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8114U - 平板电脑支架 - Google Patents

平板电脑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8114U
CN217978114U CN202222053400.1U CN202222053400U CN217978114U CN 217978114 U CN217978114 U CN 217978114U CN 202222053400 U CN202222053400 U CN 202222053400U CN 217978114 U CN217978114 U CN 217978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mping arm
rack
driving mechanism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34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剑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34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8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8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8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平板电脑支架,其中,平板电脑支架包括安装主体、夹臂组件、传动机构及电控装置,安装主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且具有贴合面;夹臂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安装主体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臂具有与第一夹持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二夹持部;电控装置包括电连接的电源、驱动机构及控制板,驱动机构及控制板安装于容纳空间,电源安装于安装主体,且与驱动机构在贴合面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电源与控制板围合于驱动机构的外周;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架在实现电动控制夹臂组件的同时有效减薄了整体厚度。

Description

平板电脑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板电脑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作和生活中基本离不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为了解放双手,市场上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支架,以用于将电子设备固定支撑在所需位置。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手机支架,可实现一键调节伸缩夹臂,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电动手机支架不可缺少的部件有驱动电机和电池,限缩于电动手机支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目前的电动手机支架的电池和控制板设于驱动电机的前侧,即,电池和驱动电机在支架的厚度方向上层叠。如此,使得整个电动手机支架的厚度大,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且由于电池和驱动电机在支架的厚度方向上层叠,为了减小整体厚度,则需要使得夹固装置与驱动电机在支架的长度方向并排布置,如此,使得夹固装置不能安装在支架壳体的居中位置,在该电动支架用于装载重量较重的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时,使得壳体会朝向一边倾斜,则不利于将平板电脑摆放至所需角度和位置。即,目前的电动手机支架不适用平板电脑,由此,亟需设计一种更薄且角度固定更稳定的电动平板电脑支架。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板电脑支架,旨在解决电动平板电脑支架的厚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板电脑支架包括安装主体、夹臂组件、传动机构及电控装置;
所述安装主体具有贴合面,且所述安装主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
夹臂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臂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贴合面之间形成夹持平板电脑的夹持空间;
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传动连接;
电控装置包括电源、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源及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控制板,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且与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贴合面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板围合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外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与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电源分布于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相交,以与所述第一段共同围合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外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壳、安装板及后壳,所述夹臂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且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前壳的前壁面形成所述贴合面;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壳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后壳的侧壁,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后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的后壁面凹陷形成有电池仓,所述电源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平板电脑支架还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电池仓的敞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电控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及开关按钮,所述充电接口安装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段,所述开关按钮安装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后壳对应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开关按钮分别开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电脑支架还包括夹固装置,所述夹固装置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背离所述贴合面的壁面,且对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夹固装置均位于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夹臂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对且间隔的第二齿条;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均啮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及所述电源位于所述齿轮邻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内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夹臂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及与所述第四导向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三导向部相配合;
