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4126U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34126U CN217934126U CN202221899777.2U CN202221899777U CN217934126U CN 217934126 U CN217934126 U CN 217934126U CN 202221899777 U CN202221899777 U CN 202221899777U CN 217934126 U CN217934126 U CN 217934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collecting
- battery
- welding
- arc
- coll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属于电池装配技术领域。该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容置腔和开口;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和第一集流盘,电芯本体位于容置腔内,第一集流盘具有第一焊接区域,第一集流盘固定在电芯本体的朝向壳体的底部的一端,且通过第一焊接区域焊接于壳体的底部;端盖组件,封闭壳体的开口并与电芯组件连接,端盖组件上设有与第一焊接区域位置对应的标识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端盖组件上设置标识部,从而可通过标识部确定出第一焊接区域,进而在壳体上对应第一焊接区域的位置进行穿透焊,以避免壳体和第一集流盘的焊接位置、第一集流盘与电芯本体的焊接位置发生重叠,出现焊接爆点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电池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包括壳体、盖板和电芯组件,电芯组件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集流盘、第二集流盘,盖板与壳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以围成一密封腔,电芯组件位于密封腔内,第一集流盘与壳体的底部焊接,第二集流盘与盖板上的极柱电连接。
在进行电池的装配时,通常采用穿透焊的方式实现壳体的底部与第一集流盘的焊接,即将电芯组件置入密封腔内,在壳体的底部直接进行焊接,完成壳体的底部与第一集流盘的焊接。然而,在壳体的底部进行穿透焊时,由于电芯组件被壳体遮挡,并不能确定待焊接点与第一集流盘的相对位置,容易造成壳体的底部与第一集流盘焊接不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能够提高电池的装配良率。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壳体,具有容置腔和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和第一集流盘,所述电芯本体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集流盘具有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一集流盘固定在所述电芯本体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且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区域焊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端盖组件,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并与所述电芯组件连接,所述端盖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焊接区域位置对应的标识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端盖组件上设置标识部,同时保证标识部与第一集流盘上的第一焊接区域位置对应,从而在焊接第一集流盘与壳体时,可通过标识部确定出第一焊接区域,进而在壳体上对应第一焊接区域的位置进行穿透焊,如此即可确定壳体与第一集流盘的焊接位置,以避免壳体和第一集流盘的焊接位置、第一集流盘与电芯本体的焊接位置发生重叠,出现焊接爆点的情况。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盘还具有第二焊接区域,所述第一集流盘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区域焊接于所述电芯本体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焊接区域和所述第一焊接区域不存在重合区域,且所述第二焊接区域与所述标识部位置对应。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集流盘上设置第二焊接区域,同时保证端盖组件上的标识部与第二焊接区域位置对应,从而在焊接壳体与第一集流盘时,可通过标识部确定出第二焊接区域的位置,进而在第二焊接区域以外的第一焊接区域对壳体进行穿透焊,避免第一焊接区域与第二焊接区域发生重叠,出现焊接爆点的情况。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盘的背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的径向凹槽;
多个所述径向凹槽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径向凹槽构成所述第二焊接区域,多个所述径向凹槽中的一者与所述标识部位置对应。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的多个径向凹槽形成第二焊接区域,不仅能够提高缩短第一集流盘与电芯本体的焊接距离,还能够保证第一集流盘与电芯本体焊接的均匀性,也即是保证第一集流盘与电芯本体焊接强度的均匀性。另外,结合标识部所在的位置,以及标识部与一径向凹槽的位置对应关系,可准确确定出一径向凹槽所在的区域,进而由于多个径向凹槽的均匀分布,确定出多个径向凹槽分别所在的区域,以保证第二焊接区域的准确确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偏离所述第一集流盘的中心,且位于一所述径向凹槽的延伸方向上。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径向凹槽内。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径向凹槽在周向上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先设置端盖组件上标识部的位置,从而可通过预先设置的标识部与一径向凹槽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出一径向凹槽所在的区域。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盘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的弧形凸起;
