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7006U -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7006U
CN217947006U CN202222343092.6U CN202222343092U CN217947006U CN 217947006 U CN217947006 U CN 217947006U CN 202222343092 U CN202222343092 U CN 202222343092U CN 217947006 U CN217947006 U CN 217947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ing
hopper
feeding
receiving system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30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涛
余俊杰
周珈亦
王龙岗
李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30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7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7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7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包括胶带输送机和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进料漏斗;位于卸料区域的胶带输送机的罩体开设有卸料口,罩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环绕卸料口设置;进料漏斗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口,进料漏斗在下料口的位置处安装有活动下料管,下料口和活动下料管沿下料方向连通设置,以形成与外部隔绝的,且延伸至卸料口处的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外壁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环绕下料通道设置,密封件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扬尘的产生,且稳定性和灵活性好,还易于对洒料进行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工业大国,需要使用大量的工业原料。目前,国内铁矿石、煤矿、焦炭等工业原料的运输多是通过成本更低的货轮进行运输,工业原料运输到港口后需要通过港口门机对货船上的物料进行卸料。当前,港口使用移动漏斗配合门机抓斗进行物料接收是一种灵活性高的物料接收方式;但是,该接收方式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公开号为CN102728590B的中国发明专利记载了一种料场龙门吊抓斗与移动漏斗卸料随动除尘器,包括移动漏斗,移动漏斗包括移动小车、支座和漏斗,移动小车后方设置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单点除尘器和自动卸料阀,固定支座与支座之间设置有随动密封槽,漏斗上方固定设置有环形吸尘箱,环形吸尘箱与单点除尘器之间通过吸尘管道相连通,随动密封槽与单点除尘器之间通过除尘管道相连通。
虽然上述专利具有移动性和一定的除尘效果,但是,将其用于港口物料接收的过程中,仍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此外,上述专利中,还存在灵活性不高、洒料难以处理、稳定性差等技术缺陷。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粉尘较大、洒料难以处理、稳定性差、以及灵活性不高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包括胶带输送机和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进料漏斗;所述胶带输送机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机架设置;所述进料漏斗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胶带输送机的上方;
所述胶带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和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输送机本体的上方;位于卸料区域的所述罩体开设有卸料口,所述罩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环绕所述卸料口设置;
所述进料漏斗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口,所述进料漏斗在所述下料口的位置处安装有活动下料管,所述下料口和所述活动下料管沿下料方向连通设置,以形成与外部隔绝的,且延伸至所述卸料口处的下料通道;
所述下料通道的外壁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绕所述下料通道设置,所述密封件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卸料区域的所述罩体包括沿所述输送机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卸料密封罩,各所述卸料密封罩均开设有所述卸料口,且各所述卸料密封罩的所述卸料口均搭配有活动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密封罩的内腔设有落料缓冲组件,所述落料缓冲组件与所述卸料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接收系统还包括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对且平行设置;
