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9232U -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9232U
CN217969232U CN202222167437.7U CN202222167437U CN217969232U CN 217969232 U CN217969232 U CN 217969232U CN 202222167437 U CN202222167437 U CN 202222167437U CN 217969232 U CN217969232 U CN 217969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way
shaft
transmission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74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邦亚
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74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9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9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9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包括:输出组件;发动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相连;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相连;发电机,通过第一单向件传动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第一单向齿轮与所述发动机传动连接;发电机轴通过第二单向件传动连接有第二单向齿轮,第二单向齿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传动连接,第一单向件和第二单向件的单向传动方向相反。本方案无需控制器进行控制即可自动实现发电机轴与发动机和输出组件之间的单向动力传递,简化了现有多模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逻辑,能够实现多种控制模式,纯电工况下可实现双电机驱动,汽车动力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与传统内燃机相比,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提供或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
目前,混合动力系统通常包括传统的发动机驱动系统以及电动机驱动系统,现有的混合动力系统通常需要执行多种驱动模式,例如,单电机驱动、双电机驱动、混合动力驱动、增程驱动等,为实现上述功能,现有混合动力系统通常需要结构设计得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涉及的控制逻辑也非常复杂,大大的限制了系统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庞杂、控制逻辑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包括:
输出组件;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
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发电机轴通过第一单向件传动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所述第一单向件用以将所述第一单向齿轮以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发电机轴使所述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单向齿轮与所述发动机传动连接;
所述发电机轴通过第二单向件传动连接有第二单向齿轮,所述第二单向件用以将所述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给所述第二单向齿轮使所述第二单向齿轮以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单向齿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组件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单向件和所述第二单向件的单向传动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轴,其中,
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轴相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所述第二轴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轴通过离合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其中,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机轴相连,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轴相连,且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单向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且所述发动机至所述第一单向齿轮的传动比大于所述驱动电机至所述第二单向齿轮的传动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齿轮空套于所述第一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件和所述第二单向件均为超越离合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车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其中,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二轴相连,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车轮的车轮轴相连,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模混合动力装置还包括差速器,所述第七齿轮通过所述差速器与所述车轮轴相连。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方案基于第一单向件和第二单向件的单向传动特性,无需控制器进行控制即可自动实现发电机轴与发动机、输出组件之间的单向动力传递,简化了现有多模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逻辑,能够实现多种控制模式,纯电工况下可实现双电机驱动,汽车动力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第一纯电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第二纯电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双电机驱动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发动机直驱模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第一混合模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第二混合模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混合动力装置一实施例增程模式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发动机1、驱动电机2、发电机3、第一齿轮4、第一轴5、第二齿轮6、离合器7、第二轴8、第三齿轮9、第四齿轮10、第一单向齿轮11、第一单向件12、第三轴13