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6672U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6672U
CN217986672U CN202221084983.8U CN202221084983U CN217986672U CN 217986672 U CN217986672 U CN 217986672U CN 202221084983 U CN202221084983 U CN 202221084983U CN 217986672 U CN217986672 U CN 217986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ir
air inlet
atomiz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49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东
谢德科
王敏
陆丰文
朱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Moore Broth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49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6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6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6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座,包括用于安装发热结构的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进气通道;所述座体包括雾化腔以及围设形成所述雾化腔的侧壁;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侧壁上,且沿雾化器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腔连通,进而将外部气体朝向所述发热结构送入所述雾化腔。该雾化座通过将进气通道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座体的侧壁上,并沿雾化器的轴向延伸,且与雾化腔连通将外部气体朝向所述发热结构送入所述雾化腔,从而可加长进气路径,增加了冷凝液从雾化腔流出难度,有效提升防漏功能,并且使得雾化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主机和雾化器,主机对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存储在雾化器内的液态雾化基质吸收热能后雾化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但是,对于传统的电子雾化装置,在抽吸时,气溶胶冷却形成的部分冷凝液将通过进气孔流出至雾化器之外而形成漏液,该漏液一方面会导致雾化基质的浪费,降低雾化基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漏液将侵入至主机内,从而对主机内的电池或其它电子元器件构成侵蚀,最终影响主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器,进一步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座,包括用于安装发热结构的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进气通道;
所述座体包括雾化腔以及围设形成所述雾化腔的侧壁;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侧壁上,且沿雾化器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腔连通,进而将外部气体朝向所述发热结构送入所述雾化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
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接,以将外部气体送至所述第一进气孔;
所述第一进气孔与安装于所述雾化腔中的发热结构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至少一个回流障碍部;所述回流障碍部设置于所述侧壁上,用于增加冷凝液从所述雾化腔流出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障碍部包括至少一个平直部以及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平直部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延伸,所述弯折部连接于所述平直部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连通段;所述连通段从所述侧壁朝所述雾化腔延伸,且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至少一个进气支路,每一所述进气支路包括至少一个回流障碍部;所述回流障碍部设置于所述侧壁上,用于增加冷凝液从所述雾化腔流出难度;
至少一个进气支路与所述连通段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支路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支路沿所述座体的周向并排设置,且对称设置,并均与所述连通段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于外部连通的第二进气孔;
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在所述侧壁周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二分之一所述座体的周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用于供发热结构装配至所述雾化腔中;
所述进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座体与所述装配口相背设置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座体上,并与所述进气通道在所述座体的周向上相邻设置,且相互独立,用于维持所述雾化器中下液过程的气压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通道包括沿所述座体的周向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一换气槽、和/或沿所述座体轴向延伸的第二换气槽;
多个所述第一换气槽沿所述座体的轴向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座、以及设置于所述雾化座中的发热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雾化座上的雾化盖;