所述第二夹臂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及所述第二齿条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三配合部及与所述第四导向部配合的第四配合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及所述第三导向部为导轨;
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卡勾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肋条,所述第一卡勾及所述第一肋条夹设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两侧;
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二卡勾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肋条,所述第二卡勾及所述第二肋条夹设所述第四导向部的两侧;
所述第三配合部包括第三卡勾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肋条,所述第三卡勾及所述第三肋条夹设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两侧;
所述第四配合部包括第四卡勾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肋条,所述第四卡勾及所述第四肋条夹设所述第四导向部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齿条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处于收缩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部覆盖于所述第二齿条的外围,所述第二连接部覆盖于所述第一齿条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贴合面之间形成夹持平板电脑的夹持空间,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传动连接;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驱动机构及控制板安装于容纳空间,电源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且与驱动机构在所述贴合面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如此,相比于使得电源与驱动机构在前后方向层叠的方式,充分利用安装主体的上下左右安装空间,可有效减薄整个平板电脑支架的厚度。而通过使得电源与控制板围合于驱动机构的外周,一方面使得电控装置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可缩短接线长度,使得整体走线更为整洁、接线操作更为便捷;另一方面电源和控制板不会额外增大安装主体的厚度,由此,整个电控装置的最大厚度为驱动机构的厚度,可最大化地减薄整个平板电脑支架的厚度,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驱动机构与电源在贴合面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整体厚度更薄,则可将夹固装置固定在安装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在平板电脑支架装载平板电脑时,安装主体不会朝一侧偏斜,进而有利于将平板电脑稳定地摆放至所需角度和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夹臂组件处于收缩位置;
图2为图1中平板电脑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平板电脑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平板电脑支架的夹臂组件处于张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平板电脑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平板电脑支架的前壳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平板电脑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架的夹臂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壳被移除,夹臂组件处于收缩位置;
图10为图9中平板电脑支架的背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控装置与安装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安装主体 200 夹臂组件 230 夹持空间
110 贴合面 210 第一夹臂 300 传动机构
120 容纳空间 211 第一夹持部 400 电控装置
130 前壳 212 第一齿条 410 电源
140 安装板 213 第一连接部 420 驱动机构
141 第一导向部 214 第一配合部 430 控制板
142 第二导向部 215 第二配合部 431 第一段
143 第三导向部 220 第二夹臂 432 第二段
144 第四导向部 221 第二夹持部 440 充电接口
150 后壳 222 第二齿条 450 开关按钮
151 电池仓 223 第二连接部 500 电池盖
152 第一过孔 224 第三配合部 600 夹固装置
153 第二过孔 225 第四配合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板电脑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图10及图11,该平板电脑支架包括安装主体100、夹臂组件200、传动机构300及电控装置400;安装主体100具有贴合面110,且安装主体100内形成有容纳空间120。夹臂组件200包括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安装主体100的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第一夹臂210具有第一夹持部211,第二夹臂220具有与第一夹持部21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二夹持部221,第一夹持部211、第二夹持部221与贴合面110之间形成夹持平板电脑的夹持空间。
传动机构300与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传动连接。电控装置400包括电源410、驱动机构420、与电源410及驱动机构420电连接的控制板430,驱动机构420及控制板430安装于容纳空间120,电源410安装于安装主体100,且与驱动机构420在贴合面110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电源410与控制板430围合于驱动机构420的外周;驱动机构420与传动机构300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在安装主体100的背面安装不同的夹固装置600,实现切换平板电脑支架的不同使用场景。例如该平板电脑支架可应用于车内、放置于台面、夹固于床头等,在此对平板电脑支架的固定方式和使用场景不做具体限定。安装主体100用于为电控装置400、传动机构300等提供安装。安装主体10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使得安装主体100的外轮廓形状呈矩形、椭圆形、圆形等。可选地,安装主体100呈扁平状的长条结构。