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所述第一行走组件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组件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和/或所述第二轨道上标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散料收集机构,所述散料收集机构包括放置台、集料斗、卷绳组件和拉绳;
其中,所述放置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外侧;所述集料斗放置于所述放置台上,所述集料斗上开设有集料口和传料孔,所述集料口的开设位置高于所述传料孔,所述传料孔朝向所述机架的内部,且开合式地设置;所述卷绳组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卷绳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料斗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漏斗的侧向固定有散料溜管,所述散料溜管的进料口朝向所述集料斗的移动区域,且与所述传料孔对应设置;所述散料溜管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漏斗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料斗的内部设有导料组件,以将进入所述集料斗内的物料导流至所述传料孔处。
进一步地,所述散料溜管的外壁下侧设有固定磁块,所述集料斗在靠近所述散料溜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固定磁块搭配的定位磁块,所述定位磁块位于所述传料孔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漏斗的进料口朝上,且延伸至所述机架的上方;
所述机架上设有干雾抑尘机构,所述干雾抑尘机构具有喷雾器,所述喷雾器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底部向下固定有伸缩式的支撑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抑制扬尘外溢到空气中,提高物料接收过程中的环保性。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卸料密封罩和活动下料管,可以实现对卸料区域胶带输送机的密封,当进料漏斗到达港口对应门机的位置时,只需调节活动下料管,使活动下料管伸入卸料密封罩的卸料口,即可将下料通道延伸至卸料密封罩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密封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通过密封件的密封,以及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可拆卸式连接,可以在卸料过程中进一步抑制粉尘外溢。
2、本实用新型可以便于对洒料进行收集。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设有散料收集机构,且散料收集机构包括放置台、集料斗、卷绳组件、拉绳和散料溜管,使得卸料过程中洒落的物料可以通过铁锹等工具送入集料斗中;当收集到一定物料后,启动卷绳组件,可以通过拉绳提升集料斗至散料溜管的进料口处,然后将集料斗内的物料通过散料溜管输送至进料漏斗内,并从进料漏斗进入胶带输送机构内;当集料斗卸完料后,可以启动卷绳组件反转,从而将集料斗回位。
3、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卸料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高使用寿命。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机在机架底部设有支撑机构,可以承受门机抓斗卸料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确保机架和进料漏斗的稳固性,使得卸料装置不易被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强,作业效率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地面铺设两条轨道,且轨道上标设有刻度线,由于港口两门机之间的距离通常是已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卸料装置的快速定位。而且,当港口门机较多,需设置多个卸料装置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对多个卸料装置进行快速且精准的定位排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胶带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物料接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物料接收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进料漏斗和卸料密封罩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活动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布置两个卸料机构时物料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轨道机构1;刻度线101;输送机本体2;纵梁21;支腿22;下托辊23;托辊支架24;上托辊25、皮带26;输料密封罩3;密封罩支架31;卸料密封罩4;卸料口41;第一盖合部411;固定磁条42;缓冲板43;支撑块44;缓冲弹簧45;活动盖板46;第二盖合部461;密封垫462;拉手463;机架5;行走机构51;行走轮511;驱动电机512;横梁52;支撑板53;放置台54;进料漏斗6;下料口61;活动下料管62;密封裙帘63;软磁密封条64;散料溜管65;固定磁块66;液压千斤顶71;支撑腿72;干雾抑尘机构8;散料收集机构9;集料斗91;斗体911;卸料斜板912;传料孔913;定位磁块914;电液动伸缩杆915;封闭板916;集料口917;卷扬机92;钢丝绳93;门机抓斗10;振动防闭塞机构1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了解的是,参见图1所示,现有胶带输送机包括胶带机本体和罩体,胶带机本体包括纵梁21、支腿22、下托辊23、托辊支架24、上托辊25、皮带26等部件;罩体包括密封罩;现有胶带输送机一般通过密封罩支架31对密封罩进行固定支撑,从而使密封罩罩设于胶带机本体上。