多个所述弧形凸起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弧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一焊接区域,多个所述弧形凸起中的一者与所述标识部位置对应。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的多个弧形凸起形成第一焊接区域,保证第一集流盘与壳体焊接的均匀性,也即是保证第一集流盘与壳体焊接强度的均匀性。另外,结合标识部所在的位置,以及标识部与一弧形凸起的位置对应关系,可准确确定出一弧形凸起所在的区域,进而由于多个弧形凸起的均匀分布,确定出多个弧形凸起分别所在的区域,以保证第一焊接区域的准确确定。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弧形凸起在周向上的中心位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弧形凸起在周向上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先设置端盖组件上标识部的位置,从而可通过预先设置的标识部与一弧形凸起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出一弧形凸起所在的区域。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盘上设有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焊接区域以外的区域,在焊接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时,所述定位部用于与电芯夹具配合使所述电芯组件位于所述电芯夹具上的预定位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定位部的设置,便于在电芯夹具的配合下,更快捷的将电芯组件放置在预定位置。如此,在固定连接端盖组件与电芯组件时,可保证端盖组件上的标识部与第一集流盘上第一焊接区域或第二焊接区域位置对应。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部为多边形孔。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定位部设置为多边形孔,从而能够保证第一集流盘在电芯夹具上定位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对第一集流盘结构的破坏,保证第一集流盘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部为圆孔,所述第一集流盘上设有多个所述圆孔。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部为弧形孔,所述第一集流盘上设有多个同心的所述弧形孔,多个所述弧形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集流盘上设置多个定位部,且将定位部设置为圆孔或弧形孔,以增大第一集流盘在电芯夹具上的定位区域,保证第一集流盘在电芯夹具上定位的稳定性。另外,相对于圆孔,弧形孔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集流盘与电芯夹具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集流盘在电芯夹具上定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第一集流盘朝向壳体底部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标识部在第一集流盘上正投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标识部在第一集流盘上正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又一种标识部在第一集流盘上正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又一种标识部在第一集流盘上正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再一种标识部在第一集流盘上正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第一集流盘朝向电芯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第一集流盘朝向壳体底部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再一种标识部在第一集流盘上正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池;
10、壳体;
11、容置腔;12、底部;
20、端盖组件;
21、标识部;22、盖板;23、电极柱;24、防爆阀;
221、注液孔;
231、棱边;
30、电芯组件;
31、电芯;32、第一集流盘;33、第二集流盘;
321、第一焊接区域;322、第二焊接区域;323、定位部;
3211、弧形凸起;3221、径向凹槽、3222、径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100。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100包括:壳体10,具有容置腔11和开口(图中未示出),开口用于将容置腔11与壳体10的外部连通;电芯组件30,包括电芯本体(图中未示出)和第一集流盘32,电芯本体位于容置腔11内,第一集流盘32具有第一焊接区域321,第一集流盘32固定在电芯本体的朝向壳体10的底部12的一端,且通过第一焊接区域321焊接于壳体10的底部12;端盖组件20,封闭壳体10的开口并与电芯组件30连接。
其中,如图1所示,电芯组件30包括电芯31、第一集流盘32和第二集流盘33,电芯31呈柱状结构,且两端分别设置有极耳,电芯31一端的极耳与第二集流盘33固定且电连接,以构成电芯31本体,电芯31另一端的极耳与第一集流盘32固定且电连接。如图1所示,端盖组件20包括盖板22、电极柱23和防爆阀24,盖板22上设有用于在容置腔11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221和用于密封注液孔221的密封塞,电极柱23的一端伸入容置腔11且与第二集流盘33电连接,电极柱23的另一端凸出盖板22,防爆阀24设置在盖板22上。
