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9295U -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9295U
CN218009295U CN202221995558.4U CN202221995558U CN218009295U CN 218009295 U CN218009295 U CN 218009295U CN 202221995558 U CN202221995558 U CN 202221995558U CN 218009295 U CN218009295 U CN 218009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sensor
sleeve
cooker
utens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55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光
何青
徐展威
赵宇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55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9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9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9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包括发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煲具内锅体底部温度的锅底检测装置,所述发热盘中央设有中央通孔,在该中央通孔内设有可上下弹性移动的铝罩,所述铝罩与中央通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锅底检测装置位于铝罩内,当锅体放置于煲具内时,所述铝罩向下移动使锅体底面与发热盘上表面触接,同时使所述锅底检测装置抵接于所述铝罩的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为可实现煲具烹饪过程中通过设置可上下伸缩的锅底传感器安装结构实时地、精确地监测锅底温度,有效保护煲具元器件,且锅底温度传感器可协助煲具自动检测锅体,有效提高用户使用安全感。

Description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背景技术
目前烹饪一体机的煲具中为使得煲具的烹饪智能化,在煲具内设置锅底检测装置,其中检测锅底温度最为关键。现有用于检测锅底温度的温度传感器通常是直接固接在煲具内伸缩铝罩的下表面上,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发热盘的热量影响,测温偏高。为避免上述的情况,也有在铝罩下压时恰好触接铝罩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方式,但该方式的安装精度要求高,若测温探头高于该精准安装的位置,则温度传感器将承受锅体及锅内食材的重量,将会使得温度传感器变形,影响测温准确性和缩短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若探头低于该精准安装的位置,则锅体放入时,温度传感器与铝罩之间留有间隙,造成测温延迟和测温失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温准确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包括发热盘,还包括用于检测煲具内锅体底部温度的锅底检测装置,所述发热盘中央设有中央通孔,在该中央通孔内设有可上下弹性移动的铝罩,所述铝罩与中央通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锅底检测装置位于铝罩内,当锅体放置于煲具内时,所述铝罩向下移动使锅体底面与发热盘上表面触接,同时使所述锅底检测装置抵接于所述铝罩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锅底检测装置包括可检测锅底温度的锅底传感器、传感器保护套、传感器安装座和内弹簧,当煲具内无锅体时,所述锅底传感器与所述铝罩之间留有间隙,当锅体放入煲具内时,所述铝罩向下移动可抵压所述锅底传感器,所述弹簧使得锅底传感器始终触接铝罩。
进一步地,所述煲具还包括驱动放置在锅体内的磁搅拌棒旋转的电机及传动装置,所述电机及所述传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发热盘下方,所述锅底检测装置置于所述传动装置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套筒和轴承,所述套筒固接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方,所述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与套筒转动,在所述套筒的顶表面固接有磁环,所述磁环旋转带动所述磁搅拌棒转动,所述锅底检测装置安装在套筒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套筒内,从上至下分别为锅底传感器、传感器保护罩、传感器底座和内弹簧,所述锅底传感器的探头部分可穿出套筒顶表面置于铝罩下方,所述锅底传感器的外部套接有传感器保护罩,其底部置于传感器底座内,所述内弹簧顶端抵接在所述传感器底座上,其底端抵接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锅底传感器可在套筒内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为可实现煲具烹饪过程中通过设置可上下伸缩的锅底传感器安装结构实时地、精确地监测锅底温度,有效保护煲具元器件,且锅底温度传感器可协助煲具自动检测锅体,有效提高用户使用安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机机架及煲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煲具内未放入锅体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煲具内放入锅体时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底部分结构的爆炸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底部分结构的爆炸图之一;