结合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现有专利中记载的输送皮带26和随动密封槽,其虽然可以对密封罩与胶带输送机的结合进行部分改进。然而,由于漏斗的活动设置,当漏斗移动到下一个位置时,其下料口61的位置也会移动,因此,在漏斗下料口61移动的范围,并不方便在胶带机上方安装密封罩,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方案也仅设计了一段随动密封罩,胶带输送机的整个胶带面无法完全封闭,而港口作业区有风,依然使得胶带面上会有粉尘外溢,导致现有的港口接收物料时移动漏斗下料到胶带面处的粉尘较大。
此外,现有技术在集成除尘系统后,会使得整个设备体积大大增加,调节不方便,造成物料接受用移动漏斗灵活性不高,作业效率低;现有装置接受物料的移动漏斗稳定性也比较差,使用寿命短;而且,港口在接受物料的过程中会产生洒料,出现洒料难以处理的情况。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1、现有的港口接收物料时粉尘较大的问题;2、接受物料的移动漏斗灵活性不高,作业效率低的问题;3、物料接受用移动漏斗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4、物料接受过程中洒料难以处理的问题。
为此,参见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包括胶带输送机和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卸料装置包括机架5和进料漏斗6。
为了保证物料能够进入进料漏斗6内,并从进料漏斗6进入胶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机架5设置;进料漏斗6安装于机架5上,且位于胶带输送机的上方。具体地,胶带输送机可以横向排布,进料漏斗6可以竖向安装,且与机架5固定连接,机架5具体可以在内部设置与整个机架5一体化固定的多根横梁52,然后将进料漏斗6固定于横梁52上;进料漏斗6的下料口61和胶带输送机的卸料口41上下对应设置。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的是,机架5作为承载体,其具体样式可以根据卸料装置或本实用新型的需求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胶带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2和罩体,为了抑制粉尘的逸散,罩体通常罩设于输送机本体2的上方,且罩体通过密封罩支架31进行固定于与输送机本体2上。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机本体2、密封罩支架31以及输送机本体2与罩体的结合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也可以参见图1进行理解。
为了保证正常的进料和卸料,通过划有卸料区域,即卸料段。在卸料区域,一般会排布有门机抓斗10,门机抓斗10可以为多个,门机抓斗10通常沿胶带输送机的延伸方向排布,且门机抓斗10、进料漏斗6和胶带输送机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排布有门机抓斗10的区域可以称为卸料区域。
位于卸料区域的罩体开设有卸料口41,即胶带输送机具有连续设置的罩体,尤其是在卸料区域具有连续设置的连续设置的罩体;当然,胶带输送机位于其他区域的通常也具有连续设置的罩体,且该部分罩体与卸料区域的罩体连续设置;其中,连续设置的罩体可以为多段依次相连的罩体。胶带输送机的一部分处于卸料区域,该部分通常靠近胶带输送机的尾部,胶带输送机位于卸料区域的部分需要在罩体上开设卸料口41,以便接收进料漏斗6的来料。需了解的是,在卸料时,门机抓斗10、进料漏斗6的进料口、下料口61,以及罩体的卸料口41可以自上至下依次对应设置。
为了避免粉尘外溢,可以对进料漏斗6的下料处进行密封,且可以将下料位置延伸至卸料口41处。具体可以为,罩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体可以固定于罩体的顶壁外侧,第一固定件靠近且环绕卸料口41设置,第一固定件可以为环形的固定磁条42,即卸料口41的外周设有一圈固定磁条42。
进料漏斗6的内壁可以设有耐磨衬板,如陶瓷衬板、聚四氟乙烯高分子衬板等;进料漏斗6的底部可以设有振动防闭塞机构11,以保证物料的正常输送。进料漏斗6的进料口朝上,且延伸至机架5的上方,以接收门机抓斗10自上之下卸落的物料;进料漏斗6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下端开设有下料口61,进料漏斗6在下料口61的位置处安装有活动下料管62,即,活动下料管62为沿下料口61上下活动式固定连接的管路结构,且活动下料管62与进料漏斗6可拆卸式固定。
例如,进料漏斗6的下料口61向下延伸,呈管状结构,即进料漏斗6向下设有与进料漏斗6内部连通的延伸管,下料口61为延伸管的下管口,延伸管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螺孔;活动下料管62套设于延伸管的外壁上,活动下料管62的侧壁在纵向上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二螺孔,第二螺孔和第一螺孔的孔径相互对应;在可拆卸式固定时,可以使活动下料管62上下活动,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需说明的是,同一水平位置,第一螺孔的数量和第二螺孔的排数可以适应性的增减,具体以实现上下活动式固定为准。