其中,第一集流盘32是正极集流盘,第二集流盘33是负极集流盘,如此,壳体10作为电池100的正极、电极柱23上凸出盖板22的端部作为电池100的负极;或者第一集流盘32是负极集流盘,第二集流盘33是正极集流盘,如此,壳体10作为电池100的负极、电极柱23上凸出盖板22的端部作为电池100的正极。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壳体10的底部12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焊接固定,且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之间,以及第一集流盘32与壳体10的底部12之间均采用穿透焊的方式进行焊接,且电池100的装配工序为:为先焊接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再焊接壳体10的底部12与第一集流盘32。
而相关技术中,在焊接壳体10与第一集流盘32时,不能直观的看到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的焊接位置,如此容易造成壳体10与第一集流盘32的第一焊接位置,以及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的第二焊接位置在电池100的中心线方向上发生重叠,从而在焊接壳体10与第一集流盘32上容易发生焊接爆点情况。
如此,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端盖组件20上设有与第一焊接区域321位置对应的标识部21,从而在焊接壳体10与第一集流盘32时,通过标识部21与第一焊接区域321的位置对应关系确定出第一焊接区域321,进而在壳体10上对应第一焊接区域321的位置进行穿透焊,以避免壳体10与第一集流盘32的第一焊接位置、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的第二焊接位置在电池100的中心线方向上发生重叠,以提高电池100装配的良率。
在电池100的实际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集流盘32、第二集流盘33分别焊接在电芯31的两端,之后将端盖组件20(端盖组件20包括的电极柱23)与第二集流盘33固定且电连接,同时保证端盖组件20与第一集流盘32上的第一焊接区域321的位置对应关系,再之后将包括第一集流盘32、电芯31和第二集流盘33的电芯组件30置入壳体10的容置腔11内,且第一集流盘32朝向壳体10的底部12,并且根据端盖组件20上标识部21的位置、标识部21与第一焊接区域321的位置对应关系,确定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第一焊接区域321的位置,进而在此位置处进行穿透焊,即可避免壳体10与第一集流盘32的第一焊接位置、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的第二焊接位置在电池100的中心线方向上发生重叠,以提高电池100装配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集流盘32的朝向壳体10的底部12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的弧形凸起3211;多个弧形凸起3211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弧形凸起3211构成第一焊接区域321。如此,通过多个弧形凸起3211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集流盘32相对壳体10的底部12的平面度,且由于多个弧形凸起3211沿周向均匀分布,还能够提高第一集流盘32与壳体10焊接的均匀性,也即是提高第一集流盘32与壳体10焊接强度的均匀性。
示例地,如图2所示,第一集流盘32为圆形结构,第一集流盘32的朝向壳体10的底部12的一侧设有三个同心的弧形凸起3211,且三个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即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其中,多个弧形凸起3211中的一者与标识部21位置对应,如此可结合端盖组件20上标识部21的位置,以及标识部21与一弧形凸起3211的位置对应关系,确定出一弧形凸起3211所在的区域,进而根据多个弧形凸起3211的均匀分布,确定出多个弧形凸起3211分别所在的区域,以保证第一焊接区域321的准确确定,进而确定第一焊接区域3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其中,端盖组件20上标识部21的位置可预先进行设置,即预先设置标识部21与一弧形凸起3211的位置对应关系,如此可通过预先设置的位置对应关系,结合标识部21所在的位置确定出一弧形凸起3211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如图4所示,标识部21在第一集流盘32上的正投影位于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中心位置。此时,可结合标识部21在壳体10的底部12的正投影,确定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中心位置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进而结合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尺寸,确定一弧形凸起321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可选地,如图5所示,标识部21在第一集流盘32上的正投影位于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一侧。此时,可结合标识部21在壳体10底部12的正投影,确定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一侧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进而结合一弧形凸起3211位于标识部21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或者逆时针方向的一侧,以及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尺寸,确定一弧形凸起321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端盖组件20上可以设置一个标识部21,也可以设置多个标识部21,以多个弧形凸起3211中的第一弧形凸起3211为例,如图6所示,端盖组件20上设置有对应与第一弧形凸起3211的两个标识部21,且两个标识部21位于第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两侧。此时,可结合两个标识部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的正投影确定第一弧形凸起3211在周向上的两侧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进而确定第一弧形凸起321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端盖组件20上的标识部21与第一集流盘32上的第一焊接区域321存在直接的位置对应关系,即可通过标识部21直接确定第一焊接区域3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也可以是端盖组件20上的标识部21与第一集流盘32上的第一焊接区域321存在间接的位置对应关系,即可通过标识部21直接确定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的第二焊接位置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进而根据第二焊接位置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确定第一集流盘32的第一焊接区域3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集流盘32还具有第二焊接区域322,第一集流盘32通过第二焊接区域322焊接于电芯31本体的朝向壳体10的底部12的一端;第二焊接区域322和第一焊接区域321不存在重合区域,且第二焊接区域322与标识部21位置对应。
