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4413U -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4413U
CN217994413U CN202221976893.XU CN202221976893U CN217994413U CN 217994413 U CN217994413 U CN 217994413U CN 202221976893 U CN202221976893 U CN 202221976893U CN 217994413 U CN217994413 U CN 217994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trolley
long
lead screw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68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光
曹德志
高金涛
蔡红斌
周步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Xinyu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Xinyu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Xinyu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68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4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4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4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包括长轨运输车、第一台车、第一连杆、第二台车和第二连杆,第一台车包括第一台车车体和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包括轨行滚筒,轨行滚筒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长轨运输车上长钢轨承载平面距离长轨运输车车轮踏面底部的距离;第二台车包括第二台车车体和固定导向装置,第二台车车体包括第二台车行走轮,固定导向装置距离第二台车行走轮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轨行滚筒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踏面底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在长轨运输车基础上增加一组顺坡台车及钢轨导向装置,使长钢轨平稳顺利途卸至线路,还能保证长轨落在合适位置以满足后续换铺施工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施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交通迅速发展,铁路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无缝线路被广泛采用,无缝线路使用长钢轨替代了之前的25m标准轨,高速铁路长轨铺设大部分采用一次铺设技术,一种是无砟道床采用无砟轨道铺轨机组“拖拉法”铺设,一种是有砟线路采用单枕连续法铺轨机组直接铺设,客货共线铁路大部分采用铁路架桥机“边架边铺”的施工模式,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及减少成本通常采用25米或12.5米短轨排铺设后,再进行长轨换铺、焊接完成无缝线路。目前最成熟且安全平稳的途卸长轨方法就是采用路局的T11专用厂制长轨运输车途卸长轨作业,但是各路局T11长轨运输车数量有限并且申请使用办理相关手续周期比较长,这样就会增加项目施工成本,受T11运输组织影响,施工工期的不确定性增加。就目前来看还没有一种安全快速实用的长轨途卸办法能够替代T11长轨运输车。如何采用现有自制长轨运输车组把存轨基地长轨卸在已铺线路上,如果直接侧卸安全风险大并且易伤轨,况且钢轨容易落到砟肩下面去,增加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另外是直接拖卸,长轨经顺坡架导轨槽直接拖卸至轨枕面,存在问题是长轨悬空距离长易塌腰且轨向不稳,容易倾倒,长轨末端落地距离高1.4米,易对钢轨和轨枕造成损伤,安全风险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本实用新型在长轨运输车基础上增加一组顺坡台车及钢轨导向装置,使长钢轨平稳顺利途卸至线路,还能保证长轨落在合适位置以满足后续换铺施工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包括长轨运输车、第一台车、第一连杆、第二台车和第二连杆,所述长轨运输车用于装载和运输长钢轨,所述长轨运输车包括长轨运输车车轮;所述第一台车包括第一台车车体和用于承托长钢轨的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固定设置在第一台车车体的上部,所述第一台车车体包括第一台车行走轮,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长钢轨的轨行滚筒,所述轨行滚筒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长轨运输车上长钢轨承载平面距离长轨运输车车轮踏面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长轨运输车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台车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台车包括第二台车车体和固定导向装置,所述固定导向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二台车车体上,所述第二台车车体包括第二台车行走轮,所述固定导向装置距离第二台车行走轮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轨行滚筒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踏面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台车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台车的一端铰接。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向装置包括水平托辊和竖直导向辊,所述水平托辊设置在第二台车远离第一台车一侧的上部,所述竖直导向辊包括第一竖直导向辊和第二竖直导向辊,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设置在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设置在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中部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托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托辊分别设置在第二台车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且分别位于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的下方;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分别设置在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中部的一侧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分别设置在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中部的一侧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中部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均位于第二台车沿前进方向上的中段。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车还包括分轨装置,所述分轨装置设置在第二台车车体的上部,所述分轨装置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将长钢轨的头部引导进入第一长钢轨卸载路两侧的第一竖直导向辊和第二竖直导向辊之间,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将长钢轨的头部引导进入第二长钢轨卸载路两侧的第一竖直导向辊和第二竖直导向辊之间。