附图标记如下:一体机100、煲具1、外壳11、内壳12、锅体13、底座14、发热盘3、发热盘传感器31、铝罩32、挡片320、外弹簧33、锅底检测装置4、锅底传感器41、探头410、传感器保护套42、传感器底座43、内弹簧44、主动齿轮51、从动齿轮52、套筒53、磁环安装位530、轴承54、固定件55、从动齿轮容置位550、安装架6、电机安装孔61、主动齿轮安装位62、从动齿轮安装位63、套筒安装孔64、连接架7、下限位件71、上限位件72、磁环8、电机9、输出轴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8所示,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上的煲具可实现对锅体底部精准测温,有效保护煲具元器件,且可协助煲具自动检测锅体,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与安全感。
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煲具包括外壳11、内壳12、锅体13、锅底检测装置4和驱动锅内磁搅拌棒旋转的电机9及传动装置;锅底检测装置从上至下分别由锅底传感器41、传感器保护套42、传感器底座43及内弹簧44组成;传动装置由主动齿轮51、从动齿轮52、套筒53和轴承54组成。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11与所述内壳12通过底座14相互固接,所述底座14下表面固接在外壳11内底表面上,其上表面与所述内壳12外底面固接,内壳12外底表面、底座14和外壳11内底表面三者间形成一空腔,在该空腔内安装固接有所述锅底检测装置4、所述电机9及所述传动装置。
结合图3和图6所示,在所述内壳12内底表面上设有安装所述发热盘3的螺孔,发热盘3与螺孔之间通过螺丝固接使得发热盘3固定在所述内壳12的内底表面上,为使得安装便捷,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发热盘传感器31为环型热敏电阻,可套接在螺丝外,通过螺丝与所述发热盘3及内壳12固接。发热盘传感器31用于检测发热盘3的温度,所发热盘3温度超过安保值则关断发热盘3工作,以保护发热盘3周边零部件,防止各零部件因超温而损坏或寿命变短。同时,在煲具1工作过程中,可实时探测发热盘3的温度反馈至一体机100主控中心,进而参与控制煲具1加热工作。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所述发热盘3与所述内壳12的中心都设有通孔,在发热盘3的中央通孔内设有可上下弹性移动的铝罩32,所述铝罩32与中央通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有效避免发热盘3通过接触式连接将热量传递给铝罩32,进而影响将与铝罩32触接的锅底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
结合图4、图7和图8所示,在内壳12外底表面上固接有连接架7,在连接架7上设有限制铝罩32下移的下限位件71和限制铝罩32上移的上限位件72。所述铝罩32为“蛋糕型”,其内设有一外弹簧33,外弹簧33的顶端抵接在铝罩32内壁上,底端抵接在下限位件71上;铝罩32的外壁延伸设有挡片320,所述上限位件72可勾挂在挡片320上。铝罩32上下移动的行程介于下限位件71和上限位件72之间。当锅体13未放入煲具1内时,所述外弹簧33处于正常展开状态时,所述铝罩32上部穿过所述中央通孔,其顶表面置于发热盘3上方;当锅体13放入煲具1内时,所述铝罩32压缩弹簧向下移动,铝罩32顶表面始终与锅底底面触接。
电机9与传动组件的安装连接及驱动关系:
结合图4至图8所示,在所述连接架7下表面固接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上设有电机安装孔61、主动齿轮安装位62、从动齿轮安装位63和套筒安装孔64,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位63、所述套筒安装孔64与所述铝罩32的中心从下至上处于同一轴线上,主动齿轮安装位62与从动齿轮安装位63平行设置。所述主动齿轮51置于主动齿轮安装位62内,所述从动齿轮52置于从动齿轮安装位63内,所述套筒53的下半部置于所述套筒安装孔64内。所述电机9通过螺丝与电机安装孔61固定安装,电机9置于安装架6下方,其输出轴91朝上设置。电机9的输出轴91穿过所述主动齿轮51中心孔且与该中心孔过盈配合。主动齿轮51的外齿与从动齿轮52的外齿啮合,从动齿轮52上表面与套筒53底端通过螺丝固接;所述套筒53下半部的外壁上过盈套接有轴承54,轴承54的外圈与所述套筒安装孔64过盈配合,使得套筒53、轴承54及从动齿轮52固定在安装架6上。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使用一段时间后轴承54与套筒安装孔64内壁过盈配合失效,在所述轴承54外圈下表面上还设有使得所述轴承54始终置于套筒安装孔64内的固定件55,该固定件55固接在安装架6下表面,所述固定件55还设有从动齿轮容置位550,若轴承54内圈与套筒53外壁过盈配合失效时,所述固定件55可承托所述从动齿轮52及套筒53。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套筒53顶部穿出所述内壳12的中心通孔置于所述外弹簧33内,其顶面处于铝罩32下。在套筒53顶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磁环安装位530,磁环8通过螺丝螺母方式固接在磁环安装位530内;所述磁环8的上表面略低于发热盘3上表面,在锅体13放入煲具1内时,所述磁环8与铝罩32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电机9驱动主动齿轮51旋转,主动齿轮51通过啮合方式使得从动齿轮52旋转,从动齿轮52带动套筒53和磁环8跟随转动,从而使得置于锅体13内中心位置的磁搅拌棒(图未示)通过磁吸方式跟随磁环8旋转,有效提高烹饪时锅内煲品受热均匀程度。
锅底检测装置4的安装及测温: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锅底检测装置4安装于所述套筒53内,从上至下分别由锅底传感器41、传感器保护套42、传感器底座43和内弹簧44组成。所述锅底传感器41的探头410部分可穿出套筒53顶表面且置于铝罩32下方,所述锅底传感器41的外部套接有传感器保护套42,有效避免温度探头410受到发热盘3的热辐射,影响测温准确性,同时裸露出探头410顶面,在锅体13放入煲具1内时,该探头410顶面直接接触铝罩32,有效避免测温延迟。锅底传感器41的底部置于传感器底座43内,所述内弹簧44顶端抵接在所述传感器底座43上,其底端抵接在所述从动齿轮52上,所述锅底传感器41可在套筒53内上下移动。为防止温度传感器向上移动时脱离所述套筒53,在套筒53内设有限位结构。
可以理解地,在未设置电机9及传动装置的煲具1内,锅底检测装置4也可直接安装于煲具1的外壳11上,所述内弹簧44可直接抵接于外壳11内表面上,使得锅底传感器41探头410顶表面的水平位置处于发热盘3之上而位于铝罩32顶表面之下。
如图3和图5所示,当锅体13放入煲具1内时,铝罩32向下移动压缩外弹簧33及内弹簧44,使得锅底传感器41抵接于铝罩32下表面,锅底传感器41触接于所述铝罩32。发热盘3直接接触锅体13底表面,发热盘3加热锅体13底部以烹饪锅内煲品,锅体13底部热量同时传导至铝罩32,锅底传感器41检测铝罩32温度进而得出锅底温度参数。在本实施例中,锅底传感器41优选使用螺纹六角NTC热敏电阻,可与传感器保护套42旋接固定。
