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4540U -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4540U
CN217964540U CN202221835128.6U CN202221835128U CN217964540U CN 217964540 U CN217964540 U CN 217964540U CN 202221835128 U CN202221835128 U CN 202221835128U CN 217964540 U CN217964540 U CN 217964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unit
wire feeding
driving
cut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51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稳达
陈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prec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51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4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4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4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切割机构和送线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用以对电线进行切割;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切换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上的两个送线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以调整两个所述送线组件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两个所述送线组件之一与所述切割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辊压单元和定位单元,待加工的电线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所述辊压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所述辊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电线进行调直,以在所述定位单元处由所述切割机构进行切割。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送线装置成本,切换操作步骤简单,提高了线源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成捆的电线进行切割等处理以制成成品线束。为保障线束中电信号的传输质量,同一线束中的电线需采用来自不同线源的电线混合而成,以避免全部采用某一线源的电线时,若该线源的电线出现质量问题,则会导致所制成的线束无法正常使用。在目前的技术方案中,常采用多个送线装置分别对不同线源的电线进行送线,然而采用多个送线装置成本较高,切换操作步骤较为繁琐,进而影响了线源切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可以降低送线装置成本,切换操作步骤简单,提高了线源切换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包括:
基座;
切割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切割机构用以对电线进行切割;
送线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切换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上的两个送线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以调整两个所述送线组件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两个所述送线组件之一与所述切割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辊压单元和定位单元,待加工的电线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所述辊压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所述辊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电线进行调直,以在所述定位单元处由所述切割机构进行切割。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通过切换组件和设置于切换组件上的两个送线组件,不同送线组件可以对应不同的线源,该切换组件可以调整两个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的相对位置,以使任一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相对设置,从而完成线源切换。由此,通过切换组件对两个送线组件进行切换,相比于采用多个送线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切换操作简单,提高了线源切换的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切换组件包括驱动连接的基板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基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板可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基座上作直线往复运动;两个所述送线组件沿所述基板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防退单元,所述防退单元设置于所述辊压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之间;所述防退单元包括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和夹板,所述第二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夹板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辊压单元包括固定轮、活动轮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活动轮驱动连接,所述活动轮可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靠近所述固定轮以对所述电线进行调直;所述辊压单元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电线长度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活动轮的转动轴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驱动连接的定位管和第四驱动件,所述定位管可供所述电线穿过,且所述定位管的内径沿所述电线的送线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定位管可在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上进行翻转。
可选地,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分别与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可在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靠近以对所述电线进行切割。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激光打标单元和扫码单元,所述激光打标单元和扫码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激光打标单元用以对所述电线进行打标,所述扫码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电线的打标信息并记录。