所述雾化座与所述雾化盖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套设于雾化座外围的雾化壳;
所述雾化壳的一端设置有吸嘴;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所述吸嘴上的吸嘴套。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供电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两端贯通设置的壳体以及底盖;
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雾化器装配的第一开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
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所述底盖包括盖体、至少一个气孔以及滑盖;所述至少一个气孔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滑盖滑动设置于所述盖体上并通过滑动遮挡至少部分所述气孔,从而调节所述雾化器的吸阻。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座通过将进气通道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座体的侧壁上,并沿雾化器的轴向延伸,且与雾化腔连通将外部气体朝向所述发热结构送入所述雾化腔,从而可加长进气路径,增加了冷凝液从雾化腔流出难度,有效提升防漏功能,并且使得雾化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雾化器的雾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雾化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雾化组件的雾化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雾化底座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1所示雾化组件的雾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1所示雾化组件的防漏液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防漏液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7是图3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供电组件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底盖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图23是图22所示雾化组件的雾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雾化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2所示雾化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加热雾化液态雾化介质,使其产生雾化气供用户抽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不易漏液、结构简单、雾化口感佳的优点。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A以及供电组件B;该雾化器A可用于雾化雾化介质,该供电组件B可与该雾化器A机械地以及电性地连接,可用于给雾化器A供电。
如图4至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A包括雾化壳10、以及雾化组件20。该雾化壳10可以为柱状,内侧为中空结构,可用于供雾化组件20装入,并用于储存液态雾化介质。该雾化组件20可收容于该雾化壳10中,用于加热雾化液态雾化介质。
如图6及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0可包括壳体11、设置于该壳体11中的出气管12;该出气管12可位于该壳体11的中轴处,其与该壳体11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可形成储液腔13,用于储存液态雾化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11包括第一柱状体111、第二柱状体112、以及吸嘴113。该第一柱状体111、第二柱状体112以及吸嘴113依次连接,且呈阶梯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柱状体111为圆柱状体,该第一柱状体111远离该吸嘴113的一端设置有开口1111,该第一柱状体111为中空结构,该雾化组件20可安装于该第一柱状体111中,且靠近该开口1111设置。该第二柱状体112为圆柱状,且为中空结构。该第一柱状体111的径向尺寸可大于该第二柱状体112设置。该第二柱状体112可与该第一柱状体111连通。该吸嘴113为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柱状体,该吸嘴113的长轴的长度可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柱状体112的直径。该吸嘴113远离该第二柱状体112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131。该出气管12贯穿该第一柱状体111和第二柱状体112设置,且一端与该吸嘴113相接,并与该吸嘴113连通。该吸嘴113用于供用户抽吸雾化组件20加热液体雾化介质形成的雾化气。
如图9至图1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包括雾化底座21、雾化座22、发热结构23。该雾化底座21可用于支撑该发热结构2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底座21可以省去。该雾化座22套设于该雾化底座21上,并与该雾化底座21可拆卸装配。该发热结构23容置于该雾化座21中,用于加热从储液腔13中传输而来的液态雾化介质。