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还包括轨行滚筒安装座和升降装置,所述轨行滚筒可转动的安装在轨行滚筒安装座上,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上且用于控制轨行滚筒安装座向远离或者靠近第一台车车体的方向移动。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调整丝杠、第二调整丝杠和丝杠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调整丝杠和第二调整丝杠均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上且位于第一台车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调整丝杠和第二调整丝杠平行设置,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的一端与第一调整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的另一端与第二调整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丝杠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调整丝杠和第二调整丝杠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一调整丝杠和第二调整丝杠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调整丝杠和第二调整丝杠螺纹连接的轨行滚筒安装座向远离或者靠近第一台车车体的方向移动。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所述手轮与第一调整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手轮与第二调整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所述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上且位于第一调整丝杠的外侧,所述第一护板的一端与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的一侧连接且第一护板靠近第一台车中部的一面与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靠近第一台车中部一侧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护板的另一端向逐渐远离第一台车中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护板与第一台车前进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上且位于第二调整丝杠的外侧,所述第二护板的一端与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的一侧连接且第二护板靠近第一台车中部的一面与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靠近第一台车中部一侧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护板的另一端向逐渐远离第一台车中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护板与第一台车前进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连杆行走轮,所述连杆行走轮安装在靠近第一连杆靠近第一台车的下部且当第一连杆断开与第一台车的连接后,连杆行走轮用于支撑在轨道上使得第一连杆能够成为第一台车或第二台车的装车轨道。
上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轨运输车包括导轨槽平板车,所述导轨槽平板车挂接在长轨运输车的后端,所述导轨槽平板车包括导轨槽平板车车体、装载股道、止轮器和定位销,所述装载股道设置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一端的上部且用于停放第一台车和第二台车,所述止轮器设置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上且用于阻挡第一台车的车轮和第二台车的车轮,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与导轨槽平板车车体连接,所述定位销的另一端与第一台车或第二台车连接且用于将第一台车或第二台车限定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长轨运输车基础上增加一组顺坡台车及钢轨导向装置,使长钢轨平稳顺利途卸至线路,还能保证长轨落在合适位置以满足后续换铺施工要求。
2、此装置流程简单,便于操作维修,能让大部分工人熟练操作,体积不大方便运输。此装置直接采用柔性连接至平板车上,另外不需要增加动力装置,既满足各种线路要求,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台车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台车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台车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台车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台车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台车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台车和第二台车装载在导轨槽平板车上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台车和第二台车装载在导轨槽平板车上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长轨运输车; 11—长轨运输车车轮; 12—装载股道;
13—止轮器; 14—定位销; 15—导轨槽平板车车体;
20—第一台车; 21—第一台车车体; 21-1—第一台车行走轮;
22—可调节升降支撑; 22-1—轨行滚筒; 22-2—轨行滚筒安装座;
22-3—第一调整丝杠; 22-4—第二调整丝杠;
22-5—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6—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
22-7—第一护板; 22-8—第二护板; 30—第一连杆;
31—连杆行走轮; 40—第二台车; 41—第二台车车体;
41-1—第二台车行走轮; 42—固定导向装置; 42-1—水平托辊;
42-2—第一竖直导向辊; 42-3—第二竖直导向辊;43—分轨装置;
43-1—第一导向面; 43-2—第二导向面; 50—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包括长轨运输车10、第一台车20、第一连杆30、第二台车40和第二连杆50,所述长轨运输车10用于装载和运输长钢轨,所述长轨运输车10包括长轨运输车车轮11;所述第一台车20包括第一台车车体21和用于承托长钢轨的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22固定设置在第一台车车体21的上部,所述第一台车车体21包括第一台车行走轮21-1,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包括用于支撑长钢轨的轨行滚筒22-1,所述轨行滚筒22-1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21-1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长轨运输车10上长钢轨承载平面距离长轨运输车车轮11踏面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杆30的一端与长轨运输车10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与第一台车2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台车40包括第二台车车体41和固定导向装置42,所述固定导向装置42固定设置在第二台车车体41上,所述第二台车车体41包括第二台车行走轮41-1,所述固定导向装置42距离第二台车行走轮41-1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轨行滚筒22-1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21-1踏面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二连杆50的一端与第一台车2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0的另一端与第二台车40的一端铰接。