下料口61和活动下料管62沿下料方向连通设置,以形成与外部隔绝的,且延伸至卸料口41处的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下开口可以与卸料口41齐平,也可以伸入罩体的内腔中,具体可以略微伸入;下料通道的外径需不大于卸料口41的内径,或小于卸料口41的内径。需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下料方向为自上至下的方向。
下料通道的外壁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环绕下料通道设置。具体地,活动下料管62的外壁斜向下延伸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活动下料管62固定连接,且环绕并贴合于活动下料管62的外壁。密封件可以为密封裙帘63,密封裙帘63的上端部固定贴合于活动下料管62的外壁,密封裙帘63可以理解为呈上端具有切口的圆锥形,也可以理解为类似于裙体的结构。
密封件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可以为环形的软磁密封条64,软磁密封条64固定于密封裙帘63的下端部;并且,密封裙帘63的下端部、软磁密封条64和固定磁条42的尺寸均需对应,以实现对密封裙帘63的固定,保证密封裙帘63对下料处的密封性。需说明的是,由于密封裙帘63、软磁密封条64和固定磁条42的设置,在开设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时,需保证下料时,软磁密封条64和固定磁条42能够贴合,从而使两者磁吸式固定,软磁密封条64和固定磁条42具体可以在竖向上进行磁吸式固定。
为了适应多个门机抓斗10的情况,位于卸料区域的罩体包括沿输送机本体2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卸料密封罩4,各卸料密封罩4均开设有卸料口41。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胶带输送机上的罩体是连续设置的,胶带输送机上虽然设置了多段卸料密封罩4,但对于胶带输送机上未设卸料密封罩4的部分,依然需要设有输料密封罩3,即,罩体还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多段输料密封罩3,其中,在输料密封罩3需要与卸料密封罩4的对接位置,输料密封罩3需要与卸料密封罩4连续设置;需说明的是,输料密封罩3为常规密封罩,具有罩设输送机本体2的作用;输料密封罩3和卸料密封罩4均可以为多段均是约两米一段的拱形罩,均通过密封罩支架31固定于输送机本体2上,以实现对输送机本体2的罩设。
为了避免下料过程中,粉尘从其他卸料密封罩4的卸料口41溢出,且各卸料密封罩4的卸料口41均搭配有活动盖板46,卸料密封罩4在卸料口41的边缘处可以凹设有用于放置活动盖板46的第一盖合部411;活动盖板46的外端延伸有第二盖合部461,第二盖合部461的下端面可以设有密封垫462,即相当于活动盖板46的外周底部设有密封垫462;第一盖合部411和第二盖合部461的尺寸相互对应;另外,活动盖板46的顶部中央可以设有拉手463,便于人员操作。
为了对物料进行落料缓冲,卸料密封罩4的内腔设有落料缓冲组件,落料缓冲组件可以与卸料口41对应设置。具体地,落料缓冲组件可以为两个,且两个落料缓冲组件相对设置,均固定于卸料密封罩4的内壁,且靠近卸料口41,两个落料缓冲组件之间具间隔距离,以保证物料的正常下落。
落料缓冲组件可以靠近轨道机构1设置,可以包括缓冲板43、支撑块44和缓冲弹簧45;缓冲板43铰接于卸料密封罩4的内壁上,并靠近轨道机构1设置,支撑块44固定于卸料密封罩4的内壁,且位于缓冲板43与卸料密封罩4铰接处的正下方,缓冲弹簧45的上端与缓冲板4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缓冲弹簧45的下端与支撑块44的上侧壁固定连接,使得支撑块44通过缓冲弹簧45支撑缓冲板43。
为了实现进料漏斗6的灵活移动,物料接收系统还包括轨道机构1,轨道机构1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对且平行设置;机架5的底部固定设有行走机构51,行走机构51包括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第一行走组件与第一轨道滑动连接,第二行走组件与第二轨道滑动连接;适应性地,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也可以相对且平行设置。
具体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铺设于地面上,胶带输送机架5设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机架5可以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第一支撑组靠近第一轨道设置,第二支撑组靠近第二轨道设置;第一行走组件安装于第一支撑组的底部,第二行走组件安装于第二支撑组的底部。
例如,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均具有前后两个支撑柱,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均包括行走轮511和驱动电机512,其中,各行走机构51的行走轮511可以为两个。对于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一支撑组,可以在第一支撑组的后支撑柱的底部向下安装一个行走轮511,并安装有驱动电机512,该行走轮511和驱动电机512传动连接,以使驱动电机512带动行走轮511转动,可以在第一支撑组的前支撑柱的底部向下安装一个行走轮511,以便于机架5的移动,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支撑组的前支撑柱的底部安装驱动电机512,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处的行走轮511可以择一搭配有驱动电机512,也可以均搭配有驱动电机512。对于第二行走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与上述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一支撑组的设置可以相同。
