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8296U -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8296U
CN217928296U CN202222301786.3U CN202222301786U CN217928296U CN 217928296 U CN217928296 U CN 217928296U CN 202222301786 U CN202222301786 U CN 202222301786U CN 217928296 U CN217928296 U CN 217928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ipe
valve
communicated
resid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17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传喜
刘志军
张璇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enji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enji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enji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enji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17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8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8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8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泵、第一管道、落差管、第二管道和储料罐;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第一输送泵,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落差管的顶部;储料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储料罐分别通过第二管道连通于落差管的底部,且每个储料罐与第二管道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系统依次分别对多个不同的储料罐输送不同的物料时,管道内仍然残留有其余物料,从而导致出现混料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无残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管道输送作为原油输送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输量大、可自动化、能耗小、运费低、密闭安全、受环境气候影响小等优势。不同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混料的现象,例如依次分别对多个不同的储料罐输送不同的物料时,管道内仍然残留有其余物料,从而导致出现混料的现象,从而影响物料的使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系统依次分别对多个不同的储料罐输送不同的物料时,管道内仍然残留有其余物料,从而导致出现混料现象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泵、第一管道、落差管、第二管道和储料罐;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落差管的顶部;
所述储料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料罐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于所述落差管的底部,且每个储料罐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所述落差管竖直设置。
具体地,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二输送泵、第四管道、计量罐、回流管和第五管道;
多个所述储料罐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管道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一端,且每个所述储料罐与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
所述计量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计量罐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五管道,且每个所述计量罐与所述第五管道的连通处设有第五阀门;
所述回流管的顶部连通于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的连接处,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连通于其中一所述储料罐,所述回流管设有第三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四阀门靠近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的连接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泵的数量为二。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泵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六阀门。
具体地,还包括吹气管,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回流管,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吹气管,并且所述吹气管设有第七阀门。
优选地,所述吹气管为氮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落差管,使管道内没有残留的物料,防止储料罐内出现混料,保证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无残留输送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回流管的结构简图;
其中:第一输送泵1、第一管道2、落差管3、第二管道4、储料罐5、第一阀门51、第二阀门52、第三管道6、第二输送泵7、第六阀门71、第四管道8、第四阀门81、计量罐9、第五阀门91、回流管10、第三阀门101、第五管道11、吹气管12、第七阀门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内侧”、“外侧”、“内端”、“外端”、“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泵1、第一管道2、落差管3、第二管道4和储料罐5;所述第一管道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送泵1,所述第一管道2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落差管3的顶部;所述储料罐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料罐5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管道4连通于所述落差管3的底部,且每个储料罐5与所述第二管道4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罐5的数量为五,每个储料罐5分别对应五种不同的物料,所述第一输送泵1外接有物料车,工作时,需要将物料车内的物料输送到对应的储料罐5中,具体是,所述第一输送泵1与所述物料车连通,并将对应的储料罐5(即存放对应物料的储料罐5)的第一阀门51打开,将剩余四个储料罐5的第一阀门51关闭,防止物料进入其他的储料罐5而导致混料,所述第一输送泵1开始工作,物料车中的物料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管道2、所述落差管3和所述第二管道4,然后进入对应的储料罐5,当物料车内的物料输送完毕时,所述第一输送泵1停止工作,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落差管3和所述第二管道4内的物料无法回流到所述第一管道2,因此所述落差管3和所述第二管道4内的物料会流进对应的所述储料罐5,在压强的作用下,当所述落差管3和所述第二管道4内的物料流空时,所述一管道2内的物料会流到所述落差管3内,从而使所述第一管道2、所述落差管3和所述第二管道4内的物料全部流入到对应的储料罐5,从而实现输送管道内无物料残留的目的,防止后续往其余储料罐5输送其余物料时,因管道内残留有上一次输送的物料而导致混料,从而影响每个储料罐5内物料的质量,本申请通过所述落差管3,使管道内没有残留的物料,防止储料罐5内出现混料,保证生产质量。
如图1所示,所述落差管3竖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落差管3竖直设置,当所述落差管3内有物料时,所述落差管3内的物料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获得做大的重力势能,有利于提高物料的流动性,达到提高无残留输送系统输送效率的效果。
