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0131U -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0131U
CN218000131U CN202221743413.5U CN202221743413U CN218000131U CN 218000131 U CN218000131 U CN 218000131U CN 202221743413 U CN202221743413 U CN 202221743413U CN 218000131 U CN218000131 U CN 218000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assembly
bracket
friction plat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34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治国
张彬
李胜苇
宋本玲
沈树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34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0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0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0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转轴组件包括转轴、第一支架、至少一个摩擦组件、弹性件及压紧件。第一支架套设于转轴上。至少一个摩擦组件设置于第一支架上。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和设置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滚珠结构。弹性件套设于转轴上,且用于向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提供轴向弹力。压紧件连接于转轴的端部,以将第一支架、摩擦组件和弹性件限位在转轴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件,基于在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设置滚珠结构,从而降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磨损,进而延长了转轴组件的旋转寿命,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零部件的枢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消费性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目前,电子设备通常设置有转轴组件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枢转功能,从而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然而,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旋转寿命普遍偏低,例如,笔记本转轴普遍在2-3万次旋转寿命,智能收银机的转轴寿命普遍在0.5万次左右。旋转寿命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两片摩擦片在摩擦过程中,受到弹性件的轴向弹力,从而两个摩擦片之间容易出现磨损问题,进而导致电子设备旋转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摩擦片之间的磨损的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以延长旋转寿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组件,包括:
转轴;
第一支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至少一个摩擦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滚珠结构;
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用于向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提供轴向弹力;
压紧件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端部,以将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组件和所述弹性件限位在所述转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珠结构包括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转轴避让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或所述第二摩擦片滚动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或所述第二摩擦片上设置有供所述滚珠滚动的滚珠轨道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开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滚珠轨道槽围绕设置在所述轴孔的边缘,且与所述轴孔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珠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定位所述滚珠的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组件和第二摩擦组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结构相配合的限位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依次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转轴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基于在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设置滚珠结构,从而降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磨损,进而延长了转轴组件的旋转寿命,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转轴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转轴组件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转轴组件 100
转轴 10
轴体 11
平面 1101
曲面 1102
非螺纹段 111
螺纹段 112
止挡块 12
第一支架 31
轴孔 310、320、503、601、701、801
平直孔壁 1014
弧形孔壁 1015
环形孔壁 1016
定位结构 311、321
第一定位孔 312
安装孔 313、333
第二支架 32
第二定位孔 322
