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4549U -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4549U
CN204454549U CN201520127624.XU CN201520127624U CN204454549U CN 204454549 U CN204454549 U CN 204454549U CN 201520127624 U CN201520127624 U CN 201520127624U CN 204454549 U CN204454549 U CN 204454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ustic soda
liquid caustic
box
baff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276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岩峰
黄建华
钟德楠
庄泽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ong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ong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276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4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4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45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碱卸车装置,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降低残留的液碱量。所述液碱卸车装置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与液碱车和储碱罐连通,还包括缓冲箱和与其连通的凹槽,所述缓冲箱的出口与所述输送泵连通,进口与所述液碱车连通;所述凹槽由所述缓冲箱的底面向下延伸,且其截面积小于所述缓冲箱的底面积;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输送泵。缓冲箱构成液碱车与储碱罐之间的中间存储结构,以保证碱液输送的持续性;完成卸车后,可收集液碱车与储碱罐的输送管路上的残存碱液,实现零泄漏,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缓冲箱的底部连通有凹槽,只要凹槽内的液面高度高于输送泵,输送泵即可将凹槽内的液碱输送至储碱罐,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残存的液碱。

Description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储碱罐100、液碱槽车以及输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液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用途极广,许多工矿企业均备有储碱罐100,储碱罐100的容积一般需要满足7个以上工作日的用量,故储碱罐100的容积相对较大;同时,储碱罐100为上端开口结构,其上端构成进料口,当储碱罐100的容积较大时,其高度相对较高,也就是说,进料口的位置较高。
但是,输送液碱的槽车一般不带磁力泵200等输送设备,而从槽车的底部打开阀门,利用重力卸车。因此需要用户自备泵等输送设备,以便将碱液从低处输送至高处的进料口,进而将液碱存储至储碱罐100。
具体地,液碱槽车300的底部设有卸荷口,可以在卸荷口上安装连接管400,然后将连接管400与磁力泵200连通,并将磁力泵200的出口通过另一连接管400与储碱罐100的进料口连通。当需要卸载液碱时,开启液碱槽车300上的卸荷口,则液碱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磁力泵200,借助磁力泵200形成用于输送液碱的压力,将液碱输送至储碱罐100内,如图1所示。
在上述过程中,虽然采用了磁力泵200解决了泵自身的泄漏问题,但是,当完成卸碱后,泵内以及连接管400内残留的液碱在拆除管道时会流到地面上,此时就需要用水及时冲洗。众所周知,液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冲洗液碱必然引起二次污染;再者,冲洗液碱给卸车工作增加了劳动量,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为避免泵在输送液碱的过程中产生泄漏,需要采用磁力泵200作为专用输送设备,鉴于磁力泵200的费用较高,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卸车的成本。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优化设计现有技术中的液碱卸车装置,以避免二次污染,降低残留的液碱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液碱卸车装置,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降低残留的液碱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碱卸车装置,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与液碱车和储碱罐连通,还包括缓冲箱和与其连通的凹槽,所述缓冲箱的出口与所述输送泵连通,进口与所述液碱车连通;所述凹槽由所述缓冲箱的底面向下延伸,且其截面积小于所述缓冲箱的底面积;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的液碱卸车装置包括缓冲箱,在卸车过程中,缓冲箱构成液碱车与储碱罐之间的中间存储结构,首先将液碱车内的碱液在重力作用下卸载至缓冲箱,然后通过输送泵从缓冲箱内抽取液碱输送至储碱罐,以保证碱液输送的持续性;当完成卸车后,可以将碱液车至缓冲箱之间的输送管路中残留的碱液回流至缓冲箱内,以收集液碱车与储碱罐的输送管路上的残存碱液,实现零泄漏,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更为重要的是,缓冲箱的底部连通有凹槽,该凹槽由缓冲箱的底面向下延伸,且其截面积小于缓冲箱的底面积,并能够容纳输送泵,则在即将完成卸车时,只要凹槽内的液面高度高于输送泵,输送泵即可将凹槽内的液碱输送至储碱罐,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残存的液碱。