安装主体100可采用塑料、金属、合金等材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实际使用中,限定安装主体100的厚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则该第一方向通常为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以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通常地,安装主体100的前侧壁形成该贴合面110,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分别位于贴合面110的左右两侧。第一夹持部211、第二夹持部221和贴合面110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则在使用时,使得平板电脑的背面贴合和贴合面110,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分别夹持平板电脑的两侧,以实现对平板电脑的夹持固定。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与安装主体100的滑动连接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两者通过滑轨滑槽、滑槽销轴等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驱动机构420驱动传动机构300带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控制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处于收缩位置或张开位置。在夹臂组件200处于收缩位置时,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之间的间距小,可实现夹紧平板电脑。在夹臂组件200处于展开位置时,使得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之间的间距大于平板电脑的宽度,则更为方便取放平板电脑。通过控制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之间的间距,使得该平板电脑支架可适应夹固不同尺寸的平板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
电源410为驱动机构420和控制板430供电。电源410、驱动机构420和控制板430之间可通过导线电连接。该电源410可以为干电池、锂电池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驱动机构420具体可以为驱动电机等,控制板430具体为PCB电路板等,以控制驱动机构420工作。驱动机构420驱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运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同时驱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运动,以同步带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当然,也可以通过两个直线电机分别驱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直线运动,以带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驱动机构42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传动机构300可以为传动齿轮,使得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上设置齿条结构,通过该驱动电机驱动传动齿轮带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可以通过设置与控制板430电连接的开关按钮450,以实现手动控制夹臂组件200的张开或收缩。当然,也可以在安装主体100内设置与控制板430电连接的检测器,以在检测器检测到电子设备靠近安装主体100时,控制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远离,以使夹臂组件200张开。而当检测器检测到电子设备贴合于贴合面110时,控制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以使夹臂组件200收缩至夹紧电子设备;还可以使得夹臂组件200的常态设置为张开状态。检测器可以为电磁感应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控制板430控制驱动机构420驱动夹臂组件200张开和收缩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电源410可以安装在安装主体100的容纳空间120内,也可以安装在安装主体100的外壁面设置凹槽供电源410安装。使得驱动机构420及控制板430安装于容纳空间120内,可保证整个平板电脑支架的外观一致性。通常地,平板电脑的尺寸比手机大,则使得平板电脑支架的安装主体100的长宽尺寸均比手机支架的安装主体100的长宽尺寸大。由此,平板电脑支架的安装主体10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均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使得电源410与驱动机构420在贴合面110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即,在平板电脑支架上放置平板电脑时,电源410与驱动机构420在平板电脑的板面方向上并排设置。则该电源410可以位于驱动机构420的左右侧、上下侧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第一夹持部211、第二夹持部221与贴合面110之间形成夹持平板电脑的夹持空间,传动机构300与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传动连接;驱动机构420与传动机构300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驱动机构420及控制板430安装于容纳空间120,电源410安装于安装主体100,且与驱动机构420在贴合面110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如此,相比于使得电源410与驱动机构420在前后方向层叠的方式,充分利用安装主体100的上下左右安装空间,可有效减薄整个平板电脑支架的厚度。而通过使得电源410与控制板430围合于驱动机构420的外周,一方面使得电控装置400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可缩短接线长度,使得整体走线更为整洁、接线操作更为便捷;另一方面电源410和控制板430不会额外增大安装主体100的厚度,由此,整个电控装置400的最大厚度为驱动机构420的厚度,可最大化地减薄整个平板电脑支架的厚度,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驱动机构420与电源410在贴合面110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整体厚度更薄,则可将夹固装置600固定在安装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在平板电脑支架装载平板电脑时,安装主体100不会朝一侧偏斜,进而有利于将平板电脑稳定地摆放至所需角度和位置。
进一步地,电源410与驱动机构420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安装主体100通常呈长条状,且安装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一致。通过使得电源410与驱动机构420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充分利用安装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空间,相比于使得电源410与驱动机构420在安装主体10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可避免空间浪费,进而在满足平板电脑支架电动功能需求的同时使得整体宽度更小,可实现平板电脑支架的小型化,则整体占用空间小,更为方便用户的携带和收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10及图11所示,控制板43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第一段431与电源410分布于驱动机构4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二段4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段431的延伸方向相交,以与第一段431共同围合于驱动机构420的外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一体成型设置,则控制板430整体可以呈L形设置。