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9797U - 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9797U
CN217159797U CN202220589245.2U CN202220589245U CN217159797U CN 217159797 U CN217159797 U CN 217159797U CN 202220589245 U CN202220589245 U CN 202220589245U CN 217159797 U CN217159797 U CN 217159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roove
hole
casing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892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金鸿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892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9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9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9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一边框上设有第一按压部,第一壳体设有容置腔,第一边框绕容置腔周向设置,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边框,第二边框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置腔内,第二边框设有与第一按压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按压部,第二按压部抵靠于电子设备的按键。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装取过程顺利,改善按键的手感,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护壳都是在外壳设置按键,由于外壳的按键直接抵靠在手机按键的位置,因此当需要对保护壳进行装取的过程中会出现保护壳卡手机按键的现象,导致装取过程不顺畅,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装取过程顺利,改善按键的手感,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一边框上设有第一按压部,第一壳体设有容置腔,第一边框绕容置腔周向设置,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边框,第二边框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置腔内,第二边框设有与第一按压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按压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一内表面,第二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二边框安装在第一边框时,第二外表面与第一内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按压部包括第一外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的槽底,第一按压部还包括第一内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的槽底,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一凹槽的槽底和第二凹槽的槽底,第一通孔沿着第一按压部的边缘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二按压部包括第二内表面凹陷形成的第三凹槽和第三凸块,第三凸块固定连接于第三凹槽的槽底。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三凹槽的槽底还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边框设有第二避让孔,第二避让孔贯穿第一外表面和第一内表面,第二边框设有第三避让孔,第三避让孔贯穿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二避让孔与第三避让孔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框板设有避让槽,避让槽由第一内表面凹陷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第一边框固定连接的背板,第一边框与背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接块,第二边框设有与第一卡接块配合的第二卡接块,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边框的至少一个顶角处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在第一壳体的第一边框与第二壳体的第二边框上分别设置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既第一按压部抵靠在第二按压部上,第二按压部抵靠在电子设备的按键上,不仅改善按键手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装取过程中也更加顺利,不会出现按键卡位的现象,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另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申请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另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边框111和与第一边框111连接的背板112,第一边框111与背板112之间形成容置腔201,第一边框111上设有第一按压部113,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边框121和与第二边框121连接的盖板122,第二边框121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置腔201内,第二边框121设有与第一按压部113对应设置的第二按压部123,盖板122与背板112相对设置。第一按压部113带动第二按压部123按压电子设备按键,达到按压电子设备按键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11例如为软胶或硅胶,第一边框111与背板112之间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背板112用于覆盖电子设备的背面,背板112上设有第一避让孔202,第一避让孔202呈矩形,第一避让孔202用于避让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第二边框121与盖板122通过粘胶固定连接,盖板122例如为高清的钢化膜片、防蓝光的钢化膜片或防指纹的钢化膜片等,盖板122用于覆盖电子设备的屏幕,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21卡合包裹电子设备的侧边,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全方位无死角地包裹,防止灰尘进入堆积,减少用户的清洁工作,使电子设备无需再贴附保护膜进行屏幕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边框111与第二壳体12的第二边框121上分别设置第一按压部113和第二按压部123,既第一按压部113抵靠在第二按压部123上,第二按压部123抵靠在电子设备的按键上,不仅改善按键手感,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装取过程中也更加顺利,不会出现按键卡位的现象,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边框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表面111a和第一内表面111b,第二边框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外表面121a和第二内表面121b,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安装为一体时,第二外表面121a与第一内表面111b接触。
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边框111设有第二避让孔203,第二避让孔203贯穿第一外表面111a和第一内表面111b,第二边框121设有第三避让孔204,第三避让孔204贯穿第二外表面121a和第二内表面121b,第二避让孔203与第三避让孔204对应设置,第二避让孔203与第三避让孔204用于避让电子设备的静音键。
进一步地,第一边框111包括第一侧板1111、第二侧板1112、第三侧板1113和第四侧板1114,第一侧板1111与第二侧板1112平行设置,第三侧板1113与第四侧板1114平行设置,第一侧板1111、第二侧板1112垂直连接于第三侧板1113和第四侧板1114,其中第一侧板1111和第二侧板1112位于保护壳的短轴方向,第三侧板1113和第四侧板1114均设有第一按压部113。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按压部113包括第一外表面111a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101和第一凸块1131,第一凸块1131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101的槽底,第一按压部113还包括第一内表面111b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102和第二凸块1132,第二凸块1132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102的槽底,第一凸块1131和第二凸块1132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1改善第一凸块1131的按压手感,第二凹槽102改善第二凸块1132的按压手感,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的槽壁均具有弹性,使用户在按压时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其中,第一凸块1131为手指按压提供着力点,第二凸块1132抵靠在第二壳体12的第二按压部123并第二按压部123按压电子设备按键,其中第一凸块1131和第二凸块1132的形状及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之间设有第一通孔104,第一通孔104贯穿第一凹槽101的槽底和第二凹槽102的槽底,第一通孔104沿着第一按压部113的边缘设置,第一通孔104可使第一凸块1131和第二凸块1132更易发生形变。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7和图8所示,第二按压部123包括第二内表面121b凹陷形成的第三凹槽103和第三凸块1231,第三凸块1231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103的槽底,第三凸块1231抵靠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第三凹槽103的槽壁具有弹力,改善用户在按压时的按压手感,第三凸块1231与第一凸块1131、第二凸块1132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凹槽103的槽底还设有第二通孔105,第二通孔105贯穿第二内表面121b和第二外表面121a,第二通孔105使第三凸块1231更易发生形变。