如此,可通过端盖组件20上的标识部21与第二焊接区域322的位置对应关系,结合端盖组件20上标识部21的位置,确定第二焊接区域322的位置,进而将第一集流盘32上第二焊接区域322以外的区域确定为第一焊接区域321,也即是在第二焊接区域322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以外的位置区域进行穿透焊,以避免壳体10与第一集流盘32的第一焊接位置、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的第二焊接位置发生重叠,进而出现焊接爆点的情况,以提高电池100装配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集流盘32的背向电芯31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的径向凹槽3221;多个径向凹槽3221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径向凹槽3221构成第二焊接区域322。如此,通过设置的多个径向凹槽3221的设置,不仅能够缩短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本体的焊接距离,还能够保证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本体焊接的均匀性,也即是保证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本体焊接强度的均匀性。
示例地,如图2所示,第一集流盘32为圆形结构,第一集流盘32的背向电芯31的一侧设有三个同心的径向凹槽3221,且三个径向凹槽3221在周向(即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其中,多个径向凹槽3221中的一者与标识部21位置对应,如此可结合端盖组件20上标识部21所在的位置,以及标识部21与一径向凹槽3221的位置对应关系,确定出一径向凹槽3221所在的区域,进而根据多个径向凹槽3221的均匀分布,确定出多个径向凹槽3221分别所在的区域,以保证第二焊接区域322的准确确定,进而确定第一焊接区域3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其中,端盖组件20上标识部21的位置可预先进行设置,即预先设置标识部21与一径向凹槽3221的位置对应关系,如此可通过预先设置的位置对应关系,结合标识部21所在的位置确定出一径向凹槽3221所在的区域。
可选地,如图7所示,标识部21在第一集流盘32上的正投影偏离第一集流盘32的中心,且位于一径向凹槽3221的延伸方向上。此时,可结合标识部21在壳体10的底部12的正投影,确定一径向凹槽32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的径向延伸区域,进而结合一径向凹槽3221在径向上的尺寸,确定一径向凹槽32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其中,标识部21在第一集流盘32上的正投影位于一径向凸起3222所在的区域内,或者标识部21在第一集流盘32上的正投影位于一径向凹槽3221沿延伸方向的一侧。
可选地,如图8所示,标识部21在第一集流盘32上的正投影位于一径向凹槽3221在周向上的一侧。此时,可结合标识部21在壳体10的底部12的正投影,确定一径向凹槽32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的径向延伸区域,进而结合一径向凹槽3221位于标识部21顺时针方向的一侧,或者逆时针方向的一侧,以及一径向凹槽3221在径向上的尺寸,确定一弧形凸起321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端盖组件20上可以设置一个标识部21,也可以设置多个标识部21,以多个径向凹槽3221中的第一径向凹槽3221为例,端盖组件20上设置有对应与第一径向凹槽3221的两个标识部21,且两个标识部21位于第一径向凹槽3221在径向上的两侧。此时,可结合两个标识部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的正投影确定第一径向凹槽3221在径向上的两侧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进而确定第一径向凹槽3221在壳体10的底部12上对应的位置区域。
结合上述所述的第二焊接区域322包括多个径向凹槽3221的情况,如图9所示,第一集流盘32的朝向电芯31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的径向凸起3222,以通过多个径向凸起3222,提高第一集流盘32相对电芯31的平面度,从而提高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31之间焊接的稳定性。
其中,多个径向凸起3222与多个径向凹槽3221一一对应,且一径向凸起3222与对应的径向凹槽3221在电池100的中心线的方向上完全重合。如此,可通过一次冲压工艺得到同时具有多个径向凹槽3221和多个径向凸起3222的第一集流盘32,从而简化第一集流盘32的加工工艺。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一集流盘32上设有定位部323,定位部323位于第一焊接区域321、第二焊接区域322以外的区域,在焊接电芯组件30与端盖组件20时,定位部323用于与电芯夹具配合使电芯组件30位于电芯夹具上的预定位置。
本申请可通过定位部323的设置,在与电芯夹具的配合下能够更快捷的将电芯组件30限定在预定位置,而由于端盖组件20与电芯组件30相对位置是确定的,如此在焊接端盖组件20与电芯组件30时,能够保证端盖组件20上的标识部21与第一集流盘32上的第一焊接区域321或第二焊接区域322位置对应。
其中,预定位置可根据预先设置的标识部21与第一焊接区域321或第二焊接区域322的位置对应关系进行设定,只要在将电芯组件30限定在预定位置,且将端盖组件20与电芯组件30焊接后,能够保证端盖组件20上的标识部21与第一焊接区域321或第二焊接区域322存在位置对应关系即可,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定位部323可以为定位通孔,也可以为定位盲孔,也即是定位凹槽。