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三管道6、第二输送泵7、第四管道8、计量罐9、回流管10和第五管道11;多个所述储料罐5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管道6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泵7的一端,且每个所述储料罐5与所述第三管道6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52;所述第四管道8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泵7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管道8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五管道11,所述第四管道8设有第四阀门81;所述计量罐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计量罐9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五管道11,且每个所述计量罐9与所述第五管道11的连通处设有第五阀门91;所述回流管10的顶部连通于所述第四管道8与所述第五管道11的连接处,所述回流管10的底部连通于其中一所述储料罐5,所述回流管10设有第三阀门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计量罐9的数量为五,每个所述计量罐9分别对应五种不同的物料,所述回流管10连通的所述储料罐5为兼容罐,因为所述兼容罐内的物料兼容性最好,因此所述兼容罐内存放的物料可与其余物料混合,工作时,需要将每个储料罐5对应的物料输送到对应的计量罐9内,具体是,打开对应储料罐5的第二阀门52、对应计量罐9的第五阀门91以及第四管道8的第四阀门81,关闭所述回流管10的第三阀门101,然后所述第二输送泵7开始工作,将储料罐5内的物料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管道6、所述第四管道8和所述第五管道11,然后进入到对应的所述计量罐9,需要输送其他物料到其他计量罐9之前,关闭储液罐5的第二阀门52,所述第二输送泵7继续工作,直至将所述第三管道6和所述管道8内的物料输送到所述第五管道11,然后所述第二输送泵7停止工作并且关闭第四管道8的第四阀门81和计量罐9的第五阀门91,打开所述回流管10的第三阀门101和兼容罐的第一阀门51,在重力和压强的作用下,所述第五管道11内残留的物料会从所述回流管10回流到兼容罐内,从而实现输送管道内无物料残留的目的,防止后续往其计量储料罐9输送其余物料时,因管道内残留有上一次输送的物料而导致混料,从而影响每个计量罐9内物料的质量,从而保证生产质量。
如图2所示,所述第四阀门81靠近所述第四管道8与所述第五管道11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四阀门81设置在靠近所述第四管道8与所述第五管道11的连接处,当所述第四阀门81关闭后,防止管道内有残留的物料回流到所述第四管道8的端部,导致残留物料无法完全清除,从而影响后续其他物料输送时混料,达到提高无残留输送系统生产质量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输送泵7的数量为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泵7的数量为二,当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输送泵7损坏无法使用时,启动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输送泵7,避免出现停产的现象,达到提高所述无残留输送系统工作稳定性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输送泵7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六阀门71。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输送泵7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六阀门71,当使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输送泵7时,将对应的所述第六阀门71打开,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输送泵7的第六阀门71关闭,从而防止物料从另外一个第二输送泵7经过以及防止物料回流到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输送泵7,防止物料残留而混料。
如图2所示,还包括吹气管12,所述第五管道11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四管道8和所述回流管10,所述第五管道11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吹气管12,并且所述吹气管12设有第七阀门121。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计量罐9的数量较多时,即所述第五管道11的长度较长,仅仅靠所述回流管10回流时产生的压强不足以将所述第五管道11内的残留物料清理干净,因此设置所述吹气管12进行辅助清理,具体是,关闭所述第四管道8的第四阀门81和计量罐9的第五阀门91,打开回流管10的第三阀门101、吹气管12的第七阀门121和兼容罐的第一阀门51,所述吹气管12吹出气体,将所述第五管道11内残留的物料吹到兼容罐内,达到提高所述无残留输送系统清理质量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吹气管12为氮气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管12为氮气管,氮气为惰性气体,难以与物料发生反应,从而保证所述无残留输送系统生产质量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泵、第一管道、落差管、第二管道和储料罐;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落差管的顶部;
所述储料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储料罐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于所述落差管的底部,且每个储料罐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差管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二输送泵、第四管道、计量罐、回流管和第五管道;
多个所述储料罐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管道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一端,且每个所述储料罐与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
所述计量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计量罐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五管道,且每个所述计量罐与所述第五管道的连通处设有第五阀门;
所述回流管的顶部连通于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的连接处,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连通于其中一所述储料罐,所述回流管设有第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阀门靠近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五管道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数量为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六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气管,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回流管,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吹气管,并且所述吹气管设有第七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为氮气管。
CN202222301786.3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Active CN217928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1786.3U CN21792829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1786.3U CN21792829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8296U true CN217928296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2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1786.3U Active CN21792829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8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37795A1 (en) Mobile distribution station having adjustable feed network
CN217928296U (zh) 一种无残留输送系统
CN217996020U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物料输送系统
CN201295974Y (zh) 一种地板封蜡设备的分流装置
CN114542991B (zh) 一种多相流混输的计量装置及方法
CN214419196U (zh) 一种搅拌罐车砼状态调节剂加料系统
CN219567576U (zh) 一种碱液混合的充装系统
CN204454549U (zh)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CN208202074U (zh) 污物箱的污物排放及清洗系统
CN216425503U (zh) 一种卸料输送系统
CN211118773U (zh) 一种单母管输送系统
CN205472619U (zh) 一种液体储罐管道输送系统
CN213325633U (zh) 一种便于转移灰料的罐车
CN219571649U (zh) 一种白酒管道输送和余酒清理装置
CN215946754U (zh) 多功能码头配管站
CN212523986U (zh) 一种石英砂提纯用酸液配酸系统
CN213576826U (zh) 一种分散剂运输装置
CN219257689U (zh) 一种无人机高可靠性输油系统
CN220770831U (zh) 一种溴素输送装置
CN111022927A (zh) 一种单母管输送系统
CN217474358U (zh) 一种储罐集中供应的cip清洗站系统
CN208599426U (zh) 一种储罐内上部气体处理装置
CN219647441U (zh) 硼同位素生产用苯甲醚上料装置
CN215139450U (zh) 一种配粉系统
CN211083632U (zh) 一种纺丝乳化液输送管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