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1060U -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1060U
CN217981060U CN202222270685.4U CN202222270685U CN217981060U CN 217981060 U CN217981060 U CN 217981060U CN 202222270685 U CN202222270685 U CN 202222270685U CN 217981060 U CN217981060 U CN 217981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carriage body
movable
vehicle
tensil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06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一力
胡叶舟
余绍峰
陈建军
朱勇
魏钊
刘渠江
雷秀元
董银婷
张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dian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Zhejiang Huadian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udian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Zhejiang Huadian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udian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Zhejiang Huadian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udian Quality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706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1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1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1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涉及抗拉压力检测技术领域,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包括车厢本体、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以及驱动装置,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转动连接,且二者设于车厢本体内部的底部,并沿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驱动装置与第二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沿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实验室,可在车厢本体内部与地面之间形成斜坡,以便于使用小型搬运设备将检测装置搬运至车厢本体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拉压力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背景技术
MTS作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和高精度力学性能测试、模拟系统和位移传感器的制造商,有着数十年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全新的万能测试系统,主要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剥离以及撕裂等物理性能测试,可根据多种标准进行试验和数据处理。
现有的MTSCriterion40系列系统具有完善的通用测试系统,可以满足多种静态生产测试要求,由于其在进行测试的时候需要一个静态的环境,因此多用于地面上的实验室中,而有些情况特殊的时候,为了实现快速操作,需要将试验设备移动至车载式实验室中,但试验设备的移动性能较差,移动至车载式实验室中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试验设备移动至车载式实验室中困难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可便于将检测装置移动至实验室内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包括车厢本体、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转动连接,且二者设于所述车厢本体内部的底部,并沿所述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移动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沿所述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车厢本体的内部中间设有活动区,所述活动区的一侧设有固定装置放置区,所述活动区的另一侧设有可移动装置放置区。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车厢本体靠近所述可移动装置放置区一侧的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上端与所述车厢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车厢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卡接固定,以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外侧固定设有收纳块,所述收纳块的内部可转动的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活动板的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活动区靠近所述车厢本体的车门一端设有用于清洗消毒的净化区。
优选的,所述车厢本体靠近车头一侧的内壁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活动压杆,所述伸缩杆可沿所述升降杆移动,且所述伸缩杆可沿所述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伸缩。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高度值大于所述检测装置的高度值。
优选的,所述车厢本体靠近车头一侧的内壁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的间距大于检测装置的宽度值。
优选的,所述活动压杆的内侧设有弹性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包括车厢本体、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以及驱动装置,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设于车厢本体内,且两者与车厢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可转动连接,驱动装置与第二移动板连接。
使用时,打开车门,工作人员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沿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向车厢本体外移动,其中第二移动板靠近车厢本体的车门处,因此当第二移动板完全移动至车厢本体外时,由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可转动连接,因此第二移动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倾斜,从而使车厢本体内部与地面形成斜坡,此时可将检测装置通过小型的搬运设备从斜坡运输到车厢本体内部。