本实施例中在长轨运输车10的基础上增加第一台车20和第二台车40,第一台车20上设置有可调节升降支撑22,第二台车40设置有固定导向装置42,且使得长钢轨逐渐接近长钢轨放置的轨枕或者道床,形成一组顺坡结构,使长钢轨平稳顺利途卸至线路,还能保证长轨落在合适位置以满足后续换铺施工要求。此装置流程简单,便于操作维修,能让大部分工人熟练操作,体积不大方便运输。此装置直接采用柔性连接至平板车上,另外不需要增加动力装置,既满足各种线路要求,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固定导向装置42包括水平托辊42-1和竖直导向辊,所述水平托辊42-1设置在第二台车40远离第一台车20一侧的上部,所述竖直导向辊包括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和第二竖直导向辊42-3,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42-2设置在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设置在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水平托辊4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托辊42-1分别设置在第二台车40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且分别位于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的下方;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42-2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分别设置在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分别设置在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均位于第二台车40沿前进方向上的中段。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台车40还包括分轨装置43,所述分轨装置43设置在第二台车车体41的上部,所述分轨装置43设置有第一导向面43-1和第二导向面43-2,所述第一导向面43-1用于将长钢轨的头部引导进入第一长钢轨卸载路两侧的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和第二竖直导向辊42-3之间,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将长钢轨的头部引导进入第二长钢轨卸载路两侧的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和第二竖直导向辊42-3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二台车40车身尺寸为1.6m×2.55m×0.7m,第二台车车体41采用工字钢和10mm钢板焊接而成。两组等大小的第二台车行走轮41-1铰接在车体上,轮组中心距为1.435m。两组水平托辊42-1固定在台车后端部,托辊长度应大于钢轨轨底尺寸,中心距为2m,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垂直固定在水平托辊42-1的内侧,第二竖直导向辊42-3垂直固定在台车侧板的中部,第二竖直导向辊42-3的高度应高于内导向滚筒,当长钢轨轨头经过分轨装置43时,分轨装置主要是避免曲线段两根钢轨钢轨头合并在一起,另外也可以把单根长钢轨拖卸至单侧,这样两根钢轨或者某一根钢轨就能顺利通过第一竖直导向辊42-2、第二竖直导向辊42-3从而控制长钢轨轨向,以及防止侧翻,保证长钢轨平稳的落在已铺线路两侧砟肩上,也可以实现一侧卸轨。第一台车20、第二台车40车体前后下缘焊接连接耳,通过连接耳与连杆连接在一起,连杆采用100的方钢焊接连接耳而制成,长度为6m。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还包括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和升降装置,所述轨行滚筒22-1可转动的安装在轨行滚筒安装座22-2上,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用于控制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向远离或者靠近第一台车车体21的方向移动。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调整丝杠22-3、第二调整丝杠22-4和丝杠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均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位于第一台车20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平行设置,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22-2的一端与第一调整丝杠22-3螺纹连接,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22-2的另一端与第二调整丝杠22-4螺纹连接,所述丝杠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螺纹连接的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向远离或者靠近第一台车车体21的方向移动。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丝杠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所述手轮与第一调整丝杠2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手轮与第二调整丝杠22-4的一端固定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还包括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第一护板22-7和第二护板22-8,所述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位于第一调整丝杠22-3的外侧,所述第一护板22-7的一端与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的一侧连接且第一护板22-7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的一面与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一侧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护板22-7的另一端向逐渐远离第一台车20中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护板22-7与第一台车20前进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位于第二调整丝杠22-4的外侧,所述第二护板22-8的一端与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的一侧连接且第二护板22-8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的一面与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一侧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护板22-8的另一端向逐渐远离第一台车20中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护板22-8与第一台车20前进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护板22-7和第二护板22-8的后侧还设置加强筋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台车20车身尺寸为1.6m×2.55m×1.3m,第一台车车体21采用工字钢和10mm钢板焊接而成。升降装置焊接在车体中心位置,升降装置采用两根丝杠调节高低,调节范围为0.8m~1.2m,三组轨行滚筒22-1固定在升降装置上。第一护板22-7和第二护板22-8成喇叭状焊接在升降装置的后侧,以保证长钢轨顺利导入第一台车20轨行滚筒。两组第一台车行走轮21-1铰接与车体上,轮组中心距为1.435m。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杆30上设置有连杆行走轮31,所述连杆行走轮31安装在靠近第一连杆30靠近第一台车20的下部且当第一连杆30断开与第一台车20的连接后,连杆行走轮31用于支撑在轨道上使得第一连杆30能够成为第一台车20或第二台车40的装车轨道。
