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9440U - 防护杠 - Google Patents

防护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9440U
CN217969440U CN202222150064.2U CN202222150064U CN217969440U CN 217969440 U CN217969440 U CN 217969440U CN 202222150064 U CN202222150064 U CN 202222150064U CN 217969440 U CN217969440 U CN 217969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thick stick
lifting mechanism
automobile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00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荣昌
杨杰
杨竹恩
陈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00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9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9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9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杠,包括杠体、抬升机构和缓冲板,杠体开设有缓冲腔,抬升机构安装于缓冲腔内,抬升机构的输出端能够向下伸出缓冲腔,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杠体的前端。其有益效果在于:杠体可以代替汽车的前后部与外界发生碰撞,并将碰撞产生的冲击分散至车身各处;缓冲腔可以为杠体在碰撞时发生的变形提供空间;抬升机构的输出端伸出缓冲腔,可以在汽车陷入坑中时,将车身的前端或后部从坑中顶出,以有利于帮助汽车脱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杠体的前端,可以在与外界发生碰撞时吸附部分能量,同时缓冲板可以从杠体上拆卸下来并固定在车胎上,可以增大车胎与坑中的摩擦,以有利于汽车驶出陷入的坑中。

Description

防护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杠。
背景技术
由于户外环境复杂,在进行户外越野时,汽车的前后部容易与外界发生碰撞而受损。另一方面,户外的路面较为坑洼,且在恶劣的天气状况影响下,会形成较大的深坑,汽车在陷入这些深坑后,造成汽车车轮出现打滑。由于现有的汽车大多并不具有四驱功能,因此汽车在陷入深坑时,通常难以脱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汽车在户外越野时容易受户外环境影响而受损和陷入深坑。
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杠,包括杠体、抬升机构和缓冲板,所述杠体开设有缓冲腔,所述抬升机构安装于所述缓冲腔内,所述抬升机构的输出端能够向下伸出所述缓冲腔,所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杠体的前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杠体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台阶槽,所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台阶槽的底部,所述摩擦部设置于所述缓冲板远离所述台阶槽的一侧并向上延伸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台阶槽与所述缓冲腔相对封闭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一凸部,所述缓冲板开设有两列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设置于两列所述第一凹槽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杠体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斜面,所述摩擦部向远离所述斜面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缓冲板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间隔排列设置有所述第三凸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部包括第四凸部,第二凹槽相对的两侧分别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四凸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杠体可以代替汽车的前后部与外界发生碰撞,并将碰撞产生的冲击分散至车身各处,以减少汽车受损的程度;缓冲腔可以为杠体在碰撞时发生的变形提供空间;抬升机构安装于缓冲腔内,可以减少户外环境对抬升机构的影响,抬升机构的输出端伸出缓冲腔,可以在汽车陷入坑中时,将车身的前端或后部从坑中顶出,以有利于帮助汽车脱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杠体的前端,可以在与外界发生碰撞时吸附部分能量,同时缓冲板可以从杠体上拆卸下来并固定在车胎上,可以增大车胎与坑中的摩擦,以有利于汽车驶出陷入的坑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实施例的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防护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述实施例的防护杠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述实施例的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杠体;101、缓冲腔;102、台阶槽;
2、抬升机构;
3、缓冲板;311、第一凸部;312、第二凸部;313、第三凸部;314、第四凸部;30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防护杠,包括杠体1、抬升机构2和缓冲板3,杠体1开设有缓冲腔101,抬升机构2安装于缓冲腔101内,抬升机构2的输出端能够向下伸出缓冲腔101,缓冲板3可拆卸安装于杠体1的前端。
可以理解的是,杠体1可以代替汽车的前后部与外界发生碰撞,并将碰撞产生的冲击分散至车身各处,以减少汽车受损的程度;缓冲腔101可以为杠体1在碰撞时发生的变形提供空间;抬升机构2安装于缓冲腔101内,可以减少户外环境对抬升机构2的影响,抬升机构2的输出端伸出缓冲腔101,可以在汽车陷入坑中时,将车身的前端或后部从坑中顶出,以有利于帮助汽车脱困;缓冲板3可拆卸安装于杠体1的前端,可以在与外界发生碰撞时吸附部分能量,同时缓冲板3可以从杠体1上拆卸下来并固定在车胎上,可以增大车胎与坑中的摩擦,以有利于汽车驶出陷入的坑中。
优选地,抬升机构2可以为电动推杆和液压推杆中的一种。
优选地,缓冲腔101内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抬升机构2。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缓冲板3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部。
可以理解的是,设于缓冲板3外表面的摩擦部可以增大车胎与坑中的摩擦,以有利于汽车驶出陷入的坑中。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杠体1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台阶槽102,缓冲板3可拆卸安装于台阶槽102的底部,摩擦部设置于缓冲板3远离台阶槽102的一侧并向上延伸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后防护杠使用。其中,台阶槽102可以供踩踏之用,方便用户进入越野车中。摩擦部设置于缓冲板3远离台阶槽102的一侧并向上延伸设置,可以提高与用户脚部接触位置的粗糙程度,以方便用户从越野车的后部进入车中。除此之外,缓冲板3拆卸后可以固定在车胎外作为脱困板使用,辅助车辆脱困。