为了实现快速定位,第一轨道和/或第二轨道上可以标设有刻度线101。需了解的是,港口两门机之间的距离通常是已知的,机架5和进料漏斗6构成的卸料机构可以参照第一轨道和/或第二轨道上的刻度进行快速的定位,提高卸料的灵活性。若港口门机多,还可以设置多个卸料装置,通过带刻度线101的轨道对多个卸料装置进行快速定位。
为了实现对散料的收集,卸料装置还可以包括散料收集机构9;散料收集机构9包括放置台54、集料斗91、卷绳组件、拉绳;与之对应的,进料漏斗6的侧向固定有散料溜管65。
其中,放置台54固定设置于机架5的外侧,放置台54可以为两个。具体可以为,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前后两个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的连接柱,连接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放置台54。即,其中一个放置台54靠近第一支撑组,另一个放置台54靠近第二支撑组,且均向轨道机构1的外侧延伸,与此同时,散料溜管65也可以为两个,分别固定于进料漏斗6靠近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两侧。
集料斗91放置于放置台54上,集料斗91上开设有集料口917和传料孔913,集料口917的开设位置高于传料孔913,传料孔913朝向机架5的内部,且开合式地设置;集料口917开设于集料斗91的顶壁处,位于拉绳的一侧,且远离散料溜管65设置,即靠外设置;传料孔913朝向机架5的内部,以便进行散料的收集。在卸料过程中洒落的物料,可以通过铁锹等工具送入置于放置台54的集料斗91内。
卷绳组件固定于机架5的顶部;拉绳的一端与卷绳组件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集料斗91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地,卷绳组件可以为卷扬机92,拉绳可以为钢丝绳93,通过卷扬机92的正反转,从而带动集料斗91的升降。
为了将集料斗91内的物料输送至进料漏斗6,散料溜管65具有斗体911,且斗体911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朝向集料斗91的移动区域,即升降区域;且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与传料孔913对应设置,即传料孔913开设于集料斗91靠近散料溜管65的侧壁,且集料斗91在升降过程中,其出料口能够与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对接,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大于传料孔913。另外,散料溜管65的出料口与进料漏斗6连通设置,适应性地,散料溜管65倾斜设置,散料溜管65可以与进料漏斗6固定连接,且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高于出料口。
作为对集料斗91的细化说明,传料孔913处设有可活动的封闭板916,封闭板916的尺寸不小于传料孔913的尺寸,且两者相互配合设置,以对传料孔913进行封堵,保证传料口的开合式设置;集料斗91在开有出料口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电液动伸缩杆915,电液动伸缩杆915位于传料孔913的上方,封闭板916位于电液动伸缩杆915的下方,电液动伸缩杆915和封闭板916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电液动伸缩杆915控制封闭板916的上下移动,实现对传料孔913的开合控制。
集料斗91的内部设有导料组件,以将进入集料斗91内的物料导流至传料孔913处。导料组件可以为卸料斜板912,卸料斜板912与集料斗9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卸料斜板912的外沿与集料斗91的内壁密封设置,以将卸料斜板912下方的空间隔绝。卸料斜板912具有靠近集料斗91出料口的第一端、和远离集料斗91出料口第二端,第一端与集料斗91出料口的下端齐平,第二端高于第一端。
为了便于集料斗91和散料溜管65对接,并提升对接过程中集料斗91的稳固性,散料溜管65的外壁下侧设有固定磁块66,集料斗91在靠近散料溜管65的一侧设有用于与固定磁块66搭配的定位磁块914,定位磁块914位于传料孔913的下方,固定磁块66与定位磁块914相互匹配,在对接时,两者可以进行横向的磁吸式固定,从而有效地对集料斗91进行固定,防止集料斗91在卸料时发生晃动。
固定磁块66与定位磁块914的具体安装方式可以为,固定磁块66固定于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处,且位于散料溜管65的外壁下侧,当散料溜管65进料口为平口时,固定磁块66的上端可以与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齐平或基本齐平,当散料溜管65进料口为平口时,固定磁块66的上端可以与散料溜管65的进料口的下端齐平或基本齐平;定位磁块914固定于集料斗91的侧壁上,且位于传料孔913下方,定位磁块914的上端面可以与传料孔913的下端齐平或基本齐平。
为了进一步抑制空气中的粉尘,机架5上设有干雾抑尘机构8,干雾抑尘机构8具有喷雾器,喷雾器安装于机架5的顶部。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各支撑柱上均固定设置横向的支撑板53,然后将干雾抑尘机构8的水源箱置于支撑板53上,以便于对水源箱进行注水,然后通过管线与安装于机架5的顶部的喷雾器连通,喷雾器可以为多个,沿进料漏斗6的外周分布。需了解的是,为了便于喷雾器的安装,需要适应性地在机架5的顶部设置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的水平柱,然后将喷雾器的安装于水平柱上。还需了解的是,干雾抑尘机构8为现有技术,干雾抑尘机构8通常包括:干雾抑尘机、空气压缩机、喷雾器、水气管线、控制系统等,并配备有水源箱。