、第二单向件14、第二单向齿轮15、第五齿轮16、第六齿轮17、第七齿轮18、车轮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包括:输出组件、发动机、驱动电机、发电机;其中,发动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相连,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相连,发电机的发电机轴通过第一单向件传动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第一单向件用以将第一单向齿轮以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给发电机轴使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第一单向齿轮与发动机传动连接;发电机轴通过第二单向件传动连接有第二单向齿轮,第二单向件用以将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给第二单向齿轮使第二单向齿轮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二单向齿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传动连接,第一单向件和第二单向件的单向传动方向相反。
基于以上结构,通过在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设置第一单向件,在发电机与输出组件之间设置第二单向件,当系统执行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时,例如增程模式,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会传递给第一单向齿轮使其以第一方向旋转,第一单向齿轮再通过第一单向件将动力传递至发电机轴,使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驱动发电机运行发电。
当系统执行发电机驱动时,例如双电机驱动模式,发电机作为动力源带动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输出动力,此时发电机轴会通过第二单向件带动第二单向齿轮以第一方向旋转,第二单向齿轮再通过第三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输出组件,实现发电机驱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单向件的单向传动特性,使得第一单向件处于分离状态,即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时不会通过第一单向件反拖发动机,使系统运行更流畅。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第一单向件和第二单向件的单向传动特性,无需控制器进行控制即可自动实现发电机轴与发动机和输出组件之间的单向动力传递,简化了现有多模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逻辑,能够实现多种控制模式,纯电工况下可实现双电机驱动,汽车动力性更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包括输出组件、发动机1、驱动电机2、发电机3以及传动机构。
其中,发动机1和驱动电机2均为动力输出装置,两者均可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输出至输出组件,例如,发动机1和驱动电机2可选择性的将动力输出至输出组件时可实现多模混合动力装置的纯电驱动、混合驱动、发动机直驱等驱动模式;发动机1还可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输出至发电机3,例如,增程模式下发动机1将动力输出至发电机3时可实现发电机3的发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发电机3既可以作为发电装置,又可以作为驱动装置,因此,当发电机3作为发电装置时,可以对驱动电机2或车辆电池进行供电,当发电机3作为驱动装置时,可以对输出组件进行驱动,基于此,动力装置还可实现发电机单独驱动模式、双电机驱动模式。
其中,传动机构用以实现发动机1、驱动电机2、发电机3与输出组件之间以及发动机1与发电机3之间的动力传递,进而满足车辆的驱动需求。下面对各元件之间的传动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发动机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相连,以使发动机1可输出动力至输出组件。
具体地,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轴5、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6和第二轴8,其中,所述第一轴5与所述发动机1的发动机轴相连,所述第一齿轮4与所述发动机轴相连,所述第二轴8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齿轮6与所述第二轴8通过离合器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与所述第二齿轮6相啮合。
应理解,上述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传动组件进行传动连接,例如,第一轴5与发动机轴相连可以为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也可以通过齿轮副进行传动连接。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一轴5与发动机轴通过联轴器同轴连接,第一齿轮4套接固定在第一轴5上,第二齿轮6空套在第二轴8上,离合器7的外转毂与第二齿轮6固定相连,离合器7的内转毂与第二轴8固定相连。
基于上述结构,发动机1、第一轴5、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6、离合器7、第二轴8和输出组件构成第一驱动路径,其传递动力过程如下:结合离合器7,发动机1启动后输出动力,动力再依次经过第一轴5、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6、离合器7和第二轴8后传递至输出组件,实现发动机直驱功能,满足车辆驱动需求。
其中,驱动电机2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以使驱动电机2可输出动力至输出组件。
具体地,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9和第四齿轮10,其中,所述第三齿轮9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驱动电机轴同轴相连,所述第四齿轮10与所述第二轴8同轴相连,且所述第四齿轮10与所述第三齿轮9相啮合。
基于该结构,驱动电机2、第三齿轮9、第四齿轮10、第二轴8和输出组件构成第二驱动路径,其传递动力过程如下:驱动电机2启动后输出动力,动力依次经过第三齿轮9、第四齿轮10和第二轴8后传递至输出组件,实现驱动电机2直驱功能,可以满足车辆纯电驱动需求。
其中,所述发电机3的发电机轴与所述发动机1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单向传动机构,以使发动机1输出的动力可通过第一单向传动机构单向传递发电机轴,进而使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驱动发电机3发电。
具体地,参见图1,所述第一单向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单向齿轮11和第一单向件12。参见图1,发电机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三轴13,第一单向齿轮11通过所述第一单向件12与所述第三轴13传动连接,且第一单向齿轮11与第一齿轮4相啮合。
其中,第一单向件12是指具有单向传递动力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件12优选为超越离合器,装配时,第一单向件12的外圈与第一单向齿轮11固定相连,第一单向件12的内圈与第三轴13固定相连。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件12满足:在第一单向齿轮11作为主动件以第一方向旋转过程中,第一单向件12处于结合状态,使第一单向齿轮11能够带动第三轴13以第一方向旋转;在第三轴13作为主动件以第一方向旋转过程中,第一单向件12处于超越分离状态,第一单向齿轮11不动作。