优选地,缓冲板3与杠体1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台阶槽102与缓冲腔101相对封闭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相对封闭设置的台阶槽102和缓冲腔101,可以避免雨水通过台阶槽102进入缓冲腔101中而损坏抬升机构2。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摩擦部包括第一凸部311,缓冲板3开设有两列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部311,第一凸部311凸出于第一凹槽的开口。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可以增大缓冲板3的粗糙程度,以方便用户从越野车的后部进入车中。第一凸部311凸出于第一凹槽的开口,有利于对踏在台阶槽102的用户提供支撑,以帮助用户进入越野车中。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摩擦部包括第二凸部312,第二凸部312设置于两列第一凹槽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凸部312设置于两列第一凹槽之间,可以增大缓冲板3的粗糙程度,以方便用户从越野车的后部进入车中。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杠体1的底部设置有斜面,缓冲板3可拆卸安装于斜面,摩擦部向远离斜面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前防护杠使用,安装于斜面的缓冲板3可以对空气起导流作用,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从而起到防止后轮飘浮外的作用。在轮胎陷入较深时,将缓冲板3从杠体1上拆卸作为轮胎防陷板使用,垫在遇困轮胎的前方或后方,辅助车辆脱困。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摩擦部包括第三凸部313,缓冲板3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底部间隔排列设置有第三凸部313。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凹槽的底部间隔排列设置有第三凸部313,可以对空气起导流作用,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从而起到防止后轮飘浮外的作用。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摩擦部包括第四凸部314,第二凹槽相对的两侧分别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第四凸部314。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凸部314可以对空气起导流作用,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从而起到防止后轮飘浮外的作用。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缓冲板3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301。
可以理解的是,通孔301可以通过绑带,有利于绑带的绑扎以固定在遇困打滑的轮胎上,增强轮胎的抓地力。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杠,其杠体1可以代替汽车的前后部与外界发生碰撞,并将碰撞产生的冲击分散至车身各处,以减少汽车受损的程度;缓冲腔101可以为杠体1在碰撞时发生的变形提供空间;抬升机构2安装于缓冲腔101内,可以减少户外环境对抬升机构2的影响,抬升机构2的输出端伸出缓冲腔101,可以在汽车陷入坑中时,将车身的前端或后部从坑中顶出,以有利于帮助汽车脱困;缓冲板3可拆卸安装于杠体1的前端,可以在与外界发生碰撞时吸附部分能量,同时缓冲板3可以从杠体1上拆卸下来并固定在车胎上,可以增大车胎与坑中的摩擦,以有利于汽车驶出陷入的坑中。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护杠,其特征在于,包括杠体、抬升机构和缓冲板,所述杠体开设有缓冲腔,所述抬升机构安装于所述缓冲腔内,所述抬升机构的输出端能够向下伸出所述缓冲腔,所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杠体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杠体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台阶槽,所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台阶槽的底部,所述摩擦部设置于所述缓冲板远离所述台阶槽的一侧并向上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槽与所述缓冲腔相对封闭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一凸部,所述缓冲板开设有两列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设置于两列所述第一凹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杠体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缓冲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斜面,所述摩擦部向远离所述斜面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缓冲板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间隔排列设置有所述第三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包括第四凸部,第二凹槽相对的两侧分别间隔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四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
CN202222150064.2U 2022-08-15 2022-08-15 防护杠 Active CN217969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0064.2U CN217969440U (zh) 2022-08-15 2022-08-15 防护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0064.2U CN217969440U (zh) 2022-08-15 2022-08-15 防护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9440U true CN21796944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0064.2U Active CN217969440U (zh) 2022-08-15 2022-08-15 防护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9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5804B2 (ja) 一次コイル上昇型非接触充電装置
US20130126254A1 (en) Motor vehicle
CN102910209A (zh) 用于车辆的活动引擎罩装置
CN217969440U (zh) 防护杠
US7490693B2 (en) Grab rail and muffler support structure
CN210337551U (zh) 防护结构以及车辆
JPS598912Y2 (ja) 衝撃吸収バンパ構造
CN211765385U (zh) 乘用车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KR20050037207A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캐리어의 보강구조
KR20040014780A (ko) 자동차의 에어 댐 장치
CN211568118U (zh) 后地板总成以及汽车
CN210000229U (zh) 一种汽车电动伸缩踏板
CN211442505U (zh) 一种车用一体式挡泥板总成
CN217415984U (zh) 一种高强度的电动车车体件
CN212979785U (zh) 一种具有液压转向的边梁气垫板
CN2404761Y (zh) 车辆泥板
CN219524027U (zh) 具有防护功能的副车架
CN219467697U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CN113879402B (zh) 一体化式前伸梁及重型汽车
CN217804947U (zh) 一种新型重型汽车用翼子板
CN210122136U (zh) 车辆下部结构
KR100449295B1 (ko) 트럭용 범퍼
CN211809470U (zh) 一种抗撞的汽车前保险杠
CN21013299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CN21847986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