可选地,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抬升单元,所述抬升单元与所述激光打标单元对应设置,所述抬升单元包括驱动连接的第六驱动件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可在所述第六驱动件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上作直线往复运动,以抬升位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所述电线供所述激光打标单元进行打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的辊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的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电线X、基座100、切割机构200、切换组件310、辊压单元321、定位单元322、防退单元323、固定轮321-A、活动轮321-B、第三驱动件321-C、编码器321-D、定位管322-A、第四驱动件322-B、激光打标单元400、扫码单元500、抬升单元324、第六驱动件324-A、支撑台324-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由于切换组件和设置于切换组件上的两个送线组件,不同送线组件可以对应不同的线源,该切换组件可以调整两个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的相对位置,以使任一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相对设置,从而完成线源切换。由此,通过切换组件对两个送线组件进行切换,相比于采用多个送线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切换操作简单,提高了线源切换的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地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100、切割机构200以及送线机构。
具体地,切割机构200和送线机构均设置于该基座100上,该切割机构200用以对电线X进行切割,以使电线X能够具有符合加工要求的长度。送线机构包括切换组件310以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310上的两个送线组件,该切换组件310用以调整两个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20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在调整过后,存在两个送线组件之一与切割机构200相对设置,与切割机构200相对设置的送线组件可以向切割机构200进行送线以进行切割。
在该实施例中,送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辊压单元321和定位单元322,在外力的作用下,待加工的电线X可以依次经过辊压单元321和定位单元322。应该理解的,未经加工的电线X一般采用成捆的方式进行收纳,会使电线X进行弯曲,由此,通过设置辊压单元321,其可以对电线X进行调直,以保证电线X切割时的长度的准确度,避免因为电线X弯曲而导致切割后的电线X过长或过短而未达到长度需求,接着,调直后的电线X在定位单元322处会被切割机构200进行切割。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切换组件310和设置于切换组件310上的两个送线组件,不同送线组件可以对应不同的线源,该切换组件310可以调整两个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200的相对位置,以使任一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200相对设置,从而完成线源切换。由此,通过切换组件310对两个送线组件进行切换,相比于采用多个送线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切换操作简单,提高了线源切换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该切换组件310包括驱动连接的基板(图中未标注)和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该基板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100上,基板可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线在基座100上作直线往复运动,两个送线组件沿基板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于基板上。具体地,基座100上并排设置有导轨,基板通过滑块与该导轨相连接,第一驱动件可以为气缸,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下方,其一端与基座100连接,另一端与基板相连接,且连接方向与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同。由此,当第一驱动件的工作时,其可以带动基板在导轨上作往复直线运动,而两个送线组件沿基板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于基板上,当基板在导轨上运动时,即可变换两个送线组件与切割机构20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完成送线组件的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送线组件还包括防退单元323,该防退单元323用于防止在进行送线组件切换时,电线X从线源方向脱出。具体地,该防退单元323设置于辊压单元321和定位单元322之间,该防退单元323包括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和夹板,该第二驱动件可驱动夹板开启和关闭。具体地,该夹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板和固定板,该活动板与第二驱动件相连接,该第二驱动件可驱动活动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以控制夹爪的开启和关闭。由此,当切换送线组件时,可以通过防退单元323夹住电线X,以防止其从线源方向脱出,影响下次的送线。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辊压单元321包括固定轮321-A、活动轮321-B以及第三驱动件321-C,第三驱动件321-C与活动轮321-B驱动连接,该活动轮321-B可在第三驱动件321-C的驱动下,靠近该固定轮321-A以对电线X进行调直。需要说明的,固定轮321-A和活动轮321-B均可以进行转动,当第三驱动件321-C驱动活动轮321-B靠近固定轮321-A时,活动轮321-B和固定轮321-A可以将电线X进行夹持,且电线X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活动轮321-B和固定轮321-A能够跟随转动,以对电线X进行调直,保证了后续在对电线X切割后能够得到符合长度要求的电线X。辊压单元321还包括用于测量电线X的长度的编码器321-D,该编码器321-D与活动轮321-B的转动轴相连接,由此,当电线X从固定轮321-A和活动轮321-B之间通过时,二者可以跟随电线X的移动而进行转动,由此,编码器321-D可以通过活动轮321-B的转动从而测量电线X的长度。基于测量得到的长度,可以对切割机构200进行控制,以得到预定长度的电线X,也可以基于测量得到的长度,确定电线X的消耗总长度。
请参考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定位单元322包括驱动连接的定位管322-A和第四驱动件322-B,该定位管322-A可供电线X穿过,且定位管322-A的内径沿该电线X的送线方向逐渐减小,以便于电线X穿过。并且,定位管322-A可在第四驱动件322-B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上进行翻转。由此,在进行送线组件的切换时,第四驱动件322-B可以将定位管322-A向上翻转,从而避让其他部件,以保证切换的正常进行,提高了设备结构的紧凑性。
在一示例中,定位管322-A可铰接于其所在的位置上,第四驱动件322-B通过连杆(图中未标注)与定位管322-A的铰接端相连接,该第四驱动件322-B可以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动端与连杆相铰接,由此,当气缸的活动端伸出或者缩回时,即可通过连杆带动定位管322-A进行翻转。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切割机构200包括第五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切刀(图中未标注)和第二切刀(图中未标注),该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分别与第五驱动件驱动连接,该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可在第五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靠近以电线X进行切割。优选的,第五驱动件可以为驱动电机,其输出轴与一齿轮驱动连接,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上设有与该齿轮相适配的齿条,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而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上的齿条分别位于齿轮的上方和下方与该齿轮进行配合。由此,当齿轮被第五驱动件驱动而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相对靠近或远离,当二者靠近时即可对电线X进行切割。
由此,通过上述传动结构的设置,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能够同步运动,提高了切割效率,同时也不会因为仅有一切刀运动而导致电线X弯折,保证了切割的有效性和效果。
