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1902U - 一种中空轴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空轴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41902U CN217941902U CN202221440839.3U CN202221440839U CN217941902U CN 217941902 U CN217941902 U CN 217941902U CN 202221440839 U CN202221440839 U CN 202221440839U CN 217941902 U CN217941902 U CN 217941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expansion sleeve
- hollow shaft
- pressurizing
- position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轴夹具,包括第一定位体、第二定位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体套设有第一膨胀套,所述第一定位体设有与第一膨胀套内部连通的第一加压机构,所述第二定位体套设有第二膨胀套,所述第二定位体设有与第二膨胀套内部连通的第二加压机构,所述第一膨胀套与第二膨胀套轴心重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使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处于收缩状态,起到方便装夹工件的效果。通过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对中空轴工件进行定位,同时实现中空轴工件的夹紧和找中心,达到了方便装夹定位工件和重复定位精度较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轴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加工时用来紧固工件,使机床、刀具、工件保持正确相对位置的工艺装置。是机加工中重要的部件,随着机床加工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公告号为CN2104755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空轴加工用夹具,包括第一轴端定位组件和第二轴端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轴端定位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端部呈锥台结构并配合有涨套,所述第二轴端定位组件包括顶尖,顶尖轴线与定位轴轴线同轴设置,所述顶尖搭配有驱动机构,所述定位轴端部的外径向顶尖侧逐渐缩小以形成所述锥台结构,所述涨套形成有与锥台结构相配合的锥槽,所述涨套远离顶尖的一端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外凸台,所述外凸台外径大于中空轴内径。上述中空轴加工用夹具通过车床上的顶尖顶住中空轴的一端,容易受工件本身形状而导致顶尖与中空轴的接触面较小,定位精度不稳定,每次装夹需要打表找中心,耗时长,费时费力,对生产效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故现有技术中的夹具存在不便于装夹定位和重复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轴夹具,其包括第一定位体、第二定位体和连接部,该中空轴夹具具有方便装夹定位工件和重复定位精度较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空轴夹具,包括第一定位体、第二定位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体套设有第一膨胀套,所述第一定位体设有与第一膨胀套内部连通的第一加压机构,所述第二定位体套设有第二膨胀套,所述第二定位体设有与第二膨胀套内部连通的第二加压机构,所述第一膨胀套与第二膨胀套轴心重合。通过这样的设置:拆装工件时,使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处于收缩状态,起到方便装夹工件的效果。装夹工件时,能够通过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对中空轴工件进行定位,同时实现中空轴工件的夹紧和找中心,起到方便装夹定位工件的作用,并能够保证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达到了方便装夹定位工件和重复定位精度较高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压机构包括第一加压孔和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一加压孔设置在第一定位体内且与第一膨胀套连通,所述第一加压孔内设有传动液,所述第一密封块位于第一加压孔内且第一定位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块设有第一驱动件。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第一膨胀套膨胀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件为与第一定位体螺纹连接且与第一密封块抵接的第一螺钉。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通过第一驱动件推动第一密封块移动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体远离第二定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外圆面和第一顶锥孔,所述第一外圆面和第一顶锥孔均与第一膨胀套轴心重合。通过这样的设置:起到保证第一定位体的定位精度的作用,也能起到保证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加压孔内,所述第一顶锥孔与第一加压孔连通,第一顶锥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加压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密封块靠近第一顶锥孔的一侧。通过这样的设置:达到方便装夹操作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加压机构包括第二加压孔和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加压孔设置在第二定位体内且与第二膨胀套连通,所述第二加压孔内设有传动液,所述第二密封块位于第二加压孔内且第二定位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块设有第二驱动件。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第二膨胀套膨胀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件为与第二定位体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密封块抵接的第二螺钉。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通过第二驱动件推动第二密封块移动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体远离第二定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外圆面和第二顶锥孔,所述第二外圆面和第二顶锥孔均与第二膨胀套轴心重合。