通过使得第一段431与电源410分布于驱动机构4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则第二段432位于驱动机构420的上方或下方,如此,控制板430的第一段431、第二段432与电源410共同围合于驱动机构420的外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机构420在安装主体100上占用的厚度空间最大,通过使得控制板430的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与电源410共同围合在驱动机构420的外周,在方便接线以及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的同时,使得驱动机构420周围的重力分布更为均匀,且控制板430不会额外增大安装主体100的厚度,有效减薄整个平板电脑支架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图10及图11,安装主体100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壳130、安装板140及后壳150,夹臂组件200连接于安装板140,且位于前壳130和安装板140之间,前壳130的前壁面形成贴合面110;安装板140与后壳150之间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20,驱动机构420及控制板430安装于安装板140朝向后壳150的侧壁,电源410安装于后壳150。
在本实施例中,前壳130、安装板140、后壳15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夹臂组件200可滑动安装于安装板140朝向前壳130的侧壁,驱动机构420和控制板430通过焊接、螺钉固定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40朝向后壳150的侧壁。使得夹臂组件200、驱动机构420和控制板430均安装于该安装板140上,整体结构更为集中紧凑,实现安装一体化,则更加有利于模块化生产安装,可提高整体安装效率。而通过使得安装主体100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前壳130、安装板140和后壳150,使得夹臂组件200安装于前壳130和安装板140之间,电控装置400安装在安装板140朝向后壳150的一侧,即,夹臂组件200和电控装置400分设于安装板140的前后两侧,通过该安装板140划分安装主体100内的结构区域和电器区域,更加便于操作人员的安装和维修。而使得电源410安装于后壳150,更加便于电源410的更换和拆卸。
进一步地,后壳150的后壁面凹陷形成有电池仓151,电源410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仓151内,平板电脑支架还包括电池盖500,电池盖500可拆卸地盖合于电池仓151的敞口处。该电源410具体可为干电池,则更换成本低,干电池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该干电池可设置为两节、三节等。电池盖500与后壳150之间可通过卡扣、螺钉等方式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在后壳150的后壁面凹陷形成电池仓151,使得电池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仓151内,用户通过打开该电池盖500,便可实现更换电池,拆装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结合上述控制板43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7、图10及图11所示,第二段432位于第一段431和电源410之间;电控装置400还包括充电接口440及开关按钮450,充电接口440安装且电连接于第二段432,开关按钮450安装且电连接于第一段431;后壳150对应充电接口440和开关按钮450分别开设有第一过孔152和第二过孔153。
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接口440具体可以为Type-C、USB、Lighting接口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充电接口440和开关按钮450可通过触点焊接等方式与控制板43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接口440和开关按钮450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两个或多个。当开关按钮450设置为一个时,通过该开关按钮450可实现夹臂组件200的一键张开或收缩,无需手动调节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张开距离,操作方便快捷。当然,开关按钮450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则使得其中一个按钮控制夹臂组件200张开,另一个按钮控制夹臂组件200收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数据线可通过第一过孔152实现与充电接口440的插接。开关按钮450通过该第二过孔153伸出后壳150,以便于用户按压。可以理解的是,开关按钮450的尺寸一般设置的比充电接口440大。通过使得开关按钮450安装于控制板430的第一段431,即开关按钮450设置在驱动机构4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一方面便于用户操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安装板140长度方向上的空间,不会额外增加安装主体100的宽度。而通过使得充电接口440设于控制板430的第二段432,在充电接口440插设数据线时,该数据线可从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之间的空间穿设,不会影响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的伸缩。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图7、图10及图11所示,平板电脑支架还包括夹固装置600,夹固装置600连接于安装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壁面,且对应驱动机构420设置,驱动机构420及夹固装置600均位于主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部。
在本实施例中,该夹固装置600的结构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为弹簧夹、挂钩等,可根据平板电脑支架的不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通过该夹固装置600可将平板电脑支架夹固于汽车的中控台、出风口、床头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夹固装置600与安装主体100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可选地,安装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壁面固定有通用连接部,夹固装置600与该通用连接部为可拆卸连接。如此,通过该通用连接部,使得安装主体100可与不同的夹固装置600固定连接,则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夹固装置600,以提高该平板电脑支架的通用性。需要说明的是,夹固装置600对应驱动机构420设置,则夹固装置600可以完全对应该驱动机构420,也可以仅部分对应该驱动机构420。使得驱动机构420和夹固装置600均位于主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部,使得整个安装主体100在第一方向上的重心基本位于安装主体100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且由于本申请的电源410与驱动机构420在贴合面110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使得整体厚度更薄,则该夹固装置600即使设置在对应驱动机构420的位置,也不会过于增大整个平板电脑支架的厚度。由此,使得夹固装置600大致连接在安装主体100的中心位置,且基本邻近或重合于安装主体100的重心,即使该平板电脑支架装载较重的平板电脑,安装主体100也不会朝向一边倾斜,进而可将该平板电脑摆放至所需角度和位置,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5至图9,第一夹臂21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212,第二夹臂22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齿条212相对且间隔的第二齿条222;传动机构300包括齿轮,齿轮与第一齿条212及第二齿条222均啮合;驱动机构420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齿轮固定连接;控制板430及电源410位于齿轮邻近驱动电机的一侧。