请参考图1,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还包括激光打标单元400和扫码单元500,该激光打标单元400和扫码单元500均设置于基座100上,该激光打标单元400可以对电线X进行打标,扫码单元500则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电线X的打标信息并进行记录,以在后续可以查询从而明确制成线束的电线X的线源。需要说明的,该激光打标单元400和扫码单元500可以设置于辊压单元321和定位单元322之间,由此,通过对调直后的电线X进行打标,可以保证打标效果。
请参考图1和图4,送线组件还包括抬升单元324,该抬升单元324与激光打标单元400对应设置,该抬升单元324包括驱动连接的第六驱动件324-A和支撑台324-B,该支撑台324-B可在第六驱动件324-A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上作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可以抬升位于支撑台324-B上的电线X以供激光打标单元400进行打标。需要说明的,通过抬升单元324可以将电线X抬升到适合打标的位置,保证打标效果。打标完成后,抬升单元324降低高度,以继续进行送线。在一示例中,该第六驱动件324-A可以为气缸,既可保证每次抬升的高度相同,进而保证打标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打标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切割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切割机构用以对电线进行切割;
送线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切换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切换组件上的两个送线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以调整两个所述送线组件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两个所述送线组件之一与所述切割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辊压单元和定位单元,待加工的电线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所述辊压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所述辊压单元用于对所述电线进行调直,以在所述定位单元处由所述切割机构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驱动连接的基板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基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板可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基座上作直线往复运动;两个所述送线组件沿所述基板的运动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防退单元,所述防退单元设置于所述辊压单元和所述定位单元之间;所述防退单元包括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和夹板,所述第二驱动件可驱动所述夹板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单元包括固定轮、活动轮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活动轮驱动连接,所述活动轮可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靠近所述固定轮以对所述电线进行调直;所述辊压单元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电线长度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活动轮的转动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驱动连接的定位管和第四驱动件,所述定位管可供所述电线穿过,且所述定位管的内径沿所述电线的送线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定位管可在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上进行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分别与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可在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靠近以对所述电线进行切割。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激光打标单元和扫码单元,所述激光打标单元和扫码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激光打标单元用以对所述电线进行打标,所述扫码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电线的打标信息并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抬升单元,所述抬升单元与所述激光打标单元对应设置,所述抬升单元包括驱动连接的第六驱动件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可在所述第六驱动件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上作直线往复运动,以抬升位于所述支撑台上的所述电线供所述激光打标单元进行打标。
CN202221835128.6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Active CN217964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5128.6U CN217964540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5128.6U CN217964540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4540U true CN21796454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7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5128.6U Active CN217964540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4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3187Y (zh) 一种微型焊接机
CN106391900A (zh) 上下型双丝杠送料结构及全自动电脑弯刀机
CN217964540U (zh) 一种双线源自动切换送线装置
CN112453921A (zh) 一种板料切割焊接设备
CN108847563B (zh) 全自动打端子设备和铆接点自动对准方法
CN215815588U (zh) 电子元件绕线切割一体机
CN212303382U (zh) 变压器自动绕线机
CN106835522B (zh) 雨伞带缝接机的翻折缝合结构
CN112164581A (zh) 一种可对漆包线进行锡焊的电感磁芯绕线装置
CN112893702A (zh) 送线裁切装置及线束加工设备
CN209998268U (zh) 一种剪线出线装置
CN214399315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绕线一体化装置
CN217640784U (zh) 用于线束加工设备的引线及送线定长机构
CN110961558A (zh) 用于金属焊丝盘结构单元的制备装置
CN208241058U (zh) 全自动打端子设备
RU212631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ленты в трубчатую форму, имеющее механизм остановки и возобновлени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CN213183972U (zh) 一种sq电感线包与底座的缠脚装置
CN215183520U (zh) 电子元件转台式绕线装置
CN113178323A (zh) 电子元件绕线切割一体机
CN218004616U (zh) 一种全自动磁环绕线机的旋转夹持装置
CN217577787U (zh) 一种新型线缆摇盘机
CN114613594B (zh) 一种电感线圈绕线机
CN220199674U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自动捆扎设备
CN213340069U (zh) 一种可对漆包线进行锡焊的电感磁芯绕线装置
CN217182614U (zh) Ffc压端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