通过这样的设置:起到保证第二定位体的定位精度的作用,也能起到保证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加压孔内,所述第二顶锥孔与第二加压孔连通,第二顶锥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压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密封块靠近第二顶锥孔的一侧。通过这样的设置:达到方便装夹操作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连接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定位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定位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通过连接部将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连接为一体的功能,起到提高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拆装工件时,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不给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提供压力,使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处于收缩状态,从而能够方便地在中空轴工件的内部移动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起到方便装夹工件的效果。当需要夹紧工件时,先移动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至中空轴工件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分别给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内部提供压力,使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向外侧膨胀,并使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均与中空轴工件的内壁抵紧,从而实现夹紧工件的功能。并且,当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与中空轴工件内壁抵紧时,中空轴工件、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轴心重合,从而能够通过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对中空轴工件进行定位,同时实现中空轴工件的夹紧和找中心,起到方便装夹定位工件的作用。
2、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改变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的形状。通过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分别给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较大的压力,使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发生弹性形变并向外侧膨胀,而中空轴工件的重力以及中空轴工件在加工时产生的力较小,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中空轴工件的重力和中空轴工件在加工时产生的力对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保证了在加工过程中第一膨胀套和第二膨胀套对中空轴工件的定位精度,起到保证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从而保证了批量生产时的良品率。
3、通过第一膨胀套的外周面和第二膨胀套的外周面与中空轴工件的内壁抵紧,从而能够有效增大夹具与工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夹具与工件之间的稳定性,起到提高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
4、将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安装在机床上,并通过第一定位体与机床主轴连接。机床运转时,带动第一定位体转动,第一定位体通过连接部带动第二定位体转动,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同时带动工件在机床上转动,使夹具带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工件受力均匀,提高夹具与工件之间的稳定性,也能起到提高定位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空轴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体、连接部和第二定位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1、第一定位体;12、第一膨胀套;13、第一加压孔;14、第一密封块;15、第一驱动件;16、第一外圆面;17、第一顶锥孔;21、第二定位体;22、第二膨胀套;23、第二加压孔;24、第二密封块;25、第二驱动件;26、第二外圆面;27、第二顶锥孔;31、连接部;32、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4、连接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一种中空轴夹具,包括第一定位体11、第二定位体21和连接部31,连接部31分别与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连接。
参考图2,第一定位体11套设有第一膨胀套12,第一定位体11与第一膨胀套12之间密封设置。第一定位体11设有与第一膨胀套12内部连通的第一加压机构,第一加压机构包括第一加压孔13和第一密封块14,第一加压孔13设置在第一定位体11内且与第一膨胀套12连通,第一加压孔13内设有传动液,传动液为润滑脂,第一密封块14位于第一加压孔13内且第一定位体11滑动连接,第一密封块14设有第一驱动件15,第一驱动件15为与第一定位体11螺纹连接且与第一密封块14抵接的第一螺钉。第一定位体11远离第二定位体21的一端设有第一外圆面16和第一顶锥孔17,第一外圆面16和第一顶锥孔17均与第一膨胀套12轴心重合。第一外圆面16用于给机床上的定心卡盘装夹,通过车床上的定心卡盘夹住第一外圆面16,实现将第一定位体11安装在机床上。第一顶锥孔17用于供机床上的中心顶配合,通过机床上的中心顶卡入第一顶锥孔17并将第一定位体11卡紧,从而实现将第一定位安装在机床上。第一驱动件15位于第一加压孔13内,第一顶锥孔17与第一加压孔13连通,第一顶锥孔17的直径大于第一加压孔13的直径,第一驱动件15位于第一密封块14靠近第一顶锥孔17的一侧。