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高度大于所述输送泵的高度,且两者的高度差处于第一预定范围。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输送泵的截面积,且两者的差值处于第二预定范围。
可选地,所述缓冲箱的进口不高于所述液碱车的出口,并通过连接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液碱车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能够经由所述缓冲箱的进口置入所述缓冲箱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液碱车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缓冲箱的支撑件,以使得所述缓冲箱的底面平行于地面。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缓冲箱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储碱罐、液碱槽车以及输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碱卸车装置与储碱罐、液碱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中:
储碱罐100、磁力泵200、液碱槽车300、连接管400
图2中:
输送泵1、液碱车2、储碱罐3、缓冲箱4、凹槽5、连接管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液碱卸车装置,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降低残留的液碱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碱卸车装置,用于将液碱车2内的液碱卸载至储碱罐3中。所述液碱卸车装置包括输送泵1、缓冲箱4以及凹槽5,缓冲箱4设置在液碱车2与输送泵1之间,输送泵1与储碱罐3连通,即液碱车2、缓冲箱4、输送泵1以及储碱罐3依次连通;其中,缓冲箱4的进口与液碱车2连通,出口与输送泵1连通,以便通过输送泵1将液碱输送至储碱罐3内。所述凹槽5用于容纳输送泵1,其与缓冲箱4连通,并由缓冲箱4的底面向下延伸,凹槽5的截面积小于缓冲箱4的底面积。
采用上述结构,在卸车过程中,液碱车2内的液碱在重力的作用下首先卸载至缓冲箱4内,通过缓冲箱4存储部分液碱,只要缓冲箱4内液碱的液面高度高于输送泵1,即可通过输送泵1向储碱罐3内输送液碱,不会因液碱车2内的液碱卸载不畅而影响卸车,提高了卸车效率;当完成卸车后,可以将输送管路中残留的液碱排入缓冲箱4内,不会因残留液碱流到地面而产生二次污染,实现了零泄漏。尤其是凹槽5的设置,由于其截面积小于缓冲箱4的底面积,且其由缓冲箱4的底面向下延伸,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碱首先填充凹槽5,鉴于凹槽5内的液面高度上升较快,当液面没过输送泵1时即可进行液碱的输送,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液碱的输送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只要液碱的液面高度高于输送泵1即可继续向储碱罐3内输送液碱,从而能够将未能输送至储碱罐3内的残留液碱的量降至最低。
所述凹槽5可以与缓冲箱4一体成型,例如,可以直接将缓冲箱4的底面的一部分向下延伸突出,以形成与其连通的凹槽5;或者,可以单独形成细长的凹槽5,然后在缓冲箱4的底面设置开口,以便与凹槽5连通,此时,凹槽5与缓冲箱4可以采用焊接等连接方式。
进一步,凹槽5的高度可以高于输送泵1的高度,以便输送泵1能够内置在凹槽5内,凹槽5内的液面高度没过输送泵1时即可通过输送泵1向储碱罐3内输送液碱。当然,凹槽5的高度也可以略小于输送泵1的高度,只要在液碱填满凹槽5时输送泵1能够进行输送液碱的作业即可。
同时,凹槽5与输送泵1的高度差应处于第一预定范围,以避免凹槽5的高度过高。由于液碱车2利用重力实现液碱的卸载,则缓冲箱4的进口通用应不高于液碱车2的出口,缓冲箱4通常可以设置为上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其开口端即为所述缓冲箱4的进口;也就是说,缓冲箱4与凹槽5的整体高度不能高于液碱车2的出口。而液碱车2的出口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当凹槽5高度过高时,缓冲箱4的高度必然要减小,在占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缓冲箱4的高度越小其总容积必然越小,故应使得凹槽5的高度保持在一定的较小范围内,避免影响缓冲箱4的正常使用。显然,所述第一预定范围是指一个数值范围,当凹槽5与输送泵1的高度差处于该范围时,能够使得凹槽5的高度不影响缓冲箱4的正常储存量,同时又能够便于输送泵1对液碱的输送。