如图12及图13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底座21包括本体211、支撑结构212、以及进气结构213。该本体211用于与该雾化座22配合,并可封堵该雾化壳10下部的开口1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211为中空结构,内设设置有第二储液槽2110。该第二储液槽2110用于承接防漏液结构25漏至雾化座22上的冷凝液,具体地,一般从该防漏液结构25漏出的冷凝液是微量的,该第二储液槽2110可储存该微量漏液,进而可避免冷凝液进入该进气结构213中。该本体211的横截面可呈圆形。该本体211的外表面设有卡扣2111,该卡扣2111可用于与雾化壳10卡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212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臂2121,每一支撑臂2121可与该雾化座22卡接。该进气结构213设置于该本体211中,具体地,其可位于该第二储液槽2110的中部,并向发热结构23一侧凸出且相对于所述发热结构23设置,该进气结构213用于供外部气体进入该雾化组件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结构213的高度可大于或等于雾化底座21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结构213包括进气柱2131、以及至少一个进气通道2132。该进气柱2131凸出设置于该本体211中,且位于第二储液槽2110的中轴处,并与在本体211的底部设置的进气通孔2112连通。该至少一个进气通道2132可设置于该进气柱2131中,且沿该进气柱2131的轴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132可以为两个,该两个进气通道2132并排设置,且其与进气通孔2112相对的一端连通,并分别与该雾化座22中的雾化腔2210连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132可不限于为两个,其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结构213包括进气口2133,该进气口2133可以为两个,该两个进气口2133可与该两个进气通道2132一一对应设置,且该两个进气口2133朝向发热结构23设置并与雾化腔2210连通,用于供进气通道2132的气体输出至雾化腔2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在该进气柱2131与该发热结构23相对设置的端面设置两个凸柱,该两个进气口2133可分别位于该两个凸柱上,该两个进气通道2132可形成于该两个凸柱中。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口2133可以为圆形,可以选择地,该进气口2133的直径可以为0.8-1.2MM。进气时,可从进气通孔2112进入该进气柱2131中,再分别进入进气通道2132,最后分别从两个进气口2133进入雾化腔2110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结构213上可设置第一储液槽2134,用于储存漏液,避免冷凝液进入进气通道2132中。该第一储液槽2134可设置于该两个凸柱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结构213还包括设置于该进气柱2131两相对侧且向外延伸的两个翼部2135,每个翼部2135的一端可向发热结构23方向延伸形成延伸凸部,该延伸凸部与凸柱之间留设有间隙,该第一储液槽2134可由该间隙形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储液槽2134可以省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座21还包括定位柱214,该定位柱214用于供导电结构28安装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柱214设置于该本体211中,且为两端贯通结构,内侧可形成供导电结构28安装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座22为筒状结构。该雾化座22包括座体221以及配合部222,该座体221可套设于该两个支撑臂2121外周,与该两个支撑臂2121卡接,用于与雾化底座21配合收容该发热结构23。该配合部222设置于该座体221的一端,用于与雾化盖26配合。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座体221包括雾化腔2210、侧壁2211、容置部2212。该雾化腔2210由侧壁2211围设形成,用于为发热结构23加热液态雾化介质提供作业空间。该容置部2212设置于该雾化腔2210远离该雾化底座21的一端,内侧形成容置腔用于收容发热结构23。该侧壁2211上设置有通气槽2213,该通气槽2213与该雾化腔2210连通,该容置部2212的顶壁下凹设置,使得其与该配合部222之间留设有间隙,用于形成连通通道2214,该连通通道2214用于连通通气槽2213与出气孔224。雾化形成的雾化气可经该通气槽2213输出至连通通道2214,再通过该出气孔224输出至出气管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221上设置有装配口2215,具体地,该装配口2215设置于该侧壁2211上,该装配口2215与雾化腔2210连通,可便于发热结构23装配至雾化腔2210中,并置入该容置部2212中,从而可提高装配效率,简化装配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该配合部222的横截面尺寸可小于该座体221的横截面尺寸设置。该配合部222可与该座体221一体成型。该配合部222上设置有出气孔224,该出气孔224可位于该配合部222的中部,且沿该配合部222的轴向贯穿设置,与该连通通道2214连通,用于供雾化气输出。该出气孔224可与该雾化壳10中的出气管12连通,以便于供雾化气输出至出气管12,供用户抽吸。在本实施例中,该配合部222上还设置有下液孔225,该下液孔225可以为两个,该两个下液孔225分别设置于该出气孔224的两相对侧,且每个下液孔225沿该配合部222的轴向设置,并与该容置部2212和储液腔13连通,用于供储液腔13的液态雾化介质输出至发热结构23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座22还包括换气通道223,该换气通道223设置于该座体221上,具体位于该座体221的侧壁2211的外侧以及该配合部222上,并与储液腔13连通。该换气通道223为两个,该两个换气通道223分别位于该装配口2215的两相对侧。该换气通道223用于维持雾化器中,储液腔13下液过程的气压平衡,便于储液腔13中的液态雾化介质从该下液孔225输出至发热结构2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换气通道223包括第一换气槽2231、以及第二换气槽223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换气通道223可只包括第一换气槽2231或者第二换气槽2232。该第一换气槽2231为多个,该多个第一换气槽2231沿该座体221的轴向并排设置,且每一第一换气槽2231沿该座体221的周向延伸设置,且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换气槽2231相互连通。位于远离配合部222一端的第一换气槽2231可与外部连通。该第二换气槽2232设置与该配合部222上,位于该配合部222的侧壁,一端与该第一换气槽223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该配合部222远离该座体221设置的端壁,用于与储液腔13连通。