锁固孔 323
连接套筒 324
缺口 325
安装支架 33
开口 3301
通孔 331
定位柱 332
摩擦组件 50
第一摩擦组件 501
第二摩擦组件 502
滚珠轨道槽 504
第一摩擦片 51
第二摩擦片 52
滚珠结构 53
滚珠 531
限位环 532
限位孔 5320、1201
限位结构 54
弹性件 60
压紧件 70
垫片 80
锁紧件 9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以下具体实施例的目的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实施例及权利要求所使用的术语“轴向”是指平行于转轴的中轴线的方向,即沿转轴的中轴线方向;术语“径向”是指垂直于转轴的中轴线的方向,即沿转轴的横截面的半径方向;术语“周向”是指转轴的圆周方向,即环绕转轴的中轴线的方向,其中,所述轴向、所述径向及所述周向共同构成转轴的三个正交方向。
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然上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10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转轴组件10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转轴组件100的爆炸图。转轴组件100包括转轴10、第一支架31、至少一个摩擦组件50、弹性件60及压紧件70。第一支架31套设于转轴10上。至少一个摩擦组件50设置于第一支架31上。每一个摩擦组件50包括第一摩擦片51、第二摩擦片52和设置于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之间的滚珠结构53。弹性件60套设于转轴10上,且用于向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提供轴向弹力。压紧件70连接于转轴10的端部,以将第一支架31、至少一个摩擦组件50和弹性件60限位在转轴10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件100,基于在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之间设置滚珠结构53,从而降低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之间的磨损,进而延长了转轴组件100的旋转寿命,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滚珠结构53包括滚珠531。滚珠531与转轴10避让设置,且与第一摩擦片51和/或第二摩擦片52滚动抵接,从而降低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之间的磨损,进而延长了转轴组件100的旋转寿命,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地,第一摩擦片51和/或第二摩擦片52上设置有供滚珠531滚动的滚珠轨道槽504,从而提升了滚珠结构53与第一摩擦片51和/或第二摩擦片52之间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地,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开设有供转轴10穿过的轴孔503,滚珠轨道槽504围绕设置在轴孔503的边缘,且与轴孔503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滚珠轨道槽504的外形呈圆环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滚珠结构53包括设置于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之间的限位环532。限位环532上开设有定位滚珠531的限位孔5320,从而避免多个滚珠531聚集在一起而出现转轴组件100受力不均的问题,进而确保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顺利地随着转轴10转动。
滚珠531的数量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滚珠531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滚珠531绕转轴10的中轴线均匀分布。具体地,滚珠531的数量可以为4个、6个、8个、10个等。需要说明的是,滚珠531的数量仅仅是用于进行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31的两侧均设置有摩擦组件50,从而增加摩擦扭矩,以避免出现扭力不足的现象,进而获得较佳的停止定位效果。具体地,至少一个摩擦组件50的数量为两个,即至少一个摩擦组件50包括第一摩擦组件501和第二摩擦组件502。第一支架31设置于第一摩擦组件501和第二摩擦组件50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摩擦组件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摩擦组件设置于第一支架31的靠近弹性件60或背离弹性件60的一侧。转轴组件100还包括套设于转轴10上的第二支架32,第二支架32设置于第二摩擦组件502背离第一支架31的一侧。
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结构311、321,第一摩擦组件501和第二摩擦组件502均设置有与定位结构311、321相配合的限位结构5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54设置于第一摩擦组件501和第二摩擦组件502的周缘。限位结构54的数量包括两个,且相对设置。定位结构311、321构造为开设在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上的卡孔,限位结构54构造为设置在第一摩擦组件501的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上及第二摩擦组件502的第一摩擦片51上的,且与卡孔相配合的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54的数量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余两个,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定位结构311、321构造为设置在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上的卡块,限位结构54构造为开设在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上的且与卡块相配合的卡孔。第一支架31及第二支架32均沿轴向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轴孔310、320。
其中,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的顶面和底面均贴接有对应的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均构造为片状结构。第一摩擦片51的结构和第二摩擦片5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支架31或第二支架32邻接设置的摩擦片的结构和与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间隔设置的摩擦片的结构不同。具体地,设置于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之间的第一摩擦片51的结构与第二摩擦片52的结构相同,设置于第一支架31和弹性件60之间的第一摩擦片51的结构与第二摩擦片52的结构不同,且相似。其中,设置于第一支架31和弹性件60之间的第一摩擦片51未设置有限位结构54。