为了提高卸料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高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机架5的底部向下固定设有伸缩式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位于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之间,且不与胶带输送机重合。具体地,支撑机构可以为四个,支撑机构可以包括液压千斤顶71,液压千斤顶71具有伸缩杆,伸缩杆上下伸缩,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2。在具体实现过程上,当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的各支撑柱上均固定设置横向的支撑板53时,各支撑板53均可以朝向胶带输送机,且不于胶带输送机在水平方向上重合;每个支撑机构的液压千斤对应固定安装于一个支撑板53的下端面,即四个支撑机构分别对应安装于四个支撑板53的下端面。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结构的具体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基本本实用新型记载能够完成对技术方案的实施。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设置控制柜,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涉电元件进行控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的说明,可以通过行走机构51相较于轨道的滑动,将安装有进料漏斗6的机架5移至门机抓斗10的下方;并将进料漏斗6下方卸料密封罩4的活动盖板46取出;需说明的是,只有在需要卸料时,才将对应的活动盖板46取出,其他时间处于常闭状态;在取出活动盖板46后,上下调节活动下料管62使其插进密封罩的卸料口41,并通过螺栓对活动下料管62进行固定;之后,调整密封裙帘63,使其底部的软磁密封条64与固定磁条42固定,以确保对整个下料过程的封闭,使下料过程中不会有粉尘外溢。此外,抓斗卸料到漏斗上时,干雾抑尘装置可以有效的捕集空气中的粉尘。
当卸料过程中产生洒落的物料时,可以通过铁锹等工具将洒落的物料集料斗91中,当收集到一定量的物料后,启动卷扬机92,通过钢丝绳93提升集料斗91到散料溜管65处停止,此时,散料溜管65上的固定磁块66可以和集料斗91上的定位磁块914吸引,从而将斗体911固定。然后,控制电液动伸缩杆915移开封闭板916,集料斗91内的物料可以通过出料口进入散料溜管65内,并通过散料溜管65进行进料漏斗6,从而穿过进料漏斗6的下料口61进入胶带输送机。在集料斗91卸完料后,启动卷扬机92反转,集料斗9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力大于磁性吸附力)下落至放置台54上。
由于门机抓斗10卸料时单次卸料量大,机架5承受的冲击力较大,本实用新型机架5的底部支撑机构可以保证卸料过程中的稳固性。在卸料时,控制控制各液压千斤顶71伸展至支撑腿72落到地面,以对机架5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卸料时机架5的稳定性,并有效保护机架5底部的行走机构51和轨道,防止其受力过大损坏。若港口门机多,可以上设置多个卸料装置,从而保证卸料的正常进行。此外,在移动卸料装置时,由于轨道上标设有刻度线101,可以参照轨道上的刻度对其进行快速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输送机和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机架和进料漏斗;所述胶带输送机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机架设置;所述进料漏斗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胶带输送机的上方;
所述胶带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和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输送机本体的上方;位于卸料区域的所述罩体开设有卸料口,所述罩体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环绕所述卸料口设置;
所述进料漏斗的下端开设有下料口,所述进料漏斗在所述下料口的位置处安装有活动下料管,所述下料口和所述活动下料管沿下料方向连通设置,以形成与外部隔绝的,且延伸至所述卸料口处的下料通道;
所述下料通道的外壁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绕所述下料通道设置,所述密封件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卸料区域的所述罩体包括沿所述输送机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卸料密封罩,各所述卸料密封罩均开设有所述卸料口,且各所述卸料密封罩的所述卸料口均搭配有活动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密封罩的内腔设有落料缓冲组件,所述落料缓冲组件与所述卸料口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接收系统还包括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对且平行设置;