具体地,该第二换气槽2232可与该多个第一换气槽2231中最靠近配合部222设置的第一换气槽2231连接,进而可将第一换气槽2231与储液腔13连通,从而可维持储液腔13下液过程的气压平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结构23可包括多孔体231以及发热体232。该多孔体231可以为陶瓷多孔体。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多孔体231可不限于为陶瓷多孔体。该多孔体231还包括发热面2311,该发热面2311可与该进气结构213相对设置。该发热体232可设置于该发热面2311上。该发热体232可以为发热丝或者发热膜,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232可不限于为发热丝或者发热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0还包括罩体24,该罩体24可罩设于部分发热结构23上,并可与该发热结构23一并装入容置部2212中。该罩体24可以为硅胶件,其可起到固定该发热结构23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罩体24可以省去。
如图15及图16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防漏液结构25,该防漏液结构25设置于该雾化座22中,且位于该发热结构23与进气结构213之间,与该发热面2311相对设置,用于防漏液,具体地,其位于该进气结构213与该发热结构23相对设置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漏液可包括未雾化的液体和雾化后冷凝的液体。通过将防漏液结构25与发热面2311相对设置,一方面可收集阻挡冷凝液进入供电组件B,另一方面其离发热体232比较近,可在发热结构23加热液态雾化介质时,利用发热体232的热辐射将凝结于其上的冷凝液迅速蒸发,减少冷凝液的积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液结构25整体可高导热材料制成。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采用钢片制成,之所以选用钢片,是因为钢片的导热/耐热性能好,成本低,且方便成型。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防漏结构25可不限于采用钢片制成,也可与选用其他导热性能好、耐热性能好的材料,比如铜合金、铝合金等。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液结构25包括片状本体251以及防漏部252。该片状本体251可穿设于雾化腔2210中,用于遮挡冷凝液直接滴落至雾化底座21上。该防漏部252凸出设置于该片状本体251上,并位于该进气结构213和发热结构23之间,具体地,其可罩设于该进气柱2131的一端,且与该发热结构23相对设置。通过设置该防漏液结构25,可减小其在雾化座22中的占用空间,有助于雾化气的聚集,提升气雾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片状本体251纵长设置,其两相对设置的长侧边251a可插入至该雾化座22侧壁2211内侧开设的限位槽2216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防漏液结构25还包括限位部2511,该限位部2511可设置于该片状本体251上,具体地,该限位部2511位于该长侧边251a上,为在该长侧边251a上开设的台阶。该限位部2511可用于与雾化座22配合限位,具体地,其可与该装配口2215内侧壁开设的限位凸台配合限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部252包括凸台2520,该凸台2520一体成型于该片状本体251上,且朝该发热结构23凸出设置。该凸台2520的横截面大致呈方形,其罩设于该进气口2133处,并与该进气结构213的翼部2134配合限位。在本实施例中,该凸台2520可靠近该发热结构23设置,其与该发热结构23之间可留设设定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定距离小于或等于1.5mm,可以选择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凸台2520的凸出端面到发热结构23的发热面2311的距离为1~1.25mm。通过将该凸台2520靠近发热结构23设置,可便于发热结构23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热量将位于其上的冷凝液蒸发。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部252上设有通孔253,该通孔253可沿该凸台2520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且具有阻液和进气作用,进而可通过毛细吸附作用吸收冷凝液,使得冷凝液在其上可形成液膜从而防止冷凝液漏至进气结构213处,同时也可供进气结构213输送而来的气体穿过进入雾化腔2210。该通孔253与该发热结构23相对设置,并与该进气结构2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通孔253可与该进气口2133不完全重合设置,从而可便于进气口2133的气体穿过该通孔253输入雾化腔2210中,同时,可减小通孔253供液体通过的通道尺寸,有助于液体在该通孔处形成液膜不容易通过该通孔253从进气口2133滴落至进气通道2132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孔253包括第一通孔2531以及第二通孔2532。该第一通孔2531为两个,该两个第一通孔2531沿该凸台25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通孔2531可不限于为两个,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两个。该第一通孔2531为主进气孔,其可相对于发热结构23和进气结构213设置,具体地,第一通孔2531可位于凸台2520的中部。该第一通孔2531的孔径可以为0.6-1.1MM。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2532可设置于该第一通孔2531的外周,具体地,该第二通孔2532为两组,该两组第二通孔2532分别位于该两个第一通孔2531的两相对侧,即该两个第一通孔2531设置于该两组第二通孔253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2532可辅助该第一通孔2531进气,并且该第二通孔2532具有防漏液功能,其能够防止冷凝液漏至进气结构21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2532的数量可大于该第一通孔2531的数量。每组第二通孔2532可以为两个,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组第二通孔2532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该第一通孔2531设置数量较少,可便于进气。