锅底传感器41安装优势:如图4所示,当煲具1内无锅体13时,铝罩32处于原始位置,当发热盘3工作时,其热量会迅速穿过发热盘3与铝罩32之间的间隙,铝罩32受到热辐射后快速升温,若此时锅底温度传感器直接固接于铝罩32下表面上,则所测温度将快速趋近于发热盘3温度,而本实施例中使用内弹簧44使得锅体13放置在煲具1内时所述锅底传感器41才与所述铝罩32触接,可为煲具1主控中心判断煲具1内是否有锅体13提供数据支撑条件,避免煲具1无锅干烧的情况。
若直接将锅底传感器41固接在锅体13放入煲具1内时传感器顶面恰好触接铝罩32的位置也可达到本实施例中测温准确的优势,但这种方式对传感器的安装精度要求非常高,且当锅体13的底部因长期受热出现变形情况时,铝罩32下移的位置可能发生改变,锅底传感器41与铝罩32产生间隙,会使得测温准确性下降。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煲具1可同时实现驱动锅内搅拌棒与实时监测锅底温度的功能,在传动装置内安装锅底检测装置4,传动与检测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整体结构紧凑,节约空间。

Claims (5)

1.一种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包括发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煲具内锅体底部温度的锅底检测装置,所述发热盘中央设有中央通孔,在该中央通孔内设有可上下弹性移动的铝罩,所述铝罩与中央通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锅底检测装置位于铝罩内,当锅体放置于煲具内时,所述铝罩向下移动使锅体底面与发热盘上表面触接,同时使所述锅底检测装置抵接于所述铝罩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检测装置包括可检测锅底温度的锅底传感器、传感器保护套、传感器安装座和内弹簧,当煲具内无锅体时,所述锅底传感器与所述铝罩之间留有间隙,当锅体放入煲具内时,所述铝罩向下移动可抵压所述锅底传感器,所述弹簧使得锅底传感器始终触接铝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具还包括驱动放置在锅体内的磁搅拌棒旋转的电机及传动装置,所述电机及所述传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发热盘下方,所述锅底检测装置置于所述传动装置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套筒和轴承,所述套筒固接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方,所述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与套筒转动,在所述套筒的顶表面固接有磁环,所述磁环旋转带动所述磁搅拌棒转动,所述锅底检测装置安装在套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内,从上至下分别为锅底传感器、传感器保护罩、传感器底座和内弹簧,所述锅底传感器的探头部分可穿出套筒顶表面置于铝罩下方,所述锅底传感器的外部套接有传感器保护罩,其底部置于传感器底座内,所述内弹簧顶端抵接在所述传感器底座上,其底端抵接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锅底传感器可在套筒内上下移动。
CN202221995558.4U 2022-08-01 2022-08-01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Active CN218009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5558.4U CN218009295U (zh) 2022-08-01 2022-08-01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5558.4U CN218009295U (zh) 2022-08-01 2022-08-01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9295U true CN218009295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5558.4U Active CN218009295U (zh) 2022-08-01 2022-08-01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9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09295U (zh) 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
CN108954405B (zh)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02B (zh) 防干烧灶具
CN211380765U (zh) 一种包含合盖安全保护联动组件的厨房器具
CN117530591A (zh) 用于多功能烹饪一体机煲具中的温度检测装置
CN214104128U (zh) 一种烹饪基座及烹饪器具
CN212081350U (zh) 抽油烟机及集成灶
CN2484714Y (zh) 一种电热锅控温机构
CN110793068B (zh) 一种防空烧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灶具
CN208551127U (zh) 烹饪器具
CN207438661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20937758U (zh) 一种优化测温的空气炸锅
CN21423098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230988U (zh) 一种带称重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4664638U (zh) 电陶炉
CN213963101U (zh) 一种液位检测结构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
CN218889568U (zh) 料理机
CN210446641U (zh) 一种电烹饪装置
CN215489860U (zh) 灶具
CN218390719U (zh) 一种能称重的烹饪器具
EP4212832A1 (en) Cooking apparatus with weighing system
CN219200657U (zh) 一种新型多用途感温探头传感器
CN220024782U (zh) 一种发热盘测温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烹饪器
CN219020864U (zh) 发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981079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