第一齿条212和第二齿条222的齿相对设置。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齿条212和第二齿条222相啮合。则该驱动电机具体为双向电机,可实现正转和反转。例如,在驱动电机正向转动时,带动齿轮正向转动,驱动第一齿条212和第二齿条222相对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以实现夹持平板电脑。在需要使得夹臂组件200张开时,使得驱动电机反转,带动齿轮反向转动,驱动第一齿条212和第二齿条222背离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远离,以实现整个夹臂组件200的张开。当然,也可以使得驱动电机正向转动时,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远离,驱动电机反转时,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相互靠近。还使得该驱动电机为单向电机,则可以通过设置弹簧等结构,实现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的复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控制板430和电源410位于齿轮邻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则可避免控制板430和电源410干涉第一齿条212和第二齿条222的移动。通过在驱动电机、齿轮和第一齿条212、第二齿条222配合的方式实现驱动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的相互靠近和远离,整体结构简单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12所示,安装主体100内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部141、第二导向部142、第三导向部143和第四导向部144,第一导向部141、第二导向部142、第三导向部143和第四导向部144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第一夹臂210还包括连接第一夹持部211及第一齿条212的第一连接部213,第一连接部213具有与第一导向部14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14及与第四导向部144配合的第二配合部215,第一齿条212与第三导向部143相配合;
第二夹臂220还包括连接第二夹持部221及第二齿条222的第二连接部223,第二连接部223具有与第一导向部141配合的第三配合部224及与第四导向部144配合的第四配合部225,第二齿条222与第二导向部142相配合。
结合上述安装主体100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壳130、安装板140、后壳150的实施例,具体可在安装板140上设置该第一导向部141、第二导向部142、第三导向部143和第四导向部144。第一方向具体为安装主体10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具体为安装主体100的宽度方向。第一导向部141、第二导向部142、第三导向部143和第四导向部144可以为导轨,则第一配合部214、第二配合部215、第三配合部224和第四配合部225可以为导槽、卡扣等结构。当然,第一导向部141、第二导向部142、第三导向部143和第四导向部144也可以为滑槽,则第一配合部214、第二配合部215、第三配合部224和第四配合部225对应地设置为销轴等。
第一齿条212和第二齿条222上具体可设置滑槽,以分别与第三导向部143和第二导向部142配合。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23可以为板状结构,也可以为条状结构等。通过在安装主体100上设置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的第一导向部141、第二导向部142、第三导向部143和第四导向部144,第一连接部213具有与第一导向部14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14及与第四导向部144配合的第二配合部215,第一齿条212与第三导向部143相配合;第二连接部223具有与第一导向部141配合的第三配合部224及与第四导向部144配合的第四配合部225,第二齿条222与第二导向部142相配合,使得第一夹臂210的第一连接部213的上下侧和第一齿条212,以及第二夹臂220的第二连接部223的上下侧和第二齿轮均与安装主体100有导向滑动配合,进而第一夹臂210、第二夹臂220与安装主体100的滑动连接更为稳固可靠。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5至图8、图12,第一导向部141、第二导向部142、第三导向部143及第三导向部143为导轨;
第一配合部214包括第一卡勾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肋条,第一卡勾及第一肋条夹设第一导向部141的两侧;第二配合部215包括第二卡勾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肋条,第二卡勾及第二肋条夹设第四导向部144的两侧;
第三配合部224包括第三卡勾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肋条,第三卡勾及第三肋条夹设第一导向部141的两侧;第四配合部225包括第四卡勾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肋条,第四卡勾及第四肋条夹设第四导向部144的两侧。
如此,第一卡勾、第二卡勾、第三卡勾和第四卡勾可对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在安装主体100上的移动限位,在满足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滑动需求的同时,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单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213位于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一齿条212之间,第二连接部223位于第二夹持部221与第二齿条222之间;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处于收缩位置时,第一连接部213覆盖于第二齿条222的外围,第二连接部223覆盖于第一齿条212的外围。如此,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处于收缩位置时,第一连接部213覆盖于第二齿条222的外围,第二连接部223覆盖于第一齿条212的外围,第一连接部213可对第二齿条222进行前后限位,第二连接部223可对第一齿条212进行前后限位,同时还使得整体结构更为整洁。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23具体可呈板状,则在第一夹臂210和第二夹臂220张开时,外露于安装主体100外的第一连接部213和第二连接部223更为美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具有贴合面,且所述安装主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
夹臂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臂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贴合面之间形成夹持平板电脑的夹持空间;
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传动连接;以及