该第二通孔2532设置的数量较多,可便于防漏液。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2532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2531的孔径,从而相比与该第一通孔2531具有较佳的防漏液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2532的孔径可选择为0.3-0.6MM,该孔径可以让气体通过,而液体形成液膜不容易通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液结构25还包括挡液部254,该挡液部254可设置于该片状本体251的一端,可与该片状本体251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挡液部254设置在该片状本体251一短边251b处,为卷边结构。当该防漏液结构25安装至该雾化腔2210时,该挡液部254可与该装配口2215下部的台阶2217配合,用于阻挡冷凝液漏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液结构25上可设置穿孔255,该穿孔255可以为两个,该两个穿孔255可位于该防漏部252的两相对侧。该穿孔255可以为方孔。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穿孔255可不限于为方孔。该穿孔255用于供导电结构28穿设,从而可便于该导电结构28与该发热结构23连接。该穿孔255的尺寸可大于该导电结构28的横截面尺寸,从而使得该导电结构28与片状本体251之间留设有较大间隙,进而避免该导电结构28与该片状本体251之间形成电连接。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穿孔255的尺寸不限于设置为大于该导电结构28的横截面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该穿孔255与该导电结构28之间设置绝缘结构,该绝缘结构可以为涂覆于该导电结构28外表面的绝缘材料、涂覆于该穿孔255孔壁上的绝缘材料,或者填充于穿孔255与该导电结构28之间的间隙的绝缘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将该导电结构18与穿孔255之间的空隙采用绝缘材料填满,进而可起到绝缘作用,并且可使得该导电结构18与穿孔255之间的配合更为固定牢靠。相较于设置绝缘结构,通过将穿孔255的尺寸大于该导电结构28的横截面尺寸的设计成本较低,因为穿孔255的尺寸较大,为了保证该穿孔255内壁不与该导电结构28接触,该挡液部254也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其可限制该防漏液结构25移位,从而可避免穿孔255与导电结构28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漏液结构25包括承载面256,该承载面236与该发热面2311相对设置,具体地,该承载面256形成于该片状本体251和凸台2520上。该承载面256的面积大于该发热面2311的面积,通过将该承载面256大于该发热面2311设置,从而使得该承载面256蒸发面积大,进而可提高蒸发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承载面256可包括第一承载部2561以及第二承载部2562,该第一承载部2561形成于该凸台2520上,位于该凸台2520的凸出端,其与该发热面2311之间留设设定距离(也即该凸台2520与该发热面2311之间留设设定距离),该距离小于或等于1.5mm,则该第一承载部2561距离该发热结构23足够近,从而可便于利用发热结构23的热量蒸发漏液。该第二承载部2562形成于该片状本体251上,且位于该凸台2520的外周,其面积大于该发热面2311的面积,进而可提高蒸发效率。当漏液滴漏至第一承载部2561,可被发热结构23快速蒸发,若第一承载部2561上的漏液没有完全蒸发掉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该第二承载部2562,通过该第二承载部2562承载,防止滴落至雾化底座21上,并在发热结构23继续加热时,进行二次蒸发。
由于该承载面256的面积足够大,通常会遮挡住发热结构23的导电结构28,因此需要开设穿孔255供该导电结构28穿设而过。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可形成多层防漏液结构,该发热结构23上未被雾化的液体和/或雾化后形成的冷凝液若漏出,首先可通过该防漏液结构25的第一承载部2561承载,且通过该通孔253阻挡漏出至进气结构213,并在发热结构23发热时,通过利用发热结构23的热量蒸发,若还有部分未被蒸发,则可通过该第二承载部2562承载。若该通孔253中的液体漏出可通过该进气结构213上的第一储液槽2134储存,防止漏出。若该第二承载部2562上的液体漏出,则可通过该雾化底座21上的第二储液槽2110进行储存。通过多层防漏,可极大地减少或避免液体漏出至雾化壳10外,进而可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再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雾化盖26,该雾化盖26可设置于该雾化座22上,具体地,该雾化盖26可套设于该配合部222上,且可与该配合部222可拆卸连接。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盖26可与该配合部222一体成型,具体地,该雾化盖26可与该配合部22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盖26上可设置第一过孔261以及第二过孔262,该第一过孔261可与该出气孔224对应设置,该第二过孔262可与该下液孔225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密封结构27,该密封结构27可以为密封圈,可套设置于该雾化底座21上,具体地,其套设置于雾化底座21的本体211的外周,用于将本体211与雾化外壳10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导电结构28。该导电结构28可以为两个。该两个导电结构28可间隔设置于该雾化底座21上,具体的,该导电结构28可与该定位柱214一一对应设置,其可穿设于该定位柱214上,并从该穿孔255穿出与该发热体232连接,从而可将供电组件B与该发热体23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电结构28可以为导电柱。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导电结构28不限于为导电柱,该导电结构28也可以为导电片或者导电引线等。