如图7所示,第二边框121包括第一框板1211、第二框板1212、第三框板1213和第四框板1214,第一框板1211与第二框板1212平行设置,第三框板1213与第四框板1214平行设置,第一框板1211、第二框板1212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三框板1213和第四框板1214,第一框板1211与第三框板1213的连接处、第一框板1211与第四框板1214的连接处为弧形凹槽,便于将第一壳体11从第二壳体12拆卸下来,第二框板1212与第三框板1213的连接处、第二框板1212与第四框板1214的连接处均为弧形凹槽,便于将第一壳体11从第二壳体12上拆卸下来,此外,第三框板1213与第四框板1214均设有第二按压部123。
进一步地,第一框板1211设有避让槽106,避让槽106由第一内表面111b凹陷形成,避让槽106用于避让电子设备的听筒。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2设有第三通孔108和第四通孔109,第三通孔108设于盖板122靠近避让槽106处,第三通孔108和避让槽106均用于避让电子设备的听筒,第四通孔109设于盖板122远离避让槽106的一端,第四通孔109用于避让电子设备的传感器和前置摄像头。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边框111与背板1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接块114,第二边框121设有与第一卡接块114配合的第二卡接块124,第一卡接块114与第二卡接块124连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扣合,使电子设备被全包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块114靠近第二侧板1112设置,第二卡接块124固定连接于第二框板1212。
如图5所示,第一边框111的至少一个顶角设有缺口107,缺口107为弧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1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图未示)和底面,缺口107由顶面向着背板112的方向凹陷形成,当需要拆卸保护壳时,利用缺口107为受力点将第一壳体11拆离第二壳体12,不仅拆装方便,还节约时间;缺口107例如设有一个或两个,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边框(111),所述第一边框(111)上设有第一按压部(113),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容置腔(201),所述第一边框(111)绕所述容置腔(201)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边框(121),所述第二边框(12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置腔(201)内,所述第二边框(121)设有与所述第一按压部(113)对应设置的第二按压部(1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表面(111a)和第一内表面(111b),所述第二边框(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外表面(121a)和第二内表面(121b),所述第二边框(121)安装在所述第一边框(111)上时,所述第二外表面(121a)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b)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113)包括由所述第一外表面(111a)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101)和第一凸块(1131),所述第一凸块(113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101)的槽底,所述第一按压部(113)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内表面(111b)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102)和第二凸块(1132),所述第二凸块(113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102)的槽底,所述第一凸块(1131)和所述第二凸块(1132)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与所述第二凹槽(102)之间设有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一通孔(104)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01)的槽底和所述第二凹槽(102)的槽底,所述第一通孔(104)沿着所述第一按压部(113)的边缘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压部(123)包括由所述第二内表面(121b)凹陷形成的第三凹槽(103)和第三凸块(1231),所述第三凸块(12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103)的槽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03)的槽底还设有第二通孔(105),所述第二通孔(105)贯穿所述第二内表面(121b)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1a)。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11)设有第二避让孔(203),所述第二避让孔(203)贯穿所述第一外表面(111a)和第一内表面(111b),所述第二边框(121)设有第三避让孔(204),所述第三避让孔(204)贯穿所述第二外表面(121a)和所述第二内表面(121b),所述第二避让孔(203)与所述第三避让孔(204)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11)设有避让槽(106),所述避让槽(106)由所述第一内表面(111b)凹陷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111)固定连接的背板(112),所述第一边框(111)绕所述背板(112)周向设置,所述第一边框(111)与所述背板(1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接块(114),所述第二边框(121)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块(114)配合的第二卡接块(124),所述第一卡接块(114)与所述第二卡接块(124)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11)的至少一个顶角处设有缺口(107)。
CN202220589245.2U 2022-03-17 2022-03-17 保护壳 Active CN217159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9245.2U CN217159797U (zh) 2022-03-17 2022-03-17 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9245.2U CN217159797U (zh) 2022-03-17 2022-03-17 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9797U true CN217159797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89245.2U Active CN217159797U (zh) 2022-03-17 2022-03-17 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9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9023B1 (ko) 와치형 이동 단말기
US6904298B2 (en) Mobi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terminal device having video camera
CN107833775B (zh) 防水组件、移动终端、以及防水组件的装配方法
CN2101373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273305B (zh) 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CN110365827B (zh) 电子设备
US103243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8386867U (zh) 无线耳机
CN2101374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7159797U (zh) 保护壳
JP6051103B2 (ja) 防水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14430430A (zh) 摄像头装饰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13734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401900U (zh) 智能眼镜
JP2013106195A (ja) 携帯端末
CN106790877B (zh) 一种三防手机保护套
CN110389450B (zh) 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显示镜片安装装置
CN211378059U (zh) 手机玻璃盖板
CN217489041U (zh) 取暖装置
CN218006322U (zh)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手机套
US11444650B2 (en) Protection case assembly for handheld device
CN217335649U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保护套
CN209070449U (zh) 一种防水防尘防摔的外壳及平板电脑
CN210130482U (zh) 电子设备的中框保护套
CN219227638U (zh) 镜片组件、壳体部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