转轴组件100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32背离第一支架31一侧的安装支架33,安装支架33设置有定位柱332,第一支架3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12,第二支架32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312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22,定位柱332穿依次设于第一定位孔312和第二定位孔322内。其中,第一定位孔312和第二定位孔322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等,以方便组装零件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组件100还包括套设在转轴10上的垫片80,以实现压紧件70更好地压缩弹性件60。垫片80夹设于弹性件60和压紧件70之间。弹性件6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弹簧、波形套管、波形弹片等。弹性件60的数量包括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0的数量包括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60的数量仅仅是用于进行说明,不构成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3还可以通过锁紧件90固定于第二支架32上。具体地,安装支架33开设有通孔331,第二支架32开设有与通孔331对应的锁固孔323。锁紧件90穿过安装支架33的通孔331而锁固于第二支架32的锁固孔32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3还可以通过粘接、压接、卡扣等方式固定于第二支架32上。可选地,第二支架32背离安装支架33的一端对应锁固孔323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套筒324,连接套筒324的内腔与锁固孔323相连通,从而增大了锁紧件90与第二支架32的螺接面积,进而提升了安装支架33与第二支架3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第一支架31和安装支架3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零件的安装孔313、333。安装孔313、333的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具体地,外部零件可以通过但不局限于螺丝、卡块、粘接等锁紧方式固定于安装孔313、333内。第二支架32的边缘开设有多个缺口325。多个缺口325与第一支架31的安装孔313及安装支架33的安装孔333相对应,从而起到安装定位及避位功能。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安装孔、限位孔、定位孔等的形状可以不同,以提高组装的效率和准确性。安装支架33还开设有开口3301,以暴露出转轴10的止挡块12的限位孔1201。安装支架33与止挡块12在背离轴体11的侧面共面设置,从而方便将外部零件组装于安装支架33上。
转轴10包括轴体11和设置于轴体11一端的止挡块12。轴体11配置为棱柱状结构,即轴体11的径向截面呈多边形,而不呈圆形。止挡块12固定于轴体11上。止挡块12与轴体11可以一体成型;或者,止挡块12通过粘接、焊接、螺接或锁固结构等方式与轴体11固定连接在一起。止挡块12用于与安装支架33相止挡。轴体11背离止挡块1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段112。压紧件70为防松螺母,且与螺纹段112相螺接,从而实现压紧件70压缩弹性件60,使摩擦扭矩发生在摩擦组件50与第一支架31和/或第二支架32之间,以及转轴10与第一支架31和/或第二支架32之间。压紧件90可拆卸地连接于轴体11的端部。轴体11还包括设置于螺纹段112和止挡块12之间的非螺纹段111。安装支架33、第二支架32、第一摩擦组件501、第一支架31、第二摩擦组件502、弹性件60、垫片80依次套设于轴体11的非螺纹段111上。
可选地,轴体11的侧壁包括多个平面1101和多个曲面1102。轴体11的侧壁由多个平面1101和多个曲面1102沿轴体的周向交替间隔设置形成。螺纹段112包括形成于曲面1102上的外螺纹,从而实现螺纹段112与压紧件70相螺接。第二支架32的轴孔320的外形与轴体11的外形相配合。
弹性件60、压紧件70、及垫片80也开设有供转轴10穿过的轴孔601、701、801。其中,第二支架32的轴孔320、第一摩擦组件501的第二摩擦片52的轴孔501及垫片80的轴孔均为异形孔,从而使得第二支架32、第一摩擦组件501的第二摩擦片52及垫片80可以非转动地套设于转轴10外。具体地,第二支架32、第一摩擦组件501的第二摩擦片52及垫片80的孔壁包括多段平直孔壁1014和多段弧形孔壁1015。多段平直孔壁1014和多段弧形孔壁1015沿周向交替间隔设置形成。多段平直孔壁1014与轴体11的多个平面1101配合抵接。第二摩擦组件502的第一摩擦片51、第二摩擦片52和限位环532、第一支架31、第一摩擦组件501的第一摩擦片51和限位环532、弹性件60以及压紧件70的孔壁包括环形孔壁1016。可选地,环形孔壁1016及多段弧形孔壁1015与多个曲面1102之间形成间隙,以实现润滑物质的填充。
组装转轴组件100时,将转轴10的轴体11朝上放在组装治具上,并将止挡块12上设有的限位孔1201与治具的定位块相配合,从而实现转轴10与治具的安装。将第二支架32的轴孔320对准转轴10,且将第二支架32沿着转轴10的轴向组装到转轴10上,直至第二支架32与止挡块12相止挡。此时,转轴10的平面1101与第二支架32的平直孔壁1014相配合抵接。先将第一摩擦组件501沿着转轴10的轴向组装到第二支架32上。具体地,将第二摩擦组件502的第一摩擦片51的限位结构54朝向第二支架32的定位结构321,且沿着转轴10的径向组装到第二支架32背离止挡块12的一侧上,以使得第二摩擦组件502的第一摩擦片51上的限位结构54安装到第二支架32上的定位结构321上。将滚珠结构53的限位环532沿着转轴10的轴向组装到第一摩擦片51上,将滚珠531组装到限位环532的限位孔5320内,以及将第一摩擦片51沿着转轴10的轴向组装到限位环532上,以使滚珠531滑动地容置于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上开设的滚珠轨道槽504内。将第一支架31的轴孔310对准转轴10,且将第一支架31沿着转轴10的轴向组装到第一摩擦组件501上,再将第二摩擦组件502组装到第一支架31上。具体地,将第一摩擦组件501的第一摩擦片51的限位结构54朝向第一支架31的定位结构311,且沿着转轴10的径向组装到第一支架31背离第二支架32的一侧上,以使得第一摩擦组件501上的限位结构54安装到第一支架31上的定位结构311上。将滚珠结构53的限位环532沿着转轴10的轴向组装到第一摩擦片51上,将滚珠531组装到限位环532的限位孔5320内,以及将第一摩擦片51沿着转轴10的轴向组装到限位环532上,以使滚珠531滑动地容置于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上开设的滚珠轨道槽504内。