第二定位体21套设有第二膨胀套22,第二定位体21与第二膨胀套22之间密封设置。第二定位体21设有与第二膨胀套22内部连通的第二加压机构,第一膨胀套12与第二膨胀套22轴心重合。第二加压机构包括第二加压孔23和第二密封块24,第二加压孔23设置在第二定位体21内且与第二膨胀套22连通,第二加压孔23内设有传动液,第二密封块24位于第二加压孔23内且第二定位体21滑动连接。第二密封块24设有第二驱动件25,第二驱动件25为与第二定位体21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密封块24抵接的第二螺钉。第二定位体21远离第二定位体21的一端设有第二外圆面26和第二顶锥孔27,第二外圆面26和第二顶锥孔27均与第二膨胀套22轴心重合。第二外圆面26用于给机床上的定心卡盘装夹,通过车床上的定心卡盘夹住第二外圆面26,实现将第二定位体21安装在机床上。第二顶锥孔27用于供机床上的中心顶配合,通过机床上的中心顶卡入第二顶锥孔27并将第二定位体21卡紧,从而实现将第二定位安装在机床上。第二驱动件25位于第二加压孔23内,第二顶锥孔27与第二加压孔23连通,第二顶锥孔27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压孔23的直径,第二驱动件25位于第二密封块24靠近第二顶锥孔27的一侧。
连接部31包括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3和连接套管34,第一连接块32与第一定位体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33与第二定位体21固定连接,连接套管34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32和第二连接块3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拆装工件时,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不给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提供压力,使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处于收缩状态,从而能够方便地在中空轴工件的内部移动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起到方便装夹工件的效果。当需要夹紧工件时,先移动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至中空轴工件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分别给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内部提供压力,使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向外侧膨胀,并使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均与中空轴工件的内壁抵紧,从而实现夹紧工件的功能。并且,当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与中空轴工件内壁抵紧时,中空轴工件、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轴心重合,从而能够通过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对中空轴工件进行定位,同时实现中空轴工件的夹紧和找中心,起到方便装夹定位工件的作用。
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需要较大的压力才能改变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的形状。通过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分别给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较大的压力,使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发生弹性形变并向外侧膨胀,而中空轴工件的重力以及中空轴工件在加工时产生的力较小,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中空轴工件的重力和中空轴工件在加工时产生的力对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保证了在加工过程中第一膨胀套12和第二膨胀套22对中空轴工件的定位精度,起到保证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从而保证了批量生产时的良品率。
通过第一膨胀套12的外周面和第二膨胀套22的外周面与中空轴工件的内壁抵紧,从而能够有效增大夹具与工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夹具与工件之间的稳定性,起到提高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
将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安装在机床上,并通过第一定位体11与机床主轴连接。机床运转时,带动第一定位体11转动,第一定位体11通过连接部31带动第二定位体21转动,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同时带动工件在机床上转动,使夹具带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工件受力均匀,提高夹具与工件之间的稳定性,也能起到提高定位精度的效果。
第一驱动件15推动第一密封块14在第一加压孔13内滑动,使第一密封块14挤压第一加压孔13内的传动液,通过传动液的液压给第一膨胀套12提供压力,使第一膨胀套12向外侧膨胀,实现通过第一驱动件15驱使第一膨胀套12膨胀的功能。
转动第一螺钉,使第一螺钉在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定位体11上移动,并通过第一螺钉推动第一密封块14在第一定位体11上滑动,从而实现通过第一驱动件15推动第一密封块14移动的功能。
通过第一外圆面16和第二顶锥孔27的设置,起到方便将第一定位体11安装在机床上,并能够方便对第一定位体11进行定位,起到保证第一定位体11的定位精度的作用,也能起到保证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
将第一驱动件15设置在第一加压孔13和第一密封块14之间,能够通过直径较大第一顶锥孔17能起到方便观察第一驱动件15的作用,达到方便装夹操作的优点。
第二驱动件25推动第二密封块24在第二加压孔23内滑动,使第二密封块24挤压第二加压孔23内的传动液,通过传动液的液压给第二膨胀套22提供压力,使第二膨胀套22向外侧膨胀,实现通过第二驱动件25驱使第二膨胀套22膨胀的功能。
转动第二螺钉,使第二螺钉在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定位体21上移动,并通过第二螺钉推动第二密封块24在第二定位体21上滑动,从而实现通过第二驱动件25推动第二密封块24移动的功能。
通过第二外圆面26和第二顶锥孔27的设置,起到方便将第二定位体21安装在机床上,并能够方便对第二定位体21进行定位,起到保证第二定位体21的定位精度的作用,也能起到保证重复定位精度的效果。
将第二驱动件25设置在第二加压孔23和第二密封块24之间,能够通过直径较大第二顶锥孔27能起到方便观察第二驱动件25的作用,达到方便装夹操作的优点。
