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2999U -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2999U
CN217932999U CN202221771205.6U CN202221771205U CN217932999U CN 217932999 U CN217932999 U CN 217932999U CN 202221771205 U CN202221771205 U CN 202221771205U CN 217932999 U CN217932999 U CN 217932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plate
screw thread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712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飞
汪志友
杨果
杨波
韩寅
刘新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b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b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b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b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712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2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2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2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底盘车架,所述底盘车架内设置有车轮框架,所述车轮框架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调节滑动板,所述车轮框架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平行于调节滑动板,并且相互呈侧端对齐设置,所述螺纹柱上设置有螺纹调节块,通过底盘车架上设置有车轮框架,以便用于调节,在对车轮间距进行调节时,通过手轮转动螺纹柱,以便螺纹柱带动螺纹调节块来驱使滑动套进行滑动,轮轴设置在滑动套的外侧,以便能使轮轴之间进行间距调整,另外通过移动板与固定板的设置,当需要调整车轮高度时,将移动板从固定板上拆除,并调整好高度后,重新将移动板安装在固定板上,以便完成车轮高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模型车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背景技术
油泥模型一般是指车身设计中用油泥雕塑的汽车车身模型,便于对汽车造型进行评审和后期修改,制作油泥模型时,首先将块状泡沫粘接于底盘车架上,将泡沫加工为负余量的整车形状后,再将油泥均匀覆盖在泡沫外,最终进行油泥铣削,以此来制成油泥模型。
现有油泥模型中,如想要修改车轮之间的间距,由于车轮是安装在轮轴的安装模块上,其轮轴与骨架是固定连接的,因此无法对轮轴之间的间距进行修改;并且如果想要调整车轮的高度也无法调节,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通过底盘车架上设置有车轮框架,以便用于调节,在对车轮间距进行调节时,通过手轮转动螺纹柱,以便螺纹柱带动螺纹调节块来驱使滑动套进行滑动,轮轴设置在滑动套的外侧,以便能使轮轴之间进行间距调整,另外通过移动板与固定板的设置,当需要调整车轮高度时,将移动板从固定板上拆除,并调整好高度后,重新将移动板安装在固定板上,以便完成车轮高度的调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底盘车架,所述底盘车架内设置有车轮框架,所述车轮框架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调节滑动板,所述车轮框架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平行于调节滑动板,并且相互呈侧端对齐设置;
所述螺纹柱上设置有螺纹调节块,所述螺纹调节块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调节块通过螺纹通孔插接于螺纹柱上,所述螺纹调节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同步横杆,所述调节滑动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同步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套的内侧,所述滑动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板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移动板通孔,所述移动板通孔对齐于固定板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螺纹孔设置为组,并呈双列分布在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通孔设置为组,并呈双列分布在移动板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与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轴承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车轮安装模块。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块,所述矩形连接块设置在车轮框架的外端。
优选的,所述车轮框架的外端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手轮连接套内开设有矩形孔,所述手轮连接套通过矩形孔活动插接在矩形连接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底盘车架上设置有车轮框架,以便用于调节,在对车轮间距进行调节时,将手轮插接在矩形连接块上,以此可使手轮来转动螺纹柱,以便调节其中的螺纹调节块的位置,并且螺纹调节块通过同步横杆来带动滑动套,使得滑动套在调节滑动板上进行滑动,轮轴设置在滑动套的外侧,以此通过移动轮轴来调节模型的前端或是后端的两侧车轮,并且车轮也不用拆除,通过上述来解决轮轴之间的间距无法调节的问题;
当后期需要调整车轮高度时,先将车轮拆卸下来,然后拆除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螺栓,以便将移动板挪动到固定板上指定的高度,然后重新安装螺栓以便完成高度调节,并将车轮从新安装上去,以此来解决车轮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与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车架;11、车轮框架;12、调节滑动板;2、螺纹柱;21、矩形连接块;3、螺纹调节块;31、同步横杆;32、滑动套;33、支撑板;34、固定板;35、固定板螺纹孔;4、移动板;41、移动板通孔;42、轴承套;43、三角支撑板;44、轮轴;45、车轮安装模块;5、手轮;51、手轮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上”、“下”、“前”、“后”、“内”、“外”、“端”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底盘车架1,底盘车架1内设置有车轮框架11,车轮框架11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调节滑动板12,车轮框架11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柱2,螺纹柱2平行于调节滑动板12,并且相互呈侧端对齐设置;
螺纹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块21,矩形连接块21设置在车轮框架11的外端,车轮框架11的外端设置有手轮5,手轮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连接套51,手轮连接套51内开设有矩形孔,手轮连接套51可通过矩形孔活动插接在矩形连接块21上,以此设置,当手轮5通过手轮连接套51套接在矩形连接块21上时,可通过手轮5来转动螺纹柱2。
螺纹柱2上设置有螺纹调节块3,螺纹调节块3上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调节块3通过螺纹通孔插接于螺纹柱2上,螺纹调节块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同步横杆31,调节滑动板1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32,同步横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套32的一侧,以此设置,当螺纹柱2进行转动时,螺纹调节块3通过同步横杆31来带动滑动套32可同时进行移动;