又进一步,凹槽5的截面积大于输送泵1的截面积,以便输送泵1内置在凹槽5中;同时,两者的差值可以处于第二预定范围,避免凹槽5的截面积过大而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凹槽5的容积,尽可能地减小液碱没过输送泵1时凹槽5内的液碱量,使得最终残留在凹槽5内的液碱量最小。所述凹槽5的截面积大于输送泵1的截面积,是指在输送泵1能够顺利安装在凹槽5内的前提下,凹槽5在整个高度方向的最大截面积大于输送泵1的截面积;也就是说,只要可以将输送泵1置入凹槽5内,凹槽5完全可以采用变截面的结构,仅将与输送泵1相对应位置处的截面积设置为大于输送泵1的截面积,而将其他部位的截面积进行适当缩小,甚至可以在凹槽5上加工形成与输送泵1的形状相似的结构。可以想到,为简化凹槽5的加工工艺,凹槽5可以设置为直线槽状结构,即其在整个高度方向上的截面积是相等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数值范围,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详细地,如上所述,缓冲箱4的进口不高于液碱车2的出口,可以通过连接管6将缓冲箱4的进口与液碱车2的出口连通。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缓冲箱4的进口与液碱车2的出口直接连通,或者,可以将缓冲箱4设置为上端开口结构,其上端的开口构成其进口,则液碱车2的出口可以直接伸入缓冲箱4的开口端,以便在重力的作用下完成卸车。
当采用连接管6连通液碱车2的出口与缓冲箱4的进口时,连接管6具体可以为软管,可以将其一端与液碱车2的出口连接,另一端设置为自由端,然后将其自由端插入缓冲箱4的进口,以便连接管6的自由端能够置入缓冲箱4内,实现液碱车2与缓冲箱4的连通。
当缓冲箱4的上端设置为开口端时,其开口端即相当于缓冲箱4的进口,此时,可以直接将连接管6的自由端放置在缓冲箱4内,并使其不从缓冲箱4内脱出即可。
更为详细地,连接管6与液碱车2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在卸车完成后将连接管6拆除,以便连接管6内残留的液碱流入缓冲箱4内,避免液碱残留在连接管6内腐蚀连接管6;同时,可以根据液碱车2的运输状态拆装连接管6,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此外,为使得缓冲箱4的底面高于凹槽5的顶部,以便注入缓冲箱4的液碱首先填充凹槽5,从而浸没输送泵1,也将缓冲箱4的底面设置为平面,然后在与凹槽5对应位置的地面上设置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凹槽5匹配。采用上述结构,在液碱车2卸车时,缓冲箱4可以其底面支撑于地面,而凹槽5内嵌在凹陷部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碱车2内的液碱经由缓冲箱4流入凹槽5内,当液面高度高于输送泵1时,输送泵1即可进行工作,保证整个液碱卸车装置的正常运行。
如上所述,缓冲箱4的进口不高于液碱车2的出口,而当采用上述结构在地面上设置凹陷部时,凹槽5不会占用地面以上的高度空间,由地面至液碱车2出口处的高度空间均可以供缓冲箱4使用,此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缓冲箱4的容积,以储存足够的液碱供输送泵1输送。
还可以设置用于支撑缓冲箱4的支撑件,由于缓冲箱4与凹槽5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整体结构,故可以通过支撑件支撑缓冲箱4,以便缓冲箱4的底面能够基本上平行于地面,使得凹槽5处于缓冲箱4的下方,保证液碱首先存储在凹槽5内,满足输送泵1的工作条件。
所述支撑件具体可以为支撑杆,支撑杆的个数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支撑杆的一端与缓冲箱4连接,另一端支撑于地面,进而将缓冲箱4撑起,避免缓冲箱4倾斜。
支撑件具体还可以设置为支座等结构,填补缓冲箱4底面未设置凹槽5的空间,进而与凹槽5相互配合,以凹槽5的底面以及支座的底面支撑于地面,使得缓冲箱4的底面基本上平行于地面。
当缓冲箱4设置为方体状等规则的几何形状时,还可以将凹槽5设置在靠近缓冲箱4底面的一角,即使缓冲箱4的底面相对地面倾斜,由于凹槽5与地面接触,只要倾斜角度足够小,由缓冲箱4流入的液碱依然可以流入并存储在凹槽5内。换言之,通过结构的合理设置,即使不在地面上设置用于容纳凹槽5的凹陷部,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支撑件,依然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液碱卸车装置正常运转。
当设置支撑件时,支撑件与缓冲箱4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根据需要拆装支撑件。
其中,所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接、插接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所述输送泵1实际上是一种普通的液下泵,泵自身的泄漏均发生在密闭的缓冲箱内,不会使液碱漏至地面而产生二次污染,实现了零泄漏。为实现其驱动,通常应设置电机等动力源,具体可以将电机等动力源安装在缓冲箱4的外部,避免液碱腐蚀动力源。更为具体地,可以将动力源安装在缓冲箱4的上方,以便与输送泵1同轴设置,如图2所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液碱卸车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液碱卸车装置,包括输送泵(1),所述输送泵(1)与液碱车(2)和储碱罐(3)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箱(4)和与其连通的凹槽(5),所述缓冲箱(4)的出口与所述输送泵(1)连通,进口与所述液碱车(2)连通;所述凹槽(5)由所述缓冲箱(4)的底面向下延伸,且其截面积小于所述缓冲箱(4)的底面积;所述凹槽(5)用于容纳所述输送泵(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碱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高度大于所述输送泵(1)的高度,且两者的高度差处于第一预定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碱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