凸台32-2,凸台32-2内设置有固定槽321-2,以对显示装置40进行固定。例如图3中凸台32-2的结构,凸台32-2属于壳体的一部分。
一实施例中,透明罩盖50可以为塑料及玻璃等透明材料。透明罩盖50固定于壳体20,并罩盖安装槽21,从而罩盖容置于安装槽21内的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其中,显示装置40的显示面朝向透明罩盖50。可以理解的是,透明罩盖50,可以通过胶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壳体20上,而不需要借助其它零部件。由于显示装置40被透明罩盖50罩盖,可以对显示装置40进行保护,并且透明罩盖50的形状可以制造成与壳体20连接后更易于握持的形状,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的组合还可以增加取暖装置100的美观性。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取暖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压圈60,借助压圈60将透明罩盖50固定在壳体20上,而不是采用直接将透明罩盖50与壳体20的连接固定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圈60为环状,可以采用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环状压圈60可套设在透明罩盖50上并固定在安装槽21内。
具体的,先将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安装在安装槽21内,并将透明罩盖50安置在安装槽21内以罩盖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然后通过将压圈60压入安装槽21槽壁与透明罩盖50之间的间隙,利用过度配合或过盈配合的方式将透明罩盖50固定在壳体20上。
可以理解的是,压圈60还可以是与透明罩盖50相配合的盖体,具有与安装槽21槽壁与透明罩盖50之间的间隙相配合的形状即可实现透明罩盖50的固定。由此,通过采用过度配合和过盈配合的方式,还可以在外部通过直接拆卸压圈60的方式打开透明罩盖50实现对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的更换。当压圈60为盖体时,与装饰板30和显示装置40对应的部分需要保持透明。
进一步,为了便于压圈60的固定和拆卸,压圈60可以是采用具有较好弹性和强度的材料,利用材料的弹性可进一步加强压圈60的固定作用。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罩盖50包括罩盖部及凸缘53,凸缘53由罩盖部的周缘弯折延伸而成。详细来说,罩盖部包括盖部51,设置在盖部51上的连接部52。凸缘53由连接部52远离盖部51的自由端延伸而成。具体可参阅图2以对透明罩盖50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盖部51为具有弧形的盖面,起遮盖作用。当壳体20是具有弧形的结构时,具有弧形的盖部51与壳体20接合使得取暖装置100整体外形可以更加顺滑,从而提高持握手感。
连接部52设置在盖部51的边缘处并向盖部51圆弧凸起的相反方向延伸,在连接部52延伸的终止处设置有凸缘53。该实施例中,连接部52垂直于凸缘53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52与凸缘53之间也可以不为垂直的关系,同样可以通过压圈60将透明罩盖50压固在壳体20上。
由于在透明罩盖50上设置了凸缘53,凸缘53远离盖部51的平面抵顶于安装槽21槽底,压圈60呈中空框体,压圈60套设在连接部52外侧并压入透明罩盖50与壳体20之间的间隙上并抵顶凸缘53,可以实现对透明罩盖50在远离壳体20的方向的阻挡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透明罩盖50不总是包括连接部52,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只包含盖部51和凸缘53,通过壳体20的安装槽21、透明罩盖50,以及压圈60共同的结构实现压圈60将透明罩盖50固定在壳体20上。其中,凸缘53的作用是便于压圈60对透明罩盖50在远离壳体20的方向做一个阻挡定位。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将透明罩盖50固定在壳体20上还可以采用卡扣的连接方式。
具体的请参阅图3,以便对采用卡扣的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利用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将还是采用压圈60的方式对透明罩盖50进行固定,与上述实施方式中,透明罩盖50安置在安装槽21,通过将压圈60压入安装槽21槽壁与透明罩盖50之间的间隙,利用过度配合或过盈配合的方式将透明罩盖50固定在壳体20上不同,本实施例中是利用零部件之间的卡扣连接实现的连接紧固,改种方式,安装槽21槽壁与压圈60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圈60呈中空框体,压圈60设置有卡条62,壳体20内设置有与卡条62匹配的卡槽(图中未示出),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将透明罩盖50固定在壳体20上。
结合图4对该实施例中的压圈60做进一步的说明。
压圈60包括环状主体61和设置在环状主体61靠近壳体20一端的卡条62。其中,卡条6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在卡条62的内侧或卡条62的外侧设置卡齿;环状主体61套设在透明罩盖50上,卡条62上的卡齿通过与壳体20上设置的内卡齿或外卡齿相对应的卡槽配合,通过卡条62卡扣在卡槽内,将透明罩盖50固定在壳体2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卡条62和卡槽的配合,透明罩盖50上不具有凸缘53。
为了进一步防止透明罩盖50在环状主体61中沿远离壳体20的方向移动,还可以在透明罩盖50远离壳体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止挡台54,压圈60包括向其中空内凸设第二止挡台63,第二止挡台63抵压在第一止挡台54,可以有效防止透明罩盖50在环状主体61中的滑动。具体参阅图4和图5。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圈60的环状主体61远离壳体20的外侧设置有遮挡凸台64,当环状主体61的厚度小于透明罩盖50与安装槽21之间的间隙时,通过设置遮挡凸台64,可以对压圈60的环状主体61与安装槽21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防止其它杂物掉入到该间隙中。
可以理解的是,当采用卡扣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时,如果直接通过在外部解除压圈60主体上的卡条62与壳体20上卡槽的配合,可能会导致卡条62的毁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可以是可拆卸,可以通过先将壳体20进行拆分,然后从壳体20内部将卡条62与卡槽的配合解除,从而将透明罩盖50从壳体20上拆卸下来。值的注意的是,壳体20是可拆卸的不仅适用于该实施例,还可以适用前述其它的实施例,并且采用凸缘53与压圈60连接紧固的方式同样可以采用先拆壳体20然后再拆压圈60的方式将透明罩盖50从壳体20上拆卸下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23和后壳24,前壳23包括至少一部分透明;装饰板30固定于后壳24和前壳23之间,显示装置40固定在装饰板30上,所述显示装置正对所述前壳的透明部。