基于上述结构,发动机1、第一轴5、第一齿轮4、第一单向齿轮11、第一单向件12、第三轴13和发电机3构成单向传动路径,其传递动力过程如下:发动机1启动后输出动力,动力依次经过第一轴5、第一齿轮4、第一单向齿轮11、第一单向件12和第三轴13传递至发电机3,使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驱动发电机3进行发电。
其中,所述发电机轴与所述输出组件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单向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单向传动机构用以将所述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出组件。
具体地,参见图1,所述第二单向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单向齿轮15、第二单向件14和第三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通过所述第二单向件14与所述第三轴13传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输出组件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向件14也优选为超越离合器,装配时,第二单向件14的外圈与第二单向齿轮15固定相连,第二单向件14的内圈与第三轴13固定相连。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向件14满足:在第三轴13以第一方向旋转过程中,第二单向件14处于结合状态,第三轴13能够带动第二单向齿轮15旋转;第二单向齿轮15绕所述第三轴13以第一方向相对旋转时,第二单向件14处于分离状态,第二单向齿轮15不会通过第二单向件14传递动力给第三轴13。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五齿轮16,所述第五齿轮16与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和所述第四齿轮10相啮合,且所述发动机1至所述第一单向齿轮11的传动比大于所述驱动电机2至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的传动比。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齿轮16空套于第一轴5上。
在该结构设计中,设定所述发动机1至所述第一单向齿轮11的传动比大于所述驱动电机2至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的传动比,可保证增程模式下第二单向齿轮15的转速大于第一单向齿轮11的转速,即第二单向齿轮15的转速大于第三轴13的转速,即第二单向件14的外圈转速大于内圈的转速,从而确保第二单向件14的外圈绕内圈以第一方向相对旋转,由此可基于第二单向件14的单向特性避免第三轴13与第二单向齿轮15之间的运动干涉。
基于上述结构,发电机3、第三轴13、第二单向件14、第二单向齿轮15、第五齿轮16、第四齿轮10、第二轴8和输出组件构成第三驱动路径,其传递动力过程如下:发电机3启动输出动力,动力依次经过第三轴13、第二单向件14、第二单向齿轮15、第五齿轮16、第四齿轮10和第二轴8传递至输出组件,实现发电机3直驱功能,可以满足车辆纯电驱动需求。
其中,输出组件为车辆的轮端,其具体包括车轮19、第六齿轮17和第七齿轮18,所述第六齿轮17与所述第二轴8相连,所述第七齿轮18与所述车轮19的车轮19轴相连,所述第六齿轮17与所述第七齿轮18相啮合。
基于上述结构,当发动机1、发电机3或驱动电机2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轴8后,第二轴8会通过第六齿轮17和第七齿轮18将动力传递给车轮19,实现车辆的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多模混合动力装置还包括差速器(图中未示出),第七齿轮18通过差速器与车轮19轴相连,通过差速器使车辆曲线行驶时各车轮19的旋转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提供的混合动力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及车辆情况选择多种工作模式,比如纯电动驱动模式、发动机驱动模式、混合驱动模式、双电机驱动模式、增程驱动模式。
下面以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装置对第一纯电模式、第二纯电模式、发动机直驱模式、增程模式、第一混合模式、第二混合模式以及双电机驱动模式的动力传递进行说明。
(1)第一纯电模式。参见图2,发动机1和发电机3不启动,断开离合器7,驱动电机2启动,由车辆电池对驱动电机2供电。驱动电机驱动第三齿轮9转动,第三齿轮9和第四齿轮10相啮合以带动第四齿轮10转动,第四齿轮10通过第二轴8带动第六齿轮17同步转动,第六齿轮17和第七齿轮18相啮合以带动第七齿轮18转动,第七齿轮18再通过差速器将动力输出至车轮19。
(2)第二纯电模式。参见图3,发动机1和驱动电机2不启动,断开离合器7。发电机3启动,发电机轴驱动第三轴13转动,并通过第二单向件14带动第二单向齿轮15转动,第二单向齿轮15、第五齿轮16和第四齿轮10依次啮合,因此可带动第四齿轮10转动,第四齿轮10通过第二轴8带动第六齿轮17同步转动,第六齿轮17和第七齿轮18相啮合以带动第七齿轮18转动,第七齿轮18再通过差速器将动力输出至车轮19。
(3)双电机驱动模式。参见图4,发动机1不启动,断开离合器7。发电机3和驱动电机2启动,驱动电机2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轴8,发电机3也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轴8,此时第二轴8的转矩为驱动电机2和发电机3并联输出的转矩,然后第二轴8再通过第六齿轮17、第七齿轮18和差速器将动力输出至车轮19。
(4)发动机直驱模式。参见图5,驱动电机2不启动,结合离合器7。发动机1启动,发动机轴驱动第一轴5转动,第一轴5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和第二齿轮6啮合以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第二齿轮6通过离合器7带动第二轴8转动,然后第二轴8再通过第六齿轮17、第七齿轮18和差速器将动力输出至车轮19。
(5)第一混合模式。参见图6,驱动电机2不启动,结合离合器7。发动机1和发电机3启动,发动机1通过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6和离合器7带动第二轴8转动,发电机3通过第二单向件14、第二单向齿轮15、第五齿轮16和第四齿轮10带动第二轴8转动,此时第二轴8的转矩为发动机1和发电机3并联输出的转矩,然后第二轴8再通过第六齿轮17、第七齿轮18和差速器将动力输出至车轮19。在第一混合模式中需保证发电机3至第三轴13的速比小于发动机1至第一单向齿轮11的速比,即第三轴13的转速大于第二单向齿轮15的齿轮,使第一单向件12处于超越分离状态。
(6)第二混合模式。参见图7,结合离合器7,发动机1、发电机3和驱动电机2启动,发动机1通过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6和离合器7带动第二轴8转动,发电机3通过第二单向件14、第二单向齿轮15、第五齿轮16和第四齿轮10带动第二轴8转动,驱动电机2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轴8,此时第二轴8的转矩为发动机1、发电机3和驱动电机2并联输出的转矩,然后第二轴8再通过第六齿轮17、第七齿轮18和差速器将动力输出至车轮19。
(7)增程模式。参见图8,断开离合器7,发动机1和驱动电机2启动,驱动电机2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轴8,然后第二轴8再通过第六齿轮17、第七齿轮18和差速器将动力输出至车轮19。在此过程中,发动机1同时将动力传递至发电机3,发电机3发电为驱动电机2和车辆电池提供能源。在增程模式下,需保证发动机1至第一单向齿轮11的传动比大于驱动电机2至第二单向齿轮15的传动比,确保增程模式下第二单向齿轮15的转速大于第一单向齿轮11的转速,避免第三轴13与第二单向齿轮15之间的运动干涉。