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长轨运输车10包括导轨槽平板车,所述导轨槽平板车挂接在长轨运输车10的后端,所述导轨槽平板车包括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装载股道12、止轮器13和定位销14,所述装载股道12设置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一端的上部且用于停放第一台车20和第二台车40,所述止轮器13设置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上且用于阻挡第一台车20的车轮和第二台车40的车轮,所述定位销14的一端与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连接,所述定位销14的另一端与第一台车20或第二台车40连接且用于将第一台车20或第二台车40限定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的上部。
利用本实施例中的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途卸长钢轨的方法如下:
第一台车20和第二台车40装设并加固在导轨槽平板车上,同装长轨的长轨运输车10一并到达卸轨地点,列车停稳后连接好连杆并固定在装载股道12上作为滑道,通过钢丝绳牵引依次放下第一台车20和第二台车40,利用第二连杆50把第一台车20、第二台车40连接在一起,利用第一连杆30把第一台车20同导轨槽平板车销连接在一起;
用钢轨卡把牵引钢丝绳卡在长轨轨头一米处,另一头卡在已铺线路的钢轨上,依靠长轨运输车10动力牵引出第一对长钢轨,长钢轨轨头应安装滑靴,通过调节第一台车20的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的高度,使得长轨轨头顺利通过第一台车20的轨行滚筒22-1,并且继续牵引6米通过分轨装置43使长钢轨头顺利通过第二台车40的导向辊,通过二号台车内外侧导向辊控制长钢轨轨向,使其正好落入已铺线路的砟肩上,或者某一侧单侧卸轨,以便后期换铺;
当第一对长钢轨后面轨头快到达长轨运输车10的下一对长钢轨前面轨头处时,用轨卡和钢丝绳把两对长轨连接起来,第一对轨卸下时同时拖出下一对轨,这样依次卸轨,同时调节第一台车20到适宜的高度,保证长钢轨顺利拖卸;
卸轨结束后拆掉第一台车20、第二台车40的第二连杆50,利用第一连杆30作为轨道,利用长钢丝绳一头栓接在台车连接耳上,另一头绕过导轨槽平板车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已铺线路上,利用长轨运输车10动力反向牵引依次使第一台车20、第二台车40走行到导轨槽平板车加固位置并且加固好。
台车具体加固方法如加固示意图图9和图10所示:
第一台车20、第二台车40号台车走到位后,两台车中间及左右侧用连接板连接,前后端插好定位销,走行轮打好止轮器(止轮器应固定在走行轨道上),同时利用钢丝绳和U型卡环进行八字形加固及上部捆绑式加固,保证列车运行过程中台车不发生位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长轨运输车(10),所述长轨运输车(10)用于装载和运输长钢轨,所述长轨运输车(10)包括长轨运输车车轮(11);
第一台车(20),所述第一台车(20)包括第一台车车体(21)和用于承托长钢轨的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固定设置在第一台车车体(21)的上部,所述第一台车车体(21)包括第一台车行走轮(21-1),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包括用于支撑长钢轨的轨行滚筒(22-1),所述轨行滚筒(22-1)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21-1)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长轨运输车(10)上长钢轨承载平面距离长轨运输车车轮(11)踏面底部的距离;
第一连杆(30),所述第一连杆(30)的一端与长轨运输车(10)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与第一台车(20)的一端铰接;
第二台车(40),所述第二台车(40)包括第二台车车体(41)和固定导向装置(42),所述固定导向装置(42)固定设置在第二台车车体(41)上,所述第二台车车体(41)包括第二台车行走轮(41-1),所述固定导向装置(42)距离第二台车行走轮(41-1)踏面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轨行滚筒(22-1)距离第一台车行走轮(21-1)踏面底部的距离;
第二连杆(50),所述第二连杆(50)的一端与第一台车(2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0)的另一端与第二台车(40)的一端铰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向装置(42)包括:
水平托辊(42-1),所述水平托辊(42-1)设置在第二台车(40)远离第一台车(20)一侧的上部,
竖直导向辊,所述竖直导向辊包括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和第二竖直导向辊(42-3),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42-2)设置在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设置在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托辊(4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托辊(42-1)分别设置在第二台车(40)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且分别位于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的下方;
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42-2)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分别设置在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靠近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分别设置在第一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和第二长钢轨卸载路径远离第二台车(40)中部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二竖直导向辊(42-3)均位于第二台车(40)沿前进方向上的中段。