可选地,定位部323为多边形孔。如此,可以在第一集流盘32上设置一个多边形孔即可,以保证第一集流盘32在电芯夹具上定位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对第一集流盘32结构的破坏,保证第一集流盘32的强度。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定位部323为圆孔,第一集流盘32上设有多个圆孔;或者,定位部323为弧形孔,第一集流盘32上设有多个同心的弧形孔,多个弧形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其中,定位部323的数量为两个、三个等。以定位部323为圆孔为例,在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夹具配合时,通过两个圆孔或三个圆孔即可避免第一集流盘32在周向上相对电芯夹具旋转,从而实现对第一集流盘32定位的稳定性。另外,相对于弧形孔的设置,圆孔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集流盘32机构的完整性,以保证第一集流盘32的结构强度;而相对于圆孔,弧形孔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集流盘32与电芯夹具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集流盘32在电芯夹具上定位的稳定性,同时减轻第一集流盘32的重量。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于端盖组件20上的标识部21,标识部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而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端盖组件20的结构,为了避免了端盖组件20的破坏,可以将注液孔221、防爆阀24、电极柱23中的至少一者复用为标识部21。
示例地,可以将注液孔221和防爆阀24同时复用为标识部21,也即是端盖组件20上设有两个标识部21;或者将电极柱23的棱边231复用为标识部21,此时端盖组件20上标识部21的数量等于电极柱23的棱边231的数量。示例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集流盘32上包括由三个径向凹槽3221构成第二焊接区域322,此时如图12所示,电极柱23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且电极柱23的三个棱边231与三个径向凹槽3221一一对应,且一棱边231在第一集流盘32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径向凹槽3221沿径向分布。
当然,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单独在盖板22背向电芯组件30的表面设置标识部21,本申请实施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根据端盖组件20上的标识部21实现对第一焊接区域321或第二焊接区域322的确定。示例地,在盖板22背向电芯组件30的表面设置凹槽或凸起等作为标识部21。
在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申请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容置腔和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容置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本体和第一集流盘,所述电芯本体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集流盘具有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一集流盘固定在所述电芯本体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且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区域焊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端盖组件,封闭所述壳体的开口并与所述电芯组件连接,所述端盖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焊接区域位置对应的标识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还具有第二焊接区域,所述第一集流盘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区域焊接于所述电芯本体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焊接区域和所述第一焊接区域不存在重合区域,且所述第二焊接区域与所述标识部位置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的背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的径向凹槽;
多个所述径向凹槽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径向凹槽构成所述第二焊接区域,多个所述径向凹槽中的一者与所述标识部位置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偏离所述第一集流盘的中心,且位于一所述径向凹槽的延伸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径向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径向凹槽在周向上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的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侧设有多个同心的弧形凸起;