根据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
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如差速器、减速器等均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因此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理解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组件;
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
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
发电机(3),所述发电机(3)的发电机轴通过第一单向件(12)传动连接有第一单向齿轮(11),所述第一单向件(12)用以将所述第一单向齿轮(11)以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发电机轴使所述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单向齿轮(11)与所述发动机(1)传动连接;
所述发电机轴上通过第二单向件(14)传动连接有第二单向齿轮(15),所述第二单向件(14)用以将所述发电机轴以第一方向的旋转传递给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使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以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组件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单向件(12)和所述第二单向件(14)的单向传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轴(5)、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6)和第二轴(8),其中,
所述第一轴(5)与所述发动机(1)的发动机轴相连,所述第一齿轮(4)与所述第一轴(5)相连,所述第二轴(8)与所述输出组件传动相连,所述第二齿轮(6)与所述第二轴(8)通过离合器(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与所述第二齿轮(6)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齿轮(11)与所述第一齿轮(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9)和第四齿轮(10),其中,
所述第三齿轮(9)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驱动电机轴相连,所述第四齿轮(10)与所述第二轴(8)相连,且所述第四齿轮(10)与所述第三齿轮(9)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五齿轮(16),所述第五齿轮(16)与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所述第四齿轮(10)相啮合,且所述发动机(1)至所述第一单向齿轮(11)的传动比大于所述驱动电机(2)至所述第二单向齿轮(15)的传动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16)空套于所述第一轴(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件(12)和所述第二单向件(14)均为超越离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车轮(19)、第六齿轮(17)和第七齿轮(18),其中,
所述第六齿轮(17)与所述第二轴(8)相连,所述第七齿轮(18)与所述车轮(19)的车轮轴相连,所述第六齿轮(17)与所述第七齿轮(18)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混合动力装置还包括差速器,所述第七齿轮(18)通过所述差速器与所述车轮轴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模混合动力装置。
CN202222167437.7U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7969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7437.7U CN21796923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7437.7U CN21796923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9232U true CN217969232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8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7437.7U Active CN21796923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9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7599B (zh) 一种带跛行回家模块的混合动力系统
CN109130830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及动力系统
CN107387595B (zh) 用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变矩器的整合离合器系统
US11391348B2 (en) Transmission and power system for use in hybrid vehicle
US9199529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US11299027B2 (en) Power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s
JP2019500259A (ja) ダイナミッククラッチを有するハイブリッド全輪駆動システム
CN210234641U (zh) 一种用于车辆动力系统的电驱动传动装置
CN109878321A (zh) 混合动力装置及混合动力汽车
WO2020093301A1 (zh) 混合动力模块和车辆
CN108909433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
US20220161653A1 (en) Front-and-rear-wheel drive vehicle
CN202357849U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WO2020211519A1 (zh) 双电机混合发动机行星排动力总成
CN110962572B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2717694A (zh) 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10949111A (zh) 双转子电机与拉维娜式行星轮系串联式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CN217969232U (zh)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KR101684548B1 (ko)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의 동력전달장치
CN110962573B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EP3878673B1 (en) Hybrid power module and vehicle
CN106740048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CN210027019U (zh) 一种车用耦合变速装置
CN217994128U (zh) 一种多挡混动装置及车辆
CN220904681U (zh) 混合动力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