再如图3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A还包括吸嘴套30,该吸嘴套30可滑动套设于该吸嘴113上,进而可在抽吸时打开吸嘴套30(参照图4);在不使用时盖上吸嘴套30(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嘴套30为圆筒状,包括筒状本体31,该筒状本体31的高度可与该吸嘴113的长度相适配,其径向尺寸可大于该吸嘴113的长轴大小。该筒状本体31上可设置供吸嘴113穿出的活动口32。该活动口32的横截面可呈椭圆形,其横截面尺寸可与吸嘴113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该雾化壳10和该吸嘴套3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在不使用雾化器A时,将该雾化壳与该吸嘴套30配合限位。该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扣1122,以及限位卡点;该限位扣1122设置于该第二柱状体11上且靠近该吸嘴113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柱状体11上可设置避空位1121,该限位扣1122可设置于该避空位1121处,该限位卡点可设置于该吸嘴套30的内侧壁,且靠近该吸嘴套30一端的套接口设置。使用雾化器A进行抽吸时,可将该吸嘴套30向第二柱状体112处滑动,使得该吸嘴113从该活动口32穿出,以供用户抽吸。不使用时,可将该吸嘴套30向吸嘴113滑动,滑动至吸嘴套30内的卡点与该限位扣1122配合锁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A还包括吸嘴盖40,在雾化器A不使用时,该吸嘴盖40可盖设于该吸嘴113的出气口1131处。该吸嘴盖40可与该吸嘴套3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该吸嘴盖40可包括盖板41以及连接凸部42,该盖板41可包括盖合部411以及延伸部412,该盖合部411可与该出气口1131盖合,该延伸部412设置于该盖合部411的一侧且向外延伸,用于供连接凸部42设置。该连接凸部42可与该吸嘴套40插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嘴套40可设置插孔33,该插孔33可用于供连接凸部412插接。
如图17至图19所示,该供电组件B包括外壳101、电池102以及底盖103。该外壳101为两端贯通的圆筒状,内侧可形成收容腔,用于收容电池102。该外壳101包括第一开口1011以及第二开口1012。该第一开口1011位于该外壳101的一端,用于供雾化器A装配。该第二开口1012设置于该外壳101的两一端,且与该第一开口1011相对设置。该电池102设置于该外壳101中,用于给雾化器A的发热结构23供电。该底盖103设置于该第二开口1012处,用于盖合外壳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盖103包括盖体103a、至少一个导气柱103b、以及滑盖103c。该盖体103a可从该第二开口1012塞入该外壳101中,用于盖合外壳101的第二开口1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盖体103a可以为圆筒状,内侧设置有空腔103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气柱103b包括第一导气柱1032以及第二导气柱1033,该第一导气柱1032以及第二导气柱1033可间隔设置于盖体103a上,该第一导气柱1032以及第二导气柱1033均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该第一导气柱1032以及第二导气柱1033内侧可形成气流通孔,其中第一导气柱1032的气流通孔的尺寸可大于第二导气柱1033的气流通孔的尺寸。该滑盖103c可滑动设置于该盖体103a上,具体地,该滑盖103c可设置于该盖体103a相背空腔1031的一侧,可通过滑动遮挡至少部分导气柱103b,具体地,其可通过滑动遮挡至少部分第一导气柱1032或至少部分第二导气柱1033,从而可调节导气量,进而可调节雾化器A的吸阻。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滑盖103c可以省去。
在本实施例中,该滑盖103c上可设置限位卡勾1034,该限位卡勾1034可从该底盖103a穿入该腔体1031中,该限位卡勾1034上可套设滑块1035,并与该滑块1035卡接。可通过拨动该滑盖103c并在该滑块1035的带动下,滑动遮挡第一导气柱1032或第二导气柱1033,进而可调节进气量,从而可调节雾化器A的吸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块1035可设置于该第一导气柱1032和该第二导气柱1033之间,可在该第一导气柱1032和该第二导气柱1033之间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盖103a内侧可设置于该滑块1035配合的限位卡台1037,该限位卡台1037可为两个,该两个限位卡台1037可间隔设置于该滑块1035的两相对侧,且每个限位卡台1037可位于该第一导气柱1032和该第二导气柱1033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块1035的外侧壁可设置限位凸点1036,该限位卡台1037与该滑块1035相对设置的一侧设置有卡位1037,该卡位1037可以为两个,该两个卡位1037可沿该限位卡台103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可与该限位凸点1036配合限位。通过设置两个卡位1037可限定出该滑块1035滑动的两个极限位置。
图20至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雾化底座21可以省去,该雾化座22还包括底壁2218,该底壁2218可与该侧壁2211连接,且与该侧壁2211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2218上可开设有第一进气孔2219,该第一进气孔2219位于该底壁2218的中心位置,且与该发热结构23相对设置,具体地,该第一进气孔2219可正对发热结构23设置,并与雾化腔2210连通,且该第一进气孔2219不贯穿底壁2211设置。可供气体朝向发热结构23送入雾化腔221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气孔2219可不限于该底壁2218的中心位置。
