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3605U -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3605U
CN217983605U CN202221604442.3U CN202221604442U CN217983605U CN 217983605 U CN217983605 U CN 217983605U CN 202221604442 U CN202221604442 U CN 202221604442U CN 217983605 U CN217983605 U CN 217983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pole
utmost point
point post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44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卫东
周建中
孔鹤鹏
王杜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neng Batt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neng Batt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neng Batt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neng Batt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44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3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3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3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其中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包括极柱本体,以及设于极柱本体底部、用于与汇流排焊接连接的叶翅,焊接时,将极柱件放置于汇流排顶面,叶翅熔化后与汇流排熔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蓄电池用极柱件在极柱本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扁平长条状的叶翅,通过融化叶翅使得叶翅与汇流排融合为一体的结构,实现了极柱本体与极耳之间的连接,且扁平长条状的叶翅融化后能够增大汇流排的宽度,因此适当减小汇流排的厚度也能使得导流面积达到需求,而汇流排变薄之后能够显著降低焊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采用前述蓄电池用极柱件与汇流排顶面焊接获得所述极柱。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蓄电池的特性设计极柱直径和汇流排导流面积,使得两者焊接之后既能满足最大电流放电的要求又能保留一定的安全系数,同时还要求极柱与汇流排连接处的导流面积大于极柱或汇流排的最大导流面积,由于极柱和汇流排都承担传导电流的作用,因此两者之间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如焊接不良,导流面积小于设计面积,甚至小于极柱直径或汇流排的导流面积,会导致焊接处内阻增加,使得在充放电时发热温度升高,同时由于极柱与汇流排连接有缝隙,导致使用过程中腐蚀加快,最终电池提前寿命终止。也就是说,在蓄电池的结构中,汇流排与极柱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了蓄电池的性能,因此保证汇流排与极柱的高质量焊接非常重要。
而在工业用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汇流排与极柱的焊接只有极少数产品采用铸焊,大多数产品采用手工焊接或模拟手工焊接方式进行生产;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在专用的模具内将极柱的前端凸起与汇流排直接连接,使用焊枪采用乙炔或天然气进行焊接,在焊接时将极柱前端凸起熔化,与添加的铅合金和极耳共同熔化形成汇流排,但是因为汇流排较厚,厚度达到8mm以上,焊枪火焰很难到达极柱前端凸起的底部,只有前端凸起的上部分与汇流排连接,故而导致焊接完成后极柱与汇流排的连接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果想使得极柱前端凸起底部也熔化,需要焊接时间长,将会使极柱跟部也熔化,影响极柱的导流面积,产生质量隐患。
同时此种结构下汇流排与极柱的焊接要求焊枪走枪要快,火焰要适宜,这就对焊接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接人员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这就会导致出现不良品的比例高且电池质量不稳定,难以统一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包括极柱本体,以及设于极柱本体底部、用于与汇流排焊接连接的叶翅,
焊接时,将极柱件放置于汇流排顶面,叶翅熔化后与汇流排熔合为一体。
具体的,扁平长条形的叶翅分设与极柱本体相对的两侧,焊接时,利用焊枪将叶翅融化与汇流排融合为一体,由于叶翅向着远离极柱本体的方向延伸,增大了汇流排的宽度,因此适当的减小汇流排的厚度也能保证导流面积不变,能满足极柱与汇流排连接处的导流面积大于极柱或汇流排的最大导流面积的需求,此外,由于叶翅向着远离极柱本体的方向延伸了一段距离,在利用焊枪融化叶翅时,叶翅融化的部分离极柱本体底部和极耳均有一段的距离,故而在焊接的时候不会出现将极柱本体底部融化的现象,且降低了焊接难度,进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叶翅包括设于极柱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两个叶翅沿直线布置,焊接时,两个叶翅延伸方向与汇流排长度方向一致。
具体的,叶翅的延伸方向沿着汇流排的长度方向的结构,能够保证叶翅与汇流排接触的面积更大,进而使得极柱本体与汇流排的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叶翅的底面与极柱本体的底面持平。
具体的,此种结构下,则叶翅的端面与极柱本体是完全连接的,叶翅与极柱本体的接触面积最大,叶翅融化之后,能够进一步保证极柱本体与汇流排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两个叶翅与极柱本体连接的位置偏向极柱本体的一侧,
焊接时,叶翅所在一侧的极柱本体朝向汇流排上连接极耳的一侧,叶翅与汇流排的顶面边沿焊接。
具体的,两个叶翅相对设置且偏离中心向着极柱本体的一侧设置,此种结构能够使得叶翅的延伸的距离更长,融化的体积更大,连接更加可靠。
优选的,叶翅为扁平长条形。
具体的,此种结构可减小叶翅的厚度且使叶翅的厚度均匀,均匀厚度的叶翅使得焊接时融化更加方便。
一种蓄电池,包括极群,极群包括若干交替叠放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顶面具有正极耳,负极板顶面具有负极耳,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耳排列成一排,所有负极耳排列成一排,每个极群中的一排正极耳和一排负极耳分别使用一个汇流排串联,汇流排上引出有极柱,使用如上任一所述蓄电池用极柱件与汇流排顶面焊接获得所述极柱,
所述汇流排包括与极耳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焊接所述极柱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背离极群中间区域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长度和厚度均一致,极柱位于第二连接部长度方向的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在极柱本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扁平长条状的叶翅,通过融化叶翅使得叶翅与汇流排融合为一体的结构,实现了极柱本体与极耳之间的连接,且扁平长条状的叶翅融化后能够增大汇流排的宽度,因此适当减小汇流排的厚度也能使得导流面积达到需求,而汇流排变薄之后能够显著降低焊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用极柱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用极柱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用极柱件与极耳焊接成汇流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蓄电池用极柱件,包括极柱本体10,以及设于极柱本体10底部、用于与汇流排50焊接连接的叶翅20,