更为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可包括前壳23、后壳24以及连接前壳23和后壳24的中框25。其中,前壳23和后壳24是导热框,可以选用铝材进行制作;中框25主要起连接安装作用,如上述提及的装饰板30的安装结构、安装槽21内凸设的凸台32-2、卡槽等都可设置在中框25上。由此,通过先将后壳24从中框25上拆卸下来,然后从壳体20内部接触卡条62与卡槽的配合,从而将透明罩盖50从中框25上拆卸下来。
为了进一步增加装饰,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暖装置100还包括导光板70和电路板72,导光板70设置在装饰板30背向显示装置40的一面,导光板70背后设有电路板72,电路板72上装设有灯珠73,灯珠73面向导光板70。由此,导光板70上的灯珠73发射的光线透过导光板70可使装饰板30具有背光效果,能够增加视觉美感,提升产品的观赏性,进而提升体验效果。
取暖装置100还包括发热装置74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显示装置40连接。具体的,发热装置74可为发热片,设置在前壳23和后壳24的内侧;温度传感器可以是设置在电路板72上的探测针,通过电路板72将探测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显示装置40进行显示。
取暖装置100还可包括电池,通过电池对取暖装置100进行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取暖装置100也可以包括电池或其它发电装置中的一种。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取暖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槽;
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装饰板及显示装置;
所述装饰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并排安装在安装槽内;
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透明罩盖,所述透明罩盖固定于所述壳体,并罩盖所述安装槽;所述显示装置朝向所述透明罩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包括图案部及与所述图案部连接的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固定槽,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固定槽,所述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装置还包括压圈,所述压圈套设在所述透明罩盖上并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盖包括罩盖部及凸缘,所述凸缘由所述罩盖部的周缘弯折延伸而成,所述凸缘抵顶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压圈呈中空框体,所述压圈套设在所述罩盖部,且所述压圈压入所述透明罩盖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上并抵顶所述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呈中空框体,且所述压圈设置有卡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条匹配的卡槽;所述压圈套设在所述透明罩盖上,且所述卡条卡扣在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盖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止挡台,所述压圈包括向其中空内凸设第二止挡台,所述第二止挡台抵压在所述第一止挡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和后壳;
所述前壳包括至少一部分透明;
所述装饰板固定于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之间,所述显示装置固定在所述装饰板上,所述显示装置正对所述前壳的透明部。
9.根据权利要求1-3、8任一项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光板和电路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装饰板背向所述显示装置的一面,导光板背后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装设有灯珠,所述灯珠面向所述导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装置和温度感测器,温度感测器与显示装置连接。
CN202220969202.7U 2022-04-21 2022-04-21 取暖装置 Active CN217489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9202.7U CN217489041U (zh) 2022-04-21 2022-04-21 取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9202.7U CN217489041U (zh) 2022-04-21 2022-04-21 取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9041U true CN217489041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69202.7U Active CN217489041U (zh) 2022-04-21 2022-04-21 取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9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2744B1 (en) Monitor mounted personal organizer
CN101809390A (zh) 制冷单元
CN209949202U (zh) 一种智能手表保护壳
CN217489041U (zh) 取暖装置
CN105867541B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
CN217116164U (zh) 一种覆盖式印刷加卡槽式隐藏磁铁的磁吸手机保护壳
JP2001022471A (ja) 携帯情報処理装置
CN201219827Y (zh) 触控面板
CN212811785U (zh) 全包卡扣式手机壳
CN21057853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持、车载应答设备
CN203492124U (zh) 一种直接装配液晶玻璃面板和光学材料的混合电视机壳
CN210380944U (zh) 电子设备
CN112369994A (zh) 门体结构及应用其的洗碗机
CN219456794U (zh) 可拆卸的平板保护套
CN111429795A (zh) 电子设备
CN217159797U (zh) 保护壳
CN218738323U (zh) 一种用于户外帘的包布壳体以及窗帘
CN216490618U (zh) 手机壳
CN215673554U (zh) 一种新型汽车档把
CN220962169U (zh) 一种蓝牙手表保护套
CN21278259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8942929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显示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766955U (zh) 测距仪
CN110389450B (zh) 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显示镜片安装装置
CN217735326U (zh) 一种防撞隔热缓冲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