使用完毕后,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反向移动,直至第二移动板完全位于车厢本体内部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可使车厢本体内部与地面形成斜坡,从而可通过小型搬运设备将检测装置搬运至车厢本体内部,方便快捷,便于设备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放大图A;
图4为图2中的放大剖视图B;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左视剖面图;
图6为图5中的放大图C;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后视剖面图;
图8为图7中的放大图D;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俯视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仰视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扩张示意图。
图1-11中:
1为车厢本体、2为收纳块、3为第二活动板、4为第二移动板、5为支撑腿、6为第一活动板、7为活动槽、8为活动顶板、9为旋转盘、10为活动卡块、11为检测装置、12为升降杆、13为伸缩杆、14为第一移动板、15为第一支撑板、16为第二支撑板、17为链条、18为第一凹槽、19为主动轮、20为齿轮、21为从动轮、22为齿条槽、23为净化区、24为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5为固定装置放置区、26为活动压杆、27为第二活动区、28为第一活动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可便于将检测装置移动至实验室内部。
请参考图1-图11,图1为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放大图A;图4为图2中的放大剖视图B;图5为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左视剖面图;图6为图5中的放大图C;图7为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后视剖面图;图8为图7中的放大图D;图9为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俯视剖面图;图10为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的仰视剖面图;图11为扩张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包括车厢本体1、第一移动板14、第二移动板4以及驱动装置,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转动连接,且二者设于车厢本体1内部的底部,并沿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驱动装置与第二移动板4连接,以驱动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沿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
具体的,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均为矩形板,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设于车厢本体1内部的底部,且两者沿车厢本体1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二移动板4位于靠近车门的一端,第一移动板14位于靠近车头的一端,驱动装置包括设于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的两侧底部的齿条槽22,第二移动板4两侧的齿条槽22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18,第一凹槽18的内部均安装有两个齿轮20,且齿轮20均与齿条槽22啮合,两个齿轮20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1,两个从动轮21之间绕制有链条17,链条17的内部中间设有主动轮19,主动轮19与电机连接。
当将检测装置11运输到车厢本体1内部时,启动第一凹槽18中的电机,以使主动轮19转动,主动轮19带动链条17转动,通过链条17带动两个从动轮21转动,从而间接地使两个齿轮20进行转动,由于第二移动板4底部的齿条槽22与齿轮20啮合,因此当齿轮20转动时,第二移动板4逐渐移动至车厢本体1的外面,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移动板4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从而在车厢本体1内部和地面之间形成斜坡,此时可通过小型的搬运设备将检测装置11运输至车厢本体1的内部。
当运输完毕后,反向启动电机,以使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反向移动,当第二移动板4完全位于车厢本体1内部时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启动电机即可使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移动并形成斜坡,以便于将检测装置11运输至车厢本体1内,操作简单,运输方便。
另外,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的下方均设有滚轮,以便于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的移动,第二移动板4的上表面设有摩擦纹,可在将检测装置11运输至车厢本体1内部时,增加搬运设备的抓地力,避免抓地力不足导致设备运输不稳定,从而导致设备损坏,进一步便于检测装置11的运输。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装置11采用的是MTS Exceed万能测试系统,技术先进,检测精度高,可选的,检测装置11也可以为其他系统。
可选的,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可选的,也可以通过设置滑轨使第一移动板14和第二移动板4可在车厢本体1的底部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车厢本体1的内部中间设有活动区,活动区的一侧设有固定装置放置区25,活动区的另一侧设有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
具体的,车厢本体1内部的中间设有活动区,活动区包括第一活动区28和第二活动区27,第一活动区28和第二活动区27沿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一活动区28位于靠近车头的一端,第二活动区27靠近车门的一端,切第一活动区28和第二活动区27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放置区25,右侧设有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
通过设置第一活动区28、第二活动区27、固定装置放置区25以及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可将一些笨重、不方便移动的设备放置于固定装置放置区25内,将一些轻便、方便移动的设备放置于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内,从而使车厢本体1内部设备放置规整,且中间留出第一活动区28和第二活动区27可便于人员走动和工作。
另外,为了防止车厢本体1两边的重心不稳,可将部分笨重设备放置于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的一端,以使其具有配重的作用。
第一活动区28、第二活动区27、固定装置放置区25以及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为相通的区域,以使当内部过滤通风时,空气可快速扩散,可选的,四个区域也可以为不相通的区域。