如图23至图25所示,该雾化座22还包括进气通道226。该进气通道226可至少部分设置座体221的侧壁2221,且沿该雾化器的轴向延伸,即可沿该雾化座22的轴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26可全部设置于该侧壁2211上。该进气通道226可与雾化腔2210连通,并可从侧壁2211延伸至雾化腔2210,用于将外部气体朝向发热结构23送入雾化腔2210,其可使得气流正对发热体232,进而可使得雾化更为充分,并且提高防漏液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26可设置于该座体221与该装配口2215相背设置的一侧,且与该换气通道223在座体221的周向相邻设置,并且相互独立设置,具体地,该进气通道226可设置于该两个换气通道223之间,且与该两个换气通道223隔断不直接连通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26在侧壁2211的周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二分之一座体221的周长。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26可包括两个进气支路226a,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支路226a可不限于为两个,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个进气支路226a可沿座体221的周向并排设置,且对称设置,具体地,该两个进气支路226a可左右对称设置,且与该第一进气孔2219连通,从而使得该两个进气支路226a输送而来的气体可汇集至该第一进气孔2219,并通过该第一进气孔2219输送至雾化腔2210,并直接通向发热体232,使得进气更为集中,雾化更为充分,抽吸更为顺畅。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26还包括连通段226b,该连通段226b可从侧壁2211朝雾化腔2210延伸,具体地该连通段226b可从侧壁2211穿入底壁2218,并沿该底壁2218的径向方向设置于该底壁2218上,其一端与该进气支路226连通,另一端与该第一进气孔2219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26可包括至少一个回流障碍部2260。具体地,则每一进气支路226上均可设置至少一个回流障碍部2260。在本实施例中,该回流障碍部2260可设置于该侧壁2211上,用于增加整个进气路径的长度,从而增加冷凝液从雾化腔2210流出的难度,有效提升防漏液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该回流障碍部2260可以为多个,该多个回流障碍部2260可首尾相接,蜿蜒平滑过渡。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为多个,也可为一个。每一回流障碍部2260可包括一平直部2261以及一弯折部2262;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平直部2261以及弯折部2262均可不限于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其中,该平直部2261可沿雾化器的轴向延伸,即可沿该座体221的轴向延伸设置于该侧壁2211上,该弯折部2262可连接于该平直部2261的一端。相邻设置的两个回流障碍部2260中,其中一回流障碍部2260的弯折部2262可与另一回流障碍部2260的平直部2261连接。靠近连通通道226b的一回流障碍部2260的弯折部可与该连通通道226b连接。通过多个回流障碍部2260(至少540度环绕),加长了进气路径,进而增加冷凝液从雾化腔流出难度,有效提升防漏液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壁2218上可开设第二进气孔227;该第二进气孔227沿底壁2210的厚度方向贯穿底壁2218设置,且可从该底壁2218延伸至侧壁2211,并可与外部以及在侧壁2211上设置的进气通道226连通,用于将外部气体送入该进气通道226。该第二进气孔227与该第一进气孔221隔开且相互独立设置,也即,该第二进气孔227与该第一进气孔221不直接连通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进气孔227可以为两个,该两个第二进气孔227可间隔设置,并分别与该两个进气支路226a连通。外部气体可从第二进气孔227进入进气支路226a,再依次经过多个回流障碍部2260,然后进入连通通道226b,再从第一进气孔2219进入雾化腔2210,直通发热体232。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进气孔227可不限于为两个。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雾化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发热结构(23)的座体(221)、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221)上的进气通道(226);
所述座体(221)包括雾化腔(2210)以及围设形成所述雾化腔(2210)的侧壁(2211);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通道(226)形成于所述侧壁(2211)上,且沿雾化器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腔(2210)连通,进而将外部气体朝向所述发热结构(23)送入所述雾化腔(2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221)包括底壁(2218),所述底壁(2218)上设有与所述雾化腔(2210)连通的第一进气孔(2219);
所述进气通道(226)与所述第一进气孔(2219)连接,以将外部气体送至所述第一进气孔(2219);
所述第一进气孔(2219)与安装于所述雾化腔(2210)中的发热结构(23)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26)包括至少一个回流障碍部(2260);所述回流障碍部(2260)设置于所述侧壁(2211)上,用于增加冷凝液从所述雾化腔(2210)流出难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障碍部(2260)包括至少一个平直部(2261)以及至少一个弯折部(2262),所述平直部(2261)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延伸,所述弯折部(2262)连接于所述平直部(226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26)包括连通段(226b);所述连通段(226b)从所述侧壁(2211)朝所述雾化腔(2210)延伸,且与所述雾化腔(221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26)包括至少一个进气支路(226a),每一所述进气支路(226a)包括至少一个回流障碍部(2260);所述回流障碍部(2260)设置于所述侧壁(2211)上,用于增加冷凝液从所述雾化腔(2210)流出难度;
至少一个进气支路(226a)与所述连通段(226b)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路(226a)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支路(226a)沿所述座体(221)的周向并排设置,且对称设置,并均与所述连通段(226b)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221)包括底壁(2218),所述底壁(2218)上设置于外部连通的第二进气孔(227);