输送泵(1)的截面积,且两者的差值处于第二预定范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碱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4)的进口不高于所述液碱车(2)的出口,并通过连接管(6)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碱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与所述液碱车(2)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能够经由所述缓冲箱(4)的进口置入所述缓冲箱(4)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碱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与所述液碱车(2)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碱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缓冲箱(4)的支撑件,以使得所述缓冲箱(4)的底面平行于地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碱卸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缓冲箱(4)可拆卸连接。
CN201520127624.XU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4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7624.XU CN204454549U (zh)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7624.XU CN204454549U (zh)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4549U true CN204454549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2762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4549U (zh) 2015-03-05 2015-03-05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45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8913A (zh) * 2015-07-13 2015-09-3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零泄漏安全卸碱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97601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成都润兴消毒药业有限公司 串联型溶解计量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8913A (zh) * 2015-07-13 2015-09-3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零泄漏安全卸碱装置及其方法
CN104948913B (zh) * 2015-07-13 2018-04-13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零泄漏安全卸碱装置及其方法
CN106197601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成都润兴消毒药业有限公司 串联型溶解计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99691B1 (en) Shallow depth, low pressure gas storage faciliti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CN204454549U (zh) 一种液碱卸车装置
CN204185232U (zh) 加油卸油集成装置
CN202083524U (zh) 便携式工业阀门试压装置
CN201339813Y (zh) 液体物料的转移装置
US9644792B2 (en) Method of fully expelling compressed gas from a tank
CN101131158A (zh) 液化天然气加注泵和液化天然气加注站
CN111268050A (zh) 船舶洗舱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0736190U (zh) 一种卸油系统
CN205480170U (zh) 低温罐
CN114542991A (zh) 一种多相流混输的计量装置及方法
CN112676280A (zh) 一种高压油管内壁清洗装置
CN109298198B (zh) 一种快速注液系统
CN208794036U (zh) Lng分拨中心
CN205257080U (zh) 沥青卸载、储存、输送一体化装备
CN212609513U (zh) 一种移动式液体物料输送装置
CN207792676U (zh) 一种新型港口输油臂
CN101927881A (zh) 组合式油罐
CN215901611U (zh) 一种新型电驱混砂橇
CN218993075U (zh) 液压式加气装置
CN220646221U (zh) 一种lng潜液泵及具有该潜液泵的天然气输送装置
CN204083791U (zh) 大流量卸车撬
CN207796557U (zh) 一种港口油品装卸系统
CN211545942U (zh) 多功能集成型码头配管站
CN202414133U (zh) 一种船舶液货舱扫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