可选的,也可以右侧为固定装置放置区25,左侧为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设于车厢本体1靠近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一侧的第一活动板6、第二活动板3以及支撑结构,第一活动板6设于第二活动板3的上方,第一活动板6的上端与车厢本体1可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板3的下端与车厢本体1可转动连接,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板6、第二活动板3可转动连接。
具体的,车厢本体1靠近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第一活动板6设于第二活动板3的上方,且第一活动板6的上端与车厢本体1可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板3的下端与车厢本体1可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的内侧均设有收纳槽,且两个收纳槽内均设有一个第二支撑板16,第一活动板6的收纳槽内第二支撑板16的一端与收纳槽的底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5的上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板3的收纳槽内第二支撑板16的一端与收纳槽的顶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5的下端可转动连接。
使用时,将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向车厢本体1外侧转动并展开,且位于收纳槽内的第二支撑板16随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一同转动,当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转动至90度时,第二支撑板16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收纳槽,并与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垂直,且与第一支撑板15处于同一平面,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通过第一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6进行支撑固定,此时人员可在第二活动板3上走动,或者将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内的设备放置于第二活动板3上。
当进行收纳时,由于第一支撑板15的限制,使得第二支撑板16仅能向对应的收纳槽内进行移动,因此当收纳完成时,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闭合,以便于进行移动。
通过第一活动板6、第二活动板3、第一支撑板15以及第二支撑板16的设置,可扩大实验室的内部空间,且收纳时不会妨碍实验室的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活动板6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二活动板3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卡接固定,以限制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转动。
具体的,第一固定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活动板6外侧下端的活动槽7,活动槽7内安装有活动卡块10,活动卡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顶板8,第二固定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活动板3外侧上端的旋转盘9,旋转盘9的顶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大小与活动卡块10的大小相近。
当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闭合时,活动卡块10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旋转盘9的卡槽内,且活动顶板8限制活动卡块10的转动,由于活动卡块10和活动顶板8不可转动,因此活动卡块10与卡槽在车厢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卡接固定,从而避免在运输时第二活动板3和第一活动板6突然展开,导致意外发生,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
第一活动板6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活动槽7,第二活动板3在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旋转盘9,且每个旋转盘9均设有两个卡槽,以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可选的,第一活动板6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活动槽7,第二活动板3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旋转盘9。
可选的,也可以在第一活动板6和第二活动板3上设置卡扣件,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使两者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活动板3的外侧固定设有收纳块2,收纳块2的内部可转动的连接有用于支撑第二活动板3的支撑腿5。
具体的,第二活动板3的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收纳块2,收纳块2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支撑腿5,支撑腿5的一端与收纳块2可转动连接。
当第二活动板3展开时,支撑腿5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绕其端部向第二活动板3的外侧转动,从而使支撑腿5的另一端支撑于地面,并给第二活动板3提供支撑力,以使人员可稳定的在第二活动板3上活动。
可选的,第二活动板3也可以设置多个收纳块2和支撑腿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活动区靠近车厢本体1的车门一端设有用于清洗消毒的净化区23。
具体的,第二活动区27靠近车门的一端设有净化区23,净化区23的边缘设置有隔离板,净化区23内部设有喷洒消毒装置和净手池,通过隔离板可将净化区23和车厢本体1内部其他空间隔离开,避免在消毒时细菌从净化区23进入车厢本体1内部,而喷洒消毒装置和净手池可对人员身体进行杀菌净化,从而避免在较为密封的环境中,因为人员过于密集导致病毒的传染。
在上述任意一个方案的基础之上,车厢本体1靠近车头一侧的内壁设有升降杆12,升降杆12与伸缩杆13的一端连接,伸缩杆13的另一端设有活动压杆26,伸缩杆13可沿升降杆12移动,且伸缩杆13可沿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伸缩。
具体的,车厢本体1内部靠近车头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升降杆12,升降杆12的表面套接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的外端设有活动压杆26,升降杆12前方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
当将检测装置11运输至车厢本体1内部时,将检测装置11放置于第一移动板14的内端,反向启动电机后,第一移动板14将检测装置11带动至升降杆12前方,当感应装置感应到检测装置11时,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升降杆12带动伸缩杆13下降至合适的高度后,伸缩杆13控制活动压杆26沿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对检测装置11进行固定,避免运输时检测装置11发生晃动导致其损坏。
另外,活动压杆26处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活动压杆26的压力值到达预设值时,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活动压杆26停止收缩,从而避免活动压杆26过度收缩将检测装置11压坏,且可提高实验室的自动化程度。