焊接时,将极柱件放置于汇流排50顶面,叶翅20熔化后与汇流排50熔合为一体。
所述叶翅20包括设于极柱本体10相对两侧的两个,两个叶翅20沿直线布置,焊接时,两个叶翅20延伸方向与汇流排50长度方向一致。
叶翅20的延伸方向沿着汇流排50的长度方向的结构,能够保证叶翅20与汇流排50接触的面积更大,进而使得极柱本体10与汇流排50的连接更加稳定。
所述叶翅20的底面与极柱本体10的底面持平。
此种结构下,则叶翅20的端面与极柱本体10是完全连接的,叶翅20与极柱本体10的接触面积最大,叶翅20融化之后,能够进一步保证极柱本体10与汇流排50连接的稳定性。
两个叶翅20与极柱本体10连接的位置偏向极柱本体10的一侧,
焊接时,叶翅20所在一侧的极柱本体10朝向汇流排50上连接极耳的一侧,叶翅20与汇流排50的顶面边沿焊接。
两个叶翅20相对设置且偏离中心向着极柱本体10的一侧设置,此种结构能够使得叶翅20的延伸的距离更长,融化的体积更大,连接更加可靠。
叶翅20为扁平长条形。
此种结构可减小叶翅20的厚度且使叶翅20的厚度均匀,均匀厚度的叶翅20使得焊接时融化更加方便。
如图3所示,一种蓄电池,包括极群,极群包括若干交替叠放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顶面具有正极耳31,负极板顶面具有负极耳41,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耳31排列成一排,所有负极耳41排列成一排,每个极群中的一排正极耳31和一排负极耳41分别使用一个汇流排50串联,汇流排50上引出有极柱,使用如上任一所述蓄电池用极柱件与汇流排50顶面焊接获得所述极柱,
所述汇流排50包括与极耳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以及用于焊接所述极柱件的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二连接部52位于第一连接部51背离极群中间区域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与第一连接部51长度和厚度均一致,极柱位于第二连接部52长度方向的中间。
具体焊接时,扁平长条形的叶翅20分设与极柱本体10相对的两侧,利用焊枪将叶翅20融化与汇流排50融合为一体,由于叶翅20向着远离极柱本体10的方向延伸,增大了汇流排50的宽度,因此适当的减小汇流排50的厚度也能保证导流面积不变,能满足极柱与汇流排50连接处的导流面积大于极柱或汇流排50的最大导流面积的需求,此外,由于叶翅20向着远离极柱本体10的方向延伸了一段距离,在利用焊枪融化叶翅20时,叶翅20融化的部分离极柱本体10底部和极耳均有一段的距离,故而在焊接的时候不会出现将极柱本体10底部融化的现象,且降低了焊接难度,进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Claims (7)

1.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本体,以及设于极柱本体底部、用于与汇流排焊接连接的叶翅,
焊接时,将极柱件放置于汇流排顶面,叶翅熔化后与汇流排熔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用极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翅包括设于极柱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两个叶翅沿直线布置,焊接时,两个叶翅延伸方向与汇流排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蓄电池用极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翅的底面与极柱本体的底面持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蓄电池用极柱件,其特征在于,两个叶翅与极柱本体连接的位置偏向极柱本体的一侧,
焊接时,叶翅所在一侧的极柱本体朝向汇流排上连接极耳的一侧,叶翅与汇流排的顶面边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蓄电池用极柱件,其特征在于,叶翅为扁平长条形。
6.一种蓄电池,包括极群,极群包括若干交替叠放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顶面具有正极耳,负极板顶面具有负极耳,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耳排列成一排,所有负极耳排列成一排,每个极群中的一排正极耳和一排负极耳分别使用一个汇流排串联,汇流排上引出有极柱,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蓄电池用极柱件与汇流排顶面焊接获得所述极柱,
所述汇流排包括与极耳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焊接所述极柱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背离极群中间区域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长度和厚度均一致,极柱位于第二连接部长度方向的中间。
CN202221604442.3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Active CN217983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4442.3U CN217983605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4442.3U CN217983605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3605U true CN217983605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4442.3U Active CN217983605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3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083702A1 (ja) 組電池の接続板
CN110120488A (zh) 一种多卷芯动力电池
CN217983605U (zh) 一种蓄电池用极柱件及蓄电池
CN106531947B (zh)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储能电源模组
CN109037569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电连接结构
CN220189848U (zh) 一种电池转接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04991824U (zh) 一种铝转非铝金属极耳
CN205050910U (zh)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用成型镍带
CN208753418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
CN216818565U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极片
CN105261723A (zh) 电池包
CN110767869A (zh) 一种免焊接蓄电池汇流排结构及制造工艺
JPH0945309A (ja) 鉛蓄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204668483U (zh) 一种导电母排搭接结构
CN219465304U (zh) 一种用于极群焊接的挡条
CN211265490U (zh) 一种具备新型正面电极的大尺寸硅电池
CN211088384U (zh) 一种免焊接蓄电池汇流排结构
CN201741745U (zh) 12v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极柱
CN20254996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
CN204747785U (zh) 电池包汇流排激光焊多点焊接夹具氮气下板
CN217062431U (zh) 一种多连接点的极耳结构
CN206022284U (zh) 一种熔断体
CN111451666A (zh) 一种预成型焊片
CN205341884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的铸焊模具与极群结构
CN210272513U (zh) 电池连接片及连接片点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