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车(40)还包括分轨装置(43),所述分轨装置(43)设置在第二台车车体(41)的上部,所述分轨装置(43)设置有第一导向面(43-1)和第二导向面(43-2),所述第一导向面(43-1)用于将长钢轨的头部引导进入第一长钢轨卸载路两侧的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和第二竖直导向辊(42-3)之间,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将长钢轨的头部引导进入第二长钢轨卸载路两侧的第一竖直导向辊(42-2)和第二竖直导向辊(42-3)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还包括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和升降装置,所述轨行滚筒(22-1)可转动的安装在轨行滚筒安装座(22-2)上,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用于控制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向远离或者靠近第一台车车体(21)的方向移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调整丝杠(22-3)、第二调整丝杠(22-4)和丝杠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均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位于第一台车(20)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平行设置,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22-2)的一端与第一调整丝杠(22-3)螺纹连接,所述轨行滚筒安装座(22-2)的另一端与第二调整丝杠(22-4)螺纹连接,所述丝杠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调整丝杠(22-3)和第二调整丝杠(22-4)螺纹连接的轨行滚筒安装座(22-2)向远离或者靠近第一台车车体(21)的方向移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所述手轮与第一调整丝杠(2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手轮与第二调整丝杠(22-4)的一端固定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升降支撑装置(22)还包括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第一护板(22-7)和第二护板(22-8),所述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位于第一调整丝杠(22-3)的外侧,所述第一护板(22-7)的一端与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的一侧连接且第一护板(22-7)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的一面与第一调整丝杠安装箱(22-5)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一侧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护板(22-7)的另一端向逐渐远离第一台车(20)中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护板(22-7)与第一台车(20)前进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安装在第一台车车体(21)上且位于第二调整丝杠(22-4)的外侧,所述第二护板(22-8)的一端与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的一侧连接且第二护板(22-8)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的一面与第二调整丝杠安装箱(22-6)靠近第一台车(20)中部一侧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护板(22-8)的另一端向逐渐远离第一台车(20)中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护板(22-8)与第一台车(20)前进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0)上设置有连杆行走轮(31),所述连杆行走轮(31)安装在靠近第一连杆(30)靠近第一台车(20)的下部且当第一连杆(30)断开与第一台车(20)的连接后,连杆行走轮(31)用于支撑在轨道上使得第一连杆(30)能够成为第一台车(20)或第二台车(40)的装车轨道。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轨运输车(10)包括导轨槽平板车,所述导轨槽平板车挂接在长轨运输车(10)的后端,所述导轨槽平板车包括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装载股道(12)、止轮器(13)和定位销(14),所述装载股道(12)设置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一端的上部且用于停放第一台车(20)和第二台车(40),所述止轮器(13)设置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上且用于阻挡第一台车(20)的车轮和第二台车(40)的车轮,所述定位销(14)的一端与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连接,所述定位销(14)的另一端与第一台车(20)或第二台车(40)连接且用于将第一台车(20)或第二台车(40)限定在导轨槽平板车车体(15)的上部。
CN202221976893.X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Active CN217994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6893.XU CN21799441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6893.XU CN21799441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4413U true CN217994413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6893.XU Active CN217994413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4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49467A (en) Mobile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laying as assembled track switch or crossing section
US4253398A (en) Mobile apparatus for the continuous replacement of ties
US4160418A (en) Mobile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track renewal
JPH09105104A (ja) レール積卸車
US4184431A (en) Track laying train
AU2011260627A1 (en) A vehicle combination for transporting rails
SK59895A3 (en) Travelling device for transport of track fields
WO2023279741A1 (zh) 一种新能源双走行系统轨道运输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6114532A (zh) 换轨作业车及换轨运输车组
CN201137022Y (zh) 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轨牵引机
CN217994413U (zh) 一种铁路无缝线路长钢轨途卸设备
CN203821184U (zh) 一种用于分离铺设道床板的铺板机
CN105692447B (zh) 一种利用地下铁路线道岔组件吊运装置进行吊运的方法
CN112343612A (zh) 一种用于使盾构机台车沿盾构机轨道移动的台车车轮结构、轨道及台车
CN204097810U (zh) 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
CN101100842A (zh) 磁悬浮轨道梁运梁车
CN215566082U (zh) 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
CN109502361A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铁路货场的输送装置
CN111133172A (zh) 用于隧道建筑物的输送与运输系统
CN106939536A (zh) 一种煤矿斜井装配式铺轨施工方法
CN212221740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货场的输送装置
CN113338956A (zh) Tbm盾构随动式渡线台车及使用方法
JPH10184293A (ja) トンネル工事で使用する搬送装置
CN2412801Y (zh) 铁路编组站车厢横移搬运设备
KR102013753B1 (ko) 인터모달 전용궤도 자동화물운송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