电控装置,包括电源、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源及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控制板,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且与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贴合面所在的平面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板围合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外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电源分布于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相交,以与所述第一段共同围合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壳、安装板及后壳,所述夹臂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且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前壳的前壁面形成所述贴合面;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壳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后壳的侧壁,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后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后壁面凹陷形成有电池仓,所述电源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平板电脑支架还包括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电池仓的敞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电控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及开关按钮,所述充电接口安装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段,所述开关按钮安装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后壳对应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开关按钮分别开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电脑支架还包括夹固装置,所述夹固装置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背离所述贴合面的壁面,且对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夹固装置均位于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夹臂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对且间隔的第二齿条;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均啮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及所述电源位于所述齿轮邻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内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夹臂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及与所述第四导向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三导向部相配合;
所述第二夹臂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及所述第二齿条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三配合部及与所述第四导向部配合的第四配合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板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齿条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处于收缩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部覆盖于所述第二齿条的外围,所述第二连接部覆盖于所述第一齿条的外围。
CN202222053400.1U 2022-08-05 2022-08-05 平板电脑支架 Active CN217978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400.1U CN217978114U (zh) 2022-08-05 2022-08-05 平板电脑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400.1U CN217978114U (zh) 2022-08-05 2022-08-05 平板电脑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8114U true CN217978114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6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3400.1U Active CN217978114U (zh) 2022-08-05 2022-08-05 平板电脑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8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65748B2 (ja) 携帯型電子デバイス用の再充電または接続トレイ
US5162719A (en) Battery pack charger
JP2006340598A (ja) 一体化された無停電電源装置エンクロージャ
GB2424317A (en) Power track and slidable sockets for use in vehicle
US6385468B2 (en) External connector and battery extension pack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5673173A (e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a modular power conversion unit
CN217978114U (zh) 平板电脑支架
JPH11289367A (ja) 蓄電装置を含む電話方式装置及びこの電話方式装置に適した蓄電装置
CN210490491U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
EP0168216A2 (en)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having a member capable of being inserted in invertible position
CN209823830U (zh) 手持设备保护壳
WO2014206204A1 (zh)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CN216146340U (zh) 一种电动手机支架
KR20190001937U (ko) 무선충전 거치대
CN209786059U (zh) 电池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1089888U (zh) 一种会议麦克风底座及其麦克风
EP2278669A2 (en) Power supply adapter
CN208842344U (zh) 车载支架
EP4293805A1 (en) Battery pack, external device, and electrical combination
CN217305917U (zh) 一种共享充电宝用快速充电装置
CN214542423U (zh) 电池包的壳体结构及可拆卸式电池包
CN219144366U (zh) 头盔电池包组件及其头盔
CN210517824U (zh) 一种充电支架
CN214543754U (zh) 充电座
CN210093177U (zh) 具有双供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