所述进气通道(226)与所述第二进气孔(227)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26)在所述侧壁(2211)周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二分之一所述座体(221)的周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221)上设置有装配口(2215);所述装配口(2215)与所述雾化腔(2210)连通,用于供发热结构(23)装配至所述雾化腔(2210)中;
所述进气通道(226)设置于所述座体(221)与所述装配口(2215)相背设置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气通道(223),所述换气通道(223)设置于所述座体(221)上,并与所述进气通道(226)在所述座体(221)的周向上相邻设置,且相互独立,用于维持所述雾化器中下液过程的气压平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223)包括沿所述座体(221)的周向延伸设置的多个第一换气槽(2231)、和/或沿所述座体(221)轴向延伸的第二换气槽(2232);
多个所述第一换气槽(2231)沿所述座体(221)的轴向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
13.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座(22)、以及设置于所述雾化座(22)中的发热结构(2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雾化座(22)上的雾化盖(26);
所述雾化座(22)与所述雾化盖(26)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装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套设于雾化座(22)外围的雾化壳(10);
所述雾化壳(10)的一端设置有吸嘴(113);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所述吸嘴(113)上的吸嘴套(30)。
16.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A)、以及与所述雾化器(A)连接的供电组件(B)。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B)包括两端贯通设置的壳体(101)以及底盖(103);
所述壳体(10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雾化器(A)装配的第一开口(1011),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口(1011)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1012);
所述底盖(103)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1012)处;
所述底盖(103)包括盖体(103a)、至少一个气孔(103b)以及滑盖(103c);所述至少一个气孔(103b)设置于所述盖体(103a)上,所述滑盖(103c)滑动设置于所述盖体(103a)上并通过滑动遮挡至少部分所述气孔(103b),从而调节所述雾化器(A)的吸阻。
CN202221084983.8U 2022-05-07 2022-05-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Active CN217986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4983.8U CN217986672U (zh) 2022-05-07 2022-05-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4983.8U CN217986672U (zh) 2022-05-07 2022-05-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6672U true CN217986672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4983.8U Active CN217986672U (zh) 2022-05-07 2022-05-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6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79148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气液平衡元件
CN110403246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607679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315399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79043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6493517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798667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
CN21782677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782674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245693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94721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4854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1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229030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可更换式储液雾化组件
CN217658167U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6946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35465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可更换式储液雾化组件
CN21946036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937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458619U (zh) 雾化器及包含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