可选的,也可以设置卡扣件将检测装置11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升降杆12的高度值大于检测装置11的高度值。
具体的,升降杆12的顶部高于检测装置11的顶部,当不使用检测装置11时,可将伸缩杆13上升至检测装置11的上方,从而便于检测装置11的取出,同理,当固定检测装置11时,伸缩杆13位于检测装置11的上方,以便于检测装置11进入活动压杆26的内侧。
可选的,也可以将伸缩杆13与升降杆12设为可转动连接,此时升降杆12的高度值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检测装置11的高度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车厢本体1靠近车头一侧的内壁间隔设有两个升降杆12,两个升降杆12的间距大于检测装置11的宽度值。
具体的,车厢本体1的内壁设有两个升降杆12,每个升降杆12均连接有一个伸缩杆13,两个升降杆12之间的距离大于检测装置11的宽度值,以保证检测装置11放置于两个伸缩杆13之间。
可选的,当伸缩杆13设为曲杆时,两个升降杆1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检测装置11的宽度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活动压杆26的内侧设有弹性垫片。
具体的,活动压杆26的内侧设有弹性垫片,当对检测装置11夹紧固定时,可减少活动压杆26对检测装置11表面的损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本体(1)、第一移动板(14)、第二移动板(4)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板(14)和所述第二移动板(4)转动连接,且二者设于所述车厢本体(1)内部的底部,并沿所述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移动板(4)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板(14)和所述第二移动板(4)沿所述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1)的内部中间设有活动区,所述活动区的一侧设有固定装置放置区(25),所述活动区的另一侧设有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车厢本体(1)靠近所述可移动装置放置区(24)一侧的第一活动板(6)、第二活动板(3)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板(6)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板(3)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板(6)的上端与所述车厢本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3)的下端与所述车厢本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板(6)、所述第二活动板(3)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6)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二活动板(3)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卡接固定,以限制所述第一活动板(6)和所述第二活动板(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3)的外侧固定设有收纳块(2),所述收纳块(2)的内部可转动的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活动板(3)的支撑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区靠近所述车厢本体(1)的车门一端设有用于清洗消毒的净化区(2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1)靠近车头一侧的内壁设有升降杆(12),所述升降杆(12)与伸缩杆(13)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13)的另一端设有活动压杆(26),所述伸缩杆(13)可沿所述升降杆(12)移动,且所述伸缩杆(13)可沿所述车厢本体(1)的长度方向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2)的高度值大于检测装置(11)的高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1)靠近车头一侧的内壁间隔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杆(12),两个所述升降杆(12)的间距大于所述检测装置(11)的宽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杆(26)的内侧设有弹性垫片。
CN202222270685.4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Active CN217981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0685.4U CN217981060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0685.4U CN217981060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1060U true CN21798106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0685.4U Active CN217981060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1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3209A (zh)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电芯入壳设备
CN210589165U (zh) 一种半轮对翻转设备
CN217981060U (zh)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CN114148390B (zh) 一种地铁施工用工具转运装置
CN115452568A (zh) 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
CN214454069U (zh) 一种四向穿梭车
CN111923822A (zh) 一种转运机器人专用的机电一体化运输装置
CN212401046U (zh) 一种转运机器人专用的机电一体化运输装置
CN109774664B (zh) 清扫设备
CN208828932U (zh) 应用于方形锂电池卷绕机的下料装置
CN215826767U (zh) 一种电厂热工仪器移动保护装置
CN217538097U (zh) 一种立体车库前轮对中装置
CN213034629U (zh)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的环保机器人
CN219406279U (zh) 自主移动复合机器人
CN213802805U (zh) 一种新型隧道施工架
CN219990186U (zh) 双轨堆垛设备
CN214415118U (zh) 一种重症病人换床用辅助设备
CN214929782U (zh) 一种农业用防倾斜倾倒运输车
CN221350966U (zh) 一种混凝土抗压测试装置
CN115045605B (zh) 一种带有刹车装置的钢轨行走施工维修梯车
CN219806811U (zh) 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临时运输平车
CN220499486U (zh) 一种用于加气砖生产的蒸养小车
CN220201262U (zh) 一种导轨式伸展的车顶悬吊装置
CN211515477U (zh) 套箱压铁清扫机构
CN213864355U (zh) 一种自动取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