滑动套3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3,支撑板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4,固定板34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4,固定板34上开设有固定板螺纹孔35,移动板4上开设有移动板通孔41,移动板通孔41对齐于固定板螺纹孔35,以便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其中如图4所示,固定板螺纹孔35设置为16组,并呈双列分布在固定板34上,移动板通孔41设置为8组,并呈双列分布在移动板4上,以此设置,可使移动板4根据情况来调节高度,并通过移动板通孔41与固定板螺纹孔35进行螺栓连接;
移动板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套42,轴承套42与移动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板43,以便用于加固轴承套42;轴承套4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轮轴44,轮轴4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车轮安装模块45,车轮安装模块45用于安装车轮。
如图1所示,车轮框架11设置呈两组,并分别位于底盘车架1的前后两端,另外手轮5位于底盘车架1的前后端的框架内。
工作原理:手轮5是独立的,为防止影响美观,在一般情况下是摘除的;
在对模型进行修改时,先在底盘车架1的下端放置升降机构,以便升降机构通过抬起底盘车架1的中间部位,来同时抬起整体模型;
当底盘车架1被下端的升降机构抬起时,此时可将手轮5通过手轮连接套51插接在矩形连接块21上,以便通过手轮5来转动螺纹柱2,通过正反转螺纹柱2可带动螺纹调节块3,以便螺纹调节块3通过同步横杆31来带动滑动套32,使得滑动套32在调节滑动板12上进行滑动,以此来调节模型的前端两侧车轮,或是后端的两侧车轮,并且车轮也不用拆除,调整完后可将手轮5通过手轮连接套51从矩形连接块21上摘除下来。
当需要调整车轮高度的时候,此时需要先将车轮从车轮安装模块45上拆除下来,然后将移动板通孔41与固定板螺纹孔35之间的螺栓拆除,此处可参阅图4,以此可将移动板4移动到固定板34上指定的高度,并使移动板通孔41对齐于固定板螺纹孔35,然后可将螺栓穿过移动板通孔41并螺纹连接进固定板螺纹孔35内,以便完成移动板4的高度调节,然后将车轮重新安装到车轮安装模块45上即可,以此来完成车轮高度的调节设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底盘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车架(1)内设置有车轮框架(11),所述车轮框架(11)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调节滑动板(12),所述车轮框架(11)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柱(2),所述螺纹柱(2)平行于调节滑动板(12),并且相互呈侧端对齐设置;
所述螺纹柱(2)上设置有螺纹调节块(3),所述螺纹调节块(3)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调节块(3)通过螺纹通孔插接于螺纹柱(2)上,所述螺纹调节块(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同步横杆(31),所述调节滑动板(1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32),所述同步横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套(32)的内侧,所述滑动套(3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4)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4),所述固定板(34)上开设有固定板螺纹孔(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上开设有移动板通孔(41),所述移动板通孔(41)对齐于固定板螺纹孔(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螺纹孔(35)设置为16组,并呈双列分布在固定板(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通孔(41)设置为8组,并呈双列分布在移动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套(42),所述轴承套(42)与移动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板(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4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轮轴(44),所述轮轴(4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车轮安装模块(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块(21),所述矩形连接块(21)设置在车轮框架(11)的外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框架(11)的外端设置有手轮(5),所述手轮(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连接套(5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连接套(51)内开设有矩形孔,所述手轮连接套(51)通过矩形孔活动插接在矩形连接块(21)上。
CN202221771205.6U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Active CN217932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1205.6U CN217932999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1205.6U CN217932999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2999U true CN217932999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71205.6U Active CN217932999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2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9040A (zh) 移动式可旋转装机平台
CN114799022B (zh) 一种便于调整锻件方位的液压锻造机
CN110465827B (zh) 一种便于调节翻转的电动立卧两用牵引机
CN217932999U (zh) 一种油泥模型轮轴间距调节组件
CN219862430U (zh) 一种桥梁建造用顶推支架结构
CN206029811U (zh) 一种用于客车后桥装配的工装车
CN209407763U (zh) 一种伸缩臂叉车车架组焊模具
CN21473413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维修的举升装置
CN204161512U (zh) 客车合拢装置
CN210339482U (zh) 一种用于皮革的输送组件
CN207000043U (zh) 一种工程车辆用轮胎安装设备
CN21225684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可折叠式思想政治宣传架
CN210306500U (zh) 装载机侧箱用变位焊接工装
CN219117062U (zh) 一种汽车底盘拆装支撑结构
CN219202596U (zh) 一种城市规划的日照模拟装置
CN218376512U (zh) 一种液压支架伸缩梁组装机
CN221026106U (zh) 一种金属板材翻转装置
CN219359423U (zh) 车桥轮毂制动鼓自动翻转装置
CN215046693U (zh) 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
CN221058690U (zh) 一种土地利用的土地复垦装置
CN220809612U (zh) 一种具有道面异物识别功能的轮式机器人
CN218206760U (zh) 一种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的辅助装配装置
CN214420506U (zh) 一种用于全承载客车卧式转向器的安装调整装置
CN219058422U (zh) 一种汽车轴承拆卸辅助装置
CN216946041U (zh) 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