多个所述弧形凸起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多个所述弧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一焊接区域,多个所述弧形凸起中的一者与所述标识部位置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弧形凸起在周向上的中心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部在所述第一集流盘上的正投影位于一所述弧形凸起在周向上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上设有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焊接区域以外的区域,在焊接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时,所述定位部用于与电芯夹具配合使所述电芯组件位于所述电芯夹具上的预定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多边形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圆孔,所述第一集流盘上设有多个所述圆孔。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弧形孔,所述第一集流盘上设有多个同心的所述弧形孔,多个所述弧形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9777.2U CN217934126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99777.2U CN217934126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34126U true CN217934126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9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99777.2U Active CN217934126U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34126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90905A (zh) * | 2023-03-30 | 2023-05-30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CN116207432A (zh) * | 2023-03-30 | 2023-06-02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WO2024187727A1 (zh) * | 2023-03-16 | 2024-09-19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
WO2024198659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集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WO2024198651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端盖组件定位方法 |
WO2024198657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
2022
- 2022-07-21 CN CN202221899777.2U patent/CN2179341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7727A1 (zh) * | 2023-03-16 | 2024-09-19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
CN116190905A (zh) * | 2023-03-30 | 2023-05-30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CN116207432A (zh) * | 2023-03-30 | 2023-06-02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CN116190905B (zh) * | 2023-03-30 | 2024-06-25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CN116207432B (zh) * | 2023-03-30 | 2024-07-2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WO2024198659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集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WO2024198651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端盖组件定位方法 |
WO2024198657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WO2024198621A1 (zh) * | 2023-03-30 | 2024-10-03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934126U (zh) | 电池 | |
CN210379128U (zh) | 纽扣电池 | |
KR20210029686A (ko) | 반경방향 공간 이용율을 향상시키는 버튼형 전지 | |
CN218005057U (zh) | 一种盖板组件及电池 | |
JP2006324244A (ja) | 二次電池 | |
CN114497836A (zh) | 全极耳顶盖组件及全极耳电池 | |
CN113871763B (zh) | 圆柱形电池的壳体、圆柱形电池及圆柱形电池的安装方法 | |
CN211507752U (zh) | 扣式电池 | |
CN210379217U (zh) | 圆柱形电池及其电池盖帽 | |
CN115548538B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
CN219180726U (zh) | 一种集流构件及圆柱电池 | |
CN220400846U (zh) | 电池 | |
CN217903376U (zh) | 电池 | |
CN220856612U (zh) | 正极组件及圆柱电池 | |
CN220628149U (zh) | 一体式汇流盘及端盖组件 | |
US20240266683A1 (en) | Bus bar for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20963539U (zh) | 电芯盖板及电芯 | |
CN221201247U (zh) | 圆柱电池、电池模组及车辆 | |
CN218299985U (zh) |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 |
CN219739234U (zh) | 一种新型锂电池盖板定位结构 | |
CN219498121U (zh) | 一种电芯和包含该电芯的用电装置 | |
CN221447414U (zh) | 集流盘、全极耳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219534693U (zh) | 一种密封性好的电池盖板 | |
CN217009345U (zh) | 电池 | |
CN220628147U (zh) | 圆柱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