此时,第二摩擦组件502的第二摩擦片52的四个平直孔壁1014与转轴10上的四个平面1101相互配合。将两个弹性件60沿着转轴10的轴向向下组装到第二摩擦组件502的第二摩擦片52上,再将垫片80沿着转轴10的轴向向下组装到弹性件60上。用扭力扳手将控制扭矩的压紧件70旋转到规定扭矩的位置,完成转轴10部分内部的组装。将安装支架33的定位柱332插入至第一支架31上开设的第一定位孔312内和第二支架32上开设的第二定位孔322内,再通过锁紧件90穿过安装支架33上的通孔331而锁固于第二支架32的锁固孔323内。将与第二支架32的四个缺口325与第一支架31的安装孔313及第二支架32的安装孔333对齐,将其中一个外部零件通过螺丝与第一支架31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及将另一个外部零件通过螺丝与安装支架33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3可以省略,即外部零件可以直接固定于第二支架3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转轴组件100。电子设备为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是但不局限于可携式计算机、智能收银机、电子辞典、便携式影音播放装置、掀盖式手机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
第一支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至少一个摩擦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每一个所述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滚珠结构;
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用于向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提供轴向弹力;
压紧件,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端部,以将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组件和所述弹性件限位在所述转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结构包括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转轴避让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或所述第二摩擦片滚动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或所述第二摩擦片上设置有供所述滚珠滚动的滚珠轨道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开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滚珠轨道槽围绕设置在所述轴孔的边缘,且与所述轴孔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定位所述滚珠的限位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组件和第二摩擦组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组件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结构相配合的限位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依次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轴组件。
CN202221743413.5U 2022-07-06 2022-07-06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000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3413.5U CN218000131U (zh) 2022-07-06 2022-07-06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3413.5U CN218000131U (zh) 2022-07-06 2022-07-06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0131U true CN218000131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3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3413.5U Active CN218000131U (zh) 2022-07-06 2022-07-06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0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2013B2 (en) Wire pass through device
US8622675B2 (en) Screw structure
CN218000131U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90193624A1 (en) Hinge
EP3930076B1 (en) Battery, drive device, and vehicle
CN107588100B (zh) 光伏跟踪器的组合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20248119A1 (en) Fixing module and device housing using the same
JPH08149741A (ja) 電動機用軸受装置
CN2763605Y (zh) 组装机箱用铆接螺柱
CN211258184U (zh) 一种稳固承重合页
CN112555349A (zh) 一种转子平衡工艺轴及其组装方法
CN208040237U (zh) 自锁式设备维护窗
CN214789087U (zh) 一种可快速组装拆卸的高密封性能蝶阀
CN219299781U (zh) 一种全封闭直线模组密封钢带保持机构
CN211117041U (zh) 一种预装紧固组件及压缩机
CN216543133U (zh) 一种带气动快换功能的锁付装置
CN210661429U (zh) 一种蝶阀
CN215869829U (zh) 一种耳机充电仓
US20120304419A1 (en) Apparatus for limiting pivotal rotation angle
CN213744466U (zh) 一种360度同步阻尼转轴
CN216589664U (zh) 十字万向节传动轴及其卡簧锁止机构
JP2000249598A (ja) ノックセンサ
CN219497957U (zh) 圆柱电池
CN21409983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柱止转结构
CN22074883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圆柱滚子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