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组件和第二行走组件;所述第一行走组件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组件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或所述第二轨道上标设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散料收集机构,所述散料收集机构包括放置台、集料斗、卷绳组件和拉绳;
其中,所述放置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外侧;所述集料斗放置于所述放置台上,所述集料斗上开设有集料口和传料孔,所述集料口的开设位置高于所述传料孔,所述传料孔朝向所述机架的内部,且开合式地设置;所述卷绳组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卷绳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料斗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漏斗的侧向固定有散料溜管,所述散料溜管的进料口朝向所述集料斗的移动区域,且与所述传料孔对应设置;所述散料溜管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漏斗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的内部设有导料组件,以将进入所述集料斗内的物料导流至所述传料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溜管的外壁下侧设有固定磁块,所述集料斗在靠近所述散料溜管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固定磁块搭配的定位磁块,所述定位磁块位于所述传料孔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漏斗的进料口朝上,且延伸至所述机架的上方;
所述机架上设有干雾抑尘机构,所述干雾抑尘机构具有喷雾器,所述喷雾器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向下固定有伸缩式的支撑机构。
CN202222343092.6U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Active CN217947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3092.6U CN217947006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3092.6U CN217947006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7006U true CN217947006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3092.6U Active CN217947006U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70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4675A (zh) * 2023-03-22 2023-07-04 安徽永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作用卸料车的卸料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4675A (zh) * 2023-03-22 2023-07-04 安徽永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作用卸料车的卸料机构
CN116374675B (zh) * 2023-03-22 2024-04-02 安徽永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尘作用卸料车的卸料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3692B (zh) 一种高效的自动化双臂架混匀堆料机
CN217947006U (zh) 一种环保型港口物料接收系统
WO2017143732A1 (zh) 主副跨环保型圆形料场
CN207792167U (zh) 一种移动式装船机
CN103863845A (zh) 环保型直线前摆式散装水泥装船机
CN203021057U (zh) 环保型直线前摆式散装水泥装船机
CN202186763U (zh) 一种带伸缩溜管的卸料小车系统
CN110053992A (zh) 一种新型的移动龙门式链斗卸船机
CN109368137A (zh) 一种排土机转场移置方法
CN110159287B (zh) 一种新型刀具运输系统及其运输方法
CN210437872U (zh) 全密封的环保型散装物料转运装置
CN103523501A (zh) 一种提升式移动导料槽
CN204607126U (zh) 环保型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系统
CN208718697U (zh) 一种用于泥水盾构机钢管运输驳接的接管台车
CN102817611A (zh) 悬挂式掘进迎头除尘装置
CN203855186U (zh) 四盖带卸料系统
CN109205345A (zh) 一种物料全自动高速装载机
CN204369006U (zh) 一种用于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的封尘系统
CN113833013A (zh) 一种地铁车站建设混凝土浇筑布料装置
CN207536827U (zh) 一种密闭输焦系统
CN218641796U (zh) 一种装载硐室皮带自动清扫装置
CN206984807U (zh) 具有分流导料功能的漏斗装置
CN103896082A (zh) 四盖带卸料系统及其在带斗门机中的应用
CN216476384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施工混凝土浇筑皮带输送系统
CN220664260U (zh) 一种伸缩式吸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