连接套管34通过第一连接块32和第二连接块33分别与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相固定,实现通过连接部31将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连接为一体的功能。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3和连接套管34传递支撑力,使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相互支撑,起到提高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中空轴夹具,包括第一定位体(11)、第二定位体(21)和连接部(3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分别与第一定位体(11)和第二定位体(21)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体(11)套设有第一膨胀套(12),所述第一定位体(11)设有与第一膨胀套(12)内部连通的第一加压机构,所述第二定位体(21)套设有第二膨胀套(22),所述第二定位体(21)设有与第二膨胀套(22)内部连通的第二加压机构,所述第一膨胀套(12)与第二膨胀套(22)轴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机构包括第一加压孔(13)和第一密封块(14),所述第一加压孔(13)设置在第一定位体(11)内且与第一膨胀套(12)连通,所述第一加压孔(13)内设有传动液,所述第一密封块(14)位于第一加压孔(13)内且第一定位体(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块(14)设有第一驱动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5)为与第一定位体(11)螺纹连接且与第一密封块(14)抵接的第一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体(11)远离第二定位体(21)的一端设有第一外圆面(16)和第一顶锥孔(17),所述第一外圆面(16)和第一顶锥孔(17)均与第一膨胀套(12)轴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5)位于第一加压孔(13)内,所述第一顶锥孔(17)与第一加压孔(13)连通,第一顶锥孔(17)的直径大于第一加压孔(13)的直径,所述第一驱动件(15)位于第一密封块(14)靠近第一顶锥孔(17)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压机构包括第二加压孔(23)和第二密封块(24),所述第二加压孔(23)设置在第二定位体(21)内且与第二膨胀套(22)连通,所述第二加压孔(23)内设有传动液,所述第二密封块(24)位于第二加压孔(23)内且第二定位体(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块(24)设有第二驱动件(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25)为与第二定位体(21)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密封块(24)抵接的第二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体(21)远离第二定位体(21)的一端设有第二外圆面(26)和第二顶锥孔(27),所述第二外圆面(26)和第二顶锥孔(27)均与第二膨胀套(22)轴心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25)位于第二加压孔(23)内,所述第二顶锥孔(27)与第二加压孔(23)连通,第二顶锥孔(27)的直径大于第二加压孔(23)的直径,所述第二驱动件(25)位于第二密封块(24)靠近第二顶锥孔(27)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轴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包括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3)和连接套管(34),所述第一连接块(32)与第一定位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33)与第二定位体(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管(34)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32)和第二连接块(33)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40839.3U CN217941902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中空轴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40839.3U CN217941902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中空轴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41902U true CN217941902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16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40839.3U Active CN217941902U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一种中空轴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41902U (zh) |
-
2022
- 2022-06-09 CN CN202221440839.3U patent/CN217941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7285B (zh) | 不规则工件定心装夹卡盘 | |
CN104191251B (zh) | 导弹防热套车磨复合机床 | |
CN101585156B (zh) | 立式数控磨床加工偏心孔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及装置 | |
CN210232619U (zh) | 珩磨加工中心 | |
US4852437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d clamping a workpiece, such as a piston, prior to rotating same in a machining operation | |
CN206066023U (zh) | 一种装夹薄壁工件的自定心装置 | |
CN217941902U (zh) | 一种中空轴夹具 | |
CN217966002U (zh) | 一种转向节加工用液压夹具 | |
CN211840281U (zh) | 一种薄壁套筒零件可回转式多孔钻床夹具 | |
CN215144817U (zh) | 薄壁件的自动化车床加工夹具 | |
CN113182867A (zh) | 一种汽车差速器用半轴齿轮的切削加工机床及加工工艺 | |
CN108177001B (zh) | 具有两相交轴孔的传动箱体、其镗孔夹具及使用方法 | |
CN112475901A (zh) | 一种差速器壳体全自动控制加工系统及其工艺 | |
CN106624660B (zh) | 一种精确加工三爪法兰盘的工艺 | |
CN219053589U (zh) | 一种数控车液压工装夹具 | |
CN214392402U (zh) | 一种车床用卡盘 | |
CN219924592U (zh) | 一种三爪卡盘的修爪装置 | |
CN113857535B (zh) | 一种薄壁长锥筒类舱段快速装夹装置和方法 | |
CN221983922U (zh) | 一种自定心装夹圆柱径向加工工装 | |
CN111136294A (zh) | 一种高档数控设备伸缩卡盘 | |
CN219704275U (zh) | 一种汽车副机叶片壳体的装夹装置 | |
CN219074418U (zh) | 一种车床尾座定心式卡盘 | |
CN215147034U (zh) | 一种用于对中的弹簧夹工装 | |
CN214817716U (zh) | 一种磨床头架的自动拨盘装置 | |
CN117123810B (zh) | 一种三销轴万向节的加工定位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